-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沙盘游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患儿自闭程度及行为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沙盘游戏治疗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2例ASD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1)予以沙盘游戏,试验组(n=51)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TMS.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自闭程度、行为能力、社交能力和睡眠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孤独症治疗评定量表(ATE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社交反应量表(SRS)、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MS联合沙盘游戏治疗ASD患儿效果确切,能减轻自闭程度,改善行为能力、社交能力和睡眠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米氮平治疗对抑郁症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效果以及对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80例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Hz rTMS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ilton's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在治疗前后对抑郁症状、睡眠情况和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并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观察组HAMD-17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CA总评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总的来说,rTMS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伴失眠障碍患者在抑郁症状、缓解睡眠和认知功能改善均取得有益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合并抗抑郁药对难治性抑郁障碍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合并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TRD)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21年12月~2023年8月在我院门诊和住院的100例难治性抑郁障碍患者,按照数字表法1:1比例随机分成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为10Hz左背外侧前额叶(DLPFC)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照组接受假性刺激,每个患者继续使用原治疗方案不变,共4~6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治疗6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进行评分,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CGI-S评定疾病严重情况.结果 研究组在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第6周末HAMD-17的减分率(%)分别是25.93、59.70、69.30,对照组在三个时点的HAMD-17减分率(%)分别是2.46、8.96、12.2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6周末研究组和对照组缓解率分别为30.0%和0%,两组有效率分别为44.0%和2.0%,两组缓解率和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4周末两组CGI-S评定,研究组降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经颅磁刺激合并抗抑郁药治疗难治性抑郁障碍起效早,疗效好,且安全性比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损害的影响:3个月随访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后续效应.方法 12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真刺激)59例和对照组(伪刺激)69例;两组在服用原抗精神病药品种及剂量不变的基础上,在对应的左侧背外侧额叶皮质区给予20Hz真或伪rTMS治疗4周,每周5次.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随访后,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成套神经心理测验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改变.结果 在精神症状变化方面,两组在PANSS阴性症状评分在不同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认知功能变化方面,两组即刻记忆、注意力、延迟记忆评分在不同时间主效应、组间主效应及交互效应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治疗后(X2=8.79,P=0.003)及随访后(X2=4.589,P=0.032),好转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TMS联合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阴性症状等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并表现出一定持久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探讨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的效果及对其结合珠蛋白(Hp)、微小RNA-30a-5p(miR-30a-5p)的影响.方法 选取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9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培元涤痰开郁方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75%vs79.19%)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Hp、miR-30a-5p相对表达量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 培元涤痰开郁方联合tDCS可提高卒中后抑郁患者临床疗效,降低血清Hp水平及miR-30a-5p相对表达量,改善机体炎症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的心理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 研究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心理状态、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110例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5例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55例联合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tDCS,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认知功能和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低于对照组,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背外侧前额叶阳极tDCS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运动功能,减轻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秒前
目的:探究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效果及对牙髓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治疗的35例患者(患牙43颗)纳入观察组,将接受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材料治疗的31例患者(患牙37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齿酸痛、牙髓炎、变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相关生物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牙髓反应情况(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和牙齿美观度[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的美观量表(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aesthetic component,IOTN-AC)].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ALP、AST和GCF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和IOTN-A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能有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生物标志物、牙髓反应情况、咀嚼功能和牙齿美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秒前
-
朱鹮雏鸟血浆皮质酮水平的日龄变化模式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应激反应是指动物在受到不利刺激时,为维持正常状态所采取的适应性机制,主要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被激活并分泌应激激素,鸟类的主要应激激素是皮质酮.人工繁育在朱鹮(Nipponia nippon)的保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雏鸟期是朱鹮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研究笼养朱鹮雏鸟应激激素随日龄的变化有助于提升饲养管理水平,并为野外应激生理研究与朱鹮保护提供指导和借鉴.本研究通过采集23~34日龄朱鹮雏鸟的血液样本,来探究朱鹮雏鸟的应激反应随日龄增长的变化模式.为进一步了解朱鹮雏鸟应激反应的发育特点,本研究将雏鸟期分为雏鸟期前期(日龄23~28 d)和雏鸟期后期(日龄29~34 d),并采集了朱鹮成鸟的血液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水平皮质酮和日龄无显著相关性(R=0.340,P>0.05),血浆应激皮质酮水平和日龄呈显著正相关(R=0.492,P<0.05).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皮质酮水平在雏鸟期前期和后期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两个时期均显著低于成鸟水平(P<0.01).朱鹮雏鸟前期的血浆应激皮质酮水平显著低于雏鸟后期(P<0.05),与成鸟相比,雏鸟前期与成鸟差异极显著(P<0.01),雏鸟后期与成鸟差异显著(P<0.05).本研究还发现朱鹮雏鸟的血浆基础皮质酮水平及应激皮质酮水平随日龄增长的变化模式在性别间无显著差异.建议在朱鹮雏鸟的饲养管理和野生种群保护工作中,在雏鸟23日龄后尽量减少人为干扰;在朱鹮雏鸟的野外应激生理研究中,应选择23~34日龄个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LTD4通过肝肠轴促进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导致急性肝衰竭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研究肠道异常代谢产物通过肝肠轴如何影响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发生,并加剧急性肝衰竭进展.方法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小鼠急性肝衰竭(acute liver failure,ALF)模型,以明确疾病状态与肝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与中性粒细胞胞外捕获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内在关联.非靶向代谢组学系统分析肠道黏膜中代谢产物的异同,识别促发肝脏NETs的关键代谢物.在此基础上,利用抗体芯片探讨ALF进展中细胞因子与NETs的可能联系,最终聚焦并通过流式细胞及免疫荧光等方法,阐明NETs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及炎症因子介导的促疾病进展效应.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诱导ALF小鼠模型肝脏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ETs的形成.肠黏膜代谢产物的分析显示,LTD4含量显著上升,破坏了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导致内毒素和LTD4向肝脏的转移,促进NETs的形成.对肝脏细胞因子的分析表明,NETs可通过调节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介导促炎因子的进一步释放.结论 ALF发生时,肝脏内浸润的大量中性粒细胞会被肠道中异位到肝脏的异常代谢产物刺激从而形成NETs,形成的NETs可以调节巨噬细胞的分化,进一步加剧ALF中的炎症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是女性常见病,由于妊娠、分娩等因素导致盆底损伤时可引起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尿失禁、肛门失禁、性功能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系列病症.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这类疾病的负担将会继续加重.目前的治疗策略是首选非手术治疗,尤其是对于轻、中症患者.非手术治疗方法众多,如盆底肌肉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电刺激、生物反馈、磁刺激、子宫托、尿道填充剂和再生医学等.随着医学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治疗此类疾病相关的新材料、新技术.在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充分考虑每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综述上述几种PFD的非手术方法,为治疗该疾病选择方案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