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修复牙体楔状缺损的效果及对牙髓反应情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3年3月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楔状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将接受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治疗的35例患者(患牙43颗)纳入观察组,将接受树脂改性光固化玻璃离子材料治疗的31例患者(患牙37颗)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的修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牙齿酸痛、牙髓炎、变色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的牙周相关生物标志物[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牙髓反应情况(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咀嚼功能(咀嚼效率、咬合力)和牙齿美观度[正畸治疗需要指数的美观量表(Index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need-aesthetic component,IOTN-AC)].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的ALP、AST和GCF均较治疗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牙髓电活力、牙髓刺激程度和IOTN-A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350纳米复合流体树脂能有效修复牙体楔状缺损,显著改善患者牙周生物标志物、牙髓反应情况、咀嚼功能和牙齿美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护航官兵口腔疾病诊治需求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护航行动期间官兵口腔疾病的诊治需求,了解海上口腔疾病处置特点,并分析应对措施,为后续护航口腔医疗保障人员提供参考、为提高海上口腔卫生保障能力提供依据。方法:记录并分类统计护航期间舰员的不同口腔疾病及处置措施。结果:护航期间就诊率最高的口腔疾病为牙结石阳性、龋病、溃疡、智齿冠周炎、楔状缺损、残根残冠;最多的海上口腔诊疗处置手段为牙体充填术、超声洁治术;引起海上口腔急诊的疾病主要是智齿冠周炎、急性牙髓炎、急性根尖周炎。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护航期间官兵口腔诊疗需求大,以龋病、牙周疾病、智齿冠周炎为主,需加强任务期与非任务期口腔卫生保障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半导体激光联合Dyract复合材料填充在敏感型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究半导体激光联合Dyract复合材料填充在敏感型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中医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敏感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铒钇铝石榴石激光联合Dyract复合材料填充治疗.试验组采用半导体激光联合Dyract复合材料填充治疗.比较两组治疗1年后修复体固位满意情况,治疗前后牙周组织应力;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即刻、4周、12周冷气刺激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修复体边缘密合性.结果 试验组修复体固位满意例数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色泽协调性、表面形态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30°、60°、90.方向上牙周组织应力均小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后30°、60°、90.方向上牙周组织应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即刻、4周、12周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即刻、4周、12周试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修复体边缘密合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导体激光联合Dyract复合材料填充在敏感型牙齿楔状缺损修复中可提高修复体边缘密合性、修复体固位率,改善冷气刺激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流体树脂充填楔状缺损成功率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纳入符合标准的楔状缺损患者90例(251颗患牙),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125颗患牙,流体树脂充填缺损)和对照组(45例126颗患牙,复合树脂充填缺损),比较两组的成功率,结果表明流体树脂充填楔状缺损与复合树脂充填相比成功率基本相同,临床操作时间更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牙合)贴面的预备设计和纤维桩对穿髓型楔状缺损抗折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 探讨不同(牙合)贴面的预备设计和纤维桩对穿髓型楔状缺损的上颌前磨牙断裂载荷和断裂模式的影响.方法 将60 颗上颌第一前磨牙随机分为纤维桩组和树脂组,每组30 颗.纤维桩组用玻璃纤维桩和树脂核修复,树脂组仅用树脂核填充.分别用(牙合)贴面(G2)、颊(牙合)贴面(G3)和颊邻(牙合)贴面(G4)修复离体牙,将复合树脂充填(G1)和全冠修复(G5)的牙齿分别设为阴性和阳性对照,每组 6 颗.牙齿经过5 000 次冷热循环和 20 000 次垂直压缩载荷老化.再对所有牙齿以 0.5 mm/min 的速度进行静态加载,直至断裂.记录下来每颗牙齿的断裂载荷和断裂模式.结果 纤维桩组和树脂组的组内断裂载荷均为G5>G3>G2>G4>G1,且G2、G3、G4、G5 的断裂载荷显著高于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树脂组比较,纤维桩组组间断裂载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3 断裂形式多为修复体脱粘接,有利于再次修复.结论 颊(牙合)贴面修复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的效果最理想,纤维桩不能显著增强穿髓型楔状缺损牙齿的断裂载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修复深度楔状缺损抗折性能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研究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修复深度楔状缺损的抗折能力.方法 将 30 颗离体下颌前磨牙,随机分为 3 组,制备深度楔状缺损模型(缺损未达轴角):A组纤维桩+树脂充填,B组采用纤维桩+全瓷冠,C组采用纤维桩+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进行冷热循环处理 5000 次(5℃/55℃),包埋后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在颊尖顶加载,方向与牙体长轴呈150°,记录折裂力值,并比较折裂模式.结果 折裂力值:A组(707.39±35.75)N,B组(1023.24±46,21)N,C组(902.53±61.23)N,A组小于B、C两组(P<0.05),B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折裂模式A组多为Ⅲ类,B组多为Ⅵ类,C组多为Ⅱ类(P<0.05).结论 改良型颊牙合高嵌体与全瓷冠抗折强度均能达到临床需求,但更加微创,且多为可修复型折裂,可在临床试行开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流体树脂与玻璃离子分别联合复合树脂充填在成人中度楔状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比较流体树脂与玻璃离子分别联合复合树脂充填在成人中度楔状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9 月~2021 年 6 月医院收治的 65 例成人中度楔状缺损患者(187 颗患牙)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流体树脂联合复合树脂充填(流体树脂组,91 颗患牙);玻璃离子联合复合树脂充填(玻璃离子组,96 颗患牙),对比两组修复后牙齿敏感度、边缘密合度及充填成功率.结果:流体树脂组修复后 1 周,1 个月牙齿敏感程度均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修复后 12 个月牙齿敏感程度与玻璃离子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流体树脂组修复后 1 周,1 个月修复体边缘密合度、充填成功率与玻璃离子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修复后 12 个月流体树脂组修复体边缘密合度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充填成功率高于玻璃离子组(P<0.05).结论:流体树脂与玻璃离子衬垫材料均能够使成人中度楔状缺损患者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流体树脂在修复后充填成功率、改善边缘密合度方面优于玻璃离子,而在早期预防牙齿敏感方面弱于玻璃离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比较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探讨玻璃离子水门汀与流动纳米树脂修复牙齿楔状缺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30例牙齿楔状缺损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流动纳米树脂治疗,63例)和观察组(玻璃离子水门汀治疗,67例),对比两组治疗后1年和治疗后2年的充填体状态、充填体脱落情况、牙体修复及牙周检查结果,以及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2年,两组USPHS各项类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2年,观察组充填体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牙体修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缺损率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年,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均高于治疗后1年,且不同时期两组龈沟液中菌斑指数、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牙齿楔状缺损患者,修复及美学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超短脉冲Er:YAG激光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最佳脉冲宽度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探究超短脉冲Er:YAG激光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的最佳脉冲宽度.方法 选取50 颗离体的第三磨牙在颈部按楔状缺损形态制备,取冠向面,将样本随机分为 5组,G0 组为空白对照组,G1~G4 组,使用 30 MJ,20 Hz Er:YAG激光处理,脉冲宽度分别设置为 30、40、50、60 μ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各组牙本质表面的形态学改变,并通过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检测各组钙磷比.通过冷热循环实验,以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各组剪切粘结强度(SBS)及体式显微镜下的断裂形式.评价不同脉宽值对提高牙本质粘结强度的影响.结果 SEM观察牙本质表面经不同脉冲宽度激光处理后玷污层均去除,牙本质小管有不同程度的开放,经激光处理后牙本质表面钙磷比均上升,G2 组激光处理前后的钙磷比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热循环实验后SBS平均值:G2>G3>G1>G4>G0,G2 组与G0 组、G1 组、G3 组和G4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0 组与G1 组、G2 组、G3 组和G4 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断裂形式主要为类型1和类型3.结论 30 MJ,20 Hz Er:YAG激光脉冲宽度设置为40 μs可显著提高牙本质的粘结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实用牙体修复临床操作指南》出版发行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书籍名称:《实用牙体修复临床操作指南》主编:戈登·格雷(Gordon B.Gray),阿拉·达乌德(Alaa H.Daud)主译:薛晶,阙克华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3年3月内容简介:本书为英国口腔修复临床教材,并配有相关习题和视频.具体内容包括:器械、隔离、牙科图表的填写、微创牙科的使用、窝沟龋的修复、后牙邻面的修复、前牙修复、牙颈部1/3缺损(楔状缺损)的修复、全瓷冠修复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