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亚中医药发展现状与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通过调查澳大利亚的医疗概况、中医药政策、中医从业人员现状、中医药教育与学术团体情况,分析澳大利亚卫生部、统计局与卫生从业者管理局发布的中医药服务数据,梳理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现状并得出启示。澳大利亚已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中医药管理机制,中医从业人员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中医药教育机构与学术团体的活动有序推动中医药在澳大利亚的本土化发展。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海外发展,需逐步形成中医国际教育标准化体系并在世界各国推广;探索建设中外友好中医医院,提升中医药影响力;紧跟时代,面向网络原驻民“Z世代”做好国际传播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韩医药国际化发展现状分析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2003年,韩国政府提出韩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韩国保健福祉部自此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支持政策,在推动韩医药吸引外国患者、开展国际教育,以及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同时,韩药材、韩方健康功能食品、韩方化妆品也相继进军海外市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中韩传统医学同源异流,韩医药国际化发展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中医药国际化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心化与专业化背景下综合医院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进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现有医院人才培养体系在中心化与专业化趋势下,综合医院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通过对两种趋势下综合医院的变化以及当前医学教育模式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局限性和创新性,并指出患者需求多样化及技术进步对医院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应当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国际化合作与交流等持续开展创新策略.综合医院应持续创新,打造医疗领域人才培养多元国际化专业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医学生参与境外交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建议。方法:2023年2至3月,对北京大学医学部曾经参与过或有意愿参与境外交流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 χ2检验比较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性别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境外交流项目特征的偏好差异。 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 158份。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时影响因素重要性占比排在前3位的分别是访问学校的教育质量[1 073人(92.7%)]、学校声望[1 045人(90.2%)]、治安/人身安全[1 043人(90.1%)]。此外,导师名望[999人(86.3%)]、申请难度[871人(75.2%)]、国际环境[856人(73.9%)]、项目费用[816人(70.5%)]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均在70%以上。不同学历层次的医学生在选择境外交流项目的所在地、校园硬件及后勤保障、项目时长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例如,相比本科生[368人(52.5%)]和硕士生[125人(61.9%)],更高比例的博士生[168人(65.9%)认为项目时长的影响重要。不同性别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时,在国际环境和学业压力等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占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例如:相比男生[345人(70.1%)],更高比例的女生[511人(76.7%)]认为国际环境的影响重要。 结论:医学生选择境外交流项目主要受项目质量、安全因素、申请难度、项目费用等4个方面的影响,不同学历层次和性别医学生对项目特征有不同选择偏好。因此,学校在开展医学生境外交流项目时应当着重考虑项目质量和安全因素,为学生提供申请手续和项目费用上的支持,并针对不同类别医学生开发不同类型的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中外合作办学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中外合作办学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有效办学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与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紧紧围绕国家对一流医学院校医学教育国际化改革和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医学人才的要求,在管理机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质量控制等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年的院校教育开展系列教学改革,在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的临床医学本科"1+4"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为临床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来华医学留学生全科医学教育的问题和对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在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医学留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起步较晚,尚存在课程体系不够健全、统一规范化教材缺乏、社区带教师资语言素质有待提升、实践课程开展困难、跨文化鸿沟等问题。结合我国全科医学留学生教育教学现状,提出解决策略:坚持规范质量管理,构建科学培养方案;了解生源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现状,促进文化融合,主动挖掘培养与需求的契合度;建设适合实践需求的双语教材;突破语言壁垒,完善社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全方位提升留学生全科医学教学质量,促进我国基层医疗卫生理念的交流与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际视野下全球卫生教育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全球卫生教育是一个以跨国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健康问题为重点的教育领域。目前,全球卫生教育迅速发展,国外高校纷纷设立全球卫生教育机构,开展通识教育、学位项目教育和非学位项目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全球卫生教育,并且采取了提供经济资助、学分认定等扶持性措施。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在医学教育改革中应该支持并推动全球卫生教育的发展,加强高校全球卫生教育机构建设,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全球卫生教育活动,并提高全球卫生教育的国际化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实施与优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八年制医学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人才,这就要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举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校对此开展了积极探索,科研训练安排差异较大。北京大学医学部重视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师生访谈结果,通过激发学生科研内动力、提高科研培养的连续性、早期开放临床科研平台和延长科研培养时间等措施优化医学生科研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厚基础、发展潜力大的医学人才。本文通过介绍北京大学医学部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研能力培养实施与优化的过程,希望能够为其他院校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鸡蛋里面挑骨头 呕心沥血育新苗:刘允怡院士组织开展临床研究培训纪实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刘允怡院士积极倡导用“种果树”“育果林”模式开展临床研究,培养造就一支临床实践、临床研究双馨人才队伍,切实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科学技术水平,在国际医学科学领域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更好地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为此,他在应邀参加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肝胆青年专家工作组举办的“肝胆不一样”青年医师学者论坛上,亲自组织举办临床研究培训班。培训班在3期活动中,围绕一个鲜明主题:如何提升我国临床研究水平,在国际上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汇集了一批多维度专家,分别来自外科临床医学、方法学、管理学等领域,不仅有知名专家,更有一批青年才俊;采取了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将引导性报告与互动性讨论辩论会紧密结合,穿插进行;大力倡导了一种风清气正的学术精神:采取国际法则,对7项预备进行的临床研究项目和4篇已发表在国际高影响力期刊的论文进行“鸡蛋里面挑骨头”式的对事不对人的深入剖析、尖锐批评,以一种全新的指导模式为青年医师开展临床研究引路导航、指点迷津,使全体参会代表深感教育深刻,获益满满。该场培训活动,不仅为推进我国消化外科临床研究实现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奠定了一块铺路基石,而且对如何用科学精神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临床医学科学家展示了一条正确路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构建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的检验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过程中秉持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全程式德育体系、立体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智能化教学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本文对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在增加院校间交流与沟通的同时,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本专业应有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