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教研协同视野下提升基础医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川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紧紧围绕着基础医学教师能力提升培养展开了探索,从课堂教学素养、实践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改革、科研助力教学、基础和临床融合等方面进行了实践。实践证明,改革措施极大地提升了教师能力素质,同时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探索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与实践,本研究逐一访谈了23名国内医学院校外国语学院院长和综合院校开设医学专业的医学英语教学负责人,并收回西安医学院2 270份医学本科生有效问卷。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存在的共性弊病为,医学英语师资医科知识严重不足、偏重医学英语教学、医学英语人文教育分量不足、医科英语教材偏重语言知识、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协同度不足。重构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体系的路径为,医学院校医科英语教师与附属医院临床医生协同备课与授课,实现院院协作模式,实现师资重构、新医科医学英语教材重构、教学方式重构,采取线上与线下混合式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教育教学目标层面,注重医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素养的协同培养;医学英语学科建设层面,促成医学英语学科对医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有力支撑。医学英语教师教研胜任力是医学院校医学英语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需加大学界与业界的融合,实现医学英语教育教学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懂医学、英语语言能力过硬的英语专业人才和能用英语与外界沟通的医疗外交人才和援非医疗人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医科”视域下公共卫生融合创新式教育的逻辑路径与实践路径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为加快推动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本文以健康中国战略下的“新医科”建设对公共卫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指出当下存在“孤岛式”公共卫生教育的瓶颈问题,从树立新理念、构建新结构和建立协同育人新体系三方面来说明发展公共卫生融合创新式教育的历史必然性和深远意义。从逻辑路径和实践路径分别提出建设全链条式的公共卫生教育体系,构建医教研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多渠道、多元化融合创新的“公卫”课程资源,下好数字化公共卫生教育新形态的先手棋等一系列举措,以期全面推动“医防融合”“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创新,为健康中国建设战略下全方位培养复合创新型医学人才提供建设思路和有效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新医科背景下医教研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该文旨在探讨在新医科教育背景下,如何通过医教研协同有效培养优秀医学人才。首先,基于新医科教育背景,综述了医教研领域的最新动态,分析了其对医学人才培养的影响以及如何引领优秀医学人才的发展。其次,介绍了新医科背景下医教研协同培养医学人才模式的特点,以及跨领域协同培养的益处和方法。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医教研协同培养人才模式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了有效的培养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学科建设驱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学科建设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作者阐述了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建设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立足"双中心"同质化管理,实施学科建设"一体管理、同质发展"123456战略的实践。医院从打造学科集群、人才引育并举、搭建科创平台、人员精准分类、医教协同育才、信息共享支撑六大方面推进学科建设,实现了补齐薄弱学科短板、人才输血转为造血、医教研管创新融合的新发展目标,但也遇到了学科建设同质化壁垒、优秀人才短缺和优势学科品牌影响力有限等困境。作者对此进行了剖析,并从深化同质管理、构建人才梯队、加大宣传力度3个维度提出建议,以期为其他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北京市属医院儿科学科医教研协同发展模式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医教研协同发展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学科发展的战略选择。2017年10月,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组织其所属的、设置有儿科的18家三级医院成立儿科学科协同发展中心。该协同发展中心坚持上级主管部门领导与自主管理相结合的模式,以其中2家儿科专科医院为牵头单位,依托各成员单位现有优质儿科资源,共同参与成立学术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建立以学科建设为主线、协同发展为目标、横向合作为手段的发展体系。从学科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建设临床诊疗能力提升的共享平台、联合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以及开展多元化和多中心科学研究与平台资源共享方面积极探索建立医教研协同发展模式。此模式的推行有效提升了北京市属医院儿科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中医医院专科建设实践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中医医院专科建设对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至关重要。作者以某中医医院专科建设的实践为例,从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模式、加大经费投入、加强专科医教研的协同发展、优化绩效考核方案、树立品牌形象五个方面阐述医院专科建设的做法,探索中医医院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学院校“双驱型”教师发展模式及其驱动路径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双驱型”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育生态学、教师激励理论为基础,通过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两条轨道来促进教师完成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换。教师专业发展内在驱动路径包括社会主义信仰驱动、职业良心驱动、职业境界驱动;外在驱动路径包括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驱动、校本化教研活动驱动、医教协同驱动、校园文化正能量驱动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医学的学术体系发展比较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4/6/22
"新医科"的建设对于加强中国医学学术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确立了包含学术训练、学术研究、学术评价的医学学术体系分析框架,检索和梳理了美、英、日、德、法五个国家医学的学术体系建设的历史沿革、显著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具有教研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严格的教育质量监管体系、多元筹资机制和注重应用的多维评价体系.建议我国医学教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应用为导向的科研经费分配与监管、重视医教产研合作的考核体系,以完善我国医学的学术体系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管理模式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探索共生理论在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发展研究中的适用性,揭示不同院区四位一体的共生模式,促进其向理想的一体化共生及对称性互惠共生模式进化,实现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选取安徽省妇幼保健院为研究对象,运用共生理论四要素,对其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发展进行研究,明确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对策.结果:共生理论引入妇幼保健机构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研究,揭示了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共生机制.结论:运用共生理论对多院区医、教、研、产四位一体化协同研究具有很强的适用性,能促进单体多院区医、教、研、产一体化协同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