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21年南疆地区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工作场所防护检测情况及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南疆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工作场所X射线防护情况及问题,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建议。方法:按照国家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方案和放射卫生相关标准要求,选取放射诊疗机构的医用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工作场所的防护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8—2021年,共检测南疆4个地区15家放射诊疗机构,开展工作场所防护检测84次,合格率98.8%,与内地包括东中部地区一致。结论:对于南疆地区放射诊疗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现状,建议加强放射诊疗设备监督管理工作,提高新疆地区本地医用辐射防护监测技术队伍检测能力,提高南疆地区放射卫生工作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开发一套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与正在运行的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医用辐射监测子系统对接,提高检测工作效率。方法:依据相关工作规范和标准,开展需求调研和系统建模分析,采用B/S架构研究建立包括检测、审核和系统管理3个模块的放射防护检测信息系统,设置管理员、检测人、审核人和报告签发人4个级别用户。结果:试用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信息系统可实现放射防护检测信息从填报、审核、签发、出具检测报告到上传数据的全流程信息化,提高了检测工作效率。结论:开发的检测信息系统可提高检测工作效率,能与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医用辐射监测子系统成功对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我国数字X射线摄影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数字X射线摄影(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影响因素,为明确下一步的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全国医用辐射防护监测系统,采集2020年全国31个省份上报的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性质、医疗卫生机构级别和地区是DR设备状态检测初检合格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χ2=15.41~21.18, P < 0.05)。民营机构组( OR=1.714,95% CI:1.310~2.243)、三级医院组( OR=1.710,95% CI:1.310~2.232)和二级医院组( OR=1.540,95% CI:1.203~1.971)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高,西部地区组( OR=0.670,95% CI:0.526~0.852)DR设备初检合格的概率较低。 结论:应加强对DR设备质量控制检测的监督力度,建议加强检测设备的抽检和复核,重点关注西部地区和一级及未定级医院DR设备的质量控制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2020年江苏省放射治疗资源调查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江苏省各地区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方法:以国家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的子项目"医用辐射防护监测"启动调查,根据调查内容设计统一电子调查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与回收,对江苏省2020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进行调查。结果:截至2020年底,江苏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113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86家,二级医院23家,一级医院2家,未评级医院2家,苏北地区医院数量最多。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2 033人,其中医学物理师319人,占比为15.69%,比例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放射治疗设备195台,其中医用直线加速器153台,后装机31台,γ刀和 60Co治疗机分别为9台与2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数量1.80台,高于2018年全国1.45台的水平。放疗年治疗人数为92 441人,年治疗频度为1.090例/千人口,低于国际上I类医疗保健水平地区。 结论:江苏省放射治疗资源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可能仍不能完全满足现有患者的医疗需求,且离I类医疗保健水平地区还有不小差距。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某市4452例医用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某市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情况,探究影响晶状体混浊的因素,为加强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于2020年12月,依据全国放射卫生监测项目,收集某市1家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8年12月至2020年11月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包括放射工作人员基本信息和眼科检查结果。分析不同亚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情况,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晶状体混浊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纳入放射工作人员4 452人,439名(9.9%)放射工作人员出现晶状体混浊。男性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率高于女性放射工作人员( P<0.05);随着年龄和工龄的增加,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异常增加( rs=0.269、0.212, P<0.01)。从事核医学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率高(12.7%,9/71),离岗体检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率高(18.3%,26/1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30岁组和>30~<50岁组晶状体混浊风险分别是年龄≥50岁组的0.087(95% CI:0.058~0.132)倍和0.076(95% CI:0.054~0.107)倍,工龄≤10年组、>10~<20年组、20~30年组晶状体混浊风险分别是工龄>30年组0.293(95% CI:0.189~0.456)、0.413(95% CI:0.256~0.666)、0.318(95% CI:0.204~0.497)倍。 结论:放射工作人员晶状体混浊与年龄和工龄有关,应重点关注高年龄、高工龄的放射工作人员,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我国重点行业的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辐射防护现状和放射性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职业健康管理提供技术依据,更好地保护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权益。方法:本研究的数据来自于全国放射卫生信息平台2019年度非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的监测数据。由辐射安全所制定监测方案,全国各省级任务承担机构根据监测方案对全国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重点行业的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和监测,获得调查和监测结果并上报至非医用辐射防护监测信息系统。调查分为一般调查和详细监测两类,调查内容包括职业健康监护、个人剂量监测、辐射防护监测仪表的配置情况以及工作场所的辐射防护检测,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在辐射防护和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欠缺。结果:一般调查覆盖了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报告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9 075家,对其中329个地级行政区内的4 911家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进行了详细调查和辐射防护检测,使用射线装置的机构的X/γ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超过2.5 μSv/h的占2.35%,最大值为817 μSv/h,使用放射源的机构的X/γ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超过2.5 μSv/h的占9.57%,最大值为1 700 μSv/h,个人剂量监测率和职业健康体检率分别为72.9%和82.1%。结论:我国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的辐射防护现状和国家法规标准的要求尚有差距,应进一步加强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的辐射防护管理和监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济南市非医疗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通过放射性危害因素监测,了解济南市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不含军用机构)放射性危害因素接触水平,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情况,找出薄弱环节,为以后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济南市 101家非医疗放射工作单位的放射性危害因素种类、检测、培训、健康监护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中 25家单位工业探伤、非医用加速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核仪表、行包检测仪、其他等 6类监测对象进行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检测.结果 用人单位涉及的调查对象类别主要有工业探伤、核仪表、行包检测仪、非医用加速器、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其他射线或含源装置;辐射防护检测仪表配置率 91.84%;个人剂量报警仪配置率92.86%;个人防护用品配置率97.73%;放射防护培训率 94.36%,放射工作人员持证率 92.69%,个人剂量监测率 95.77%,职业健康检查率 94.83%;工作场所辐射防护检测合格率 100.00%.结论 济南市非医疗机构的辐射防护状况与国家的法规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加大培训力度和宣传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江西省医用电子加速器性能检测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掌握江西省现有放射治疗设备质量的状况,促进全省肿瘤放射治疗水平的提高.方法 依据相关国家标准对江西省全部医用电子加速器进行性能检测,并根据标准中状态检测要求进行评价.结果 江西省全部49台医用电子加速器的2016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加速器检测率为100%,X射线检测指标合格率为87.8%;电子线检测指标合格率63.6%.结论 所检测加速器部分性能状况不理想,加强放射治疗机构自主的稳定性检测是保障放射治疗的质量与辐射安全关键措施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数字减影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剂量率检测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射线设备(简称DSA)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剂量率的特点,评价DSA设备在透视防护区的防护效果.方法 结合2016年广西医疗卫生机构医用辐射防护监测项目,对监测哨点医院的DSA设备,按照《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要求,检测DSA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的剂量率.结果 17台DSA设备,有9台设备在透视防护区防护效果不合格.结论 定期做好DSA设备防护性能检测和维护保养,保障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辐射防护与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西省2014年部分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长期低剂量接触电离辐射对医用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典型抽样法,选取江西省11家三级甲等医院369名在职放射工作人员为调查对象(分为放射诊断组、放射治疗组、核医学组和介入治疗组4个放射作业组),另选无职业性电离辐射接触的120名在职医护人员为对照组.监测各组人员的个人剂量和血清中的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结果 放射作业组人群人均年有效剂量中位数为0.12 mSv/a.核医学组人群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高于其余3个放射作业组(P<0.05);男、女性核医学组人群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高于放射诊断组和放射治疗组(P<0.05).男性介入治疗组人群血清FT3水平分别低于男性放射诊断组和放射治疗组(P<0.05);4个男性放射作业组人群血清FT4水平分别高于男性对照组(P<0.05).男性放射诊断组和介入治疗组人群血清TSH水平分别低于男性对照组(P<0.05);男性放射治疗组人群血清TSH水平高于男性介入治疗组(P<0.05).结论 长期低剂量照射可能对放射工作人员甲状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并存在性别及工种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