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影响的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种植牙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政策的实施对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为完善公立医院廉政风险防控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自行编制分别面向公立医院纪委、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3个主体的调查问卷,针对公立医院纪委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对医院廉政风险防控的影响和医院配套政策制定情况等;针对口腔种植医生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医生对集采政策的认知情况、与经销企业交往情况及廉洁意识情况等;针对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其种植体进入集采目录情况、后续经营策略调整情况等。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3年2—6月对浙江省公立医院纪委、全国范围内的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以及浙江省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有效回收由浙江省内公立医院纪委负责人填写的16份问卷,其中11家公立医院的纪委负责人认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实施能降低公立医院现有的廉政风险,1家认为会产生新增廉政风险,4家认为以上两方面的影响均存在;12家认为该政策对于廉政风险防控的强化主要体现在挤压种植体价格、降低遴选采购等风险和减少收送红包回扣方面。有效回收来自公立医院口腔种植医生的270份问卷,对于集采政策的实施,187人认为将抑制口腔种植行业的发展,148人预期个人薪资将降低,78人会更多参与企业组织的讲课和培训,39人会向患者推荐集采目录外的种植体系统;140人未能准确掌握《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的全部内容;仅202人认为与经销企业的合规接触只能是听取经销企业对种植体系统的介绍。有效回收来自种植牙耗材经销企业的问卷23份,其中22家将在集采政策实施后减少维系与临床医生关系的支出,14家将缩减销售岗位支出,所有经销企业均认为集采政策实施后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收受红包和回扣的现象将减少或消失。结论:种植牙耗材集采政策的实施有利于降低公立医院现有廉政风险,但若监管不力将在政策实施初期产生新的廉政风险。公立医院应通过健全种植牙耗材集采配套制度和规范集采目录外种植牙耗材采购流程,以及强化集采监督检查和抓实廉政教育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发挥医保对药品价格引导作用的重要举措。作者结合公立医院药品集采工作实践,从集采药品遴选、采购供应、临床使用和医院财务运营4个方面梳理了当前影响公立医院药品集采政策落实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做好国家与地区性药品集采政策协同、合理设定配送费用、延长约定采购周期、开展集采药品专项评价等建议,为药品集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和相关政策完善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诊断肝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造影视频的深度学习模型鉴别肝肿瘤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5月至2022年6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因肝脏肿物接受超声造影检查的1 213例患者,以2021年12月31日为时间截点,将入组患者分为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训练集采用TimeSformer算法为基础架构,利用视频时间维度的滑动窗口从超声造影动脉期视频中获取多个定长时间片段,将多段视频的特征融合后得出整个视频的分类结果,从而构建基于超声造影视频的深度学习模型。独立测试集采用ROC曲线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将模型与三名不同肝脏超声造影年资超声医师(R1、R2和R3,分别有3、6和10年肝脏超声造影经验)进行比较。结果:研究共纳入1 213例患者的1 213个肝脏肿物,其中训练集1 066例(恶性426例),独立测试集147例(恶性50例)。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训练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0.01,在独立测试集的AUC为0.89±0.01,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分别为80.42%、74.19%、92.00%、94.52%和65.71%。三名医师中,R1的诊断性能最差,其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PPV和NPV分别为67.83%、51.61%、98.00%、97.96%和52.13%,而R3的上述指标分别为82.52%、76.36%、94.00%、95.95%和68.12%。McNemar′s检验显示,R1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而R2和R3与深度学习模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720、0.868)。此外,模型对单个病例的分析时间为(340.24±16.32)ms,而医师对单个病例分析的平均时间为62.9 s。 结论:基于超声造影的深度学习模型可较好地区分肝脏肿物的良恶性,有望达到与经验较丰富超声医师相当的诊断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集中带量采购中选与原研头孢地尼口服常释制剂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国家组织集中带量采购(集采)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门诊单次使用头孢地尼患者的性别、年龄、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头孢地尼用药情况、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头孢地尼用药前后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头孢地尼不良反应报告资料等信息。对集采中选头孢地尼组(集采组)和原研头孢地尼组(原研组)患者年龄、性别、医保类型、感染类型及是否合并使用其他抗菌药物等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后,比较2组患者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间接评价2种药物的疗效。通过比较2组患者用药前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检测值,不良反应报告上报情况,用药前后肝肾功能,对2药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9 514例,集采组7 037例,原研组2 477例;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2组患者均为1 268例,其性别、年龄、感染类型、合并其他抗菌药物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集采组头孢地尼日剂量、疗程及使用强度均低于原研组[(0.30±0.04)g比(0.35±0.12)g, P<0.001;8(4,8)d比10(8,10)d, P<0.001;(3.96±1.70)g比(5.22±2.03)g, P<0.001]。集采组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及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用药前[11.2(8.7,13.8)×10 9比7.2(5.5,9.9)×10 9, P<0.001;80(74,87)%比66(56,73)%, P<0.001;23(10,64)mg/L比13(6,44)mg/L, P=0.032]。2组患者用药后均未见头孢地尼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药前2组患者和用药后2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原研组患者用药前后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8,23)U/L比23(20,29)U/L, P=0.040],丙氨酸转氨酶、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肾检测值均在参考值范围。 结论:集采中选头孢地尼分散片(达力先)与原研药头孢地尼胶囊(全泽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未见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国家组织人工关节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人工关节集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以百色市某三级甲等公立医院为样本医院,采集该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515例患者的病案首页数据,其中集采前(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353例,集采后(2022年4—10月)162例。利用间断时间序列方法分析人工关节集采政策实施前后住院费用的变化,并在2022年10—12月和2023年7—8月对该院骨科科室主要负责人、业务骨干、医用耗材管理和医保管理人员等进行一对一无结构访谈,了解人工关节集采政策的执行情况、住院费用相应变化及其原因等。结果:人工关节集采政策实施后,手术患者住院费用即刻下降22 566元( P<0.001),长期趋势斜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430)。从费用结构看,手术用一次性材料费用即刻下降26 889元( P<0.001),长期趋势斜率改变量为-515元( P<0.001);手术治疗费用、非手术项目治疗费用和非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即刻有不同程度增加( P<0.05),手术治疗费用和非手术用一次性医用材料费用的长期趋势斜率该变量为-637元/月和-372元/月( P<0.001),非手术项目治疗费用长期趋势斜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196)。自付费用即刻下降7 195元( P<0.001),长期趋势斜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P=0.550)。访谈结果显示,集采后人工关节使用和手术情况总体变化不大,但存在配送延迟,且住院费用中部分费用指标的变化也与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支付方式改革相关。 结论:人工关节集采政策有效降低了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住院费用,费用结构更加优化,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了医保基金支出。未来需要完善医保支付机制形成政策合力,提升集采政策效能,推动公立医院和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在Ⅰ期临床药物试验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在Ⅰ期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血标本采集中,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9年10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Ⅰ期临床试验采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其中2017年11月—2018年10月收集的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注射器在开放式留置针中进行采血,收集血标本390管;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收集的29例患者作为改进组,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在开放式留置针中采血,收集血标本388管。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发生率、血标本溶血发生率及单次采血时长。结果:在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上,改进组为3.09%(12/388),对照组为2.05%(8/39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800, P>0.05);在血标本溶血发生率上,改进组为2.66%(10/376),对照组为7.33%(28/3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7.857, P<0.01);改进组单次采血时长为(29.40±1.99)s,对照组为(40.74±0.88)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1.15, P<0.01)。 结论: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药代动力学血标本采集中,采用负压真空采血联合免封管技术在保护受试者血管的同时,可以实现12 h内密集采血时间的精确控制,节省采血操作时间,保障血样质量,保证试验科学规范进行,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HS-DRG和耗材集采下关节置换病组费用结构变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研究CHS-DRG付费联合人工关节集采改革措施实施前后关节置换病组(IC29)住院患者费用结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揭示改革给医院运营带来的影响.方法:分析北京某三级医院改革实施前后IC29病组住院患者的信息以及住院费用变化情况;运用结构变动度分析法,分析病组费用变化的主要类别和方向.结果:改革前后IC29病组次均住院费的结构变动度为39.4%,其中耗材费、手术费是影响住院费用变动的主要项目,累计贡献率为80.15%.改革后月均住院患者人次增加,次均住院费与耗材费下降,手术费占比升高,DRG医保盈余升高.结论:改革措施推进了CHS-DRG落地实施,使IC29病组住院费用结构趋于合理化,增加了医院可支配收入,降低了患者就医负担.但体现医务人员劳动技术价值的手术治疗费增幅有限,改革面临可能出现的诸多负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影响的回顾性分析和探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对比国家药品集采政策执行前、后的口服降糖药用药数据,分析和探讨国家药品集采政策对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使用的影响,为相关用药目录的调整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医院HIS系统,筛选目标药物,确定其限定日剂量(DDD)值,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导出集采前、后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对比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排序比(B/A)、仿制药替代率和药费节省率等评价指标.结果 共纳入15个品种的口服降糖药,涉及23个品规,集采目录内的品种、品规,分别占比为66.67%,57.89%;总体上共节省药费565 407.11元,合计药费节省率为32.01%;进口原研药降价后的价格仍高出集采目录内的国产仿制药72.84%~3555.56%;国产仿制品规占比由40.00%增至58.82%,DDDs占比由69.85%增至72.92%;双胍类、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的B/A值增幅范围为37.50%~566.67%;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DDDs增加值占DDDs增加总额的67.55%,其药费增长额度占未实现药费节省药物的药费增长总额的80.58%,DDDs占比分别增加了8.95%和3.02%.结论 集采后,通过主动优化用药结构,优先配备了政策目录内药品,降低了县级医院的药品运营成本,减轻了基层患者的用药负担,国产仿制药实现了"价低量增",形成了"老药"基础降糖,"新药"兼顾心肾的用药思路,从而为县级医院口服降糖药的目录调整和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层医院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现状及管控思路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为更精准地管控重点监控抗菌药物,对基层医院该类药物使用现状进行调查,针对问题较为突出的品种进行原因分析,为降低药品费用提出管控思路.方法 计算重点监控抗菌药物总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计算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例,绘制各品种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百分比堆积图.计算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量及占同期抗菌药物使用量比例.结果 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重点监控抗菌药物金额占抗菌药物总金额比分别为35.44%、34.51%、40.53%、59.11%、59.65%.总金额较高的分别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其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金额占比稳步上升,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金额占比较为稳定.近5年住院患者重点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占比分别40.67%、42.75%、46.26%、53.71%、56.61%.针对问题较突出的品种分析可能原因、提出相应对策,金额较高的品种关注同品种集采药品的引入和使用,对于临床应用广泛的品种重点关注耐药性和可替代性,并加强处方审核及点评.结论 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科学管理(AMS)团队作用、多学科联动促进,总体上减少药品费用支出、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集中带量采购背景下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应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了解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以下简称"集采")背景下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应用情况,为中成药集采政策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该院在执行中成药集采前 1 年(2021 年 11 月 22 日至2022 年 11 月 21 日)、后 1 年(2022 年 11 月 22 日至 2023 年 11 月 21 日)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消耗量、金额,利用药物经济学方法统计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节省费用及节省率,比较集采执行前后的用药情况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集采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中只有 2 个品种的DDDs有所增加,增幅为 8.48%~11.82%,其余品种的DDDs均降低,降幅为26.10%~59.09%;所统计品种的DDC均有明显降低,降幅为8.92%~76.55%;实际节省费用为1.44 万~18.51 万元,费用节省率为 9.79%~326.51%.结论:执行中成药集采后,该院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中成药的使用费用降低,切实降低了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经济负担,相应地节省了医保基金,对进一步推进中成药集采任务起到了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