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木香茎皮的化学成分及其抗幽门螺旋杆菌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瑞香科植物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的茎皮为彝族药,彝族名为"理娃资姓",用于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但其活性成分未见报道.该研究以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为模型,试图阐明白木香茎皮的活性成分.采用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方法从白木香茎皮中分离得到19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的木脂素:白木香双酯(1),以及18个已知化合物:咖啡酸二十二酯(2)、6-羟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3)、qinanone A(4)、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6-羟基-2-[2-(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6)、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7)、6-经基-2-[2-(3,4-二甲氧基苯基)乙基]色酮(8)、6-羟基-2-[(1E)-2-(4-羟基-3-甲氧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9)、芫花素(10)、5-羟基-2-(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7-甲氧基-4H-1-苯并吡喃-4-酮(11)、3-羟基-1-(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1-丙酮(12)、(+)-丁 香脂素(13)、浙贝素(14)、aquilarin A(15)、caruilignan D(16)、(-)-榕醛(17)、pistaciamide(18)、原儿茶酸(19).抗菌结果显示,化合物2~7、10~11和13对Hp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6-羟基-2-(2-苯乙基)色酮(5)和6-羟基-2-[2-(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4H-1-苯并吡喃-4-酮(7)对Hp抑制作用最强,MIC均为6.25 μmol·L-1.2-(2-苯乙基)色酮类化合物是白木香茎皮的主要活性成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马王堆医书中灸法学术特色探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对马王堆出土的15种医书所记载的灸法相关内容进行系统梳理与探析.从马王堆医书中灸法文化的起源入手,综合考析其中灸法记载;通过对其中灸法相关内容记载比较丰富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及《五十二病方》等进行分析,发现灸法所涉病候达170余种,涵盖了经络肢体病类、肺系病类、心脑病类等12个病候分类.总结认为马王堆医书中灸法的学术特色为原始朴素、巫医结合,哲学推演、向心循行,灸材多样、病候广泛,灸有禁忌、防治结合.其灸法防治思想及应用则主要表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审因求异、善一病而分治之,立足经络、综数病而合治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南宁市六城区农村生活饮用水两个五年规划期间水质影响因素的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了解南宁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农饮水)水质状况.方法 在南宁市市辖6个旧城区85%以上的乡镇(含村)设置监测点.分别于2011-2015年("十二五")和2016-2020年("十三五")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9月),采集出厂水、末梢水水样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 "十二五"期间农饮水合格率33.4%,"十三五"期间合格率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十年合计合格率52.5%;两个五年规划期间,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是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大部分指标均优于"十二五",但一些与水质处理相关的指标(氯酸盐、铝等)超标呈现上升趋势.对十年数据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相对"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OR=0.26,95%C/:0.19~0.35)不合格风险更低.丰水期(OR=0.66,95%CI:0.53~0.82)、有卫生许可(OR=0.76,95%CI:0.64~0.90)是保护因素,不合格风险更低,地表水(OR=1.56,95%C/:1.12~2.18)相对不合格风险更高.常规处理水样是保护因素,相对仅消毒(OR=2.02,95%CI:1.36~3.00)、不处理(OR=2.58,95%CI:1.75~3.79)、沉淀过滤(OR=4.18,95%CI:2.49~7.01)不合格风险更低.结论 南宁市农饮水水质卫生呈上升趋势,但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分析结果提示,水样处理方式等因素对合格率影响较大,建议加强监督和技术指导,提高供水单位水质处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应用于基层单位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在基层单位对新生儿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筛查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在河北省黄骅开发区博爱医院、丰宁县中医院、唐县妇幼保健院和容城县妇幼保健院4个试点单位共71 580例新生儿采用“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进行CHD筛查。同时收集未开展“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在上述单位超声检查后转诊至河北省儿童医院CHD筛查诊治中心(简称本中心)并得到手术证实的CHD患儿262例(其中复杂型CHD 39例),以本中心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采用 χ2检验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法对“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后新生儿复杂型CHD筛查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分析;采用 χ2检验对培训后试点单位与本中心复杂型CHD诊断结果,以及各试点研究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共检出CHD 553例(占筛查总例数的0.77%),包括66例复杂型CHD和487例简单型CHD。经本中心明确诊断发现,复杂型CHD假阴性3例(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漏诊1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漏诊1例,双主动脉弓左主动脉弓左锁骨下动脉远端闭锁漏诊1例),复杂型CHD假阳性1例(主-肺动脉间隔假性回声失落误诊为主-肺动脉间隔缺损1例),复杂型CHD类型误诊5例(肺静脉共同腔闭锁误诊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1例,永存第五主动脉弓狭窄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肺动脉吊带误诊为左肺动脉缺如1例,主动脉重度缩窄误诊为主动脉弓离断1例,主动脉峡部闭锁误诊为主动脉缩窄1例)。最终确诊的复杂型CHD 68例(占CHD总数的12.3%),筛查总体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6%(65/68)、99.8%(484/485)和86.8%(59/68),ROC曲线下面积为0.98,“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前复杂型CHD常规筛查诊断方法的筛查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9.2%(27/39)、95.5%(213/223)和61.5%(24/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2。“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开展后,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较前明显提高( χ 2=14.28, P<0.05)。“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筛查结果与本中心以及各试点单位间复杂型CHD筛查灵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十二切面超声筛查诊断法”适用于基层单位开展新生儿复杂型CHD超声筛查工作;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CHD,基层单位超声诊断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到诊治中心进一步确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第十二胸椎(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住院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北京博爱医院经急诊收入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或急诊监护病房的老年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入院后24 h内检测血常规、生化指标;完成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内进行胸部CT检查,计算T 12水平左、右侧竖脊肌横截面积后求和;进行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raction, TIMI)评分。随访患者12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 MACCE)的发生情况。比较MACCE组与无MACCE组间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与ACS后12个月内发生MACCE的相关性。 结果:共40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12个月内MACCE的发生率为22.2%。MACCE组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20.43±3.51) cm 2vs. (24.36±3.66) cm 2, Z=4.412, P<0.001]低于无MACCE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TIMI评分、是否血运重建5个因素后,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 OR=0.883, 95% CI:0.803~0.971, P=0.010)与ACS后12个月内发生MACCE呈独立相关。 结论:T 12水平竖脊肌横截面积可作为老年ACS患者12个月内发生MACCE的独立预测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14∶1/C12∶1在新生儿筛查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MS/MS)中十四烯酰基肉碱(C14∶1)/十二烯酰基肉碱(C12∶1)在新生儿筛查极长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缺乏症(VLCADD)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索筛查VLCADD的最佳指标组合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和苏州市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17例MS/MS筛查发现并经酰基辅酶A脱氢酶极长链( ACADVL)基因确诊的VLCADD患儿和423 507名经MS/MS筛查正常的新生儿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别确定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筛查VLCADD的截断值。同时将不同指标单独或联合组成5个结果判读方案,分别为方案1(C14∶1/C12∶1)、方案2(C14∶1)、方案3(C14∶1+C14∶1/C2+C14∶1/C16)、方案4(C14∶1/C12∶1+C14∶1)和方案5(C14∶1/C12∶1+C14∶1+C14∶1/C2+C14∶1/C16),并计算各方案的检出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采用χ2检验比较其筛查效率。 结果:所有新生儿组、足月新生儿组和正常出生体重新生儿组C14∶1/C12∶1的截断值均为2.80。5个判读方案筛查VLCADD的检出率均为17/17。其中方案1假阳性率[26.15‰(11 075/423 524)]最高,阳性预测值[0.15%(17/11 092)]最低。方案4(方案5)假阳性率最低,为[0.02‰(10/423 524)],阳性预测值最高,为[62.96%(17/27)],与方案1、方案2、方案3比较,假阳性率(χ2值分别为302.30、11 191.50和32.06)和阳性预测值(χ2值分别为102.51、3 485.61和13.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01)。 结论:C14∶1/C12∶1是新生儿筛查VLCADD有效的辅助判读指标,推荐C14∶1/C12∶1+C14∶1为非衍生化串联质谱法判读VLCADD的最佳筛查指标组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脉络膜症诊断技术及基因治疗的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无脉络膜症(CHM)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表现为光感受器、视网膜色素上皮和脉络膜的进行性退化。临床表现为缓慢进行性夜盲及视野缺损,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眼底检查技术的发展为临床提供了更多辅助诊断和随访观察的指标,二代测序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遗传性视网膜疾病的诊断率,逐渐加深了对CHM发病机制及自然病程的认识。CHM基因治疗的多项临床试验在十年内已经取得一定效果,在基因治疗的载体优化、治疗时间窗选择及试验不良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均有重要进展。未来需要加深对CHM自然病程的认识,针对治疗时间窗采取个性化的治疗及终点评价指标。通过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差异,针对不同阶段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更有益于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猪带绦虫14-3-3.2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及其在猪带绦虫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猪带绦虫(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并观察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遵义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前期获得Ts14-3-3.2基因序列的基础上,采用基于PCR的精确合成(PAS)方法全基因合成Ts14-3-3.2基因,经限制性内切酶 NdeⅠ和 XbaⅠ双酶切后连接质粒pCzn1,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埃希菌ArcticExpress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分析和鉴定表达产物,通过镍(Ni)柱亲和纯化获得纯化Ts14-3-3.2重组蛋白。采用该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Czn1-Ts14-3-3.2,诱导表达后菌体上清液和沉淀均在相对分子质量约29.31 × 10 3处出现Ts14-3-3.2目的蛋白条带。纯化后带有His标签的Ts14-3-3.2重组蛋白能被抗His单克隆抗体识别,获得效价为1∶512 000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中均有表达。 结论:成功建立Ts14-3-3.2原核表达系统,获得了高纯度、高效价的Ts14-3-3.2重组蛋白多克隆抗体。Ts14-3-3.2蛋白在Ts成虫和囊尾蚴阶段均有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与数字化X线摄影对照分析在叁期尘肺诊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CT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对叁期尘肺及并发症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20年9月,选择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94例叁期尘肺患者进行数字化X线摄影(DR)检查和MPR检查,对大阴影检出率及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比较用χ 2检验。 结果:患者MPR和DR胸片分别检出大阴影178、132个,与DR检查比较,MPR对肺结核、肺气肿、胸膜增厚和黏连、肺门及纵膈淋巴结增大和钙化、气胸、胸腔积液和肺炎等尘肺相关并发症的检出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肺大泡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DR检查比较,MPR对空洞、钙化、支气管扩张、瘢痕旁气肿征象的诊断检出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MPR对叁期尘肺大阴影及并发症的检出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神舟十二号空间站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中护理难点与对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我国载人航天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返回东风着陆场医疗救护任务的护理经验,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不同任务阶段及东风着陆场特点,制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道,总结历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护理经验,根据神舟十二号在轨时间长、着陆场地形复杂、条件及气候恶劣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救护流程,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将各预案中的护理流程进行了细化,制定并完善不同伤情下护理人员舱前、载体内以及后送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专项训练,提升护理梯队整体素质及作战能力。结论:神舟十二号着陆场区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中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改进及细化,为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