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敲低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抑制小鼠舌鳞癌并增强CTLA4单抗疗效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卷曲跨膜受体蛋白2(FZD2)在小鼠舌鳞癌中的功能,及其对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单抗治疗的影响.方法 细胞实验:SCCVII小鼠舌鳞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转染LV-kdCon)和实验组(转染LV-kdFZD2).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能力,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验证血管生成能力.动物实验:雌性C3H/He小鼠构建荷瘤小鼠模型,分为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注射(PBS)]、kdFZD组(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等量PBS注射)、αCTLA4组(小鼠皮下接种空白对照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和kdFZD+αCTLA组(小鼠皮下接种实验组细胞并给予CTLA4单抗注射).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组织mRNA相对表达水平,测量肿瘤体积和质量.结果 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细胞中FZD2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1±0.18和0.52±0.18,细胞迁移数为(466.70±44.10)和(160.00±26.46)个,人脐静脉内皮上皮细胞形成的小管分支节点数分别为(108.70±6.35)和(84.33±10.02)个,总毛细血管长度分别为(20 235±2 229)和(16 549±338)pm,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对照组、kdFZD 组、αCTLA4 组和 kdFZD+αCTLA 组肿瘤体积分别为(449.50±114.80)、(131.10±13.49)、(83.62±26.47)和(2.45±0.91)mm3,肿瘤质量分别为(0.78±0.11)、(0.22±0.06)、(0.13±0.02)和(0.03±0.01)g,组间比较,在统计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0 1).结论 FZD2可作为潜在的舌鳞癌治疗靶点,有望成为舌鳞癌辅助免疫治疗优化的关键分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罗布麻和大麻状罗布麻UV-B光受体UVR8基因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在植物响应紫外线B(ultraviolet-B,UV-B)的过程中,UV-B光受体UVR8(UV Resistance Locus 8)对植物的光形态建成和生长代谢等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为探究罗布麻属植物UV-B光受体信息,该研究通过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n)和大麻状罗布麻(A.cannabinum)全基因组数据进行UV-B光受体UVR8的筛选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UV-B胁迫处理下的UVR8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罗布麻有6个UVR8基因,大麻状罗布麻有5个UVR8基因,前者分布在1、7、9和11号染色体上,后者分布在1、8和9号染色体上.(2)UVR8蛋白为亲水性稳定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不存在跨膜结构和信号肽,二级结构主要由延伸链、无规则卷曲、α-螺旋和β-转角构成.AvUVR8b和AcUVR8a蛋白三级结构与拟南芥UVR8(AtUVR8)最为类似,并且与小粒咖啡(CaUVR8)和伊德斯种咖啡(CeUVR8)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时发现罗布麻AvUVR8b和大麻状罗布麻AcUVR8a基因和蛋白结构与AtUVR8基因及蛋白高度相似.(3)当以一定剂量UV-B(17.52 kJ·m-2·d-1)处理两种罗布麻植株时,AvUVR8b和AcUVR8a的表达量上调.据此推测在响应UV-B时,AvUVR8b基因在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AeUVR8a基因在大麻状罗布麻中起主要作用.(4)顺式作用元件分析结果表明,UVR8的表达受光照、温度、水分、氧气和激素等因素的调控.该研究将为进一步研究罗布麻属UVR8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同时为解析罗布麻属植物适应UV-B的分子机制提供线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脓毒症心肌病关键致病基因
编辑人员丨2023/11/4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脓毒症心肌病(SCM)的关键致病基因。方法:从基因表达谱(GEO)数据库下载微阵列表达数据集GSE79962,此数据集包含因脓毒症而死亡患者及健康供体的心脏基因谱全基因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在线GEO2R分析工具进行差异表达基因(DEGs)筛选及分析,并使用DAVID 6.8数据库对DEGs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采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并使用CytoHubba筛选排名前10位的关键基因。结果:从数据集GSE79962中共筛选到228个DEGs,其中156个为上调基因,72个为下调基因。对228个DEGs进行基因本体(GO)、京都市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途径富集分析,DEGs主要涉及3条GO功能注释(包含2条细胞成分途径、1条生物过程途径)及3条KEGG途径(包含代谢通路、嗅觉传导、神经内分泌腺体)。PPI网络筛选出了10个关键基因,其中5个上调基因,包括包括核仁复合体关联3同源物(NOC3L),含SDA1域1(SDAD1),补缀同源物1(PTCH1),氯氰菊酯重链(CLTC)及核因子κB激酶抑制剂β(IKBKB);5个下调基因,包括色氨酸-天门冬氨酸重复序列(WDR4、WDR36、WDR82),跨膜卷曲螺旋结构域1(TMCO1)及Toll样受体9(TLR9)。结论:NOC3L、SDAD1、PTCH1、CLTC、IKBKB、WDR4、WDR36、WDR82、TMCO1、TLR9为SCM的关键致病基因,今后可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基因,尤其是WDR基因,来进一步阐明SCM的发生发展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4
-
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基因DcCOI1的鉴定和表达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茉莉酸是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关键激素之一,而茉莉酸信号受体蛋白(Coronatine-insensitive protein 1,COI1)在茉莉酸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研究基于海南龙血树转录数据中的转录本序列,利用注释拼接和RT-PCR的方法首次鉴定了1个编码海南龙血树茉莉酸受体COI1基因(命名为DcCOI1,GenBank登录号为MF193604),DcCOI1基因长度为2 274 bp,包含一个1785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94个氨基酸,DcCOI1蛋白与芦笋COI1序列的一致性为94%,系统进化分析中与芦笋、剑兰划为同一分支,同属于单子叶植物大类.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编码蛋白包含COI1的蛋白的F-box特征结构域,分子量为64.14 kD,理论等电点为6.09,为非分泌型蛋白,且不含跨膜结构域,包含52个磷酸化位点,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理作用;二级结构主要有α螺旋(43.10%)和无规则卷曲(29.63%)构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DcCOI1在海南龙血树根、茎、叶和花中均有表达,根和茎中的表达量较高,而花中的表达量最低.此结果为阐明海南龙血树血竭形成过程中茉莉酸的调控作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克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bdit-gekuak cells,HCAEC)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HCAEC分为2组,其中一组添加BDNF(50 ng/μL)作为实验组,另一组不做其他处理作为对照组.采用CCK8法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2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细胞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能力均显著提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实验组细胞中的磷酸化Akt(p-Akt)和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Wnt蛋白家族1(Wnt1)、跨膜受体卷曲蛋白1(Frizzled1)和胞浆调节散乱蛋白1(Dsh)的表达水平也明显增加(P<0.05),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1/2)水平升高(P<0.05).结论BDNF促进了HCAEC的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PI3K/Akt/mTOR信号通路、ERK信号通路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人NR2F2基因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克隆人NR2F2(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 2,groupF,member 2)基因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提供的人NR2F2基因序列设计其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ET-28a载体上,然后进行酶切鉴定与DNA测序来确定人NR2F2基因克隆的正确性,再利用生物信息学在线工具分析人NR2F2蛋白的生物学特性.[结果]酶切鉴定与DNA测序结果表明人NR2F2基因开放阅读框为786 bp,编码261个氨基酸残基,分子量为29 162.79 Da,pI为5.96.NR2F2蛋白是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中的亲水性蛋白,不含跨膜结构域,无信号肽,其二级结构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构成,并且三级结构与二级结构预测结果一致.[结论]克隆获得人NR2F2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属于类固醇/甲状腺激素受体超家族,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二级结构中最主要的结构元件.GO注释分析表明,人NR2F2属于转录因子,参与序列特异性DNA结合、基因转录、RNA的生物合成、RNA代谢等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细粒棘球绦虫胰岛素受体(EgIR)蛋白的分子特性,并分析其功能.方法 从NCBI蛋白质数据库中下载EgIR的氨基酸序列,采用SignalP 4.1、ProtParam、SMART、NetPhos 3.1等在线分析程序预测EgIR蛋白的信号肽序列、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及磷酸化位点;采用Pairwise Sequence Alignment Tools分析EgIR与其他物种来源IR间的序列一致性;采用MEGA 6.06程序对不同物种来源的IR蛋白进行多序列比对并构建进化树,进行系统分析.结果 EgIR蛋白由1661 aa组成,为一种亲水性的非分泌跨膜蛋白.EgIR蛋白具有TyrKc、FnIII等IR保守的结构域,含有117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5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16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EgIR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为无规卷曲,占41.06%;三维结构呈倒"V"型.EgIR在近膜区缺少NPXY基序,也不含有YxxxYY基序.EgIR与EmIR2和SjIR1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92.9%和35.1%,亲缘关系较近,与人、牛、羊IR的序列一致性分别为27.5%、27.2%和25.3%,亲缘关系较远.结论 EgIR蛋白有与EmIR2和SjIR1相似的功能,参与虫体葡萄糖代谢的调节及生长发育,可作为防治囊性包虫病的药物靶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LAMB3的理化性质及其分子结构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层黏连蛋白亚基β3(laminin subunit beta 3,LAMB3)在结肠癌与甲状腺癌等肿瘤发生发展中参与调控肿瘤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本文对LAMB3的理化性质和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LAMB3的功能提供了新的思路.利用ExPASy、TMHMM、SignalP、PSORTⅡ、SOPMA、SWISS MODEL等方法对LAMB3的理化性质、跨膜区、信号肽、亚细胞定位、二级结构和高级结构进行了分析.采用STRING、GEPIA分别对蛋白互作网络、肿瘤与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等进行分析.分析得出,LAMB3的分子式为C5497H8802N1702O1735S96,相对分子质量为129572.48,理论等电点PI=7.14,不稳定指数为57.85:脂溶指数为68.06,总平均亲水性为-0.513;LAMB3是经典的分泌型蛋白,具有信号肽结构;LAMB3的亚细胞定位主要在细胞核内(60.9%);LAMB3的二级结构主要由不规则卷曲(45.82%)和α-螺旋(45.05%)组成;LAMB3包含有15个糖基化位点(12个O-糖基化位点+3个N-糖基化位点)和46个磷酸化位点;LAMB3的互作蛋白主要包括ITGB4、LAMC2、LAMA3等20个蛋白;与正常组织相比,LAMB3主要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和胰腺癌中高表达.以上结果提示,LAMB3是一种不稳定的核内亲水碱性蛋白,具有多个修饰位点,主要与整合素家族及层黏连蛋白家族相互作用,可能参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黏着斑、PI3K-AKT等信号通路.这将为进一步探讨LAMB3在肿瘤等疾病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绵羊EGFR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不仅参与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等多种生命活动,也可调节哺乳动物的乳腺发育及泌乳维持,但对绵羊EGFR基因的序列特征及组织表达情况鲜有报道.本试验以高泌乳量的小尾寒羊(泌乳高峰期和空怀期)及低泌乳量的甘肃高山细毛羊(泌乳高峰期)母羊为研究对象,利用RT-PCR、克隆及测序技术获得绵羊EGFR基因完整的CDS区,分析了 EGFR蛋白的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利用RT-qPCR技术研究了基因的组织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绵羊EGFR基因CDS区全长为3 627 bp,编码1 208个氨基酸.绵羊EGFR的氨基酸序列在各物种间较保守,与黄牛EGFR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EGFR为跨膜蛋白,包含111个磷酸化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网络互作分析表明EGFR蛋白与肝素结合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表皮调节素(EREG)、双调蛋白(AREG)及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结合发挥作用.EGFR主要参与MAPK,PI3K/AKT,JAK/STAT及Wn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了动物的乳腺发育及泌乳功能的调节.RT-qPCR结果表明,绵羊EGFR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时空特异性和品种特异性.该基因在所研究的8个组织中均表达,但在肾脏、卵巢、肝脏、乳腺和肺脏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在小尾寒羊的乳腺组织中,该基因在空怀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泌乳高峰期的(P<0.05);在泌乳高峰期的乳腺组织中,该基因在小尾寒羊中的表达量高于甘肃高山细毛羊的.本试验为深入研究绵羊EGFR基因的泌乳生物学功能提供了基础数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人P2X7R结构分析及功能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人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urinergic ligand-gated ion channel 7 receptor,P2X7R)蛋白结构特征,同时对不同物种的P2X7R蛋白同源性、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细胞抗原表位进行预测,为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登录ProtParam、TMHMM、ProtScale及SignalP 5.0 Server等软件对人P2X7R蛋白进行分析预测.结果:人P2X7R蛋白由59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为C3077 H4749 N835 O871 S40,理论等电点PI为8.62,不稳定系数46.07,总平均亲水性为?0.317;该蛋白为亲水性蛋白,无信号肽同时存在跨膜区,属于跨膜蛋白;二级结构中存在157个α-螺旋,288个无规卷曲,分别占所有氨基酸比例26.39%、48.40%,三级结构预测结果的覆盖率为100%,序列相似度为80.34%,同时拉曼图结果分析该预测结构较为稳定;蛋白相互作用结果显示,存在多种与人P2X7R蛋白相互作用的蛋白,且P2X7R与炎症发生密切相关;该蛋白存在多个B、T细胞抗原表位,可为疫苗的研制提供思路.结论: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得到的人P2X7R蛋白分析具有一定可靠性,P2X7R参与炎症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预测筛选出的B、Th、CTL细胞抗原表位将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