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的常模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常模,为评估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抽取我国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6个地区16个城市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和自我关怀量表进行调查,建立我国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量表均数常模、百分位常模、划界常模和分类常模.结果 共纳入3 920名临床护士,自我关怀总均分为(3.24±0.44)分,自我友善维度(3.39±0.62)分、自我评判维度(3.14±0.66)分、普遍人性感维度(3.35±0.62)分、孤立感维度(3.14±0.75)、正念维度(3.44±0.65)分、过度沉迷维度(2.97±0.75)分;根据特征差异形成不同年龄、科室、职称、职务、学历、从事护理年限、劳动人事关系、平均月收入的分类常模;以5%为间隔构建百分位常模,根据总分的10%、30%、70%、90%百分位数建立划界常模,总分在区间[3.81,5.00)为高,在区间[3.38,3.81)为较高,在区间[3.00,3.38)为一般,在区间[2.81,3.00)为较低,在区间[0,2.81)为低.结论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自我关怀处于一般水平且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可依据该常模评估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并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实施干预,提升护士的自我关怀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友善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某老年友善医院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并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对某老年友善医院26个临床护理单元的360名临床在职护士采用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测评量表及护士心理契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为(173.74±16.04)分;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与心理契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团队责任和医院发展责任是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体较好,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医院团队责任和发展责任,管理者应从医院管理支持团队行为及提供发展保障等方面着手,提高护士心理契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促进护士形成积极的患者安全意识及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世界显微外科大师——Sun Lee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在我还是外科住院医师的时候,林顿、布莱克莫尔、德巴基等人对临床上各种血管手术的报道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后我决定找一些有腹水的狗,以便于我同时研究狗和肝硬化患者的腹水。匹兹堡市圣弗朗西斯医院的玛丽·阿黛尔护士长,是个非常友善的人,一次就买了3只狗,并将它们伺养在病理学实验室大楼的屋顶上。单纯地通过胸腔下静脉缩窄术所获得的犬腹水中蛋白质含量远高于肝硬化患者。腹水形成后6个月,将腹直肌一端切断,进行腹膜转位,这样腹水便可以流经肌纤维。我在匹兹堡大学外科住院医师科研大会上发表这篇论文时,第一次见到了匹兹堡大学外科研究实验室的负责人伯纳德·费舍尔医生。当我在1955年完成了圣弗朗西斯医院的住院医师实习时,他邀请我加入他的团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老年重症关怀病房构建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将老年重症关怀病房(GICU)纳入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GICU和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重症诊疗及护理模式。GICU组患者除ICU组基础医护措施外,根据病情评估情况,加入弹性探视、诊疗环境优化、关怀式诊疗、家属参与式临终关怀等友善管理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治疗期间院内感染、非计划拔管、坠床/跌倒、非预期重返ICU/GICU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GICU病死率;以及患者ICU后综合征(PICS)发生率、患者/家属对医护满意率、患者/家属对诊疗环境满意率。结果:按照ICU、GICU的收治标准以及患者和(或)家属的意愿,最终ICU组纳入59例患者,GICU组入组48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诊断、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ICU组与GICU组患者治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13.6%(8/59)比12.5%(6/48)〕、非计划拔管发生率〔5.1%(3/59)比6.2%(3/48)〕、坠床/跌倒发生率〔3.4%(2/59)比0%(0/48)〕、非预期重返ICU/GICU率〔8.5%(5/59)比10.4%(5/48)〕、ICU/GICU病死率〔6.8%(4/59)比6.2%(3/48)〕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ICU组相比,GICU组PICS发生率明显降低〔8.3%(4/48)比25.4%(15/59), P<0.05〕,患者/家属对医护满意率〔89.6%(43/48)比74.6%(44/59)〕、患者/家属对诊疗环境满意率〔87.5%(42/48)比67.8%(40/59)〕明显提高(均 P<0.05)。 结论:将GICU作为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是可行且安全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某集装箱制造厂工人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症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某集装箱制造厂工人腰部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症状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2年6月,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某集装箱制造厂952名工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近1年来工人腰部WMSDs的症状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腰部WMSDs影响因素。结果:集装箱制造厂工人腰部WMSDs的症状发生率为46.7%(445/952)。在工作中暴露比例较高的因素有经常轻微弯腰(77.0%,733/952),经常加班(74.1%,705/952),工作时需要转身(62.3%,593/9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吸烟、饮酒、经常轻微弯腰、久坐不动、长时间保持大幅度弯腰姿势、经常加班、操作空间有限、总是需要完成有矛盾冲突的事情的集装箱制造厂工人WMSDs症状发生风险升高( OR=1.68、1.96、2.47、1.49、1.84、2.11、1.90、1.82、2.00, P<0.05);站立工作、同事总是很友善、领导总是提供支持与帮助是腰部WMSDs的保护因素( OR=0.60、0.32、0.40, P<0.05)。 结论:集装箱制造厂工人腰部WMSDs症状发生率较高,经常轻微弯腰、长时间保持大幅度弯腰姿势以及操作空间受限等工作相关因素是集装箱制造企业工效学干预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为提升医院门诊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12月,本研究基于4Ms模型,以老年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拟定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初筛条目,采用两轮德尔菲法筛选条目,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结果:两轮德尔菲法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包含4项一级条目(患者认为重要的事、用药安全、活动安全和精神护理)、10项二级条目(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友善环境、跌倒评估、预防措施、用药评估、用药宣教、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和37项三级条目。所有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为5.00分,三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4.50分。结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以护士为主导,体现了友善服务内涵,覆盖了老年患者门诊就诊全流程,可行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主动健康信息化平台在老年友善体检服务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主动健康信息化平台在老年友善体检服务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2 000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 0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体检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体检管理基础上,采用主动健康信息化平台实施老年友善体检服务全程管理.比较两组老年人的体检依从性、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和纠纷事件发生率、体检总体满意度、体检总时间和体检报告等候时间.结果 观察组老年人的体检依从性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体检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体检总时间和体检报告等候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主动健康信息化平台实施老年友善体检服务全程管理,可提升老年人的体检依从性及满意度,缩短老年人体检总时间和体检报告等候时间,降低不良事件和纠纷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对围产期抑郁症的认知现状及培训需求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了解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对围产期抑郁症的知晓情况、防治态度及培训需求,为进一步加强围产期抑郁症防治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于2022年5月采用自制电子问卷,对云南省广南县的产科医护人员和县乡村三级妇幼专干开展普查,共发放问卷854份,探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对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开展围产期抑郁症知识技能培训预试验,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和McNemar's检验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623名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完成了问卷调查.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围产期抑郁症知识高知晓率仅为37.08%,但71.11%的人员持积极态度,认为抑郁症可防可控.仅有43.50%的人员满意当前的心理卫生服务供给现状,有84.43%的人员认为应将抑郁症的筛查和早期干预等心理服务费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有27.45%的人员曾在工作中遇到过抑郁孕产妇,但69.98%的人员从未接受过围产期抑郁症的相关培训,96.31%的人员有参加相关培训的意愿.工作单位级别较高的基层妇幼卫生人员遇见抑郁孕产妇的可能性更大,但他们接受相关培训的机会更少(P<0.05).既往接受过围产期抑郁症培训的基层妇幼卫生人员没有表现出更好的知识知晓情况(P>0.05),但接受了本次培训的22名基层妇幼卫生人员的围产期抑郁症知识高知晓率由31.82%提高至86.36%.结论 基层妇幼卫生人员对围产期抑郁症的认知水平不高,但对围产期抑郁症的防治态度积极,参与培训的意愿强烈.既往的抑郁症相关培训较少且效果不佳,建议优先开展县级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的围产期抑郁症知识技能培训,针对认知误区和实践难点进行参与式培训,再通过经验下沉、示范引领,为全社会的围产期抑郁症防治营造积极友善的氛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患者视角了解关于上海市级医院门诊"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相应场景的使用感受,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使用情况和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从技术、环境、社会因素进行假设验证.结果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 285份,患者门诊数字化转型场景使用前3位分别为"精准预约"场景(占71.18%)、"医疗付费'一件事'"场景(占67.47%)和"电子票据"场景(占48.87%).患者对界面友善、系统稳定、亲朋好友和社交媒体推荐的积极体验正向影响其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认知,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感受同样促使患者更积极地接受和推广数字化转型(P<0.001).结论 患者对门诊数字化转型的使用场景更贴近于核心就医流程,相关数字化场景的建设需要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推进,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适老化流程改造以体现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背景下上海市老年患者就医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究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背景下,上海市老年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框架,围绕友善服务、友善环境设计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调查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在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和郊区各选1所医疗机构,均属于获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三甲医院,随机抽取门诊老年患者实施问卷调查,最终调查2 418名老年患者(≥60岁).结果 老年患者总体的就医满意度,平均得分4.77分,属于非常满意;对友善服务、友善环境的评价均非常好,但相对而言,友善服务更好,友善环境则较为薄弱;老年患者中,较年轻(60~74岁)、男性、居住在外省市的患者,就医满意度更高;友善服务、友善环境均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中友善服务的影响权重更大.结论 较为良好的友善服务需继续保持,较为薄弱的友善环境需重点加强,持续完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不断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