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友善医院护士的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某老年友善医院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现状,并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制订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7月对某老年友善医院26个临床护理单元的360名临床在职护士采用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测评量表及护士心理契约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为(173.74±16.04)分;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分与心理契约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均呈正相关( 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医院团队责任和医院发展责任是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 结论: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总体较好,护士心理契约中医院责任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尤其是医院团队责任和发展责任,管理者应从医院管理支持团队行为及提供发展保障等方面着手,提高护士心理契约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护士对患者安全文化认知水平,促进护士形成积极的患者安全意识及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老年重症关怀病房构建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将老年重症关怀病房(GICU)纳入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1年12月至2023年5月常州市金坛第一人民医院GICU和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老年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ICU组患者采用传统的重症诊疗及护理模式。GICU组患者除ICU组基础医护措施外,根据病情评估情况,加入弹性探视、诊疗环境优化、关怀式诊疗、家属参与式临终关怀等友善管理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诊断、入院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治疗期间院内感染、非计划拔管、坠床/跌倒、非预期重返ICU/GICU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和ICU/GICU病死率;以及患者ICU后综合征(PICS)发生率、患者/家属对医护满意率、患者/家属对诊疗环境满意率。结果:按照ICU、GICU的收治标准以及患者和(或)家属的意愿,最终ICU组纳入59例患者,GICU组入组48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主要诊断、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ICU组与GICU组患者治疗期间院内感染发生率〔13.6%(8/59)比12.5%(6/48)〕、非计划拔管发生率〔5.1%(3/59)比6.2%(3/48)〕、坠床/跌倒发生率〔3.4%(2/59)比0%(0/48)〕、非预期重返ICU/GICU率〔8.5%(5/59)比10.4%(5/48)〕、ICU/GICU病死率〔6.8%(4/59)比6.2%(3/48)〕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ICU组相比,GICU组PICS发生率明显降低〔8.3%(4/48)比25.4%(15/59), P<0.05〕,患者/家属对医护满意率〔89.6%(43/48)比74.6%(44/59)〕、患者/家属对诊疗环境满意率〔87.5%(42/48)比67.8%(40/59)〕明显提高(均 P<0.05)。 结论:将GICU作为老年危重症友善管理模式是可行且安全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为提升医院门诊老年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1—12月,本研究基于4Ms模型,以老年患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拟定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的初筛条目,采用两轮德尔菲法筛选条目,构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结果:两轮德尔菲法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6。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包含4项一级条目(患者认为重要的事、用药安全、活动安全和精神护理)、10项二级条目(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友善环境、跌倒评估、预防措施、用药评估、用药宣教、心理评估和心理护理)和37项三级条目。所有一级条目和二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均为5.00分,三级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评分>4.50分。结论:门诊老年关怀驿站实践策略集以护士为主导,体现了友善服务内涵,覆盖了老年患者门诊就诊全流程,可行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数字化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从患者视角了解关于上海市级医院门诊"便捷就医服务"数字化转型相应场景的使用感受,为推进数字化转型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对上海市级医院门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对数字化转型场景的使用情况和数字化转型的认知,并通过技术接受模型从技术、环境、社会因素进行假设验证.结果 实际回收有效问卷4 285份,患者门诊数字化转型场景使用前3位分别为"精准预约"场景(占71.18%)、"医疗付费'一件事'"场景(占67.47%)和"电子票据"场景(占48.87%).患者对界面友善、系统稳定、亲朋好友和社交媒体推荐的积极体验正向影响其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认知,对技术易用性和有用性的正向感受同样促使患者更积极地接受和推广数字化转型(P<0.001).结论 患者对门诊数字化转型的使用场景更贴近于核心就医流程,相关数字化场景的建设需要医疗机构和社会的共同推进,针对老年患者需要进行适老化流程改造以体现人文关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背景下上海市老年患者就医满意度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究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背景下,上海市老年患者的就医满意度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框架,围绕友善服务、友善环境设计调查问卷,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调查患者的就医满意度.在上海市的中心城区和郊区各选1所医疗机构,均属于获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的三甲医院,随机抽取门诊老年患者实施问卷调查,最终调查2 418名老年患者(≥60岁).结果 老年患者总体的就医满意度,平均得分4.77分,属于非常满意;对友善服务、友善环境的评价均非常好,但相对而言,友善服务更好,友善环境则较为薄弱;老年患者中,较年轻(60~74岁)、男性、居住在外省市的患者,就医满意度更高;友善服务、友善环境均为就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其中友善服务的影响权重更大.结论 较为良好的友善服务需继续保持,较为薄弱的友善环境需重点加强,持续完善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不断改善老年患者的就医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老年友善医院门诊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 总结老年友善医院门诊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为提高门诊老年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BSCO、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Elsevier ScienceDirect、英国国家临床医学研究所指南库、美国指南网、医脉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等数据库或网站中关于老年友善医院门诊管理策略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由 2 名研究者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最终纳入 10 篇文献,其中指南 4 篇、系统评价3篇、证据总结 1篇、临床决策1篇和随机对照试验 1 篇.总结出友善文化、友善管理、友善服务和友善环境 4 个方面的20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的老年友善医院门诊管理策略的最佳证据具有科学性,可为门诊管理者和医护人员提升老年患者服务质量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老年人失能与友善医院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3/8/6
对老年人而言,到医院就诊或住院治疗并不是绝对安全的,尤其是长时间的住院治疗会导致老年人医源性损伤、营养不良、睡眠障碍、衰弱、跌倒、尿失禁等老年综合征或老年照护问题,绝对静养或长期卧床更易导致废用综合征的发生,进而导致老年人的失能.构建老年友善医院,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老年患者提供综合、连续、科学、合理的医疗照护服务,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失能的发生,甚至会有效逆转失能损伤的程度.本文就老年友善医院的建设对预防失能或降低失能损伤的程度进行简要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型综合性医院老年健康促进工作模式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5
推进老年健康促进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最经济有效的策略之一.分析总结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年健康促进措施,探索出一些有效的老年健康促进工作经验,形成了以"建设老年友善就医环境,普及老年健康教育,加强老年健康学科建设,培养老年健康人才,关爱老年职工,延续社区老年健康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老年健康促进工作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友善医院发展现状及推动策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以满足老年人特殊卫生服务需求的老年友善医院的创建与发展,能够为老年患者提供精细化和人性化的医疗环境和服务模式,对于促进老年患者健康、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老年友善医院概念、相关框架以及实施措施,结合国内老龄化与医院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医院的友善性改造应实施"国家-区域-医院"多层面的联动机制,需要从文化与理念的渗透入手,探索具体的可操作化路径;区域层面以老年人群观点为依据,联合相关团体共同推进机制与体制建设;医院实施从硬件设施到软服务的整体化改造,从而推动可操作的、落地化的老年友善医院的建设与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老年友善视角下构建互联网医院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从患者体验的视角,通过文献检索和专家论证,探索构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和老年友善化建设.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推演指标体系并赋予权重,以现有的满意度综合评价体系为基础,建立互联网医院满意度评价体系.结果:13位满意度测评领域的专家通过评分和论证,8个一级指标、相对应的38个二级指标,经过分析得出权重系数,并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互联网医疗服务的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助力形成互联网医院诊疗活动常态化管理、体验式监督、持续性优化的工作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