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的建设路径探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反思性实践指引下的反思行动对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而反思的整体性则要求个体能力的培育和反思情境的营造,但在目前的医学教育领域,缺少对反思性实践行动中各参与主体及功能要素的全面审视。为加强反思情境的营造,本文分析了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建构的内部逻辑,阐述了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的整体协调、多元开放和动态平衡的外在特征,尝试提出生态共同体理论视域下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的内外生态建设路径:平衡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内部生态,协调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外部生态,促进医学院校反思性实践育人模式内外生态双循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高中教学衔接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6/1
以"教—学—评一致性"理念为指导,践行"初高中衔接"的课标精神,对"细胞通过分化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一节进行设计.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出话题、引导回忆联结新知、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反思总结提升认知4个教学环节.创设"永生为什么难以实现"的问题情境激趣,唤醒学生初中阶段关于细胞分化的认知,引导学生在资料分析与解读中理解细胞分化的本质与意义.同时,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在反思中结构化概念,渗透"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生命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和平衡的系统""生命活动既需要物质和能量来驱动,也需要信息来控制和调节"等生命观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线粒体置换技术中性别选择的应当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13
是否应当进行性别选择是线粒体置换技术伦理研究中颇具争议的话题.学者们基于不同的立场提出不同的道德判断,综述这些判断发现:支持性别选择者主要依据效用论和权利论;反对性别选择者主要依据尊严论和社群论.不难发现,依靠传统道德理论为道德判断或行为辩护,常常在"道德异乡人"那里陷入无尽的争论,并不能提供解决具体问题的有效指导.原则主义是以一系列明确、有效的框架构建起来的系统性、综合性的分析进路,能够合理解决不同价值体系、文化观念之间的差异与分歧.在线粒体置换技术中是否应当进行性别选择问题的讨论中,原则主义通过反思平衡的方法对其加以细化、权衡,最终得出允许进行性别选择的最佳判断方案.当然,若要真正实现性别选择于规避伤害的人道目的,则需要对使用的对象和阶段进行明确限制并综合运用伦理道德和政策规约双重维度加以规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精神障碍领域医疗决策的儒家家庭主义差序格局构造及伦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儒家家庭主义"的孕生具有深厚的形而上学基础和价值论上的信念体系支撑.但是,小家庭的"儒家家庭主义"过分强调家庭的整体性,建立在具有普遍抽象且平等的家庭成员之上,未对家庭本身的内部结构作充分论证.相较于大天下的"儒家家庭主义",它关注的视角局限在个体利益的范畴,缺乏对公共利益的关照.此外,其适用场景无法有效涵盖精神障碍领域,忽视了精神障碍患者自身与家庭成员关系的复杂性,而导致的家庭内部具有层级性的差序格局构造.基于反思平衡、监护和代理制度、精神病学等方法论、理论和医学基础,提出精神障碍领域下基于差序格局的儒家家庭主义医学伦理分析框架.通过该框架对精神障碍领域发生的"税会梅诉白云康复站"案作出适用,发现该分析框架尽管存在不足,但具有有效性,是一次医学伦理分析框架建构上的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延误诊治反思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理特点,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发热伴腹泻1周入院,曾误诊为肠道感染,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入院次日突发颅内出血,病情迅速恶化,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主动脉瓣二叶式畸形伴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异常回声影;血培养见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确诊为感染性心内膜炎,予抗感染、降颅压、维持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后未见好转,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出院当日即死亡.结论 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困难,规范诊疗、完善医技检查是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我国老龄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伦理反思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老龄女性行辅助生殖技术生育不仅存在其自身生育权与生命健康权的矛盾,还存在其生育权益与子代健康发展权益、配偶健康幸福权益以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权益之间的矛盾.考虑到老龄女性生育获益与风险的差距,并出于对各个主体权益的平衡,我国有必要对老龄女性实施辅助生殖技术生育的自由予以权衡和规范,主要措施包括完善辅助生殖技术相关法规,将年龄因素纳入辅助生殖技术适用对象评判标准;生殖伦理委员会在充分讨论、全面考虑、综合衡量基础上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决策;生殖医疗机构正确引导老龄女性对辅助生殖技术的认识并辅以心理疏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法律制度变革对医疗诉讼各方行动逻辑的建构及反思——基于D市6家三甲医院404例诉讼案例的实证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以D市6家三甲医院2009—2014年的404例医疗诉讼案件的司法裁判信息为样本,发现在以《侵权责任法》实施为代表的法律制度变革中,医疗侵权诉讼明显增加,鉴定比率下降,简易程序和调解适用较多且索赔成功率高,调解化倾向严重.这主要是因为,旨在统一医疗损害诉讼法制格局的法律制度变革,淡化了诉前纠纷解决机制,提高了当事人诉讼索赔期望值,通过举证负担加重了患方申请鉴定的成本,增加了法院裁量权但没能适时提高其专业审判能力,进而影响了诉讼各方的行动逻辑.基于上述考察,未来应进一步正视第三方诉前纠纷解决机制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以举证缓和的方式平衡医患举证负担,完善调判分流的程序分流机制以加强损害赔偿程序的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5E2R”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具体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5E2R”医学伦理学教学模式以反思平衡方法为理论指导,以提升伦理决策能力为目标导向,包含七个教学环节:呈现、导出、解释、反思、修正、平衡和评价.在该教学模式中,教师创设具体情境、凝练目标伦理问题,针对该问题导出学生的初始道德判断,引导学生援引既有伦理理论、原则对初始道德判断进行解释,通过反复反省和检视,发现既有伦理理论、原则与初始道德判断之间的冲突,尝试着不断修正初始道德判断或既有伦理理论、原则,从而达成二者的双向融贯与平衡,以获得有效辩护的伦理回答和伦理决策.最终,教师比照教学目标并总结反思目标完成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研究的医学伦理审查挑战与困境
编辑人员丨2023/8/6
人类遗传资源是孕育尖端生物科技的知识宝库、是精准医学的基石.随着基因诊断及个性化诊疗的推进,涉及人类遗传资源的研究激增.人类遗传资源人格与财产、物质与信息的双重属性也给伦理审查带来了挑战.涉及遗传资源研究伦理审核的难点主要包括如何落实知情同意和如何做好受试者保护、如何平衡个体与家庭的利益、处理概括同意与具体同意的关系以及受试者获益等.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医学伦理困境的反思与解决策略:健全现有法律体系,提升人类遗传资源管理文件的效力层级;完善人类遗传资源管理的条款及规定,将知情同意法律化;完善伦理治理规范,利用规范的灵活性对不宜写入法律的有关内容进行约束;应明确规定权利主体及人类遗传资源开发利用所衍生权益归属问题,遗传资源保护与技术共赢"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层保健研究中的半结构化访谈:关系与严谨的平衡
编辑人员丨2023/8/6
半结构化深度访谈常用于定性研究,是健康服务研究中最常见的定性数据来源.这种方法通常包括研究者和参与者之间的对话,在可灵活调整的访谈协议框架下,辅以后续问题、调查和评价.该方法允许研究者收集开放式数据,探索参与者对某一特定主题的想法、感受和信念,深入研究个人问题,有时是敏感问题.本文旨在确定和描述在家庭医学和基层保健研究环境中设计和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本技能.本文回顾了有关半结构化访谈的文献,以确定在家庭医学和基层保健研究环境中使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技能和内容.总的来说,半结构化访谈既需要关注关系,也需要促进技能的实践.技能包括:(1)确定研究的目的和范围;(2)确定参与者;(3)考虑道德伦理问题;(4)规划后勤方面;(5)制定访谈指南;(6)建立信任和融洽关系;(7)进行访谈;(8)记录和反思;(9)分析数据;(10)证明研究的可信程度;(11)在论文或者报告中展示研究结果.半结构化访谈为家庭医生在基层保健研究环境中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进行数据收集的研究者应关注关系,并注意访谈技能,以确保质量.半结构化访谈可以成为家庭医生、基层保健从业人员和其他卫生服务研究者用来了解个人想法、信念和经验的一个强有力工具.尽管如此,对于不熟悉定性方法的研究者来说,半结构化访谈可能让人感到害怕,颇具挑战.为了阐明这一方法,本文为研究者(包括新手和资源较少的研究者)提供了实践指导,使其能够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来进行数据收集.为了在家庭医学和基层保健研究环境中更好地实施半结构化访谈,本文给出了必要步骤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