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证患者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基于电子鼻技术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湿热证患者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及识别效果.方法 招募慢性胃炎患者,其中CAG湿热证组60例、CAG非湿热证组5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湿热证组60例、CNAG非湿热证组50例,同时将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随机选取CAG湿热证组中10例和CAG非湿热证组50例组成CAG组,选取CNAG湿热证组10例和CNAG非湿热证组50例组成CNAG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运用电子鼻(GISXM-MQWA01)采集所有受试者口腔呼气气味绘制图谱,对健康对照组与CAG组、CNAG组受试者,CAG湿热证组、CAG非湿热证与CNAG湿热证口腔气味图谱各响应曲线(包括曲线A、B、C、D、E、F、G、H、I、J)振幅、斜率进行比较.运用改良Transformer模型对气味图谱特征进行分类,并采用混淆矩阵方法对分类模型进行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ROC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 CAG湿热证组Hp阳性率为80.00%(48/60),CAG非湿热证组为62.00%(31/50),CNAG湿热证组为46.67%(28/60),CNAG非湿热证组为42.00%(21/50),CAG湿热组与CAG非湿热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气味图谱的响应曲线A、B、C、D、F、G、I振幅及A、F的斜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曲线E振幅及斜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NAG组(P<0.05或P<0.01);CNAG组的图谱响应曲线A、B、C、D、F、G、I振幅及A、D、F斜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CAG湿热证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振幅及J斜率高于CNAG湿热证组,曲线F振幅低于CAG非湿热证组,曲线H振幅及A、H、J斜率高于CAG非湿热证组(P<0.05).CAG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气味图谱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77.78%,AUC=0.88;CAG组与CNAG组的识别准确率达69.44%,AUC=0.61;CAG湿热证组与CAG非湿热证组识别准确率可达75.8%,AUC=0.70.结论 电子鼻技术能对CAG湿热证患者的口腔呼气气味作出较为准确的识别,曲线F振幅降低,曲线H振幅及A、H、J斜率升高可能是其气味图谱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生理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小样本、探索性、干预性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就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0例。呼吸机采用BiPAP模式,调整吸气相正压从10 cmH 2O(1 cmH 2O=0.098 kPa)开始逐渐递增至24 cmH 2O,每次增加2 cmH 2O,呼气相正压保持4 cmH 2O不变。正式试验和调节压力水平前记录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包括呼吸方式:总呼吸周期(T tot)、吸气时间(T i)、呼气时间(T e)、吸气潮气量(V Ti)等;呼吸压力:口腔压(P mo)、食道压(P eso)、跨膈压(P di);呼吸做功:食道压力-时间乘积(PTP es)、跨膈压力-时间乘积(PTP di);中枢驱动及中枢驱动效率:膈肌肌电的均方根(RMS)、通气-中枢偶联(V e/RMS)以及深吸气量(IC)、呼气末肺容量差值(ΔEELV)、动态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 dyn)等。 结果:1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全部完成试验。与平静呼吸相比,V Ti、V e、P mo、IC、ΔEELV、V e/RMS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上升(均 P<0.05),T e只在20~22 cmH 2O压力水平显著上升( P<0.05)。P di、PTP es、PTP di、RMS、RMS/RMS max随着压力水平升高均显著下降(均 P<0.05),PTP es、PTP di在18 cmH 2O压力水平后均趋近于稳定并未出现明显变化,RMS、RMS/RMS max在压力水平大于16 cmH 2O后趋于平稳。T i/T tot只在20 cmH 2O压力水平时显著降低。PEEPi dyn随着压力水平的升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结论:BiPAP在合适的压力水平上能明显改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肺通气障碍,减轻呼吸肌肉负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3C-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自应用以来,该试验已在禁食时间、标记尿素的用量及剂型、试餐的类型、呼气样本的收集时间、检测呼气样本的设备、 13CO 2/ 12CO 2的基线增量分界值及试验结果的表示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修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13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评估根除治疗效果方面显示良好的性能,但在年幼儿中有较高的假阳性结果,可能是受口腔菌群、内源性CO 2及固定标记尿素剂量的给药方式的影响。而检查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铋剂等药物,低细菌密度及消化性溃疡出血这些因素将导致假阴性结果。现就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三维物质点法的咳嗽飞沫传播轨迹及防护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咳嗽产生飞沫的传播轨迹及不同口罩对于飞沫的动力学影响。方法:基于三维物质点法(MPM3D),建立咳嗽飞沫和口罩防护效果的动力学模型。结果:取咳嗽时呼气速度为50 m/s,咳嗽时间为0.75 s,当 t=0.05 s时,飞沫会形成体积约为2.75倍口腔体积的雾云; t=0.5 s时,飞沫扩散至周围1.17 m的环境; t=5 s时,飞沫浓度集中于距离地面0.6 m以下的地方; t=10 s时,空气中的飞沫浓度已经较低。N95口罩在1 m之内的穿透率0.06~0.20,在1.5 m以外衰减到≤0.03;一般口罩在1.5 m之内的穿透率0.08~0.40,在2 m以外衰减到≤0.03。 结论: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咳嗽喷出的飞沫在0.5 s内可对周围1.17 m的环境形成强烈影响,在5 s之后对大部分成年人的影响较小。距离患者1 m以内,口罩防护效果不佳,在2 m内,N95防护效果较好,在2 m以外,一般口罩和N95口罩均可起到防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脑氧饱和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经鼻湿化快速充气交换通气(THRIVE)对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急诊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 2)的影响。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7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TBI急诊全麻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面罩通气组和THRIVE组。常规面罩通气组患者麻醉诱导前面罩无正压通气预充氧10 min,氧流量8 L/min,吸入氧浓度(FiO 2)1.00,麻醉诱导约90 s,待患者下颌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THRIVE组患者使用THRIVE预充氧10 min,氧流量30 L/min,FiO 2 1.00,麻醉诱导时将氧流量提升至50 L/min,麻醉诱导用药,双手托起患者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整个过程保持患者口腔闭合,待患者下颌肌肉松弛后进行气管插管。分别于患者入手术室时、预充氧10 min、插管成功即刻监测术侧和非术侧rScO 2,同时采用超声测量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记录气管插管成功后首次机械通气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 2)<0.95〕发生情况及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预后指标。 结果:研究期间共70例TBI患者接受急诊全麻手术,其中2例患者术后死亡,2例患者不能配合闭口呼吸,3例患者胃窦部超声图像采集不佳,均予以剔除;最终共纳入63例患者,常规面罩通气组32例,THRIVE组3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视神经鞘直径(ONSD)、基线生命体征、禁食情况、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具有可比性。入手术室时,两组患者术侧和非术侧rScO 2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预充氧10 min时,THRIVE组患者术侧和非术侧rScO 2均较常规面罩通气组明显升高(术侧:0.709±0.036比0.636±0.028,非术侧:0.791±0.016比0.712±0.027,均 P<0.01),PaO 2亦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450.23±60.99比264.88±49.33, P<0.01〕,PaCO 2明显降低(mmHg :37.81±3.65比43.59±3.76, P<0.01),且该优势一直持续至插管成功即刻;两组各时间点超声检查CS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面罩通气组比较,THRIVE组患者气管插管成功后首次机械通气时P ETCO 2明显降低(mmHg:43.10±2.66比49.22±3.31, P<0.01),且气管插管期间低氧血症发生率亦明显降低〔0%(0/31)比28.12%(9/32), P<0.01〕。在预后指标方面,常规面罩通气组与THRIVE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CU住院时间(d):10(9,10)比10(9,11),总住院时间(d):28.00(26.00,28.75)比28.00(27.00,29.00),均 P>0.05〕;但THRIVE组患者出院时预后良好(GOS评分>3分)比例明显高于常规面罩通气组〔35.5%(11/31)比12.5%(4/32), P<0.05〕。 结论:THRIVE可明显提升TBI急诊全麻手术患者麻醉诱导期间rScO 2,并且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自适应分钟通气+智能触发通气模式在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验证自适应分钟通气+智能触发(AMV+IntelliCycle)的新型智能通气模式在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轻中度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压力支持通气(SIMV+PSV)组和AMV+IntelliCycle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抗感染、镇痛镇静、营养支持以及原发病对症处理。两组患者均采用SV800型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AMV+IntelliCycle组在设定分钟通气量(VE)、吸入氧浓度(FiO 2)和呼气末正压(PEEP)后,呼吸机即开启全自动模式,VE百分比预设值为120%;SIMV+PSV组设置通气频率为12~20次/min,呼吸比1∶1~2,气道峰压(PIP)35~45 cmH 2O(1 cmH 2O=0.098 kPa),FiO 2和PEEP设置与AMV+IntelliCycle组相同,触发流量设置为2 L/min。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其中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报警次数和人工操作次数以及机械能;次要结局指标包括通气0、6、12、24、48、72、120 h的呼吸频率(RR)、VE、潮气量(VT)、PIP、口腔闭合压(P0.1)、静态顺应性(Cst)、呼吸功(WOB)和时间常数;同时观察通气前后血气分析指标。 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92例轻中度ARDS患者,排除因死亡、放弃治疗、意外拔管等中途退出研究者,最终共80例患者纳入分析,SIMV+PSV与AMV+IntelliCycle组各40例。①主要结局指标结果:与SIMV+PSV模式相比,AMV+IntelliCycle模式能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h:106.35±55.03比136.50±73.78),显著减少呼吸机报警次数(次:10.35±5.87比13.93±6.87)和人工操作次数(次:4.25±2.01比6.83±3.75),同时明显降低机械能(J/min:12.88±4.67比16.35±5.04,均 P<0.05);但AMV+IntelliCycle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明显高于SIMV+PSV组〔mmHg(1 mmHg=0.133 kPa):41.58±6.81比38.45±5.77, P<0.05〕。②次要结局指标结果:两组患者RR均随通气时间延长明显改善,存在时间效应( F=4.131, P=0.005);且AMV+IntelliCycle组RR较SIMV+PSV组更能维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存在干预效应( F=5.008, P=0.031),但不存在交互效应( F=2.489, P=0.055)。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各时间点VE、PIP、P0.1及Cs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不存在干预效应( F值分别为3.343、2.047、0.496、1.456,均 P>0.05);但随着通气时间延长,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存在时间效应( F值分别为2.923、12.870、23.120、7.851,均 P<0.05),但不存在交互效应( F值分别为1.571、1.291、0.300、0.354,均 P>0.05)。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两组VT、WOB及时间常数均无明显变化,且两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既不存在时间效应( F值分别为0.613、1.049、2.087,均 P>0.05),也不存在干预效应( F值分别为1.459、0.514、0.923,均 P>0.05)。 结论:AMV+IntelliCycle通气模式可以缩短轻中度ARDS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能,并减少医护的工作量;应用AMV+IntelliCycle模式的ARDS患者PaCO 2高于应用SIMV+PSV模式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5E康复模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探讨5E康复模式在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82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气道护理,研究组实施5E康复模式;比较两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护理前后口腔健康[采用汉化口腔健康评估量表(OHAT)]、肺功能[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护理后,两组患者口腔健康、FEV1、FVC、PEF水平均优于护理前(P<0.05),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人工气道管理应用5E康复模式,可提升患者肺功能及口腔健康状态,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同时能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保障患者就医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桑麻杏贝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观察桑麻杏贝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导痰液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舒利迭组和联合组,每组各60例.舒利迭组给予舒利迭经口腔吸入治疗,联合组在舒利迭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桑麻杏贝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volume at one second,FE 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诱导痰中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9,MMP-9)、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ICAM-1水平.结果:联合组有效率为95.00%,高于舒利迭组的83.3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FEV1/FVC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高于舒利迭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TB4、TIMP-1、TNF-α、MMP-9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舒利迭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CAM-1、VEGF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低于舒利迭组(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率为8.33%,舒利迭组不良反应率为5.00%,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桑麻杏贝汤联合舒利迭治疗COPD,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LTB4、TIMP-1、TNF-α、MMP-9、ICAM-1、VEGF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人体上呼吸道内压力循环变动的流场特性仿真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索循环呼吸条件下人体上呼吸道内压力分布和变动情况.方法 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口腔-二级支气管模型,仿真研究呼吸流量为60 L/min条件下,循环呼吸过程中模型各部位的压力变化及最大瞬时吸气或呼气时刻的压力分布.结果 呼吸流量增大时,上呼吸道腔体内压力差也随之增大;在咽部、喉部、气管分岔处这些具有特殊结构的部位呈现压力梯度的变化,集中在会厌下缘至气管处及气管分岔处.结论 呼吸道解剖结构形态与气流运动相应的力的分布和变化,交互作用并共同影响呼吸过程.压力循环变动的流场特性可为探讨气溶胶沉积以及一些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和治疗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对矽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探讨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对矽肺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选取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收治的矽肺患者7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训练.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肺功能指标:1秒时间呼气肺容积(FEV1)、1秒时间呼气肺容积与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每秒呼气峰流速(PEF)、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FEV1、FEV1/FVC%、MVV、PEF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FEV1、FEV1/FVC%、MVV和P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领域、社会支持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环境领域、社会支持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健康教育联合肺康复治疗矽肺患者,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加强肺康复训练,有效改善了肺功能及临床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