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制备和保存技术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是一种具有立体纤维蛋白结构、富含大量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第二代血小板浓缩物,可持续释放各种促进伤口愈合的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PRF已在创伤外科、整形外科及口腔科等临床科室广泛用于治疗患者各种急慢性创面。对创伤外科中常见的慢性难愈合创面,常规的外科处理常效果不佳。大量的研究已证实PRF对慢性创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根据标本选择、离心方法、离心管材质、冻干保存技术等多种方法,研究者尝试对PRF进行改良增效,并已取得巨大进展。本文就PRF制备和保存技术研究现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口腔湿化仪的设计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部分危重患者存在昏迷、张口呼吸或长期留置胃管的问题,由于不能经口饮水,口唇和口腔黏膜容易干燥,引起干裂、溃疡、疼痛、感染等,导致患者不适,加重其心理负担,甚至影响预后。为解决此类问题,嘉兴市第一医院医护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口腔湿化仪,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9 2 0066979.0)。新型口腔湿化仪由喷雾装置和固定装置组成。喷雾装置包括壳体和水箱。壳体上设有喷雾口,可喷出纳米水雾;壳体上还设有电筒和电筒开关;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瞳孔对照图谱,方便医务人员更加快速和精准地评估患者瞳孔情况。固定装置由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组成。壳体可放置在固定架上;可调节杆两端分别与固定架和夹具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可弯曲变形。通过固定架、可调节杆和夹具可将壳体方便地安装在患者的病床上,并快速调整至合适位置。本实用新型口腔湿化仪,集喷雾和瞳孔照射于一身,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提高了对危重患者护理的便利性,缓解了患者的口渴需求,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黏膜相关恒定细胞(MAIT细胞)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获取32例pSS患者和27例非SS对照患者的唇腺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MAIT细胞的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采用 t检验、方差分析和Spearma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平均MAIT细胞数量为[(2.40±0.33)个/腺体],显著高于对照组非SS患者的[(0.79±0.13)个/腺体( t=4.24, P<0.01];有口干(26例)症状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显著高于无口干症状pSS患者[(2.73±0.38)个/腺体和(0.95±0.15)个/腺体, t=2.24, P=0.03];有猖厥龋齿症状(17例)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也显著高于无猖厥龋齿症状pSS患者[(3.13±0.54)个/腺体和(1.57±0.20)个/腺体, t=2.57, P=0.02];pSS患者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与ESR和ESS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分别为 r=0.37, P=0.04和 r=0.65, P<0.01];SSA抗体阳性(23例)的pSS患者,其唇腺中MAIT细胞的水平更高[(2.89±0.40)个/腺体和(1.13±0.32)个/腺体, t=2.61, P=0.01];唇腺组织中淋巴细胞灶数多的pSS患者,MAIT细胞的水平也更高[(1灶:(1.50±0.49)个/腺体,2灶:(2.29±0.52)个/腺体;≥3灶:(3.66±0.59)个/腺体; F=4.22, P=0.02]。 结论:MAIT细胞在pSS患者唇腺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非SS患者,且与口腔症状、病情活动及严重程度、抗体产生都有关联,提示MAIT细胞有可能参与了pSS的局部炎症反应,并在pSS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鼻咽癌N 0-N 1期患者Ⅱa区临床靶区优化策略及对远期口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可疑淋巴结临床靶区(CTV)减量照射的安全性和对下颌下腺及远期静息口干保护的临床意义,探讨多模态影像对可疑阳性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江苏省肿瘤医院同一治疗组连续收治的T 0-4N 0-1M 0期初诊鼻咽癌患者,收集临床、放射治疗计划、多模态影像等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颈部Ⅱa区个体化调强放疗(IMRT)、CTV处方剂量50.4 Gy(命名为CTV50)的优化方案。患者治疗中接受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及重复增强定位CT等检查,监测和评估可疑淋巴结影像学特征和治疗反应。用配对 t检验比较下颌下腺在降量照射后与标准治疗计划(CTV50∶CTV60)的剂量学差异。患者远期口干程度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TOG)晚期放射损伤标准、江苏省肿瘤医院多维度放射性口干评估量表和简化版口腔干燥量表(SXI)进行评估,用秩和检验分析口干程度差异。 结果:共106例患者纳入研究,共149侧颈淋巴结阴性,其中73侧Ⅱa区可辨认淋巴结数≤3枚,76侧>3枚。106例患者中N 1期行对侧单颈Ⅱa区优化63例,行双颈Ⅱa区优化43例(N 0期及仅有咽后淋巴结转移的N 1期患者)。共发现109枚最大横断面上短径>5 mm的可疑淋巴结,其中105枚淋巴结门结构清晰,93例长短径之比≥1.5,76例PET-CT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2.5。CTV优化区域内未发现淋巴结复发。优化后肿瘤靶区的大体肿瘤体积(GTV)平均剂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下颌下腺的D mean、V 39 Gy显著低于未优化的常规计划( P<0.01)。下颌下腺单侧和双侧优化患者的远期口干和静息口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N 0-N 1期鼻咽癌患者颈部Ⅱa区进行CTV50减量照射的优化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下颌下腺剂量学优势明显,患者静息状态下口干主观反应良好。对于未达诊断标准的可疑淋巴结需要综合增强CT、MRI-DWI及PET-CT等多模态成像进行个体化评估处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打印口腔支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3D打印口腔支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对靶区、危及器官的剂量影响及减轻放疗相关急性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1日—2021年11月30日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收治的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58例,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A组)28例(放疗中佩戴3D打印口腔支架)、对照组(B组)30例(放疗中佩戴软木塞口腔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放疗期间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TOM)、口干燥症和口咽黏膜损伤疼痛的发生情况。此外,获得A组中21例患者知情同意,采用自身对照法,每位患者分别佩戴3D打印口腔支架(C组)和软木塞口腔支架(D组)制作两组放疗计划,分析两组计划靶区的均匀性指数(CI)、适形指数(HI)和危及器官(D max、D mean)受照剂量的差异。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xˉ±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重复测量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选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A组RTOM严重程度( P<0.05)、口腔黏膜损伤疼痛程度( P=0.004)、口干评分( P<0.001)显著低于B组。C、D两组靶区的HI、C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0.05);C组上唇、患侧颊黏膜的D max( P=0.014、0.009)、D mean( P<0.001、 P=0.033)显著低于D组。 结论:3D打印口腔支架在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中获得了较好的均匀性与适形度,显著降低口腔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并有效减轻放疗相关急性RTOM、口干燥症和口咽黏膜损伤疼痛的发生和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群组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群组管理对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该院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放疗期间行常规营养宣教,观察组放疗期间采用群组管理法对患者进行营养宣教,比较两组营养知识掌握情况、营养状况、急性放射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营养知识总评分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C30)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转铁蛋白(TRF)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G-SGA)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急性放射反应评分(皮肤反应、口腔干燥、恶心呕吐、骨髓抑制、黏膜反应、吞咽困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群组管理能有效提高鼻咽癌放疗患者营养相关知识,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放疗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X连锁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1家系EDA基因检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男,出生后3 d因反复高热、全身皮肤红斑、脱屑就诊。体检:额部突出,无眉毛,头发、睫毛稀疏;皮肤干燥,全身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伴脱屑(图1);指/趾甲未见异常。患儿体温随环境变化有明显改变,体温常高达38 ~ 40 ℃(体温调节异常,提示少汗)。未做牙齿相关口腔影像学检查。根据患儿特殊面容、少毛、少汗特征初步诊断为少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HED)伴婴儿湿疹。先证者母亲症状轻微,无眉毛,无特殊面容、少汗、牙齿异常及湿疹等表现;先证者父亲、舅舅、外祖父母的毛发、牙齿、出汗情况及皮肤科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与衰弱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及衰弱状况,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社区老年人的衰弱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法,于2021年7—12月选取北京市9个社区的241名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微型营养评估表(MNA)、Fried衰弱表型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共发放问卷26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回收率为92.6%。结果:241名社区老年人中,不衰弱的老年人115名(47.7%),衰弱前期的老年人92名(38.2%),衰弱的老年人34名(14.1%)。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牙齿数量为0~9、10~19颗,口腔干燥及缺失的牙齿未完全修复或未修复是社区老年人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从口腔健康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社区老年人衰弱的危险因素。各级医疗机构和养老照护机构可将口腔健康状况作为社区老年人衰弱风险的筛查项目,为社区老年人衰弱的预防和干预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同步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在头颈部肿瘤可疑阳性淋巴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可疑阳性淋巴结的头颈部肿瘤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给予患者63.36 ~ 66.66 Gy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颈部预防照射剂量54.12 ~ 60.06 Gy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大小的变化,分析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以评估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间患者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均较治疗前缩小,试验组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与治疗前水平出现缩小[(0.43 ± 0.07) cm比(0.72 ± 0.10)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可疑阳性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短径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可疑阳性最大横截面短径缩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0.43 ± 0.07) cm比(0.66 ± 0.08) cm],两组患者间可疑阳性最大横断面短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11.523,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均处于正常生理范围,组间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不同时刻两组白细胞水平[第1周:(7.83 ± 2.53) × 10 9/L比(8.26 ± 3.16) × 10 9/L、第3周:(7.14 ± 3.65) × 10 9/L比(7.08 ± 2.53) × 10 9/L、第5周:(5.47 ± 2.81) × 10 9/L比(6.41 ± 2.57) × 10 9/L、第7周(4.36 ± 2.59) × 10 9/L比(4.98 ± 1.64) × 10 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治疗过程中两组白细胞指标水平均呈逐渐降低趋势,且试验组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监测时刻的HGB和血小板均维持在正常生理范围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试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相关性并发症以口腔干燥和口腔黏膜炎为主,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表现为放疗靶区疼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应用,既是一种有效地治疗淋巴结隐匿转移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治疗性诊断方法,为研究头颈部肿瘤淋巴结转移规律提供佐证;头部加量调强放疗在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过程中其安全性及组织耐受性良好,可为头颈部可疑阳性淋巴结的治疗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一种有效的临床处理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性红斑狼疮伴肠系膜血管炎44例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少见、严重的并发症,其虽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良好,但其起病隐匿,易被误诊、误治,一旦发病若未及时诊治易并发肠梗阻和肠穿孔。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4例合并LMV患者和88例未合并LMV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显示LMV首诊误诊率达72.7%(32/44),口腔溃疡、脱发、疲乏、体质量下降、合并尿路刺激症状、尿蛋白阳性、抗干燥综合征A阳性、低C3血症、 D-二聚体升高、SLE疾病活动指数评分高与SLE患者并发LMV有关。LMV患者CT表现以回肠、空肠受累最多见,肠壁肿胀和靶征是其常见CT征象,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应答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