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萎缩性胃炎湿热证患者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的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基于电子鼻技术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湿热证患者口腔呼气气味图谱特征及识别效果.方法 招募慢性胃炎患者,其中CAG湿热证组60例、CAG非湿热证组50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湿热证组60例、CNAG非湿热证组50例,同时将健康志愿者3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随机选取CAG湿热证组中10例和CAG非湿热证组50例组成CAG组,选取CNAG湿热证组10例和CNAG非湿热证组50例组成CNAG组.除健康对照组外,其余各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运用电子鼻(GISXM-MQWA01)采集所有受试者口腔呼气气味绘制图谱,对健康对照组与CAG组、CNAG组受试者,CAG湿热证组、CAG非湿热证与CNAG湿热证口腔气味图谱各响应曲线(包括曲线A、B、C、D、E、F、G、H、I、J)振幅、斜率进行比较.运用改良Transformer模型对气味图谱特征进行分类,并采用混淆矩阵方法对分类模型进行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ROC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 CAG湿热证组Hp阳性率为80.00%(48/60),CAG非湿热证组为62.00%(31/50),CNAG湿热证组为46.67%(28/60),CNAG非湿热证组为42.00%(21/50),CAG湿热组与CAG非湿热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G组气味图谱的响应曲线A、B、C、D、F、G、I振幅及A、F的斜率均低于健康对照组,曲线E振幅及斜率高于健康对照组和CNAG组(P<0.05或P<0.01);CNAG组的图谱响应曲线A、B、C、D、F、G、I振幅及A、D、F斜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CAG湿热证组气味图谱响应曲线D振幅及J斜率高于CNAG湿热证组,曲线F振幅低于CAG非湿热证组,曲线H振幅及A、H、J斜率高于CAG非湿热证组(P<0.05).CAG组与健康对照组组间气味图谱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达77.78%,AUC=0.88;CAG组与CNAG组的识别准确率达69.44%,AUC=0.61;CAG湿热证组与CAG非湿热证组识别准确率可达75.8%,AUC=0.70.结论 电子鼻技术能对CAG湿热证患者的口腔呼气气味作出较为准确的识别,曲线F振幅降低,曲线H振幅及A、H、J斜率升高可能是其气味图谱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13C-尿素呼气试验是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最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自应用以来,该试验已在禁食时间、标记尿素的用量及剂型、试餐的类型、呼气样本的收集时间、检测呼气样本的设备、 13CO 2/ 12CO 2的基线增量分界值及试验结果的表示等方面进行了多次修改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13C-尿素呼气试验在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评估根除治疗效果方面显示良好的性能,但在年幼儿中有较高的假阳性结果,可能是受口腔菌群、内源性CO 2及固定标记尿素剂量的给药方式的影响。而检查前服用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铋剂等药物,低细菌密度及消化性溃疡出血这些因素将导致假阴性结果。现就 13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口腔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幽门螺杆菌( H. pylori)是人类常见的致病菌之一,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口腔 H. pylori的存在早已被证实,且可能影响 H. pylori的根除和复发,因此,其在抗 H. pylori治疗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就口腔微生态、口腔 H. pylori的检测、口腔微生态与胃内 H. pylori感染的相关性等进行阐述,以期为 H. pylori感染的防治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75例牙周病铒激光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2(IL-2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检测水平在牙周病中的相关性,以及牙周病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11月-2022年5月基础治疗加铒激光治疗的75例患口腔牙周病(研究组)病例及75例基础治疗的牙周病(对照组)病例予以研究,检测组间的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附着丧失(AL)及超基准值(DOB)、血清生化有关指标(IL-22与TNF-α的测定水平).结果 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BI、PD、AL以及DOB的数值指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的IL-22与TNF-α检测水平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的研究组以上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周病Hp感染者的血清IL-22与TNF-α检测水平过高,基础治疗加铒激光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一的基础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口腔幽门螺杆菌与胃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口腔是幽门螺杆菌(Hp)传播的必经关卡,也是除胃外的第二大定植地,口腔Hp可以影响胃内Hp的根除率以及复发率,在Hp的预防和治疗中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整理探讨口腔Hp与胃Hp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以期为临床防治Hp感染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儿童龋病与口腔幽门螺杆菌及唾液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唾液微量元素与儿童龋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 2021 年 2 月~2023 年 3 月收治的龋病患儿 124 例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段因其他原因就诊的 124 例非龋病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进行口腔幽门螺杆菌、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氟含量检测.比较患儿HP阳性占比及HP-DNA拷贝数、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氟、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HP-DNA 拷贝数与唾液微量元素及与龋病病情的相关性.结果:D5 HP-DNA拷贝数、HP阳性占比>D4>D3>D2>D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O水平大于对照组,pH值小对照组(P<0.05);NO水平D5>D4>D3>D2,pH值D5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导致儿童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分析口腔幽门螺杆菌(HP)感染、唾液微量元素与儿童龋病的联系.方法 选取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龋病患儿124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时段因其他原因就诊的124例非龋病患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均进行口腔HP、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氯、氟、磷离子浓度检测.根据研究组患儿龋齿情况将其分为Ⅰ~Ⅳ型,比较不同患儿HP阳性占比及HP-DNA拷贝数、唾液pH值及钠、钙、钾、氯、氟、一氧化氮(NO)含量.分析龋病严重程度与口腔HP感染及唾液微量元素的联系.结果 Ⅳ型HP-DNA拷贝数、HP阳性占比>Ⅲ型>Ⅱ型>Ⅰ型>0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O水平大于对照组,pH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Ⅳ型NO水平>Ⅲ型>Ⅱ型>Ⅰ型,Ⅳ型pH值<Ⅲ型<Ⅱ型<Ⅰ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DNA拷贝数与NO水平呈正相关(r=0.685,P<0.05),与pH值呈负相关(r=-0.564,P<0.05).龋病病情与HP-DNA拷贝数、NO水平呈正相关(r=0.651,P<0.05),与pH值呈负相关(r=-0.671,P<0.05).结论 儿童龋病患儿存在不同程度HP感染以及唾液微量元素和pH值改变,感染程度与龋病严重程度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脾开窍于口"探讨口腔微环境改变与大鼠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基于"脾开窍于口"探讨口腔微环境改变与大鼠胃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0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10 只)、模型组(20 只),空白组予以灭菌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予以常规标准幽门螺杆菌(Hp)菌液灌胃+口腔黏膜损伤并留少许菌液于口腔中,隔日 1 次,共 6 次.通过快速尿素酶检测法及HE染色法观察Hp定植及造模成功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黏膜、口腔黏膜中TLR4、NLRP3 的表达以及口腔黏膜与胃黏膜组织中Hp水平,采用Person相关性分析口腔黏膜和胃黏膜中TLR4、NLRP3、H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胃Hp感染大鼠活动迟缓,反应迟钝,毛发疏松粗糙易脱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大便干稀.HE染色可见模型组大鼠口腔黏膜以及胃黏膜损伤明显;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及口腔黏膜、胃黏膜中TLR4、NLRP3、Hp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口腔黏膜与胃黏膜中TLR4、NLRP3、Hp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口腔微环境改变是导致幽门螺杆菌反复感染的一个重要的因素,TLR4、NLRP3 在大鼠胃幽门螺杆菌感染时表达上调,且口腔黏膜与胃黏膜中TLR4、NLRP3、Hp水平呈正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康复新液含漱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牙周菌群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应用康复新液含漱对Hp根除率及牙周菌群的影响.方法:113 例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掷币的方法分为两组,均给予四联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56 例给予口腔卫生健康干预,观察组57 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增加康复新液含漱.比较两组患者Hp阴性率、症状改善效果、牙周菌群变化和消化性溃疡、胃Hp感染复发情况.结果:干预1 个月后及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口腔Hp阴性率、胃Hp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3 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反酸嗳气、腹痛腹胀等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1 年后,观察组患者胃Hp感染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消化性溃疡复发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个月后,两组患者口腔丝状菌和杆菌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球菌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新液含漱联合口腔卫生健康干预能够有效改善Hp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口腔及胃Hp阴性率,降低消化性溃疡及胃Hp感染复发率,提高牙周球菌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基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56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56例,为预防和治疗ROU患者提供新的借鉴及思路,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HP相关ROU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三联疗法联合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均予连续治疗7d.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疼痛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溃疡面愈合时间、不良反应和治愈患者6个月内HP根除率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1.07%和100%,分别与对照组65.91%和86.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次,两组疼痛指数和超敏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优于或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再者,观察组溃疡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均未发生与试验药物治疗相关死亡,肝肾功能检验正常,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口干、恶心、纳差,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患者无需停药就能耐受.最后,观察组治愈患者6个月内HP根除率和复发率较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HP相关,采用康复新液治疗HP相关ROU,佐以三联疗法,可收到显著的疗效,且有效改善症状和体征,并提高HP清除率和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轻微、可耐受,建议临床治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