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睡眠脑电慢波活动的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睡眠脑电慢波活动(SWA)的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睡眠中心以打鼾为主诉并完成整夜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的7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46例,年龄(55.3±5.2)岁;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4组:单纯打鼾组(AHI<5次/h)、轻度OSA组(5次/h≤AHI<15次/h)、中度OSA组(15次/h≤AHI<30次/h)、重度OSA组(AHI≥30次/h),分别在整夜睡眠期、非快速眼动(NREM)期和快速眼动(REM)期中,先比较各组间5个频带的绝对脑电能量;然后比较4组SWA的相对值在NREM周期的分布;并进一步分析所有受试者中SWA与AH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在整夜睡眠期、NREM期和REM期,中度和重度OSA组的SWA均低于轻度OSA和单纯打鼾组[整夜睡眠期:(120.3±49.4)、(125.6±65.5)比(147.1±68.3)、(163.1±66.7)μV 2,NREM期:(143.9±60.0)、(146.6±77.1)比(173.6±79.8)、(193.7±82.4)μV 2,REM期:(39.9±14.7)、(41.4±13.1)比(48.4±20.8)、(52.6±21.7)μV 2],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从第1个NREM周期到第4个NREM周期,各组的SWA相对值均呈减小趋势。单纯打鼾组、轻度及中度OSA组4个NREM周期间的相对SW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重度OSA组在4个NREM周期的相对SWA分别为(156.5±0.5)%、(149.6±±0.4)%、(135.1±0.4)%、(121.7±0.4)%( P=0.053);在第4个NREM周期,重度OSA组的相对SWA高于轻度OSA组[(85.5±0.3)%比(121.7±0.4)%]( P=0.004);第1个NREM周期SWA与ESS评分负相关( r=-0.239, P=0.043),整夜SWA、NREM期SWA、REM期SWA及4个NREM周期SWA与AHI均无相关性( r=-0.095、-0.092、-0.174、-0.161、-0.089、-0.024、-0.115,均 P>0.05)。 结论:OSA患者的SWA有内在稳定性,且与患者的日间嗜睡程度有关,是评估OSA患者日间嗜睡程度的潜在指标;SWA作为睡眠质量评价指标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动态分析,关注其周期性变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1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e-Levin Syndrome,KLS)又称“睡美人综合征”,其典型三联征为反复性周期嗜睡、贪食和性欲亢进,可伴有行为或认知功能异常、情感障碍等,间歇期各项功能均完全正常。目前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有利于诊断的辅助检查以及有效治疗方案尚不明确。由于不同地区及人群可能存在基因差异等原因,其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极易导致误诊。既往关于KLS患者进食异常的报道中贪食者约占66%,而我国KLS患者中厌食者更为常见。本例为11岁KLS男性患儿,其病程中前10个月发作期表现为厌食,半年随访中转变为贪食,我们分析了其详细病史、诊疗过程和鉴别诊断,以期为后续完善KLS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睡眠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多系统萎缩可出现形式不同的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快动眼期睡眠行为异常、睡眠呼吸紊乱、睡眠期周期性肢体运动及日间嗜睡等。文中将围绕多系统萎缩睡眠障碍的概念与分类、发病机制、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做一综述,旨在加深临床医师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早期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睡眠障碍在慢性肾脏疾病中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睡眠障碍不仅对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同时会增加慢性疾病发病率和病死率。睡眠障碍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普遍存在。睡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与肾脏疾病本身有关,而且与治疗及其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睡眠障碍与慢性肾脏病(CKD)之间复杂且动态的关系目前仍很少研究。本文综述了CKD患者常见睡眠障碍的相关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失眠、过度嗜睡、不宁腿综合征与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旨在尽早引起临床医生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睡眠状态的关注,必要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特征与同型半胱氨酸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特征,并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帕金森病伴睡眠障碍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神经内科住院的帕金森病患者75人,根据多导睡眠监测、帕金森病睡眠量表、爱普沃斯嗜睡量表分为睡眠障碍组( n=39)和非睡眠障碍组( n=36)。收集以上患者住院期间基本临床资料、血液学检查结果、量表评估资料、多导睡眠监测资料,分析帕金森患者的睡眠特征及其与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使用SPSS 2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分析、Spearman分析和多元Logistic分析。 结果:睡眠障碍组睡眠效率[(56.82±19.07)%]、N2期占比[(48.67±17.70)%]、N3期占比[9.20%(19.00%)]、腿动相关微觉醒指数[0(1.20)]低于非睡眠障碍组[睡眠效率:(82.15±5.55)%、N2期占比:(57.02±2.80)%、N3期占比:20.01%(3.93%)、腿动相关微觉醒指数:1.15(1.8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Z=-6.087,-2.905,-3.773,-3.683,均 P<0.05)。睡眠障碍组AHI[0.90(14.60)]、N1期占比[(19.50%(15.70%)]、周期性肢动指数[0(24.80)]高于非睡眠障碍组[AHI:0.60(0.30)、N1期占比:12.15%(3.15%)、周期性肢动指数0(0)],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154,5.250,3.559,均 P<0.05)。睡眠障碍组同型半胱氨酸[15.80(3.90)μmol/L]、NMSS-失眠相关评分[3.00(5.00)分]、MDS-UPDRS-Ⅰ[7.00(10.00)分]、MDS-UPDRS-Ⅲ[23.00(16.00)分]高于非睡眠障碍组[同型半胱氨:14.10(4.20)μmol/L、NMSS-失眠相关评分:0(1.00)分、MDS-UPDRS-Ⅰ:3.00(2.00)分、MDS-UPDRS-Ⅲ:17.00(4.00)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557,4.487,2.952,2.180,均 P<0.05),NMSS-嗅觉相关评分[2.00(4.00)分]、PDSS[99.00(40.00)分]低于非睡眠障碍组[NMSS-嗅觉相关评分:4.50(7.00)分、PDSS:122.00(2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2.450、4.126,均 P<0.05)。Hcy与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呈正相关( r=0.297,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为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β=0.193, OR=1.213,95% CI=1.029~1.430)。 结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患者存在睡眠结构紊乱等特征,常伴更加严重的运动障碍,而嗅觉功能损害相对较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可能为帕金森病睡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伴精神发育迟滞1例——个案报道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4/7/13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Klein-Levin syndrome,KLS)也称周期性过度嗜睡,以反复发作的严重嗜睡伴认知、精神和行为异常为主要表现,该病罕见,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该病发病早期间隔时间短、反复发作,随年龄增长,发作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频率均减少甚至不再发作.本例个案报道 1 例KLS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检验检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肖淑琴从肝胃论治儿童周期性呕吐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周期性呕吐(cyclic vomiting syndrome,CVS)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儿童常见,患儿发作期主要表现为阵发性剧烈呕吐,可伴高血压、嗜睡、头痛、畏光、腹痛、恶心、厌食、发热等症状,部分患儿可存在精神障碍(如情绪焦虑).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学"呕吐"范畴.肖淑琴教授认为儿童CVS病位主要在肝、胃,病机关键为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强调分期论治,呕吐期以疏肝和胃、清热止呕为主,予小柴胡汤合黄连温胆汤加减;恢复期以健脾益气、调肝和胃为主,予异功散加减,可减轻本病发作的严重程度及发作次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及其与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快速眼动期睡眠障碍(RBD)患者的睡眠结构,并进一步分析其与患者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6年5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主诉存在睡眠行为异常并经视频-多导睡眠图(v-PSG)检查确诊的22例RBD患者为病例组,募集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相匹配并经v-PSG检查排除RBD诊断的23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2组研究对象进行v-PSG监测,并应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及淡漠症状评定量表(AES)、帕金森病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症状评定量表(SCOPA-AUT)、帕金森病患者睡眠状况评定量表(SCOPA-SLEEP)进行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评估.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睡眠结构及周期性腿动指数(PLM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觉醒指数等相关参数的差异,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的差异,分析病例组情绪状态、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睡眠质量等量表评分与睡眠结构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非快速眼动期(NREM)-Ⅰ期睡眠增多,NREM-Ⅱ、NREM-Ⅲ期睡眠减少,PLMI增高,CES-D评分增高,SCOPA-AUT量表中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评分及总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CES-D评分与NREM-Ⅰ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20,P=0.000),SCOPA-SLEEP量表中夜间失眠(SLEEP-N)评分及总分(SLEEP-T)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65,P=0.029;r=0.444,P=.039),SCOPA-SLEEP量表中日间嗜睡(SLEEP-D)评分与NREM-Ⅲ期睡眠所占睡眠结构的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480,P=0.041),SCOPA-AUT量表中心血管系统症状评分与PLM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439,p=0.041). 结论 RBD患者客观存在睡眠结构紊乱,PLMI增加,及容易合并抑郁情绪,以及存在消化、泌尿系统等自主神经功能受损症状.RBD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夜间睡眠问题的发生与PLMI有关,抑郁情绪的出现或与NREM-Ⅰ期睡眠延长造成的神经递质紊乱尤其是5-羟色胺减少有关,日间嗜睡与NREM-Ⅲ期睡眠缩短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Kleine-Levin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Kleine-Levin综合征是一类罕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以周期性嗜睡为主要特征,可伴认知、精神行为异常或食欲亢进等症状[1].国内外虽以个案报道居多,但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为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本文将收治的1例患者资料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17岁,因“发作性睡眠增多9d”于2017年2月6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Kleine-Levin综合征”收住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睡眠障碍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睡眠障碍的特征及多导睡眠图表现.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8月确诊的13例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影像、多导睡眠监测、脑脊液、自身免疫抗体等检查的特点.结果 13例患者血清和(或)脑脊液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呈阳性,确诊为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其临床表现均符合边缘性脑炎特点,包括记忆下降、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等.13例患者均有睡眠障碍,症状包括睡眠中不自主运动及梦境相关异常行为、失眠和嗜睡.全夜多导睡眠监测显示其中10例患者睡眠效率低于80%,10例N3期慢波睡眠减少,13例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减少;7例患者的周期性肢体运动指数增高(15.6~224.4次/h),其中4例可见肢体非周期性活动明显增多;6例患者的视频多导睡眠图可见夜间频繁面臂肌张力障碍样发作(全夜发作20~ 83次);3例患者确诊为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13例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神经系统症状缓解,其中10例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睡眠障碍是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1蛋白抗体相关边缘性脑炎的常见表现,可见多种类型睡眠障碍包括失眠、嗜睡、快速眼球运动期睡眠行为障碍和不自主运动.免疫治疗可明显改善睡眠障碍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