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田设施温室6个葡萄品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和田地区设施温室葡萄品种光合和叶绿素荧光日变化特征,综合评价其光合能力强弱,为该地区温室葡萄引种及栽培管理措施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新疆和田地区设施温室引入的6个葡萄品种为材料,测定各品种光合有效辐射(PAR)、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对各鲜食葡萄品种光合能力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1)设施温室PAR在不同位置总体表现出棚前>棚后>棚中,在不同架面位置总体表现为架上>架中>架下.(2)葡萄叶片SPAD值在不同架面位置表现为架上>架中>架下,在品种间由高到低依次为'克瑞森无核''夏黑''新郁''户太八号''阳光玫瑰''妮娜女皇'.(3)各品种叶片Pn、Gs、Tr均呈现出双峰形日变化曲线,Gi总体呈现U形或W形日变化规律;Fv/F.与Fv/Fm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日变化规律.(4)6个葡萄品种的光合能力表现为'克瑞森无核'>'夏黑'>'阳光玫瑰'>'新郁'>'户太八号'>'妮娜女皇'.[结论]'克瑞森无核'和'夏黑'相比其他品种有较高的Pn、Gs、Tr、Fo、Fm和较低的Fv/Fo与Fv/Fm,能够适应和田地区的高温与高光强设施环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新生儿脐动脉血气与Apgar评分的相关性,以及脐动脉血低BE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9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和田地区人民医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分娩的无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出生后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根据Apgar评分分为低Apgar评分组和正常Apgar评分组。根据脐动脉血BE分为BE<-12 mmol/L组和BE≥-12 mmol/L组。比较低Apgar评分组与正常Apgar评分组血气分析指标及pH、BE异常发生率,分析脐动脉血低BE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 351例,低Apgar评分组208例,正常Apgar评分组1 143例;脐动脉血BE<-12 mmol/L组115例,BE≥-12 mmol/L组1 236例。低Apgar评分组pH及BE异常发生率高于正常Apgar评分组[50.0%(104/208)比13.8%(158/1 143),34.6%(72/208)比3.8%(43/1 143)]。脐动脉血pH、BE均与1 min Apgar评分正相关( r=0.402、0.398, P<0.001)。羊水Ⅲ°污染( OR=3.155,95% CI 1.972~5.025, P<0.001)、胎盘早剥( OR=3.968,95% CI 1.992~7.874, P<0.001)是脐动脉血BE<-12 mmol/L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新生儿脐动脉血pH及BE均与1 min Apgar评分成正相关,羊水Ⅲ°污染、胎盘早剥是引起新生儿脐动脉血低BE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胃癌腹膜转移综合治疗日本实践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胃癌腹膜转移患者预后极差,单纯手术治疗和系统化疗的疗效甚微。一种联合肿瘤细胞减灭术和腹腔内热灌注化疗的综合治疗方式被用于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患者。21世纪初期开始,岸和田德州会病院腹膜种植中心一直致力于发展和改进针对胃癌腹膜转移的综合治疗。合适的胃癌腹膜转移癌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腹腔内化疗、静脉化疗和口服化疗等新辅助化疗。然后进行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尽量达到完全肿瘤细胞减灭。手术治疗后进行术后腹腔内化疗和系统化疗等综合辅助治疗。对于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实施合适的综合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能明显改善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预后和总体生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剥脱综合征患者房水蛋白质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剥脱综合征(XFS)患者房水蛋白质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的维吾尔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和XFS伴白内障患者各10例,分别作为白内障组和XFS组。术中借助超声乳化手术通道吸取前房中部50~100 μl房水。通过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质谱分析技术对房水中提取的蛋白进行分析,以白内障组作为对照组,并根据 P<0.05、差异倍数>1.5的标准筛选得到XFS组的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分析来探讨XFS组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及调控信号通路。 结果:与白内障组相比,XFS组共鉴定出25个差异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涉及细胞黏附、受体、水解酶、分子运输等。表达下调的蛋白有14个,包括补体H因子相关蛋白1(CFHR1)、内质网分子伴侣BiP(HSPA5)、双糖链蛋白多糖(BGN)、FRAS1相关的细胞外基质蛋白2(FREM2)、血红蛋白亚基δ(HBD)、血红蛋白亚单位γ1(HBG1)、棕榈酰蛋白水解酶2(PPT2)等。表达上调的蛋白有11个,包括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层粘连蛋白亚基α2(LAMA2)、凝血因子Ⅸ(F9)等。其中,FREM2为XFS组差异表达最显著的蛋白,其在XFS组个体样本中表达水平基本一致。GO分析显示,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定位于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结合珠蛋白-血红蛋白复合物、血浆脂蛋白颗粒和溶酶体腔;分子功能和生物学过程显示,HBD和HBG1参与细胞解毒过程,PPT2参与水解酶活性,BGN和LTBP2参与糖胺聚糖结合。KEGG信号通路分析显示,CFHR1和F9参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FREM2和LAMA2参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通路。结论:XFS的进展可能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的改变、血-房水屏障破坏以及潜在的炎症反应有关。显著下调的FREM2可能作为XFS潜在的生物学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先诊疗后付费"工作机制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和田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外周动脉血管断裂四例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10月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诊治的4例不同原因外周血管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17~59岁,2例火器伤、1例撞击伤和1例锐器伤;2例为股动脉不完全断裂,1例为腘动脉完全断裂,1例为腋动脉完全断裂。4例伤后均由急救车工作人员做加压包扎后送至急诊,伤后至急诊时间30 min至2 h,均紧急行血管修复外科手术,术后患肢皮温、皮色、动脉搏动均恢复正常。术后随访28 ~95个月(平均47.8个月),重建血管血流均通畅,无并发症出现。提示外周血管断裂患者需及时诊断并实施手术,治疗效果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原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致假性垂体大腺瘤1例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垂体增生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方法: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人民医院收治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的发育迟缓、假性垂体大腺瘤1例,同时检索Pubmed等数据库文献,梳理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垂体增生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及其与垂体瘤的区别。结果:该例险些被外科手术,经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患者生长发育恢复,垂体缩小。结论:对甲状腺合并垂体增大者,需充分评估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随访3个月后再重新评估有无手术指征,避免手术切除造成永久性垂体功能低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物服药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调查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信念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及和田地区结核病定点医院就诊的320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BMQ-S)、8条目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结核病病耻感量表(TS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服药信念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4.38%(302/320)。302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BMQ-S总分为-1.00(-2.00,1.00)分、MMAS-8总分为5.38(4.75,5.75)分、BIPQ总分为37.00(24.00,44.00)分、TSS总分为48.00(44.00,52.00)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症、服药依从性、疾病感知、病耻感是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服药信念的影响因素( P<0.01)。 结论: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信念水平有待提高,医护人员应纠正患者疾病负性认知,强调药物治疗益处,提升患者服药必要性信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南疆模式下的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遵医水平与领悟社会支持间的关系:合理用药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南疆模式下的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在领悟社会支持与遵医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新疆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和和田地区结核病专科医院就诊的302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一般资料问卷、结核病患者遵医行为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分析和中介效应分析。结果:302例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遵医行为总分为(119.09 ± 13.49)分,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总分为(23.48 ± 6.25)分,领悟社会支持总分为(55.67 ± 11.33)分。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与遵医行为均呈正相关( r值为0.555~0.943,均 P<0.01),合理用药自我效能与领悟社会支持也呈正相关( r = 0.981, P<0.01),合理用药自我效能在领悟社会支持与遵医行为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4.46%。 结论:青年初治肺结核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是领悟社会支持与遵医行为间的中介变量。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并仔细评估患者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领悟社会支持水平,以便及时给予支持性干预,从而改变甚至逆转不遵医行为,提高患者遵医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1-2022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人群携带状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 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南疆地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病学特征及健康人群脑膜炎奈瑟菌(Nn)携带情况,为流脑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2年新疆南疆地区流脑发病数据.根据新疆南疆地区流脑发病情况以及地理位置的分布特点,于2016、2018、2019年分别在南疆3个地区开展健康人群带菌调查.采用玻片凝集和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检测菌株的血清群.采用x2检验对Nm带菌率进行比较.结果 2011-2022年,南疆4个地(州)共报告流脑病例219例,年发病率0.08/10万~2.81/10万,死亡13例,其中2014年发病率(2.81/10万)最高.报告病例数位居前2位的为喀什地区(111例)及和田地区(63例).1 374名健康人群咽拭子标本当中,共分离出的Nm菌株为293株,带菌率是21.32%,血清群以B群为主;不同年龄组Nm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1.552,P<0.001),16~20岁年龄组带菌率最高(33.33%).带菌率最低的为<3岁年龄组(9.79%);不同地区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514,P<0.001),其中和田地区带菌率最高(33.65%),血清群以未分群为主;健康人群不同性别的Nm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86,P<0.001);健康人群不同接种剂次的Nm带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43,P<0.001),其中疫苗接种史不详的健康人群带菌率最高(28.13%).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流脑流行由周期性高发状态转变为散发为主,但健康人群Nm带菌率高,菌株血清群正在发生变化,今后工作中应针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加强流脑疫情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流脑疫情的暴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