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C-PiB PET/MRI在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器官受累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 11C标记的匹兹堡化合物B( 11C-PiB)PET/MRI在原发性系统性轻链型淀粉样变(pAL)中评估器官受累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20例pAL患者及3名健康志愿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临床标准评估器官受累和PET/MRI评估的相关性,分析心脏相关生物学指标、疾病分期与心脏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之间的关系及24 h尿蛋白定量与肾脏SUVmax之间的关系。结果:①纳入20例患者,初诊患者18例,非初诊患者2例。观察到 11C-PiB摄取阳性的脏器分别为:心脏15例(75%),肺部8例(40%),骨髓10例(50%),肌肉10例(50%),舌肌7例(35%),甲状腺6例(30%),唾液腺4例(20%),脾脏2例(10%),胃壁1例(5%)。② 11C-PiB在心脏及骨髓摄取的阳性率与临床评估标准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在肺组织、脾脏、腺体、肌肉和舌肌中, 11C-PiB PET/MRI评估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标准。但对于神经系统受累和脂肪组织的评估 11C-PiB PET/MRI具有局限性。③分析18例初诊患者心脏相关生物学指标与心脏SUVmax之间的关系。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且室间隔厚度(ISV)≥1.2 cm的患者相较LVEF≥50%且ISV<1.2 cm的患者其心脏SUVmax更高( P<0.05)。心脏SUVmax值在Mayo2004分期、Mayo2012分期各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期越晚,SUVmax值越高( P<0.05)。心脏SUVmax与心肌肌钙蛋白酶Ⅰ、N末端前体脑钠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 P<0.01),肾脏SUVmax与24 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 P>0.05)。 结论:全身 11C-PiB PET/MRI作为一种淀粉样蛋白的可视化系统,若用于器官水平的定性评估,具有提高早期无创性诊断pAL水平的潜力;用于器官水平(尤其是心脏)的定量评估,有望更精准评估器官功能和预测疾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kulicz病唾液腺SPE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42岁,因"反复上眼睑肿块1年"入院。既往体健。体格检查:体温36.5 ℃;双侧泪腺对称性肿胀,可触及肿块,质软,无压痛;双侧腮腺对称性肿大,无触痛;无口干、眼干、皮疹、脱发、光过敏、关节疼痛。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s, Ig)G4>3.33(正常参考值范围:0.08~1.40) g/L,IgE 296(正常参考值范围:<100) kU/L。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Symbia T16 SPECT/CT仪行唾液腺SPECT显像(图1):患者取仰卧位,"弹丸"式静脉注射 99Tc mO 4-(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行唾液腺动态显像,20 min时口服维生素C,继续采集10 min。显像示:(1)双侧腮腺摄取功能减低(左侧为著),左侧腮腺排泌功能正常,右侧腮腺排泌功能减低;(2)双侧颌下腺摄取及排泌功能正常。时间-放射性活度曲线示:右侧腮腺及左侧腮腺曲线斜率减低,右侧颌下腺及左侧颌下腺曲线斜率大致正常;20 min时口服维生素C后,右侧腮腺曲线未见下降,余曲线均下降。临床诊断:Mikulicz病(Mikulicz disease, MD)?泪腺病理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诊断符合MD。予泼尼松(20 mg/d)、甲氨蝶呤(10 mg/周)治疗,用药5 d后患者泪腺肿大明显减小,遂出院,目前随访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深度学习及Delta影像组学的唾液腺显像在甲状腺癌术后及 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评估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及Delta影像组学的唾液腺显像在评估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后患者唾液腺损伤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2月至2022年1月于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甲状腺癌全切根治手术和 131I治疗的22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男46例,女177例,年龄(47.7±14.0)岁]的资料。患者在 131I治疗前、后均行唾液腺 99Tc mO 4- SPECT显像,根据显像结果将患者按唾液腺功能情况(正常与损伤)分类标注后按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唾液腺最大放射性计数时的图像和本底放射性计数时的图像训练ResNet-34神经网络模型作为特征提取器,用于提取结构化图像特征数据;采用Delta影像组学的方法将2个时期的图像特征值相减,通过配对 t检验、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结合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建立逻辑回归(LR)、支持向量机(SVM)和K-最近邻(KNN)预测模型。将3种模型对测试集的唾液腺功能诊断情况与人工判读情况进行对比,并比较3种模型对测试集的AUC(Delong检验)。 结果:在测试集67例显像中,3位阅片医师的唾液腺功能诊断准确性分别为89.6%(60/67)、83.6%(56/67)和82.1%(55/67),所需时间分别为56、74和55 min;LR、SVM、KNN的判断准确性分别为91.0%(61/67)、86.6%(58/67)和82.1%(55/67),所需时间分别为12.5、15.3和17.9 s。3种影像组学模型均具有较好的分类预测能力,LR、SVM、KNN模型训练集AUC分别为0.972、0.965、0.943;测试集AUC分别为0.954、0.913、0.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值:0.72、1.18、1.82,均 P>0.05)。 结论:基于深度学习及Delta影像组学的模型对甲状腺癌术后、 131I治疗后患者唾液腺损伤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 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 131I治疗后唾液腺损伤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 131I治疗的107例DT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5例、女性72例,年龄(42.8±1.0)岁。比较唾液腺损伤患者与唾液腺正常患者年龄、身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原发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分型及分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并发糖尿病、 131I治疗前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停用左甲状腺素钠片(L-T 4)时间、 131I治疗剂量、 131I全身显像(WBS)等临床资料的差异。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期望频数<5时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 结果:107例DTC患者中,37例患者发生唾液腺损伤,唾液腺损伤的发生率为3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唾液腺损伤患者的年龄、收缩压大于唾液腺正常患者[(45.84±2.10)岁对(41.11±0.97)岁,(127.59±3.10) mm Hg对(119.86±1.84) mm Hg],唾液腺损伤患者 131I治疗前TSH水平低于唾液腺正常患者[(99.82±8.46) mIU/L对(122.59±4.03) mIU/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5.457、5.210、6.288,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131I治疗前TSH水平、收缩压是唾液腺功能损伤的非独立危险因素( OR=1.017、0.989、1.023,均 P>0.05)。 结论:年龄较大、 131I治疗前TSH水平较低及收缩压较高是DTC患者行 131I治疗出现唾液腺损伤的相关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事飞行员干燥综合征1例的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干燥综合征的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报道1例干燥综合征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其临床诊治及航空医学鉴定结论。结果:本例干燥综合征飞行员因改装体检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医学鉴定科,无不适主诉。化验抗核抗体谱:抗Ro-52阳性。追问病史,诉平时偶有眼干。遂行干眼检查,平均泪膜破裂时间:右眼10.24 s,左眼7.38 s;泪河高度:右眼0.22 mm,左眼0.15 mm。诊断为眼干燥症。行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示双侧腮腺摄取及排泌功能明显降低,符合干燥综合征表现,确诊为干燥综合征。通过全面系统检查,未检出其他脏器损害,考虑目前症状轻,对飞行无明显影响,航空医学鉴定结论:飞行合格。对症治疗,定期返院复查,监测疾病变化。结论:干燥综合征早期症状轻,容易漏诊,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水平。依据疾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并结合飞行机种、飞行岗位、飞行经验等进行航空医学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治疗前预测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在预测唾液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 方法:对北京大学口腔医学68例唾液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训练组(40例)、验证组(14例)和测试组(14例)。从PET图像中半自动勾画肿瘤原发病灶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经过特征筛选和降维,构建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对模型预测性能进行评价,采用Delong检验对各模型性能进行比较。结果:基于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AUC为0.88(95% CI:0.78~0.95),灵敏度为75%,特异度为92.3%,准确度为88.2%。结合PET/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cN)和影像组学特征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7(95% CI:0.89~0.99),灵敏度为87.5%,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7.1%。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与cN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Z=2.27, P<0.05),影像组学模型与c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原发肿瘤 18F-FDG PET/CT影像组学与PET/CT报告的淋巴结状态相结合,构建的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唾液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57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大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10~15 mCi),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5~10 mCi).治疗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采集2组患者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后取血清,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2组患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素-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6、IL-1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在核素显像下测定唾液腺摄取指数、唾液腺分泌指数;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后6个月评估2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27%(234/281)、92.88%(261/28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12.353,P<0.05).治疗前2组患者FT4、FT3、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6个月时,2组患者的FT4、FT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FT4、FT3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时,TSH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后3个月时(P<0.05).治疗后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FT4、F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和分泌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和分泌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和分泌指数显著高于3个月时(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和分泌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2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和分泌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TGF-β1、IL-6、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3、6个月时的血清TNF-α、TGF-β1、IL-6、IL-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时的血清TNF-α、TGF-β1、IL-6、IL-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后3个月时(P<0.05).治疗后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TGF-β1、IL-6、IL-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6个月时,2组患者血清TNF-α、TGF-β1、IL-6、IL-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38%(47/287)、8.01%(23/287),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8.457,P<0.05).治疗后6个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分别为12.46%(35/281)、3.56%(10/281),观察组患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15.098,P<0.05).结论 与大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相比,小剂量放射性碘-131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疗效更好,可有效减轻炎症及唾液腺功能损伤,且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唾液腺显像半定量分析对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后涎腺功能受损的预测评估及动态监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通过放射性核素显像半定量分析技术,对131I治疗前后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患者的唾液腺功能进行评估,探讨唾液腺显像(salivary gland scintigraphy,SGS)半定量指标对唾液腺功能损害的预测价值,以期开发可早期预测唾液腺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2020 年-2022 年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核医学科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术后患者 72 例及术后未进行131I治疗术的患者40 例,测定其治疗前后SGS其15 min摄取率(uptake rate at 15 minutes,UR15‰)、摄取指数(concentrate index,CI)、唾液腺排泌率(maximum secretion ratio,MSR%)、最小排泌时间(time interval from stimulation to minimum count,Tmin)等参数,填写调查口腔干燥症状评估量表(The Oral Dryness-Severity Scale,ODSS),分析半定量参数与唾液腺损伤的关系,并寻找预测唾液腺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结果:72 例DTC术后进行131I治疗术的患者的双侧腮腺CI,双侧颌下腺UR15‰、CI、Tmin统计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双侧腮腺 UR15%、MSR%、Tmin,双侧颌下腺 MSR%统计学有明显差异(P<0.05),双侧腮腺ΔMSR%(r =-0.58)、ΔTmin(r =-0.42)及双侧颌下腺ΔMSR%(r =-0.45)、ΔTmin(r =-0.33)与唾液腺损伤呈负相关.结论:DTC术后行131I治疗术的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唾液腺功能损伤,唾液腺排泄功能损伤先于摄取功能损伤出现,MSR%和Tmin降低可提示唾液腺排泄功能损伤,CI、UR15‰可能提示摄取功能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干燥综合征伴Erdheim-Chester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性,57岁,因“口干、多饮6年,双膝关节痛5年,发热4年”于2016年8月入院.患者于6年前无诱因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每天饮水5~10 L;进食干性食物需饮水辅助,伴口腔溃疡、龋齿、乏力、烦躁,逐渐出现眼干,无腮腺炎、发热、关节肿痛.当时于内分泌科查垂体MRI、禁水试验均正常,排除中枢性尿崩症;风湿科结合口眼干、唇腺组织见淋巴细胞聚集灶4灶,唾液腺动态显像及断层扫描示双侧腮腺摄取功能减低、排泄功能重度降低,血清IgG升高,诊断为“SS”,予羟氯喹200 mg,每日1次,白芍总苷胶囊0.6 g,每日2次长期口服.5年前隐匿性出现双膝关节酸痛.4年前出现反复发热近39.0℃,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1340 U/ml,骨髓穿刺细胞学、结核菌素试验、心超检查均无异常,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短期口服泼尼松体温可改善.6个月前双膝关节疼痛加重,发热、受应力时疼痛明显,2016年3月骨扫描示四肢、颅骨对称性多处骨病变;右股骨髁活检病理示骨结构异常.为进一步诊治收住我科.入院诊断:①骨病变病因待查;②SS;③链球菌感染;④骨质疏松症;⑤;2型糖尿病;⑥抑郁症.入院查体:体温37.5℃,心率90次/min,多发龋齿已更换为义齿,咽稍红,扁桃体无肿大,浅表淋巴结未及,心肺腹无异常,双膝关节无肿胀压痛、皮温正常.既往:6年前诊断“焦虑伴抑郁”.6年前发现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乙型肝炎核心抗体(HBcAb)、乙型肝炎e抗体(HBeAb)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干燥综合征神经系统累及合并肺、骨隐球菌病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患者女,46岁,因四肢麻木近2年,于2016年11月4日入住浙江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2015年2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底及足趾麻木,伴右下肢明显乏力,在当地医院查肌电图示四肢周围神经损害;化验ANA(抗核抗体)1∶320,抗SSA(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和着丝点抗体阳性;唾液腺ECT(核素显像)示双侧腮腺功能减退;唇腺活体组织检查示:间质淋巴细胞浸润>50个/高倍视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