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特异性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基于白质骨架的弥散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儿童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的特异性改变.方法 选取 25 例儿童SCIWOFD患者(SCIWOFD组)及 27 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发育儿童(对照组)的弥散张量成像(DTI)数据,利用基于白质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BSS)分析两组之间脑白质纤维束的差异,并进一步量化分析儿童SCIWOF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改变与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计算利用TBSS进行儿童SCIWOFD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与HCs相比,儿童SCIWOFD患者右侧上纵束、左侧胼胝体压部和右侧内囊后肢的各向异性分数(FA)显著增加,平均扩散率(MD)、纵向弥散率(RD)显著减低,未发现DTI相关指标与感觉运动评分、患者年龄、病程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在使用右侧上纵束的FA值作为两组样本的分类指标时,其曲线下面积(AUC)达到了 0.903.结论 儿童SCIWOFD患者存在显著的脑白质纤维束改变,同时TBSS作为儿童SCIWOFD筛查工具具有一定的潜力,并为未来的康复治疗提供了新视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慢性偏头痛患者脑白质弥散张量成像ABA及TBSS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研究慢性偏头痛(CM)患者脑白质结构损伤及其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门诊自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CM患者60例(CM组),自2020年10月至2022年6月向社会招募与CM患者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60例(健康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进行全脑DTI扫描,使用PANDA及FSL软件进行DTI数据全自动处理,采用基于白质图谱的分析(ABA)及纤维束示踪空间统计(TBSS)分析CM患者及健康对照者全脑DTI数据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CM患者临床特征与ABA结果的相关性。结果:ABA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M组患者双侧大脑脚、左侧小脑下脚、右侧小脑上脚、双侧内侧丘系、双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双侧钩束及右侧内囊后肢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右侧扣带回、内囊豆状核后部脑区的平均弥散率(MD)值增高,双侧大脑脚、双侧内侧丘系、右侧扣带回脑区轴向弥散率(AD)值降低,左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左侧小脑下脚、左侧大脑脚脑区径向弥散率(RD)值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TBSS结果显示:CM组及健康对照组脑白质纤维骨架FA、MD、RD及AD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CM患者头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与左侧小脑下脚、左侧内侧丘系、右侧大脑脚FA值,右侧大脑脚的AD值,左侧毯(胼胝体内矢状层)RD值呈负相关关系( P<0.05);CM患者病程与左侧小脑下脚FA值呈负相关关系,与左侧小脑下脚的RD值呈正相关关系( P<0.05)。 结论:CM患者脑白质存在结构损伤,但白质纤维骨架与正常人无差异,无纤维骨架的病理性损害。脑干、小脑及胼胝体结构变化与头痛VAS评分及病程有相关性,可能是CM发病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与认知功能关系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探讨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白质完整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于2017年9月至2021年6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少年精神科住院的84例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与研究组相匹配的35例健康儿童少年为对照组;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评估患者精神症状;进行DTI扫描,采用基于纤维束骨架的空间统计学方法(tract-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测量脑白质纤维结构完整性,指标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采用中文版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共识版(measurement and treatment research to improve cognition in schizophrenia consensus cognitive battery,MCCB)和Stroop色-词测验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功能。采用SPSS 26.0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1)研究组右上纵束(MNI:x=49,y=-40,z=31)和左皮质脊髓束(MNI:x=-27,y=-22,z=-19)FA值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两侧扣带回(MNI:x=-7,y=25,z=14;x=20,y=-50,z=25)和胼胝体辐射线枕部(MNI:x=-19,y=-50,z=21)FA值低于对照组,且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研究组的连线测验分高于对照组( t=4.344, P<0.01);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opkins verbal learning test-revised,HVLT-R)、简易视觉空间记忆(brief visuospatial memory test-revised,BVMT-R)、词语流畅性试验、数字广度、迷宫、Stroop单词、Stroop颜色及Stroop色词均低于对照组( t=-13.041~-3.204,均 P<0.05)。(3)右扣带回(海马体)FA值与数字广度呈负相关( r=-0.269, P=0.023);胼胝体辐射线枕部FA值与符号编码呈正相关( r=0.237, P=0.047);左下纵束FA值与Stroop颜色和迷宫得分呈负相关( r=-0.289,-0.275, P=0.010,0.020);右下纵束FA值与迷宫得分呈负相关( r=-0.254, P=0.032)。胼胝体辐射线枕部FA值与阳性症状分呈正相关( r=0.170, P=0.040)。 结论:首发儿童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大脑白质完整性异常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TBSS分析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慢性腰痛患者的脑白质结构改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TBSS)定量方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所致慢性腰痛患者全脑白质改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发生腰椎间盘突出,将对象分为LDH患者组(LDH组,n=31)和健康对照组(HC组,n=31).两组对象均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及高分辨T1 加权成像.采用TBSS分析方法计算各差异脑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弥散率(MD)、轴向弥散率(AD)、径向弥散率(RD),提取差异弥散指标值,再与各项临床指标进行偏相关分析(P<0.05).结果:LDH组小脑中脚、胼胝体、左侧皮质脊髓束、双侧内侧丘系、双侧小脑下脚、右侧小脑上脚、双侧大脑脚、双侧内囊、双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双侧辐射冠、双侧丘脑后辐射(包括视辐射)、双侧矢状束、双侧外囊、双侧扣带回、左侧穹窿/终纹及双侧上纵束区域FA值均低于HC组;小脑中脚、胼胝体、双侧内侧丘系、双侧小脑下脚、双侧小脑上脚、左侧大脑脚、左侧内囊后肢、左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右侧前辐射、左侧上辐射、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穹窿/终纹区域RD值均高于HC组;LDH组脑白质骨架MD值及AD值升高的脑区仅局限于小脑中脚.LDH组左侧穹窿/终纹区域FA值、RD值与病程分别正相关(r=0.446,P=0.012)和负相关(r=-0.398,P=0.027).右侧内囊豆状核后部区域 FA 值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呈正相关(r=0.567,P=0.001),左侧内侧丘系区域、左侧小脑下脚区域FA值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HAMD)均呈正相关(r=0.406,P=0.023;r=0.405,P=0.024).结论:LDH所致慢性疼痛患者存在广泛的脑白质微结构损害,穹窿/终纹区域的白质损伤与病程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学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脑白质微结构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DTI基于纤维骨架空间统计方法(TBSS)分析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脑白质纤维束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20例NMOSD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全脑常规MR和DTI扫描,使用FSL软件包中TBSS步骤对DTI数据行全脑非参数统计分析,并对NMOSD组有统计学差异的纤维束FA值与临床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NMOSD组大脑及小脑白质区纤维束如胼胝体、穹隆、皮质脊髓束、钩束、小脑脚等广泛FA值减低(P<0.05,FEW校正),其中扣带束、胼胝体、穹隆等AD值减低、RD值增高,穹隆和左侧内囊豆核后部MD值升高(P<0.05,FEW校正).NMOSD患者左侧钩束、右侧外囊、左侧小脑下脚及双侧内囊前肢、内侧丘系FA值与EDSS评分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TBSS显示NMOSD患者大脑及小脑存在广泛脑白质损伤,可解释NMOSD部分临床症状,与残疾症状无关的脑区纤维束微结构改变提示NMOSD患者这些区域病变可能存在更复杂的病理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慢性疲劳综合征儿童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异常的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儿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及扩散张量成像(DTI)检查,评估CFS患儿脑白质各向异性分数(FA)异常的变化.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71例右利手儿童,包括35例CFS患儿及36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行IVA-CPT及DTI扫描.所有受试者接受IVA-CPT,分别记录听觉反应控制力商数(ARCQ)、听觉注意力商数(AAQ)、视觉反应控制力商数(VRCQ)、视觉注意力商数(VAQ)、综合反应控制力商数(FRCQ)及综合注意力商数(FAQ).DTI扫描采用Philips 3.0T MR,应用功能MRI软件库进行图像后处理,采用基于纤维骨架的空间统计方法分析脑白质FA值.结果 CFS患儿的FAQ(91.07±8.49比99.52±10.09,P=0.0009)、VRCQ(97.00±8.86比106.19±8.35,P=0.0001)和VAQ(92.57±7.06比101.67±8.03,P=0.000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S儿童双侧内囊后支及左侧视放射区脑白质纤维束的FA值异常减低,其注意力缺陷主要表现为视觉注意力缺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R扩散张量成像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态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MR扩散张量成像(DTI)参量用于评估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7年9月回顾性搜集在我院行MR检查未见异常的新生儿101例(胎龄30~42孕周;男62例,女39例).采用FMRIB's diffusion toolbox对DTI进行处理,生成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MD)、轴向扩散(AD)与径向扩散(RD)参量图;运用基于纤维束空间统计(TBSS)分析全脑白质骨架DTI参量与神经行为评分(行为能力与主动肌张力)的相关性;采用自动纤维束量化技术(AFQ)提取皮质脊髓束(CST)、视辐射(OR)、听辐射(AR)与丘脑-初级感觉皮层连接束(thal-PSC),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DTI参量与神经行为评分相关性的纤维走行分布.结果 TBSS结果表明,新生儿脑白质骨架DTI各参量与行为能力评分在胼胝体、CST、OR与AR等几乎全脑白质区存在相关性(P<0.05);MD、AD、RD与主动肌张力评分仅在大脑脚、内囊前后肢等区域存在相关(P<0.05),FA则仅在上述区域存在统计学边界相关(P=0.055).AFQ结果表明,行为能力评分与4组纤维束DTI参量均有相关性(P<0.05),其中CST、OR与thal-PSC几乎覆盖全纤维束,AR则主要位于其近、中段;主动肌张力评分仅在CST的近、中段有相关性(P<0.05).结论 新生儿特定大脑白质区DTI参量能一定程度反映对应视、听、感觉与运动发育状况,表明DTI在评价新生儿神经行为发育状况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扩散峰度成像对单侧颞叶癫痫患者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采用扩散张量成像(DTI)和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研究单侧颞叶癫痫(TLE)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受损情况.方法 将28例单侧TLE患者(根据致痫灶侧别分为右侧TLE患者15例,左侧TLE患者13例)和15例正常志愿者纳入本研究,使用Simens Skyra 3.0T MR扫描仪进行DKI扫描,DTI和DKI数据经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TBSS)方法处理,获得标有差异脑区的DTI参数骨架图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扩散率(mean diffusivity,MD)和DKI参数骨架图平均峰度值(mean kurtosis,MK)、径向峰度(radial kurtosis,RK)、轴向峰度(axial kurtosis,AK),比较各参数显示TLE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损伤的敏感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各参数显示左侧TLE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异常的敏感性MK(33.21%)>AK(23.71%)>RK(14.96%)>MD(12.08%)>FA(6.76%);右侧TLE患者MK(39.55%)>RK(29.21%)>FA(19.91%)>AK(16.13%)>MD(7.94%).结论 DKI技术能更加敏感地检测出单侧TLE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损伤及其偏侧损伤改变,对传统DTI技术具有补充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对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脑白质微观结构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和密度成像(NODDI)研究遗忘型轻度认知障碍(aMCI)患者脑白质微观结构的改变.方法 搜集aMCI患者26例和正常对照者(NC)24名进行头部磁共振扩散序列扫描,采用FSL软件计算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图各向异性分数(FA),采用NODDI_toolbox计算NODDI的参数图神经突密度指数(NDI)和方向离散度指数(ODI).采用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TBSS)构建FA、NDI和ODI白质纤维骨架图,对两组间骨架图进行双样本t检验;提取有统计学差异的纤维束的参数值,分别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做相关性分析.对相关性最强的纤维束的各参数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 与NC组相比较,aMCI组FA值无统计学差异,NDI值在左侧扣带束、双侧钩束、左侧外囊、双侧内囊前肢及后肢、胼胝体压部和双侧上纵束显著降低(P<0.01,TFCE校正),ODI值在双侧扣带束、左侧皮质脊髓束、右侧上纵束显著降低(P<0.01,TFCE校正).在NDI和ODI参数图中,胼胝体压部NDI值(r=0.351,P=0.012)及右侧上纵束ODI值(r=0.314,P=0.027)与MMSE评分相关性最强;胼胝体压部NDI值(r=0.448,P=0.001)及右侧扣带束ODI值(r=0.348,P=0.013)与MoCA评分相关性最强.ROC曲线下面积(AUC)相比较,胼胝体压部NDI值显著大于FA值(AUC =0.849,0.635,P=0.008),右侧上纵束NDI值与FA值AUC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UC=0.755,0.574,P=0.050),右侧扣带束ODI值与FA值AUC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UC=0.736,0.579,P=0.241).结论 MCI阶段存在神经突密度以及树突复杂性的降低,NODDI对白质的变化较DTI敏感,对aMCI的诊断可能较DTI有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DTI基于白质骨架的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对认知障碍脑瘫患儿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磁共振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基于纤维束的空间统计分析技术(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TBSS),对比分析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瘫患儿(Cerebral palsy,CP)与正常儿童(control group,CG)白质纤维束FA值的差异,为临床诊疗及干预提供精准影像学依据.方法 选取53例3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