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老年患者的瑞马唑仑消化内镜程序性镇静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评估老年患者进行消化内镜检查或治疗时使用瑞马唑仑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3年3月至2024年2月在暨南大学附属顺德医院内镜中心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瑞马唑仑组和丙泊酚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25~50 μg芬太尼作为基础镇痛,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镇静,瑞马唑仑组患者采用瑞马唑仑组镇静.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及给药前(T1)、胃镜检查后1 min(T2)、3 min(T3)和清醒后5 min(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时间、胃镜操作时间、麻黄碱使用率及对麻醉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入室时、诊疗结束后苏醒15 min、30 min及60 min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丙泊酚组和瑞马唑仑组患者的镇静成功率分别为95.00%、9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终丙泊酚组入组95例,瑞马唑仑入组96例;瑞马唑仑组患者T2、T3时间点的MAP、HR和SpO2明显高于丙泊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的镇静时间、恢复时间分别为(19.83±3.69)min、(3.97±0.69)min,明显短于丙泊酚组的(22.08±3.20)min、(7.55±1.68)min,麻黄碱使用比例占4.17%,明显少于丙泊酚组的25.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苏醒后15 min、30 min时的MMSE评分分别为(23.92±2.62)分、(24.46±2.89)分,明显高于丙泊酚组的(21.10±3.22)分、(22.43±2.8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瑞马唑仑组患者的体动反应、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注射痛及头晕发生率分别为6.25%、7.29%、6.25%、3.13%、0、3.13%,明显低于丙泊酚组的21.05%、18.95%、29.47%、12.63%、69.47%、17.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患者进行消化内镜程序性镇静时,与丙泊酚比较,瑞马唑仑的麻醉效果更好,更能稳定患者术中血流动力状态、促进术后早期恢复,且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内关穴电刺激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术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防范术后恶心呕吐(PONV)提供更多选择.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于河北省眼科医院、河北省第一荣军优抚医院接受超声乳化(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IOL)治疗的ARC患者10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52例)和基线组(51例).2组均给予丙美卡因表面麻醉,基线组进行常规宣教及药物干预,试验组在基线组的基础上进行内关穴电刺激干预.统计2组术后PONV发生情况,比较2组术后中文版恶心呕吐干呕症状量表(INVR)评分,手术前后眼压、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术后6 h内、术后6~24 h恶心发生率及恶心和呕吐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24 h试验组眼压均低于基线组(P<0.05);术后6、12、24 h试验组INVR评分均低于基线组(P<0.05);2组术后12 h MTL、GAS均低于同组术前,但试验组均高于基线组(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98.08%,51/52)高于基线组(84.31%,43/51,P<0.05).结论 内关穴电刺激有助于稳定ARC患者的眼压及胃肠功能,降低PONV发生风险,提升患者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PBL结合情景教学在激光辅助超声桡动脉穿刺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究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法(PBL)与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创新模式在激光辅助超声桡动脉穿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技能.方法 选取2022-2023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进行住院医师培训的40名学生,随机信封法分为传统教学组(对照组)18名和PBL结合情景教学组(结合组)22名.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组以问题为基础,结合真实临床情景进行教学.通过基础理论知识和直接观察操作技能(DOPS)评估,对两组学生教学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两组学生的临床能力.结果 结合组在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对物品准备、无菌操作及穿刺评分等技能操作的DOPS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能力考核Mini-CEX评估,结合组在医疗面谈能力、人文关怀、临床诊断、整体临床能力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结合组在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认可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PBL结合情景教学模式明显优于传统教学,学生的临床能力和技能操作更佳,教学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小型猪气管插管时异氟醚半数有效剂量的探索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本研究拟探讨小剂量舒泰(1.5 mg/kg)肌注复合异氟烷吸入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型猪气管插管时 50%和 95%有效的异氟烷最小肺泡气浓度(50%and 95%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s effective inhaled,MAC EI50 and MAC EI95),为小型猪提供安全的麻醉插管方法.方法 44例全身麻醉的巴马小型猪,肌注舒泰镇静后,面罩吸入异氟烷进行麻醉诱导,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体温、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浓度和呼末异氟烷浓度.初始呼末异氟烷浓度设置为2.0%,采用Cooper's评分评价气管插管满意度,采用Dixon's改良序贯法测算剂量-效应关系.Probit回归法计算MAC EI50和MAC EI95及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 小剂量舒泰复合异氟烷吸入诱导直接喉镜气管插管时,小型猪肺泡气浓度的MAC EI50 3.10%(95%CI 2.79%~3.56%),MAC EI95 3.77%(95%CI 3.41%~6.42%);在做好监测和气道管理预案的基础上,肺泡异氟烷浓度3.10%~3.75%,均能保证小型猪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舒泰复合异氟烷吸入用于保留自主呼吸的小型猪气管插管是建立小型猪经口气道较好且安全的麻醉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腰硬联合麻醉加用右美托咪定在剖宫产中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术后睡眠及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剖宫产行腰硬联合麻醉(CSEA)加用右美托咪定(Dex)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术后睡眠质量和抑郁发生风险的影响.[方法]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取CSEA,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Dex,比较两组镇静评分量表(Ramsay)评分、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手术前后睡眠质量、抑郁评分,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两组产妇麻醉后Ramsay评分高于麻醉即刻,术后24 h VAS评分高于术后1 h(P<0.05),且观察组麻醉后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24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术后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评分高于术前,术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术后AI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呼吸、心率、皮肤颜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肌张力、喉反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术后血氧饱和度(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HR、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行CSEA加用Dex镇痛、镇静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产妇疼痛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以及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卡通视频辅助宣教与家属陪同入室对全身麻醉儿童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卡通视频辅助宣教与家属陪同入室对全身麻醉儿童苏醒期躁动程度的影响.[方法]行全身麻醉下手术治疗的86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家属陪同入室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卡通视频辅助宣教.比较两组患儿手术麻醉苏醒情况、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术后行为异常情况.[结果]实施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躁动发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麻醉苏醒室(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苏醒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苏醒期躁动评分表(PAED)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 d、1周、2周、4周术后行为问卷(PHBQ)评分均降低,各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各时间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儿实施卡通视频辅助宣教与家属陪同入室,有助于患儿术后苏醒,降低躁动程度及术后行为异常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电针对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围术期认知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观察术后电针治疗对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老年病人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ND)和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全身麻醉下行下肢骨科手术的老年病人 80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每组 40 例.2 组病人采用相同的麻醉方法,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针刺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电针治疗.2 组均在术前和术后第 1、3、7 天采用MMSE评估认知功能,并测定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水平.结果 针刺组在术后第 1 天和第 3 天PN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 7 天,2 组间PND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第 1、3、7 天,针刺组血清中TNF-α和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针刺组IL-1β水平在术后第 1 天和第 3 天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在术后第 7 天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第1、3、7 天,针刺组MMSE评分均与TNF-α、IL-1β、IL-6呈负相关.结论 电针治疗可以降低老年病人下肢骨科手术PND的发生率,这种作用可能与电针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外科手术患者术中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的最佳证据,为手术室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PIPOST模型确立循证护理问题,按照证据的"6S"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美国国立指南库、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院际指南网、医脉通、Cochrane Library、JBI循证资源数据库、美国胸科医师协会、美国血液协会、美国围手术期注册护士协会、欧洲麻醉学会、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英国国家健康和护理卓越研究所、PubMed、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中关于手术室患者术中预防DVT的所有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检索时间为2012年1月至2023年12月,对符合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分级.结果 研究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包括指南5篇、专家共识4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从多学科团队协作、术前评估、术中麻醉管理、术中基础预防、专科预防、术中机械预防、术中药物预防、监测与交接8个方面,总结、归纳出28条最佳证据.结论 外科手术患者术中DVT的预防需要多学科共同协作,证据应用过程中需要结合科室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审慎地将证据应用于临床,降低患者术中DVT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头皮神经阻滞对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头皮神经阻滞(scalp nerve block,SNB)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患者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使用随机数表法将手术治疗的76例HICH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常规全身麻醉基础上给予SNB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比较两组术前、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比较两组清醒拔管时、术后6h、12h、24h、48h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评分;统计两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MAP、心率水平均高于术前,观察组切皮、穿刺颅骨、缝皮时的MAP、心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h时的VAS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23.6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超前镇痛联合SNB应用于HICH患者手术治疗,不仅可有效维持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还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麻醉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后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在第九八一医院行结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吸入复合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氧化应激和肠道屏障功能。结果:气管插管后1 min(T 1)、拔管时(T 2),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均高于麻醉诱导前(T 0),且观察组HR、SBP、D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均低于术前,S100β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S100β蛋白、NS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术后24 h,两组丙二醛(MDA)水平均高于术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态(TAS)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GSH-Px、TA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P<0.05)。术后7 d,两组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DAO、D-乳酸、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啶复合麻醉应用于结肠癌根治术,能够有效降低血流动力学反应和认知功能损伤,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