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督脉隔药灸联合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对压力性损伤大鼠Nrf2/HO-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观察督脉隔药灸联合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对压力性损伤大鼠创面修复及核因子E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 1(heme oxygenase-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选取 50 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凝胶敷料组、督脉隔药灸组、联合干预组,每组 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 4组借助压力装置构建压力性损伤大鼠模型.分组干预并记录各组大鼠的压力性损伤修复情况及创面组织病理变化;借助ELISA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 以及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Western blot与RT-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皮肤结构未被破坏;模型组创面肉芽组织可见明显的细胞坏死、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干预各组可见创面修复,表现为散在炎性细胞浸润,"气球样"坏死变性明显减少.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创面皮肤组织胶原纤维较为整齐;模型组创面肉芽组织可见大面积的胶原纤维沉积、紊乱;干预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创面修复.与假手术组对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IL-6、MDA水平和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而创面修复率、血清SOD、GSH-Px水平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水凝胶敷料组、督脉隔药灸组、联合干预组的血清TNF-α、IL-1β、IL-6、MDA水平均下降(P<0.05),而创面修复率、血清SOD、GSH-Px水平和创面肉芽组织Nrf2、HO-1、NQO1、MMP-9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且联合干预组较其他干预组更优(P<0.05).结论 督脉隔药灸可有效促进压力性损伤的创面修复,与水凝胶多功能复合敷料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其机制可能与督脉隔药灸抑制创面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并激活Nrf2/HO-1/NQO1信号通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生儿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2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D-b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DBPD)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病因。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8月和2020年11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2例DBPD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遗传学结果。并以“D-双功能蛋白缺乏症”“ HSD17B4变异”作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以“ HSD17B4”“D-bifunctional protein deficiency”为检索词检索、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PubMed自建库至2022年11月的文献,收集2岁内发病的基因检测诊断的DBPD患儿的病例资料。总结DBPD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遗传学病因。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 结果:本院2例患儿均存在呼吸费力、肌张力低下、难治性癫痫、反应差、原始反射未引出及颅面部畸形。患儿1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 HSD17B4基因杂合剪接变异c.972+1G>T和错义变异c.727T>A(p.W243R),分别遗传自父亲和母亲;患儿2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 HSD17B4基因纯合剪接变异c.1333+4A>G。均为致病性变异。检索文献纳入英文文献12篇,中文文献1篇,包括16个家系(19例患儿),加之本院2例共21例患儿(男8例、女13例),其中2个家系4例患儿父母为近亲结婚;21例患儿均有肌张力低下;20例伴癫痫发作,其中生后1~5 d 出现癫痫发作17例;12例伴有高额头、长人中、眼距宽和高腭弓等颅面部畸形。 HSD17B4基因复合杂合变异13例,纯合变异8例;共检测到26种 HSD17B4基因变异,其中错义变异16种、剪接变异7种、无义变异2种、移码变异1种。 结论:新生儿出现肌张力低下、难治性癫痫,伴有外观畸形时,应考虑到DBPD,并完善基因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Sestrin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活性氧(ROS)的过度堆积和雷帕霉素作用靶点复合物1(mTORC1)的持续活化是导致相关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Sestrin是一种抗衰老的多功能蛋白,它作为过氧化物还原酶或者过氧化物酶减少ROS,Sestrin上调自嗜及促进Nrf2活化抑制ROS.Sestrin结合GATOR2,一方面释放GATOR1,抑制RagA/B活性.另一方面启动AMPK,使结节硬化复合物2(TSC2)磷酸化,抑制Rheb活性.通过抑制RagA/B和Rheb抑制mTORC1.亮氨酸浓度可改变Sestrin构像进而改变其调控mTORC1的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氯化镉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及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氯化镉(CdCl2)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线粒体功能、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α(PGC-1α)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CdCl2致HK-2细胞线粒体氧化损伤的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HK-2细胞,以0、10、20、30、40、50和60 μmol/L CdCl2干预24 h后收集细胞,MTT法观察细胞活力;MitoSOXTM活细胞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中活性氧(ROS)生成情况,多功能酶标仪测定线粒体中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流式细胞仪分析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CdCl2对HK-2细胞总蛋白中PGC-1α表达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当CdCl2浓度增加到20、60 μmol/L作用24 h后HK-2细胞存活率下降为(77.60±0.82)%和(41.97 ±1.22)% (P <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引起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的活性下降和线粒体ROS增多(P<0.05),JC-1单体阳性率的比值分别为对照组的1.51、1.58、1.72、2.41和3.47倍(P<0.01);而细胞总蛋白中PGC-1α蛋白的表达随氯化镉剂量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 氯化镉可通过抑制PGC-1α蛋白表达,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的活性,促进线粒体ROS生成,诱导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导致对HK-2细胞的毒性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松墨天牛Mfe2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和表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Mfe2 为过氧化物酶体多功能酶类型2 (peroxisomal multifunctional enzyme type 2) 基因,在脂肪酸的β 氧化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获得和鉴定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的Mfe2 基因,原核表达其编码蛋白,并分析其在该虫不同虫态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方法]采用在载体与目的片段之间设计具有重叠区引物的快速克隆方法克隆松墨天牛 Mfe2 基因,并对克隆所得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IPTG 诱导原核表达,并以Western blot 结果验证Mfe2 基因表达的融合蛋白的成功表达; 使用RT-qPCR 技术分析这一基因在天牛不同虫态和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到松墨天牛Mfe2 基因,并命名为MaMfe2(GenBank 登录号: MF944109),其ORF 序列全长为2 148 bp,编码716 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大小为77. 56 kD.生物信息分析显示,MaMfe2 具有AICARFT _ IMPCHas 保守结构域序列,与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过氧化物酶体多功能酶2 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1%).Western blot 检测显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DE3) 中MaMfe2 表达的蛋白与抗体有特异性结合.发育表达谱结果表明,MaMfe2 在松墨天牛蛹期表达量最高,在卵和幼虫期表达量较低; 组织表达谱结果表明,在成虫不同组织中,MaMfe2 在脂肪体中表达量最高,在前胸中表达量最低.[结论]松墨天牛Mfe2 基因 MaMfe2 编码过氧化物酶体多功能酶,在不同虫态和成虫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该基因在松墨天牛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内窥镜引导气管注入博来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建立在内窥镜直视下气管插管法,并采用此方法建立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方法 将5只C57BL/6J小鼠,在内窥镜直视下进行小鼠气管插管,建立气管插管方法及步骤.将10只C57BL/6J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按照建立的方法进行气管给药,对照组气管插管给予50μL的生理盐水,实验组气管插管给予50 μL 3.5 mg/kg的博来霉素,观察各组小鼠的死亡率.灌注后28 d,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比较两组小鼠肺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胺酸(HYP)、丙二醛(MDA)含量.取小鼠肺组织进行病理切片,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的病理情况.结果 15只C57BL/6J小鼠采用多功能内窥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均能成功,无小鼠因插管后死亡,5只给予印度墨汁的预实验小鼠气管下端开始直至肺部均有黑色物质均匀分布.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肺组织中HYP、MDA含量增高(P<0.01);GSH-PX、SOD含量降低(P<0.01).进行HE、Masson染色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鼠肺组织胶原沉积严重,病理学表现符合肺纤维化改变.结论 采用多功能内窥镜直视下气管给药的方法,给药量准确、安全、简便.以此方法建立博来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的模型成功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16周高强度间歇训练对增龄大鼠骨骼肌ROS-AMPK-PGC-1α通路 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16周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干预对大鼠自然增龄过程中骨骼肌活性氧簇(ROS)及其氧化能力相关因子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α)表达量以及最大摄氧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选取7月龄雄性Wistar大鼠58只,随机分为安静组(C,n=29)与HIIT干预组(H,n=29).各组大鼠每2周进行一次最大摄氧量(VO2max)测试并观察其变化.C组大鼠不运动,H组以50%、70%和90%VO2max对应的速度交替进行50 min/天、5天/周、持续16周的运动干预,并根据VO2max测试结果调整运动强度.各组大鼠在基础状态各取3只大鼠进行取材,在干预的第8周、第16周结束后的24小时各取13只进行取材,剥离大鼠比目鱼肌,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测试其ROS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试AMPK、PGC-1α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16周HIIT干预过程中C组与H组大鼠最大摄氧量均呈下降趋势,但H组下降趋势较C组出现延缓.(2)16周干预过程中C组和H组在8周和16周时ROS含量均高于基础值(P<0.05),且16周时ROS含量高于8周(P<0.05).16周时C组和H组ROS含量均高于同组内8周时的含量(P<0.05).(3)16周干预后C组AMPK含量与基础值相比显著降低(P<0.05),H组AMPK含量高于C组(P<0.05).(4)16周干预后C组与H组PGC-1α含量均呈现下降趋势且显著低于基础值(P<0.05),但H组含量高于C组(P<0.05).(5)16周干预过程中各组大鼠骨骼肌AMPK、PGC-1α和心肺耐力的变化一致.结论:16周HIIT干预能有效延缓增龄大鼠VO2max和运动能力的下降可能是通过延缓ROS在机体内的堆积并延缓增龄大鼠骨骼肌AMPK和PGC-1α蛋白表达量下降来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柴胡皂苷D对H2O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保护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柴胡皂苷D对H2O2诱导大鼠心肌细胞H9c2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培养H9c2细胞,利用H2O2(400 μ M,4h)建立心肌细胞损伤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心肌损伤模型组(H2O2组)、柴胡皂苷D组(4μM),加入柴胡皂苷D预作用3h后,换成含浓度为400μM H2O2的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4h后,应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水平,Hoechst33258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变化,利用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丙二醛(MDA)含量,同时利用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PPARγ)、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Hoechst33258染色和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凋亡细胞升高,而柴胡皂苷D组的凋亡细胞量明显少于H2O2组(均P<0.05);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检测结果显示:H2O2组的细胞内ROS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柴胡皂苷D组明显低于H2O2组(均P< 0.05);与对照组比较,H2O2组细胞LDH、MDA含量明显升高,柴胡皂苷D组细胞LDH、MDA含量明显降低(均P<0.05);柴胡皂苷D组的PPAR γ、Nrf2、HO-1在mRNA水平的表达较H2O2组升高(均P<0.05).结论 柴胡皂苷D能够降低H2O2诱导H9c2心肌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反应,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宏基因组来源新过水解酶的分子克隆与酶学特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旨在获得具有氯化功能的过水解酶,拓展过水解酶资源,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以唐河某造纸厂污泥为材料构建宏基因组文库,通过活性筛选获得一个细菌过水解酶Per822.使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Per822,研究纯化后的重组蛋白酶学性质并检测了生成过乙酸的能力.测序结果显示per822编码一个含273个氨基酸的蛋白.Per822是典型的多功能酶代表,分别具有过氧化物酶、卤代酶和酯酶的活性.Per822过水解氯化单氯二甲酮的最适反应pH为4.5,在pH 3.5-8.0范围内酶活性稳定.最适反应温度是55℃,在70℃以下酶活性稳定且氯化活性能够被Fe2+激活.以乙酸乙酯为共底物Per822显示出较强的产过乙酸能力.重组Per822的高可溶性表达、催化多功能性、较强的产过乙酸能力使得Per822在有机合成、废水处理、杀菌、生物质预处理等方面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Serpins是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体内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一类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前期研究发现Serpin1能够降低绿僵菌Metarhizium对蝗虫的杀虫效果,本研究旨在从酶学角度明确Serpin1蛋白抑制绿僵菌毒力的原因,进一步揭示Serpins的功能与作用机制.本实验采用饵剂饲喂的方法进一步明确Serpin1蛋白对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的抑制效果;测定绿僵菌侵染东亚飞蝗过程中,添加Serpin1蛋白对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酶PO)、解毒酶(多功能氧化酶MFO、谷胱甘肽转移酶GSTs、乙酰胆碱酯酶AchE)共6种酶的影响,以明确Serpin1对东亚飞蝗酶学免疫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erpin1能够显著降低绿僵菌对蝗虫的杀虫效果;将Serpin1与绿僵菌混合后处理东亚飞蝗,12 d后其死亡率为63.5%,显著低于绿僵菌单独处理(死亡率为80.6%).酶活测定结果显示,将绿僵菌IMI330189与Serpin1蛋白混合处理后,与绿僵菌处理组相比,东亚飞蝗体内保护酶SOD和PO的活力总体表现为上调,而POD的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解毒酶MFO、GSTs的活性呈现升高趋势,AChE的活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Serpin1蛋白能够增强东亚飞蝗体内解毒酶和保护酶的活性,提高东亚飞蝗的酶学免疫,增强对绿僵菌侵染的抵御能力,从而降低东亚飞蝗的死亡率.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erpins的功能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