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216例,采用住院编号奇偶数字排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妊娠期高血压病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血脂、免疫功能以及母婴结局。结果:实施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脂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饮食运动管理联合中医治疗干预可有效控制妊娠期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血脂,显著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母婴结局发生率,为患者获取良好母婴结局具有积极意义,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护士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目前临床护士在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构建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2月山东省立医院心内科4个病区用药过程中所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设计的观察记录表,采用结构式观察法,对经历中断事件的当事护士进行观察;成立优化团队,建立护士执行用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于2019年3—12月在同病区实施该方案,方案实施后对护士进行观察。本研究的研究类型为单盲非同期临床对照试验。结果:经过10个月的方案应用后,护士执行给药过程中中断事件发生频率由12.68次/h降低至8.29次/h;干预前低优先级事件占68.34%(2 340/3 424)。干预后低优先级事件占59.17%(1 216/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7.390, P<0.001)。干预前消极型结局事件占80.02%(2 740/3 424);干预后消极型结局事件共占77.52%(1 593/2 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872, P=0.027)。干预前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1.14%(39/3 424);干预后因NI导致的用药隐患发生率为0.58%(12/2 055),经第二人补漏或观察者提醒后均未发生用药错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291, P=0.038)。 结论:建立并应用护理中断事件前馈控制方案,有助于提高中断事件的优先级别,避免或减少护理用药过程中不必要的中断,改善中断事件结局,对保障护理给药安全有积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医辨证施护对电子肠镜下肠黏膜切除术(EMR)患者手术结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施护对电子肠镜下肠黏膜切除术(EMR)患者手术结局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盐城市中医院行电子肠镜下肠黏膜切除术的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医辨证施护,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3年内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施中医辨证施护后,研究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2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术后3年内总复发率8.75%,对照组3年内总复发率为27.50%,研究组3年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电子肠镜下肠黏膜切除术中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有利于改善手术结局,并可提升患者短期预后,降低疾病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穿刺部位静脉留置针渗出外渗的发生现状及结局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渗出外渗的发生现状,并对5种不同输液部位静脉渗出外渗情况、留置时间、渗出面积相关结局指标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1—6月河南省19所医院住院并选用留置静脉针输液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专家小组讨论构建的临床输液报告表进行现状调查并分析其不同部位结局差异。共调查患者13 594例,有效调查13 284例,有效率为97.72%。结果:13 284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中,发生静脉渗出外渗532例,发生率4.00%;其中手背静脉、前臂静脉、上臂静脉、头部静脉及下肢静脉渗出外渗的发生率分别为3.92%、3.90%、7.54%、2.74%、4.69%。不同穿刺部位在渗出外渗发生例数、留置时间和渗出外渗面积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最短,渗出面积最大;手背静脉留置时间较长,渗出面积最小。 结论:下肢静脉输液结局较差,手背静脉结局最佳,护理人员在进行输液时应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制订合理的输液措施,加强巡视及预防措施,以减少静脉输液渗出外渗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无痛分娩初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洛阳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收治的初产妇120例,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产妇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及妊娠结局。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GSES评分较高;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会阴裂伤、宫颈裂伤的总发生率更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产前综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消除初产妇的负面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水平,改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程导乐助产干预对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在产妇护理中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产妇,在2018年1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产科接受治疗,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于干预5 d后使用广泛性焦虑测试量表(GAD-7)及抑郁筛查量表(PHQ-9),分别测评两组产妇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量表评分,并对比两组产妇妊娠结局及不同产程持续时间。结果:干预前,两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产程持续时间、妊娠结局、GAD-7量表评分及PHQ-9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实施全程导乐助产干预能够最大程度上改善产妇妊娠结局,降低产时持续时间,从整体上改善其心理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结局、并发症、干预后患者1年内的生存率及再入院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第一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复发率、48 h病死率,再入院率、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优化急诊护理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结局,促进预后,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远程医疗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再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远程医疗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进行再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Ovid、CINAHL,获取有关远程医疗应用于IBD患者中有效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采用系统评价方法学质量评价工具(AMSTAR 2)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证据质量分级和推荐强度(GRADE)系统对纳入文献的主要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分级,采用描述性分析法对远程医疗在IBD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系统评价/Meta分析,AMSTAR 2评价结果显示,1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低,5项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为极低;未报告前期研究方案、全文阅读阶段中被排除研究的清单、纳入研究的资金来源及发表偏倚是导致各项研究方法学质量较低的主要原因。GRADE系统评价结果显示,6项研究中共涉及10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其中3个指标的GRADE系统分级为中级,4个指标的GRADE系统分级为低级,3个指标GRADE系统分级为极低级;主要降级因素为研究局限性,其次为不一致性、不精确性、发表偏倚。结论:远程医疗在IBD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的方法学质量及结局指标证据质量偏低,结论可靠性较低,未来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来证实远程医疗在IBD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笔者就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的提出、进展及国内外应用现状展开综述,为提高我国居民的健康素养,转变不良行为,获得健康结局提供理论基石,同时为健康教育指导模式提供可实施的理论基础,以期为患者改变不良行为,强化居民健康行为等提供科学性的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14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孕妇并发症、分娩情况、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SDS、SAS评分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生产孕周显著大于对照组,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双环学习"理念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具有积极影响,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母婴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