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工作参与度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参与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9—10月某三级甲等公立口腔专科医院229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口腔专科门诊护士工作参与状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护士工作参与度现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发放医生问卷134份,收回有效问卷126份,有效回收率94.0%;发放护士问卷113份,收回有效问卷103份,有效回收率91.2%。50.8%(64/126)医生护士人员配备合理,45.6%(47/103)护士对专业现状及发展感到满意。医生评价参与度最高的3项为:材料混合调拌、器械仪器使用和消毒处理使用后的物品;医生评价参与度最低的3项为:病案资料管理、协助医患沟通和回访。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科室护士的参与程度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护士人员配备状况与护士临床配合及院感防控的工作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护士工作能力与责任心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薪酬待遇的满意程度与患者管理参与程度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公立口腔专科医院护士在患者诊疗过程中总体工作参与度不高,需加强口腔专科护士培训;护士人员配置到位和完善的绩效考核办法可以促进护士全面履行工作职责,促进患者诊疗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2022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与欧洲胃肠病和内镜护理学会联合立场声明:胃肠内镜安全核查表实施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胃肠内镜是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诊疗方式,其持续质量改进和患者安全保障是内镜医师和护士的共同目标。2022年欧洲胃肠内镜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ESGE)、欧洲胃肠病和内镜护理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Endoscopy Nurses and Associates,ESGENA)发布了《ESGE与ESGENA联合立场声明:胃肠内镜安全核查表实施指南》。本文围绕指南中安全核查表的制定、实施、潜在障碍进行解读,为国内胃肠内镜安全核查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现状与原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珠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2018年10月17日运用静疗小组自行设计《静脉治疗横断面调查表》对珠海市人民医院当天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共708例进行现场调研,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结合横断面调查结果分析静脉输液安全的影响因素。结果:我院钢针的使用率仍占有一定比例,护士对静脉输液知识的有一定掌握,静脉治疗规范的实际执行情况不佳,应用PDA进行患者身份核实比例不高,在适应证应用和穿刺部位选择方面仍存在不规范现象;静脉留置针的维护、输液接头的使用等规范的落实欠佳。结论:明确静脉输液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根据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建设安全输液一体化静脉治疗方案,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加强培训与督导,降低输液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评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在麻醉恢复室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索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在麻醉恢复室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结合院内的质量控制标注及安全管理方案,建立麻醉恢复室护理专项质量检查团队,并制定麻醉恢复室护理专项质量检查表,对环境消毒、医护防护、患者防护、设备情况及防控培训等相关质控检查流程予以检查,对评价标准予以拟定,对比培训前后疾控知识及防控措施的掌握情况及防控措施落实率变化情况。结果:培训后考核成绩>90分的护理人员人数显著增加( P<0.05);实施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护理人员的防控落实得分率均在不断提升,且在实施3个月时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得分率均为100%( P<0.05),未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结论:在麻醉恢复室建立防控专项护理质量检查表,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在麻醉恢复期的护理质量,提升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安全性,改善麻醉恢复室护理人员的综合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知识现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对静脉留置针治疗知识的掌握现状,为护理教育者和护理管理者开展教学和带教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2月在英德市人民医院实习>6个月的护理实习生102名,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调查学生静脉留置针知识学习情况及知识掌握情况。结果:有64人(62.75%)接触最多的静脉输液工具为留置针,89人(87.25%)反映留置针知识是从带教老师处获取的,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留置针穿刺>30次者只有36人(35.29%),甚至有1人(0.98%)为0次,有62人(63.73%)担心穿刺不成功,46人(45.10%)担心穿刺失败被患者责备,工作后如需长时间静脉输液首选静脉留置针有95人(93.14%)。学生静脉留置针知识考核得分(76.32±18.36)分,其中优秀9人(8.82%)、良好13人(12.75%)、合格58人(56.86%)、不合格22人(21.57%)。在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留置针穿刺>30次、独立完成封管次数>30次、获得留置针相关知识的途径、培训方式、最关注的留置针知识是影响护理实习生静脉留置针知识考核得分的影响因素。结论:基层医院护理实习生临床实际亲自操作穿刺静脉留置针机会不多,对留置针维护及并发症预防和处理知识不足,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提高留置针技能,为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保障静脉留置针应用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理念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进行翻身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于2020年6月13—14日收治1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因液化天然气槽罐车爆炸所致重度烧爆复合伤患者,其中男13例、女2例,年龄33~92(66±17)岁。对所有患者从入院48 h后开始进行翻身床治疗,并导入前馈控制理念,包括组建翻身床前馈控制专项管理团队,明确医护人员在患者翻身床治疗中的职责,采取多学科医师配合策略,以“翻身床工作坊”形式对临时组建的护士团队中的80名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制订翻身床治疗核查表、评估单并持续质控。统计患者入院30 d内翻身床翻身频率、翻身操作总次数及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观察治疗过程中因翻身床操作不当造成患者呼吸心搏骤停、治疗中断、非计划性拔管、坠床、皮片移位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入院2 d内和入院30 d动脉血氧分压(PaO 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最低值、氧合指数>300 mmHg(1 mmHg=0.133 kPa)患者数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入院30 d内每日行翻身床翻身2~6次,共进行翻身操作1 320次,一次性体位变换成功率为99.9%(1 319/1 320)。翻身床治疗过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患者入院2 d内PaO 2、PaCO 2最低值分别为(100±19)、(42±4)mmHg,轻、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10、2、3例,无一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患者入院30 d时PaO 2、PaCO 2最低值分别为(135±28)、(37±8)mmHg,中、重度ARDS患病人数分别为3、1例,有11例患者氧合指数>300 mmHg。 结论:在群体烧爆复合伤患者翻身床治疗中导入前馈控制理念,通过提前控制翻身床应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的风险,确保翻身床翻身安全顺利完成,可促进烧伤创面修复和呼吸功能改善,提高患者救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皮低温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经皮低温消融髓核成形术(PCNP)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3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骨科收治的行PCNP的97例单节段DLBP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为PCNP组(接受PCNP手术治疗, n=43)和对照组(保守治疗, n=54)。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手术时间、责任节段、Pfirrmann分级及手术并发症。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常规门诊复查随访6~36个月,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采用数字评定法(NRS)评分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评价治疗效果。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Mean± 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治疗前后NRS评分及RMDQ评分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随访时间及等级分组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秩和检验。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处理数据,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PCNP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6.3±13.2) min(15~65 min),没有发生手术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RMDQ评分均显著下降( F组内=26.000,P=0.001; F组内=26.000, P0.001),PCNP组NRS评分、RMDQ评分下降更明显( F组间=5.666,P=0.024; F组间=4.261, P=0.048),而且PCNP组NRS评分、RMDQ评分随着时间的下降趋势也更明显( F交互=26.000,P=0.028; F交互=26.000, P=0.010)。 结论:PCNP治疗DLBP在疼痛缓解和改善功能障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PCNP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维持时间长,明显优于保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磁共振复合手术间手术流程优化及扫描安全核查方案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术中磁共振(IMRI)扫描安全核查方案,优化磁共振复合手术间手术流程,为磁共振复合手术间管理提供借鉴。方法:选取2019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复合手术间进行的207台颅内占位手术,基于目视管理理论,设计"点对点"固定归位法和IMRI"四方"安全核查表对手术流程进行调整。优化后对参与扫描安全核查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磁共振医师进行访谈,评价流程改进效果,采用Colaizzi现象学资料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对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磁共振医师的访谈归纳为2个主题:物品定点归位可以保证IMRI安全;"四方"安全核查能保障患者安全。结论:优化后的磁共振复合手术间手术流程及扫描安全核查方案能保障非兼容物品安全归位,并能提高扫描安全核查效率,提高IMRI扫描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湖南省放射治疗基本情况和质量安全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调查湖南省医疗机构放射治疗资源现状和质量安全情况。方法:根据调查内容设计基本情况调查表和质量安全自评表,通过网络方式进行分发和回收,对湖南省2022年所有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不包括部队医院)开展调查,由湖南省放射治疗质量控制中心采用分层抽样实地检查的方式核对质量安全评价情况。用Wilcoxon检验比较各单位的放疗质量安全自评得分与实地检查得分的差异。结果: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开展放射治疗的医疗机构共76家(不包括部队医院),其中三级医院62家、二级医院14家,年收治放疗患者总数44 253人。从事放疗工作的人员共1 381人,其中医师746人、物理师205人、技师397人、维修工程师33人。共有直线加速器88台(其中螺旋断层加速器3台)、伽马刀10台、后装机28台,每百万人口拥有加速器1.33台。正在开展三维适形放疗的单位有36家、静态调强放疗60家、容积弧形调强放疗20家、体部立体定向放疗27家、图像引导放疗44家、呼吸运动管理33家、后装放疗27家。质量安全评价情况中,放疗专业基本要求得分较高,2家单位取得满分,无不及格单位。放疗人员和组织、放疗流程、文档记录等方面无满分单位,得分集中在60~<80分,且均有部分单位不及格。结论:湖南省近年来放疗行业总体稳步发展,放疗人员结构趋向合理,但仍存在放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区设备利用率不高、技术开展不充分的情况。质量安全方面整体较好,但在放疗人员和组织要求、流程要求和文档记录方面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今后需要予以持续优化改进,同时将加大实地检查力度,保障放疗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全国156所试点医院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实施现状及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我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arly essential newborn care,EENC)核心措施实施现状。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新生儿安全项目”,对161所试点医院的8项EENC核心措施,包括出生后立即开展至少90 min母婴皮肤接触、延迟脐带结扎(延迟至生后1 min或脐带停止搏动)、出生后1 h内完成首次母乳喂养、出院时纯母乳喂养、延迟第1次洗澡(出生24 h之后)、袋鼠式护理、眼部护理(使用红霉素药膏或其他滴眼液)和肌内注射维生素K 1的实施情况进行问卷调研。调查表由试点医院根据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情况填写,其中新生儿疾病信息来自该院新生儿出生至出院期间的病历记录,新生儿死亡率通过助产机构门诊和住院病历记录获得。主要分析指标为东、中、西地区EENC核心措施实施率,以及开展EENC医院和未开展EENC医院新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常见病发生率。数据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共156所试点医院完成调查,其中东部地区66所(42.3%),中部地区45所(28.8%),西部地区45所(28.8%)。西部地区出生后立即开展至少90 min母婴皮肤接触、出生后1 h内完成首次母乳喂养、出院时纯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眼部护理和肌内注射维生素K 1的实施率均高于东、中部地区[分别为60.1%(62 491/104 012)与22.4%(104 991/467 982)和29.4%(31 419/106 812)、76.5%(78 188/102 266)与41.2%(188 740/458 627)和62.9%(67 200/106 812)、74.0%(60 062/81 141)与39.7%(181 921/458 627)和70.2%(74 947/106 812)、27.9%(1 407/5 035)与9.4%(1 670/17 807)和22.9%(2 510/10 968)、46.9%(48 442/103 313)与23.0%(105 917/461 176)和31.4%(31 731/100 966)、96.2%(51 674/53 729)与56.6%(263 273/465 433)和92.1%(98 365/106 812), χ 2值分别为58 218.40、50 113.04、55 466.24、1 456.92、24 686.13、72 696.66, P值均<0.001]。中部地区延迟脐带结扎、延迟第1次洗澡的实施率均高于东、西部地区[76.9%(82 161/106 812)与37.0%(163 808/443 285)和59.3%(60 596/102 266)、75.0%(80 159/106 812)与46.6%(216 935/465 433)和68.4%(71 161/104 012), χ 2值分别为62 516.10和37 987.11, P值均<0.001]。76所(48.7%)医院开展EENC,80所(51.3%)医院未开展EENC。未开展EENC医院的新生儿死亡率及新生儿窒息、败血症、肺炎、腹泻、眼部感染和脐带感染的发生率均高于开展EENC医院[分别为1.3‰(478/378 519)与1.0‰(645/679 795)、1.8%(6 849/378 519)与0.9%(5 895/679 795)、1.0%(3 917/378 519)与0.7%(5 029/679 795)、6.2%(23 481/377 890)与3.8%(25 463/679 795)、0.2%(916/378 519)与0.1%(950/656 781)、0.5%(1 837/370 540)与0.2%(1 403/656 949)、1.1‰(422/375 149)与0.6‰(405/672 291), χ 2值分别为22.62、1 766.11、184.86、2 832.09、100.89、866.59、64.94, P值均<0.001]。 结论:试点医院中仍有半数未开展EENC,开展EENC的医院具体措施落实情况也有待提高。部分地区EENC核心措施实施率较高,但存在地区差异;开展EENC医院的新生儿健康结局优于未开展EENC的医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