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影响因素的混合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解释性序列混合研究设计,应用基础描述性信息表、患者安全胜任力、一般自我效能、大学生元认知能力量表,对494名高职护生进行问卷调查;使用目的抽样法,对12名高职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总分131.22±30.5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时长、患者安全教育培训经历、患者安全教育培训态度、元认知能力及自我效能是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质性研究提炼出患者安全胜任力信心不足、患者安全胜任力的挑战、临床素养、元认知的激活4个主题.结论 高职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处于中上水平,建议院校领导、教师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和护生个性化需求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护生患者安全胜任力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毕业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调查护理毕业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院校患者安全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3所护理院校(湖南交通工程学院,湘环学院,南华大学护理学院)的380名护理毕业生,发放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患者安全胜任力护理人员自评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护理毕业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得分为(4.00±0.62)分,知识维度(4.00±0.63)分,系统维度(4.08±0.74)分,态度维度(4.24±0.75)分,技能维度(3.70±0.80)分。经 t检验、卡方检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安全了解程度和学历是影响护理毕业生患者安全胜任力的主要因素。 结论:护理毕业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处于中等水平;护理毕业生学历越高对患者安全越理解,其患者安全胜任力越高。护理院校需进行针对性改进教育方案,加强对低学历护理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加护理学生对患者安全的了解程度,进一步提高护理毕业生的患者安全胜任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在肿瘤科规培护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肿瘤科接受传统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对照组,以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接受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培训的30位护士作为观察组,两组护士均培训4 w。记录两组护士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癌症知识得分、培训前后的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得分、带教老师和患者对两组护士的评价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于教学培训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增强职业胜任力等方面的评分和癌症相关并发症的知识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培训后,所有护士的考核得分均明显上升,且观察组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带教老师对观察组护理技术、工作态度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患者对观察组护士在安全意识等方面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基于柯式模型的分阶段系统化教学模式用于培训肿瘤科护士可以调动其学习热情,提升学习主动性,显著增强护士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临床操作能力,从而能增加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分级方法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当前临床助产士所具备的核心胜任力的确认、分级方法。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18年2—6月对14名北京地区助产医疗专家、管理者、教师、助产士等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实施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的需求,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方法以及各级别的特征,实施助产士核心胜任能力分级对今后工作有积极的影响。结论:管理者应从多方面对助产士具有的核心胜任力进行考核,并根据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进行分级,完善助产士人力资源调配,提高助产士核心胜任力,促进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级护理学2个本科班级共计103名学生,根据学生所在班级,将其分为两组,护理一班为研究组,护理二班为常规组。常规组学生采取常规教学方法,研究组学生采取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比较两组学生日常考试及学期末考试结果,同时比较两组学生在竞赛前后的岗位胜任力评分。结果:研究组学生在急救流程、基础护理、安全护理、用药护理、监护护理、宣传指导、记录填写等日常考试内容中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同时,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能力、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及急救技能等出科考试内容得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另外,竞赛前,研究组学生各项岗位胜任力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竞赛后,两组学生岗位胜任力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学生在护理评估、护理操作技能、沟通能力、病例分析及健康教育等方面评分仍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且优势进一步明显。 结论:在急救护理学课程中进行急救情境模拟演练配合竞赛活动,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理论说及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其岗位胜任力的提高,进而通过提高其护理意识,促进其在参加工作后护理质量的提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疗机构手术室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手术室在药品的使用及管理全过程中存在用药错误风险。手术室用药错误类型包括处方/医嘱开具错误、处方/医嘱传递错误、调剂错误、标签错误、配制错误、给药技术错误、监测错误、药品储存错误和基数药品设置错误等。用药错误的风险因素主要存在于手术室处方开具与传递、药品调剂和分发、给药与监测及药品管理等环节中。手术室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实施自动化和计算机化、制定标准化标识和流程、建立审核项目清单)和管理策略(推荐手术药房管理模式、加大临床药学支持力度、手术室内药品分区存放、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药品养护管理、倡导安全用药文化、加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专业技能培训等)。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参与手术室药品使用和管理的所有人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能力的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实施与效果,为神经外科临床护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49名护士,于2020年8~10月进行为期3个月的临床综合实践培训,应用柯式评估模型对护士培训的满意度、专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等指标的对比,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价。结果:在反应层,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的满意度得分为(92.39±2.20)分,总体满意度较高。在学习层,培训后理论成绩为(85.08±7.93)分,操作成绩为(92.69±3.62)分,培训后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40/-7.830, P<0.01)。在行为层,培训后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得分为(88.77±8.15)分,较培训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9.870, P<0.01)。在结果层,抢救工作质量达标率培训前为85.71%,培训后为97.96%,培训后的达标率明显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130, P<0.05)。 结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综合实践培训模式对提高神经外科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效果显著,有助于保障患者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以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课程培训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从培训角度改进急诊气道管理,探讨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培训模式。方法:根据以病人安全为中心的临床处理原则,结合临床实际流程,设计气道管理培训课程。课程以气道管理的CHANNEL流程为主线,重点讲述人工通气和氧疗技术,快速诱导插管技术。授课过程以临床处理流程为主线,采用实物展示、视频演示和事物联系的方法进行讲解。以自由报名或定向招生开课。课后采用网络问卷的形式,收集急诊气道管理课程学员对课程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分析。结果:在全国13个城市举办了15场培训,参加学员566名。收到反馈问卷185份,单项课程内容,学员认为较难理解的部分前三位是氧疗(48人,25.9%)、CHANNEL流程讲解与演练(48人,25.9%)、快速诱导插管流程(47人,25.4%)。课后41人(22.2%)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140人(75.7%)部分改变了急诊气道管理的工作流程,4人(2.2%)依然采用原来的工作流程。结论:基于临床流程为导向的急诊气道管理课程符合目前临床需求,可以更好地实现临床岗位胜任力的培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对专科精密器械安全循环使用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究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对手术室专科精密器械安全循环使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2021年1~3月及4~6月期间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手术室使用专科精密器械情况作为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前、后研究对象,在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前,对手术室专科精密器械采取常规管理措施,在开展该活动后,对专科精密器械采取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干预,探究开展改善活动前后专科精密器械使用缺陷率、物品准备效率及相关人员核心胜任力。结果: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后,使用缺陷率为4.97%(31/624),显著低于开展前的30.48%(171/5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专科精密器械准备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且物品重复使用次数为(4.75±0.23)次,显著多于开展前的(3.43±0.41)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另外,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后,相关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评分为(123.26±5.47)分,显著高于开展前的(102.46±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在手术室专科精密器械安全循环使用管理中开展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能够有效降低器械使用缺陷率,同时对提高物品准备效率及相关人员核心胜任力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医工融合在预防医学专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就医工融合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食品卫生"教学改革中应用的价值与意义进行探讨,同时重点阐述了本校践行医工融合的教育理念。将食品科学融入在"食品卫生"的教学革新的方案中,借助食品科学对于食品卫生乃至整个产业链的理解和运用,取"食品科学"之"长",补"营养与食品卫生学"之"短",完善教程体系,优化"双师型"师资配置,改进教学方式。采用传统教育方式与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技术相结合,使之达到理论与应用相呼应、培养具备新时代该领域岗位胜任力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