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监测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收治的240名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以及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分别对产妇进行评估和分组,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低风险组( n=63),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中风险组( n=49),以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得分>20分且孕12~20周妊娠糖尿病风险补充评分表得分>33分为高风险组( n=128)。检测三组产妇空腹血糖(FPG)水平;新生儿出生后1 h内采用葡萄糖氧化酶血糖仪检测血糖值,并予早吸吮;出生后72 h内采用连续动态血糖监测方法对新生儿进行血糖水平,并比较三组出生后1 h内及6、12、24、48、72 h的新生儿血糖水平和产后72 h内低血糖发生率。 结果:240名风险组新生儿中,197名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82.08%。三组新生儿治疗前低血糖、72 h内出现低血糖1次、反复出现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三组新生儿出生后1 h内、6、12、24 h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后48、72 h三组新生儿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会出现反复低血糖现象,风险分级级别越高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越高。故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进行风险评估,对其血糖实时监控以及进行相应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DRG背景下采用动态诊疗方案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和比较常规治疗和动态诊疗方案(简称3C疗法)两种方式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6至12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内分泌科的T2DM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降糖治疗,试验组采用包括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和糖尿病软件管理的3C疗法监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住院时间及费用等。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糖相关指标及血糖波动相关指标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2h餐后血糖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同时,治疗后试验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2h餐后血糖较对照组进一步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血糖水平的标准差及日内最大与最小血糖值之差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比治疗前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糖水平的标准差、日内最大与最小血糖值之差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3C疗法有利于T2DM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缩短住院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5G+“三早”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4)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筛查和生活方式干预是糖尿病防控的关键。生活方式干预需要长期坚持和持续行为改变,否则将影响服务对象的依从性和干预效果。持续葡萄糖监测(CGM)能提供血糖实时变化的可视化数据,被视为激励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教育工具,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的糖尿病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的自我管理能力。本共识提出构建5G+“三早”(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糖尿病健康管理模式,包括依托数字化健康管理系统,整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个体智能监测终端形成“医院-社区-家庭/个人”健康信息多端数据共享云平台;应用5G智能可穿戴设备实施连续、动态、实时的健康指标居家监测和糖尿病风险预警;对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实施早筛查和风险评估,将基于CGM的24 h平均血糖作为一种可供参考的糖尿病风险评估指标;在遵循糖尿病健康教育、饮食、运动、心理和药物干预的综合性干预原则基础上实施分层管理,根据CGM技术提供的连续、动态、实时的血糖监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干预方案,联合智能应用程序实施个体化的精准健康管理,建立糖尿病的“三早”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围手术期患者血糖异常高发,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合理地监测并控制血糖是围手术期管理的关键环节。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够实时反映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有利于更及时地发现和纠正血糖异常。本文综述了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意义、应用的准确度和应用的效果,旨在为医护人员合理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和调控围手术期患者血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远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准确性及安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远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CGMS)iWel NR在糖尿病及高危人群中使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组1共48例单独佩戴iWel NR 7 d,组2共12例同时佩戴iWel NR、Guardian RT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3 d,收集同时刻配对的CGM-自我监测指尖血糖(SMBG)值,采用相关系数( r)、平均绝对差值的相对数(MARD)、绝对差值相对数的中位数(MedARD)、偏差一致率分析iWel NR数据的准确性,Clarke误差栅格分析(Clarke-EGA)分析临床准确性。所有患者完成调查问卷一份,用于评估iWel NR的安全性。 结果:60例患者共收集到833对CGM-SMBG值,相关系数 r=0.88, P<0.01;MARD为13.06%,MedARD为10.84%;与SMBG值相比,在20%、30%、40%的偏差一致率分别为78.0%、93.2%、97.4%;Clarke-EGA显示A+B区占98.9%。与Guardian RT的头对头研究中,12例患者共收集115对CGM-SMBG值,Guardian RT的MARD、MedARD分别为12.59%,9.54%,iWel NR的MARD、MedARD分别为10.35%、8.01%。进一步按SMBG值进行分层,提示SMBG值在3.9~10 mmol/L时,iWel-NR的MARD、MedARD最低,Clarke-EGA中A+B区占比最高。60份问卷结果提示未发生不良安全事件。 结论:iWel NR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及良好的安全性,其准确性稍高于Guardian RT;iWel NR的准确性受血糖水平的影响,血糖越接近理想范围时,准确性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糖尿病患者休闲潜水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多年来,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需要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一直被认为不宜潜水,因在潜水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高。潜水时血糖因运动消耗而趋于快速下降,高气压环境还可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潜水活动对糖尿病患者的通常要求是除血糖增高外身体健康状况基本良好,无并发症,血糖控制达标,并严格遵守相关规则。连续动态血糖监测可实时了解潜水前后血糖水平,指导血糖控制。虽然目前休闲潜水的体格要求较前宽松,但仍要严格评估潜水员身体健康状态、血糖控制水平,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本共识旨在给出糖尿病患者休闲潜水指南,供临床医师和潜水爱好者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清肝补脾降糖饮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肝旺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清肝补脾降糖饮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成人T2DM肝旺脾虚证临床疗效。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20年2月-2021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T2DM肝旺脾虚证患者10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51例。2组均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加用磷酸西格列汀,观察组加用清肝补脾降糖饮。2 组均治疗12 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证候评分;采用干化学法和罗氏电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FPG)、2 hPG、HbA1c、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实时监测动态血糖,包括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百分比、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AR)百分比、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内时间(TBR)百分比;观察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48/52)、对照组为56.9%(29/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32, P<0.01)。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 t=6.30, P<0.01)。观察组治疗后HbA1c达标率为46.2%(24/52)、对照组为23.5%(12/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80, P=0.016)。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AGE、TAR、TBR降低,TIR升高( 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0.78、1.06、0.22、1.45,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PG、2 hPBG、HbA1c水平降低( 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32、0.18、1.50, 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FINS水平和HOMA-IR降低( P<0.01),但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1.25、0.51, 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轻度恶心2例、一过性腹泻1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5, P=0.118)。 结论:清肝补脾降糖饮可改善成人T2DM肝旺脾虚证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TIR和血糖达标率,疗效与磷酸西格列汀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初次使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t-CGM)的体验。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接受rt-CGM的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个性化、一对一深入访谈收集资料,以质性研究内容分析法总结访谈资料,提炼并对主题进行解释。结果:在本次访谈中,共获得5个主题,其中,动态血糖监测前有2个主题,分别为患者对rt-CGM的认可度高、期望了解血糖波动情况是患者接受rt-CGM的主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后有3个主题,分别为rt-CGM异常血糖报警会给患者带来消极情绪、患者对使用rt-CGM时仍需每天测4次指尖血血糖的校准方法存在分歧、患者质疑rt-CGM测量数据的准确性。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愿意接受rt-CGM,但仍存在较多误解。医护人员应从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的正确认知、加强护士规范化操作培训等多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使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持续葡萄糖监测及其在糖尿病合并心血管高风险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共病现状严峻,全面的血糖监测管理对于改善血糖控制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非常重要。持续葡萄糖监测(CGM)系统可以提供动态、实时、多维度的血糖信息,有助于降低血糖变异性和减少隐匿性高低血糖事件,改善预后。然而,CGM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直接影响还缺乏证据。该文综述了CGM及其相关血糖参数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结局的关系,探讨了其在有心血管高风险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TyG指数与血压变异性及亚临床靶器官损伤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4/8/31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血压变异性(BPV)及亚临床靶器官损伤(STO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26例EH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佩戴动态血压监测仪,收集24 h实时血压,同时行亚临床靶器官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发生STOD归为STOD组(n=107);未发生STOD者归为NSTOD组(n=119).采用单因素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EH患者发生STOD的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TyG指数与BPV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TyG指数、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CR)、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24 h舒张压(SBP)标准差(24 hSSD)、日间SBP标准差(dSSD)、夜间SBP标准差(nSSD)、24 h SBP变异系数(24 hSCV)、日间SBP变异系数((1SCV)、SBP加权标准差(SBPWSD)、SBP实际变异均值(SBPARV)水平、夜间血压下降率均是影响EH发生STOD的相关因素(P<0.05);回归分析显示,TyG指数、24 hSSD、dSSD均是影响EH患者STOD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yG指数与BPV中24 hSSD、dSSD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TyG指数、BPV中24 hSSD、dSSD均是影响EH患者发生STOD的危险因素,临床上可早期监测,以早期诊断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