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肾折叠术在儿童极重度肾积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15例极重度肾积水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平均年龄为5.1岁,年龄范围为7个月至8岁;患侧为左侧10例,右侧5例。将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治疗组,A组8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B组7例,采取的手术方式为腹腔镜肾盂成形术联合肾皮质折叠缝合术。所有患儿的肾盂分离距离均>40 mm,术前检查提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致肾积水,其中1例合并肾外伤。结果:所有患儿术后均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肾周引流管和导尿管。观察术后患儿恢复情况,了解其尿路感染、肾功能恢复情况和肾脏形态恢复情况。所有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范围为110~195 min,术后2~3 d拔出肾周引流管,7~10 d拔出导尿管,6~8周拔出输尿管内支架管。A组患儿中5例术后出现反复尿路感染;5例中的2例经抗感染治疗痊愈,肾脏体积较大;5例中的3例行肾造瘘术,术后1例感染治愈后行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排泄基本通畅,拔出造瘘管后恢复顺利,但肾脏形态较大,另2例经顺行肾脏输尿管造影检查提示肾脏容积较大,排泄缓慢,夹闭肾造瘘管后患侧腰部疼痛,提示局部梗阻,再次行腹腔镜肾盂成形并肾脏折叠术,术后恢复顺利,术后未再出现反复尿路感染。B组患儿中的3例在留置内支架管期间出现暂时性的尿路感染,经拔出支架管并积极抗感染后治愈。所有患儿复查核素肾动态显像显示分肾功能较前好转,肾小球滤过率提高,排泄曲线有下降段,B组患儿肾小球滤过率恢复程度较好于A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在肾脏形态及肾皮质厚度方面,B组优于A组。结论:腹腔镜肾折叠术联合肾盂成形术适用于儿童极重度肾积水肾脏形态和功能的修复,有助于肾内尿液的排空和尿路感染的控制,肾脏形态恢复好,极重度肾积水合并肾皮质较薄时,肾折叠术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80岁以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2014年8月至2019年9月在我院行保留导尿并发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年龄大于80岁老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方法分析患者合并血流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果:138例患者合并血流感染,感染率为9.28%。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拔管时机(感染后延期拔管或未拔管)、泌尿道手术、使用糖皮质激素、肿瘤化疗、人血白蛋白浓度降低、血糖、多重耐药菌感染是80岁以上老年患者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合并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拔管,控制血糖,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多重耐药菌感染,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与肿瘤化疗和关注泌尿道手术等可减少80岁以上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老年患者合并血流感染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导尿管表面抗菌涂层的构建策略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在增加患者发病率的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在导尿管表面构建抗菌涂层是预防和解决导管相关尿路感染最有效和最实用的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导尿管表面不同类型抗菌涂层的构建策略(主动策略和被动策略),并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讨论。目前关于导尿管抗菌涂层的研究逐渐成熟,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抗菌效果不足、细菌耐药产生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联合抗菌策略,并对导尿管表面抗菌涂层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一展望,以期能够为导尿管抗菌涂层的设计和选择提供一定的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APSIC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是指患者留置导尿管后,或者拔除导尿管48 h内发生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CAUTI会加重患者病情,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成本及患者经济负担,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亚太地区感染控制学会(APSIC)召集亚太地区感染预防与控制专家成立工作组推出了《APSIC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指南》[ APSIC guide for prevention of catheter 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CAUTIs),简称"APSIC指南"],内容涉及留置导尿患者CAUTI的预防和管理,涵盖患者导尿管置入、维护和拔管整个过程,APSIC指南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本文从CAUTI危险因素、诊断、预防方案的制定、监测和预防方案的实施等方面对APSIC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临床医务人员预防CAUTI提供科学的指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对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1 128例重症患者,根据其是否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分为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1 063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 128例重症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65例,发生率为5.76%(65/1128)。65例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患者共分离病原菌79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43.04%(34/79);其次为真菌和革兰阳性菌,分别占25.32%(20/79)和24.05%(19/79)。两组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及24 h尿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及合并高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 OR=0.443,95% CI:0.228~0.860)、侵入性操作( OR=1.613,95% CI:1.163~2.104)、留置导尿管时间( OR=2.719,95% CI:2.314~4.106)、24 h尿量( OR=4.362,95% CI:1.974~10.915)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合并糖尿病、侵入性操作、留置导尿管时间等。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关措施以避免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从而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核查表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设计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质控)核查表(Checklist)并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查阅《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等指南及相关文献,设计重症医学科质控Checklist,包括质控数据收集、病历质量核查、特殊诊疗、院感防控督查4个部分。每月由副高以上职称医师担任质控主任,负责全科质控的实施,每日晨交班时完成过去24 h内的数据收集,对当日拟进行的特殊诊疗行为进行讨论、登记,并与护理组长协调,在全天对全科室进行质量把控,监督每位医务人员的不合理行为,对运行病历和出科病历进行检查,巡查各岗人员值班状况。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2018年和2019年(实施Checklist)与2017年(未实施Checklist)的数据,包括收治患者情况、科室管理资料、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以及三管感染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标化病死率等主要质控指标。结果:2017、2018、2019年收治患者数分别为373、446、480例,2018年和2019年的年增长率分别为19.57%、7.62%,2019年较2017年增长了28.69%。3个年度收治患者年龄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2017年比较,2018年和2019年患者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d:8.99±6.12、9.14±7.02比10.20±7.21),VAP、CRBSI和CAUTI发生率均明显降低〔VAP(例/千机械通气日):12.97±3.60、9.62±3.14比17.48±4.89,CRBSI(例/千导管日):3.75±2.19、3.87±1.87比6.19±3.13,CAUTI(例/千导尿管日):3.29±2.18、3.28±1.87比5.61±3.18〕,标化病死率亦明显降低〔(77.27±7.24)%、(70.61±7.49)%比(84.41±9.05)%〕,每月院感防控督查发现的不合理人次明显减少(人次:54.00±6.30、41.08±10.76比72.08±19.68),每月特殊诊疗人次大幅增加(人次:1 056.67±235.27、1 361.75±278.48比722.25±145.96),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93.21±3.68)%、(96.59±2.49)%比(87.86±5.28)%〕和深静脉血栓(DVT)预防率〔(91.13±6.36)%、(96.23±2.99)%比(85.58±7.68)%〕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3年所有病案均为甲级病案,且2018年和2019年病案平均得分均明显高于2017年(分:96.82±2.84、96.73±2.94比93.70±3.33,均 P<0.05)。与2018年比较,2019年患者VAP发生率、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DVT预防率、标化病死率均进一步改善,每月院感防控督查发现的不合理人次进一步下降,每月特殊诊疗人次进一步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重症医学科应用质控Checklist,可以建成有效的质控体系与制度,有助于降低三管感染的发生率和标化病死率,缩短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提高医护人员的质控意识和执行力,促进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引导下早期拔除导尿管对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女性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早期拔除留置导尿管对术后麻醉复苏室全身麻醉女性患者苏醒质量和尿管相关感染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行宫腹腔镜手术的146例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2组,剔除4例。患者术后在麻醉复苏室经超声先评估膀胱的功能,观察组71例患者未见异常,抽尽膀胱残余尿液后拔除导尿管。对照组71例患者未见异常,术后24 h拔除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第一次膀胱排空后的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躁动发生率、尿路感染率、第一次步行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麻醉复苏室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7.0%(5/71)和22.5%(16/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一次步行时间[(10.5±4.1)h vs (18.9±6.5)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3.2±1.3)d vs (5.1±2.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尿路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 vs 9.8%, P<0.05),观察组导尿管拔除后尿路刺激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 vs 14.0%, P<0.05)。 结论:对于不复杂的妇科宫腹腔镜手术术后患者,超声评估膀胱的功能,抽尽膀胱残余尿后立即拔除尿管,较术后24 h后拔除导尿管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2018年1月—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与创面修复科收治26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其中男192例、女68例,年龄20~93岁。统计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总发病率、病原菌检出情况、主要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根据是否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将患者分为感染组(43例)和非感染组(217例)。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性别、年龄、烧伤总面积、会阴部烧伤深度、臀部烧伤深度、烧伤部位等基本情况,合并糖尿病、吸入性损伤、低蛋白血症情况,气管切开、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等有创操作情况,以及导尿管留置时间、导尿次数、膀胱冲洗情况。筛选影响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该研究中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总发病率为16.5%(43/260)。检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为真菌;主要革兰阴性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主要革兰阳性菌为屎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曲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高于70.0%,对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56.3%~68.8%,对头孢他啶、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屎肠球菌对环丙沙星、青霉素的耐药率均为85.7%,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四环素的耐药率为14.3%~57.1%,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2组患者性别、合并低蛋白血症情况、会阴部烧伤深度、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情况、膀胱冲洗情况、导尿次数、导尿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7.80、4.85、10.68、9.11、16.48, Z值分别为-4.88、-5.42, P<0.05);2组患者年龄、烧伤总面积、合并糖尿病和吸入性损伤情况、烧伤部位、臀部烧伤深度、气管切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会阴部深Ⅱ度烧伤、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均为影响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2.86、2.63、2.79、2.34、1.04,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1~6.73、1.03~6.71、1.03~7.59、1.05~5.22、1.02~1.06, P<0.05)。 结论: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较高,其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且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性别、会阴部深Ⅱ度烧伤、非会阴部/臀部的清创/植皮手术、膀胱冲洗、导尿管留置时间为会阴部和/或臀部烧伤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MDROs尿路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及血清PCT、尿β2-MG的早期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输尿管上段结石并发多重耐药菌(MDROs)尿路感染的危险影响因素,并分析血清降钙素原(PCT)、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259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根据是否并发MDROs尿路感染分为MDROs组(31例)和无MDROs组(228例)。比较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饮酒史、吸烟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结石大小、结石数量、鹿角形结石、泌尿系梗阻、手术方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结石残留、生化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尿素氮(BUN)、肌酐(Cr)、PCT、C反应蛋白(CRP)、尿β2-MG];采用Pearson分析WBC、NEU、PCT、CRP与BUN、Cr、尿β2-MG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ROs尿路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生化检验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糖尿病、泌尿系梗阻、手术方式、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结石残留、WBC、NEU、BUN、Cr、PCT、CRP、尿β2-M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WBC、NEU、PCT、CRP均与BUN、Cr、尿β2-MG呈正相关(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泌尿系梗阻、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结石残留、WBC、NEU、BUN、Cr、PCT、CRP、尿β2-MG均是MDROs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CRP、尿β2-MG联合诊断的AUC为0.926。 结论:糖尿病、泌尿系梗阻、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结石残留、WBC、NEU、BUN、Cr、PCT、CRP、尿β2-MG均是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术后发生MDROs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且在早期检测血清中的PCT、尿β2-MG水平可辅助临床诊断MDROs尿路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与Politano-Leadbetter术在儿童输尿管膀胱再植中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与Politano-Leadbetter术治疗儿童膀胱输尿管连接部梗阻(VUJO)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8例VUJO患儿病例资料,按时间先后分为气膀胱腹腔镜Cohen术式组(C组)(28例)和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式组(P组)(20例)。比较2组患儿手术时间、术后保留导尿管时间、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肾积水、输尿管扩张、肾功能改善情况等相关资料。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或 Fisher′ s确切概率法比较,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比较。 结果:48例患儿均由同一手术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C组6例巨输尿管患儿行输尿管裁剪,P组2例肾盏输尿管结石患儿术后无残留。C组与P组手术时间比较[(136.5±35.4) min比(165.8±33.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4, P=0.002)。术后随访(10.3±2.6)个月,C组和P组术后2个月内分别有8例、6例出现尿路感染,均予抗感染保守治疗后好转,拔除D-J管后感染控制,术后6个月复查静脉肾盂造影显示输尿管走行通畅。C组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62±0.54) cm比(2.55±1.24) cm, t=-5.027, P=0.001];输尿管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0.95±0.27) cm比(1.51±0.52) cm, t=-8.495, P<0.001];肾皮质厚度较术前明显增加[(1.47±0.25) cm比(0.86±0.46) cm, t=2.028, P=0.004];利尿肾图显示分肾功能较术前明显提高[(46.27±2.16)%比(41.83±3.04)%, t=1.647, P=0.030]。P组术后6个月复查超声肾盂前后径较术前明显较小[(1.48±0.82) cm比(2.68±1.41) cm, t=-2.740, P=0.003];输尿管最大直径较术前明显减小[(1.05±0.46) cm比(1.36±0.27) cm, t=-1.635, P=0.040];肾皮质厚度较术前增加[(1.38±0.33) cm比(0.74±0.39) cm, t=9.073, P<0.001];利尿肾图显示分肾功能较术前明显提高[(45.18±3.35)%比(39.55±2.49)%, t=1.277, P=0.030]。Politano-Leadbetter术较Cohen术后肾盂前后径恢复更好[(1.48±0.82) cm比(1.62±0.54) cm, t=-1.748, P=0.030]。 结论:气膀胱腹腔镜Politano-Leadbetter术建立了较长的黏膜下隧道,不改变输尿管走形及开口位置,治疗VUJO合并肾盏、输尿管结石效果确切,术后肾积水恢复较Cohen术更好,但手术难度大、时间长,手术医师可根据自身经验选择合理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