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小儿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常见的小儿脑损伤主要包括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创伤性脑损伤、脑瘫、脑出血等,这类疾病在临床上较难治疗,可引起不可逆的损伤,导致严重的后遗症.脑损伤发病机制复杂,普遍认为神经炎症、缺血、细胞凋亡是引起脑损伤的关键因素.基于小儿大脑未成熟时有强大的神经重塑性,故小儿脑损伤已成为再生医学上有吸引力且有发展前景的研究方向.来自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MSC-Exos)在无细胞治疗方面隐藏着巨大的潜能,在不久的将来是替代细胞和药物治疗的新策略和新突破.本文将以hUMSC-Exos通过介导不同的信号通路及表达因子等分子机制减少神经炎症、促进神经再生、刺激血管生成、抗细胞凋亡修复脑损伤的过程展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如高胆红素血症、缺血缺氧性脑病、巨细胞病毒感染、脑瘫等均可导致脑干听觉系统神经纤维变性坏死,髓鞘破坏,造成听力损害。传统听觉测试因患儿年龄小或疾病状态影响难以实施,尤其是确定小婴儿病变部位及损害程度较困难。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是一种敏感且客观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方法,对评估脑干听觉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儿科临床BAEP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肌力及照顾者压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对小儿脑瘫患者肌力及照顾者压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的92例脑瘫患儿及92名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引导组,每组各46例脑瘫患儿及46名主要照顾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引导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干预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中文版、照顾者压力量表(CSI)、汉化版家庭管理量表(FaMM)评价两组患儿肌力及照顾者压力、疾病管理能力。纳入对照组43例,引导组为42例。结果:干预后,两组MAS评分均较入院时下降,引导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引导组照顾者CS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FaM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引导式教育可有效降低脑瘫患儿肌力,减轻照顾者压力,提高照顾者疾病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游戏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游戏对脑瘫患儿负性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2017年11月—2019年1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脑瘫患儿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患儿采取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游戏等护理措施,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持续干预3个月后进行上门随访,发放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儿童生活质量量表、Conners父母症状问券(PSQ),统计分析患儿的康复质量及负性情绪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WeeFIM、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S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通过微视频联合情景模拟游戏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同时还可提高患儿独立性,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流派头皮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临床研究概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焦氏头针、靳氏头针、国际标准化头针及朱氏头皮针在小儿脑性瘫痪治疗中应用较多。不同头皮针流派各有所长,其理论基础、取穴标准有异,但亦有共通之处,如选取的某些穴区在大脑皮层对应的位置大多邻近或相同,在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语言方面疗效均较为明显。单一头皮针或头皮针结合其他疗法均可取得较好疗效。今后还需规范临床治疗方案,比较不同流派疗效,完善随访跟踪,深入基础研究,以促进头皮针在临床治疗脑瘫中的应用与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探析王雪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技术探究王雪峰教授运用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的用药规律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Excel、OriginPro 2021、IBM SPSS Modeler 18.0等软件整合王雪峰教授近年临床医案,对其进行数据挖掘,总结核心处方及用药规律;将核心处方通过BATMAN-TCM、GeneCards、OMIM、TTD等数据库提取核心药物和疾病的潜在基因靶点,通过Venny 2.1.0提取交集基因,其结果依次进行蛋白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基因本体分析以及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Cytoscape 3.7.2构建"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结果 共纳入临床医案97则,涉及辨证论治处方97个,中药126味,其中21味高频中药,性味以温、甘、辛为主,主要归脾、肝、肺经;聚类分析得到5个有效聚类群;关联分析得到113条关联规则,并总结出王雪峰教授治疗脑瘫的核心处方为"白芍-甘草-大枣-黄芪-桂枝-茯苓";核心处方有效活性成分158个,涉及基因靶点621个,疾病靶点974个,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67个;PPI网络分析共得到67个节点,304条边,平均节点度值9.07;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分析中涉及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BP)229条,细胞组成(cellular component,CC)57条,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59条.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出71条信号通路;复杂网络分析共有793个节点,2107条边,度值阈值为5.314,平均度值2.03.茯苓酸B(Poricoic Acid B)、芍药内酯苷(Albiflorin)以及乳酸菌素(Lactiflorin)可能是治疗脑瘫发挥关键作用的活性成分.结论 王雪峰教授治疗脑瘫从肝脾论治,以补虚扶正、和血通痹为治疗大法,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为底方临证加减疗效确切,有理可依,有据可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1 712例住院脑性瘫痪患儿五运六气禀赋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从中医五运六气的角度探讨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的先天运气禀赋特征.方法 采集1 712 例住院脑瘫患儿病历信息,提取阳历出生日期并进行干支转化.分析岁运、司天、在泉、主气、客气、岁运-司天-在泉的分布特征.结果 太木年出生脑瘫患儿人数最多(216 例,占12.6%),少金年出生脑瘫患儿人数最少(123 例,占 7.2%),岁运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司天之气中少阳相火所在年份的患儿人数最少(262 例,占 15.3%),少阴君火所在年份的患儿人数最多(330 例,占 19.3%);在泉之气中厥阴风木所在年份的患儿人数最少(262 例,占15.3%),阳明燥金所在年份的患儿人数最多(330 例,占19.3%),司天和在泉之气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太阳寒水为主气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多(684 例,占 40%),以少阳相火为主气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少(179 例,占 10.5%);以太阳寒水为客气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多(342 例,占20%),以厥阴风木为客气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少(251 例,占14.7%),主气和客气六气间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太木—少阴君火—阳明燥金年份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多(143 例),以少土—厥阴风木—少阳相火年份出生的患儿人数最少(5 例).不同综合运气禀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出生时的运气禀赋存在明显特征,为小儿脑瘫的中医治疗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观察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对小儿痉挛性脑瘫患者运动发育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性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观察组加用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发育、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波波幅、刺激阈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波波幅低于治疗前,刺激阈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波波幅低于对照组,刺激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运动发育,降低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发音器官矫正联合语言训练对小儿脑瘫并语言障碍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发音器官矫正联合语言训练对小儿脑瘫并语言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脑瘫并语言障碍康复治疗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常规组单纯给予语言训练,研究组给予发音器官矫正联合语言训练.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构音障碍(Frenchay构音障碍表评价结果)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5分法评估结果)测评结果,以及两组患儿的疗效和家属满意度.结果 两组构音障碍和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治疗后测评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高于常规组的60%(P<0.05);研究组家属总满意率为90%,高于常规组的75%(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并语言障碍康复治疗中给予发音器官矫正联合语言训练疗效理想,还可提升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探讨CT联合MRI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 探讨CT及MRI联合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020年5月~2022年10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实施CT和MRI检查明确解剖学改变,并进行康复治疗.统计CT、MRI及联合对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的诊断结果;采用CT、MRI及联合方法对患儿的康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CT联合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为0.00%,低于MRI的8.33%和CT的 15.00%(P<0.01),且MRI诊断小儿脑瘫无解剖学改变占比低于CT(P<0.01);CT提示康复治疗后,5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MRI提示康复治疗后,55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联合检查提示康复治疗后,62例小儿的脑内病灶有所改善;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治疗后CT检查脑白质面积、MRI检查中央前沟体积和额上沟体积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基本康复和显著性改善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无明显疗效患儿(P<0.05),基本康复患儿上述指标均高于显著性改善患儿(P<0.05).结论 在小儿脑瘫解剖学改变诊断及康复效果评价中,CT及MRI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且二者联合的效能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