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基于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比太极拳训练前后患者大脑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的变化,探讨太极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中枢效应机制.方法 招募CFS患者25例(试验组)及健康受试者27例(对照组),均接受1个月的太极拳训练,比较2组36项健康调查简表(SF-36)得分变化及VMHC改变.结果 训练前,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双侧枕下回、中央旁小叶、舌回、岛叶、颞上回等脑区的VMHC减弱.训练后,试验组SF-36各项得分均显著升高(P<0.001),双侧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VMHC显著增强且全脑VMHC差值与SF-36中精力得分差值呈正相关(r=0.456,P=0.025);对照组SF-36中部分得分显著升高(P<0.05),未见VMHC显著变化的脑区.结论 太极拳能够有效提升CFS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改变可能与枕下回、颞上回、楔前叶、中央旁小叶等脑区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无明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乳腺癌患者脑血流变化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采用磁共振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PCASL)技术探索乳腺癌患者术后脑血流量(CBF)改变,同时采用神经心理学量表研究乳腺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方法 选取接受外科手术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7例,以及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3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估以及全脑CBF和T1高分辨率结构像数据采集.一般资料、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以及相关性分析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磁共振数据采用SPM 8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相比,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左侧海马旁回、左侧岛叶、双侧额上回以及右后内侧额叶皮质CBF减低,并且术后天数与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CBF呈正相关.结论 尽管乳腺癌患者术后没有出现认知功能的降低,但麻醉手术仍会导致多发脑区血流量减低.而右后内侧额叶皮质、双侧额上回的异常脑血流灌注随术后时间进展可以出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形态学及结构协变网络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大脑灰质体积、灰质皮层厚度及基于皮层厚度的结构协变网络(structural covariance network,SCN)的拓扑属性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筛选了250例来自ADNI数据库的被试,包括AD组100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s)组150人.首先,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方法(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和基于表面的形态学分析方法(surface-based morphometry,SBM)分别计算每组被试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并比较其组间差异.其次,将有组间差异的脑区定义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每一个ROI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值,与认知量表进行偏相关分析.最后,构建基于皮层厚度的SCN并利用图论分析方法分析该网络的全局属性及局部属性的变化特征.结果第一,相较于HCs组,AD组的灰质体积和皮层厚度显著下降[体素和顶点水平总体误差(family-wise error,FWE)校正后P<0.001].AD组灰质体积下降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海马、双侧眶额皮层、左侧岛叶、右侧枕下回、左侧楔前叶、左侧中央前回、左侧中央扣带回.AD组皮层厚度变薄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颞叶、双侧额叶、双侧顶叶、双侧扣带回、双侧梭状回、双侧岛回、双侧楔前叶等.第二,偏相关分析表明,A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分别与右侧海马体积[rs=0.35,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后P<0.001]、左侧海马体积(rs=0.38,FDR校正后P<0.001)、右侧梭状回皮层厚度(rs=0.38,FDR校正后P<0.001)呈正相关;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um of Boxes,CDR-SB)评分与左侧梭状回皮层厚度(rs=?0.39,FDR校正后P<0.001)呈负相关.第三,脑网络分析表明,AD组SCN的全局效率(P<0.001)、局部效率(P=0.03)及小世界属性(P<0.001)高于HCs组,最短路径低于HCs组(P<0.001).结论联合VBM、SBM的形态学分析及SCN的图论分析有助于全面理解AD患者脑网络的重组及其意义,进而为AD患者神经影像学改变提供新的见解和证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成像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脑灌注特征网络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利用MR动脉自旋标记(arterial spin labeling,ASL)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大脑微循环血流灌注及灌注特征模式的改变,并分析这些变化与生化指标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符合T2DM诊断标准的患者28人,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26人,进行ASL成像,进行基于体素水平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比较两组间大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及灌注特征网络的改变.结果与HC组比较,糖尿病患者两侧中央旁小叶、左侧补充运动区、两侧扣带回中部、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颞下回等区域的灌注明显较低(P<0.05,GRF多重比较校正).与疾病相关的两个灌注网络的方差组分占总方差的比率分别为17.6%和11.7%(位于95%置信区间)具有显著性.第一个灌注网络特征表达值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r=0.32,P=0.001),以第二个灌注特征网络为模板提取的糖尿病组CBF与患者空腹血糖负相关(r=0.12,P=0.03).结论糖尿病患者部分脑区血流灌注降低,基于主成分的灌注特征能够区分T2DM患者与HC,其灌注模式的改变反映了大脑血流灌注的重塑,为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了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在失眠症诊断中的应用.方法: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失眠症患者42名为研究对象,同期纳入对照组41名.对两组患者进行睡眠习惯问卷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估,多导睡眠监测和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扫描.结果:失眠组入睡所需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睡眠时长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水平无显著差异;失眠组患者总睡眠时间及快动眼睡眠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睡眠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非快动眼睡眠S1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S2~S4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失眠组患者双侧前额叶、右侧颞叶、左侧顶叶、右侧丘脑、脑桥等区域灌注均显著升高(P<0.05),而双侧岛叶、双侧基底节等区域灌注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多导睡眠监测联合磁共振动脉自旋标记灌注检查能够精确量化睡眠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3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3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H3 G34突变型弥漫型半球胶质瘤(H3 G34-mutant diffuse hemisphere glioma,DHG-G34)的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免疫表型、分子特征和预后.方法 复习3例DHG-G34病例资料,光镜下分析其组织学特点和免疫表型,结合分子改变和随访结果评估该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结果 例1、例2位于右侧额叶,例3累及双侧额叶、左侧颞岛叶及基底核区等多个脑叶.术前影像2例额叶病变均显示皮质及交界区囊实性占位,增强扫描囊壁及实性部分强化;例3显示多个脑叶呈不规则异常信号影,强化不明显.显微镜下2例额叶病变均呈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改变,在GBM背景中可见密集分布未分化小细胞,呈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primitive neuroectodermal tumour,PNET)改变.例3肿瘤累及多个脑叶,呈2~3级星形细胞瘤形态.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均阳性,但少突胶质细胞转录因子2(oligodendrocyte transcription factor 2,Olig-2)、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ate dehydrogenase,IDH)1/2、地中海贫血伴智力低下综合征X连锁(alpha-thalassemia X-linked intellectual,ATRX)、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启动子(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 promoter,MGMT)和BRAF V600E均阴性.1例P53呈强阳性,2例P53表达完全缺失(无义突变);2例H3 G34R呈弥漫核强阳性,1例H3 G34V阳性.3例均行病灶切除术,例2术后未辅助放化疗,3个月后肿瘤即复发.例1和例3术后行放化疗,在术后12和17个月出现肿瘤进展.结论 DHG-G34是一种累及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大脑半球的高级别胶质瘤,具有特征性免疫表型和分子改变,患者预后差,但优于IDH野生型GBM和弥漫性中线胶质瘤(H3K27变异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女大学生大脑结构影响的VBM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方法探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高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大脑灰质结构可塑性的影响.材料与方法 纳入24名健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最大摄氧量分为高低有氧组,对其进行16周规律性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在有氧运动干预前后采集T1WI脑结构像数据,以VBM方法比较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前后,高低有氧组女大学生大脑灰质体积变化.结果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经过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干预后,高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的最大摄氧量均显著提升(P<0.001);低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在双侧颞上回/颞中回/缘上回/顶下小叶,右侧额中回/前扣带回/额内侧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1);高有氧能力女大学生在双侧额内侧回/前扣带回、左侧额中回/额下回、左侧颞上回/颞中回,右侧额上回/额下回/脑岛,右侧颞中回/颞下回灰质体积显著减小(GRF校正,体素水平P<0.001,团块水平P<0.01).结论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引起的女大学生大脑灰质结构的变化可能是运动引起大脑可塑性改变的机制之一,且与受试者的最大摄氧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身免疫性脑炎18F-FDG PET/MR表现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索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患者18F-氟代脱氧葡萄糖(fludeoxyglucose,FDG)正电子发射/磁共振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表现,寻找提高疾病诊断效能的影像学标记物.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AE患者(AE组)和11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HC组)的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采集头颅18F-FDG PET/MR影像.首先,使用统计参数图12(statistical parametric mapping 12,SPM12)处理包得出AE组FDG摄取异常脑区.然后,使用后处理工作站多模态脑分析软件提取脑区体积/全脑体积(volume/total intracranial volume,volume/TIV)和平均标准化摄取率(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 ratio,SUVr)参数,比较AE组与HC组各个脑区volume/TIV和SUVr的组间差异,并分别选取volume/TIV和SUVr有显著差异的脑区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单一定量参数及定量参数两两联合的诊断效能.最后,进行DeLong检验选择最佳模型,绘制联合诊断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置换检验用于评估统计量的显著性.结果 SPM12的分析显示,AE组脑干和小脑FDG摄取增高(P<0.001),而双侧额叶、顶叶、右侧枕叶FDG摄取减低(P<0.001).脑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岛叶、扣带回、距状回volume/TIV减低(P<0.05),中扣带回、顶叶、楔叶、枕外侧回SUVr减低(P<0.05).ROC曲线分析发现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联合诊断效能(曲线下面积=0.964)最高.DeLong检验显示定量参数两两联合诊断效能与单一参数诊断效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曲线显示诊断模型的校准度一般,但决策曲线显示在一定风险阈值范围内患者可获得比较高的净收益.置换检验显示AE组及HC组的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的SUVr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E患者18F-FDG PET/MR存在某些特定脑区FDG代谢异常和脑体积改变,左侧距状回的volume/TIV和左侧中扣带回SUVr两个参数联合是潜在诊断AE的生物学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吸烟者合并肺纤维化的孤立性肺结节 18F-FDG PET/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并验证长期吸烟者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的孤立性肺结节(SPNs)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恶性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PET/CT中心行 18F-FDG PET/CT显像,且有明确吸烟史、同机CT示有肺间质纤维化合并SPNs的16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为男性,年龄68(63,75)岁。以病理学诊断结果或肺内病灶随访的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2年)为标准,判断结节良恶性;运用 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良恶性病灶的临床特征(年龄、吸烟指数)、形态特征(病灶最大径、密度、位置、分布、与纤维化区域相对位置、毛刺征、分叶征、钙化、空泡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肺气肿及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和代谢特征[病灶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结节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及 k折交叉验证( k=10)验证模型。 结果:共发现SPNs 222个,其中恶性157个、良性65个。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指数,结节是否伴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钙化、肺气肿,结节大小,与纤维化区域的相对位置,SUV max,双肺纤维化严重程度在良恶性结节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2.514~9.858, χ2值:4.353~18.442,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钙化、血管集束征及SUV max为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 OR):0.048~2.534,均 P<0.05],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为:恶性概率 P=1/(1+e - x), x=-1.839-3.033×钙化+0.930×血管集束征+0.754×SUV max(结节具有钙化或血管集束征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自身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95% CI: 0.895~0.969),模型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87.9%、86.2%。 k折交叉验证示,测试组预测准确性为0.847±0.075,训练组预测准确性为0.862±0.010。 结论:钙化、血管集束征和SUV max是长期吸烟者肺间质纤维化背景下恶性SPN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指标的模型判断恶性SPN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高尔基蛋白73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高尔基蛋白73(GP73)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医院进行诊治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135例,术后进行规范的放射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法(ELISA)测定患者放疗前后血清中GP73的含量,比较不同分子表型、不同肿瘤分期、不同病理类型患者放疗前后GP73表达水平的差异,同时分析放疗前后血清GP73表达变化与临床结局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放疗前GP73表达为(117.69±33.57)mg/L,放疗后为(101.88±30.92)mg/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03, P<0.001)。根据分子表型不同进行分层发现,管腔A型、管腔B型、HER2过表达型、三阴性型患者放疗后血清GP73表达均较放疗前出现降低,但仅HER2过表达型患者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肿瘤分期不同进行分层发现,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放疗后血清GP73表达均较放疗前出现降低,但仅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放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根据病理类型不同进行分层发现,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血清GP73表达均显著低于浸润性小叶癌患者( P<0.05)。此外,下降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上升组,而局部复发率、发生远处转移率则显著低于上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乳腺癌患者放疗后的血清GP73表达水平较放疗前显著偏高,且其与分子表型、肿瘤分期、病理类型存在一定关系,同时放疗后血清GP73表达上升可能会不利于患者临床结局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