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DAC3-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核转录因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对大鼠颞下颌关节(TMJ)骨关节炎(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的影响.方法:60只6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10组(n=6),分别为对照组,单侧前牙反(UAC)刺激组,UAC伴HDAC3抑制剂RGFP966注射组(UAC+RGFP966组)以及UAC伴Nrf2激动剂Bardoxolone注射组(UAC+Bardoxolone组),分别于实验开始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TMJ髁突软骨进行HDAC3、Nrf2和软骨细胞脂肪化标志分子脂联素(Adiponect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相比于同期对照组,UAC组大鼠TMJ髁突软骨退变明显,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均显著增加(P<0.05),而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与同期UAC组相比,注射RGFP966和Bardoxolone药物后,大鼠TMJ髁突软骨中HDAC3、Adiponectin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5),Nrf2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P<0.05),软骨退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UAC刺激通过HDAC3-Nrf2信号通路促进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局部药物注射干预HDAC3-Nrf2信号可抑制TMJ OA髁突软骨细胞脂肪化及软骨退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周健康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究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微型种植体支抗(MIA)矫治对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及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广安医院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资料,采用倾向性匹配评分法分为两组,传统口外弓支抗(HGA)组和MIA组,其中HGA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HGA矫治,MIA组采用MBT直丝弓矫治器联合MIA矫治,排除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最终获得47对匹配样本,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指标,治疗前、后两组下颌骨硬组织、软组织头影测量数据、美容效果、牙周健康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MIA组平均矫治时间、拔牙间隙关闭时间、咬合打开时间、排齐整平时间、磨牙位移时间均短于HGA组(P<0.05);治疗后,两组ANB、U1-SN、U1-NA、ULP、LLP均降低,L1-MP、L1-NB、Z角升高(P<0.05),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SNA、SNB、MP-SN、MP-FH、Ulip-E、Llip-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A组整齐美观度、舒适度、固位能力均高于HGA组(P<0.05);治疗后,两组GI、PLI、SBI值均提升(P<0.05),且MIA组高于HG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采用MBT直丝弓和MIA联合矫治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患者治疗周期,美容效果良好,且更利于维护牙周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高角Ⅱ类开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及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40例、正常覆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高角Ⅱ类开患者(开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开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组(4.53°±2.30°)(P<0.01),而开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角Ⅱ类开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牙根均较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短,高角Ⅱ类开患者上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于牙根长轴偏唇侧,冠根成角较小,利于开患者的前牙转矩控制或内收移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反复快速扩缩弓配合前方牵引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疗效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研究对于上颌骨宽度正常的早期骨性Ⅲ类患者,前方牵引治疗前使用反复快速扩缩弓的疗效.方法:选取上颌宽度正常的30例早期骨性Ⅲ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Hyrax螺旋扩弓器反复快速扩缩牙弓6周后再进行前方牵引矫治,扩缩弓治疗前后取硅橡胶硬模并翻制石膏模型.B组6周后开始矫治,口内佩戴Hyrax扩弓器但不加力,进行前方牵引矫治.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测量A组扩缩前后的牙弓前后段宽度并对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SNA、ANB、Wits值、A-Np平均增加值分别为3.15°、4.36°、4.48°、2.53 mm,均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反复快速扩缩上牙弓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弓前段宽度及后段宽度与扩缩前水平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颌骨宽度正常的早期骨性Ⅲ类错患者而言,前方牵引治疗前采用螺旋扩弓器对上颌进行反复快速扩缩弓,可获得比单纯前方牵引更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明显扩大患者的上颌牙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洞缘设计对CAD/CAM瓷嵌体边缘质量和边缘适应性及微渗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目的:研究不同洞缘设计(135°洞缘斜面和90°洞缘)对不同材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om-puter aide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D/CAM)瓷嵌体边缘质量、边缘适应性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100颗人磨牙冠部进行颊面(buccal occlusal,BO)洞嵌体预备,其中颊侧的近中和远中预备体边缘分别采用135°洞缘斜面和 90.洞缘设计.均分五组,分别采用 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IPS e.max CAD、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瓷块,Sirona CEREC AC椅旁CAD/CAM系统制作瓷嵌体,体视镜观察嵌体近、远中边缘的完整性及间隙.就位粘接后冷热循环10 000次,均置于5%(质量分数)碱性品红溶液染色24 h,并垂直牙长轴于嵌体颊侧的(牙合)1/3、中1/2、颈1/3切开,体视镜下观测微渗漏深度.结果:135°边缘,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的边缘完整率、平均边缘间隙和平均微渗漏深度均优于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和IPS e.max CAD组(P<0.05);90°边缘,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的平均边缘间隙、平均微渗漏深度和平均微渗漏深度评分均优于Upcera UP.CAD和IPS e.max CAD组(P<0.05),边缘完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内,90°边缘的边缘完整率优于135°边缘(P<0.05),平均微渗漏深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taBlocs Mark Ⅱ和IPS e.max CAD 组内 90°边缘的平均边缘间隙优于 135°边缘(P<0.05),Upcera UP.CAD、Upcera Hyramic 和 Lava Ulti-mate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cera Hyramic和Lava Ultimate组内135°边缘的平均渗透深度评分优于90.边缘(P<0.05),VitaBlocs Mark Ⅱ、Upcera UP.CAD 和 IPS e.max CAD 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嵌体修复时,预备体的近、远中边缘应采用90°边缘设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全锆冠桥修复体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并发症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全锆冠桥修复体,即单层氧化锆冠桥修复体,因其机械性能优异,不含饰面瓷结构不易发生崩瓷,对对颌牙磨耗相对较小,采用数字化制作边缘适合性好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和使用.传统氧化锆强度和韧性高,但半透性不理想,制作的全锆修复体美学效果略差,多用于后牙区.近年来新开发的高透氧化锆、超透氧化锆等材料,美学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可用于前牙美学区修复,拓宽了全锆冠桥修复体的临床应用范围.本文对全锆修复体的优缺点、修复后的存留率及其常见并发症进行综述,以期为正确把握全锆冠桥修复体的适应证,延长其使用寿命、减少修复并发症提供临床指导.经过文献检索,目前全锆冠桥临床研究多集中于传统氧化锆,随访时间多为1~5年,临床存留率76.9%~100%.牙支持式全锆冠桥修复体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修复体折裂/破损、脱落和牙髓并发症;种植体支持式全锆冠桥修复体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近中邻接丧失、修复体脱落和折裂.可以通过在牙体预备、修复体设计、粘接前处理、抛光等环节中注意相关细节,修复后避免啃咬硬物,并佩戴垫等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今后还需进一步观察全锆冠桥五年以上的长期临床应用效果,并对高透氧化锆、超透氧化锆进行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空军飞行员磨牙症患病率与咬合及心理因素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调查军事环境中飞行员磨牙症的患病情况,探讨该人群中磨牙症患病率与错畸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108名空军飞行员进行口腔一般情况、心理问卷调查、生活习惯及身体状况调查以及错畸形检查,评估空军飞行员磨牙症患病率与错畸形及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108名空军飞行员中有44名(40.7%)患有磨牙症.空军飞行员SCL-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结果显示除躯体化因子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人际关系得分低于全国常模(P<0.05),其他因子无显著差异,说明空军飞行员整体心理健康情况良好.对相关错因素分析后显示,安氏Ⅱ类错与该人群磨牙症高度相关(P=0.002);拥挤、牙列间隙、深覆、深覆盖、前牙开、后牙单侧反、中线偏斜与该人群磨牙症无相关性(P>0.05).结论:空军飞行员心理健康情况良好.Ⅱ类错畸形与空军飞行员磨牙症高发关系密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一例多颗原发性牙齿萌出障碍患者的治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牙齿萌出过程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协调完成,其中任何环节出现异常均会导致牙齿萌出障碍[1] . 牙齿萌出障碍是牙齿萌出异常的一种,可由局部因素或全身因素所致,也可由牙齿萌出机制本身出现异常所致.局部因素如多生牙、外伤、局部感染、囊肿或肿瘤等,全身因素如内分泌障碍、颅-锁骨发育不全、 Albers-Sch?nberg 病(骨质硬化症)、先天性多器官畸形综合征( growth retardation-alopecia-pseudoanodontia-optic atro-phy,GAPO)等. 本文报道 1 例罕见涉及 4 个象限的多颗原发性牙齿萌出障碍患者,通过多学科联合诊治,完成修复治疗,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错畸形与牙槽骨缺损发生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无托槽隐形矫治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矫治器系统,具有可摘戴、美观、舒适、简化临床操作等特点,能够解决轻中难度的正畸病例,同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不足.近年来,"健康矫治"逐渐成为现代正畸追求的治疗目标之一,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牙周组织的健康.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基于矫治器材料特点,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控根能力有限,有时可能会损害牙周硬组织健康,发生牙根吸收、牙槽骨缺损等问题.该文就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牙槽骨缺损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前牙开牙合美学及功能性修复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19
对 1 例无法用正畸手段治疗的前牙开伴深覆盖患者,利用临时舌侧贴面进行诊断性治疗,通过个性化转移切道和髁道,利用全瓷修复体进行最终修复,患者对修复后美观和功能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