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对H9c2心肌细胞高糖及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高糖(HG,33 mmol/L葡萄糖)及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G,提前30 min往密闭缺氧盒中灌注95%的氮气及5%的CO 2混合气体)和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模型的过表达PDI腺病毒及下降PDI siRNA转染心肌细胞,检测各实验组大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及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的浓度,心肌细胞PDI、脂联素(APN)、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及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 结果:在HG、H/R以及HG+H/R组细胞模型中PDI的表达与正常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相比均明显减少,LDH活性[(179.7±10.4)、(218.4±18.4)、(328.2±5.3)比(91.0±11.0) U/L]、MDA浓度[(7.0±0.4)、(10.0±1.0)、(11.7±1.0)比(4.2±1.8) μmol/L]及Cleaved Caspase-3、Grp7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同时,APN及HMW-APN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2.01±0.21)、(1.64±0.27)、(1.20±0.14)比(2.62±0.12) μg/L,均 P<0.05]。过表达PDI病毒干预后,H9c2细胞在高糖、缺氧/复氧条件下,APN及HMW-APN[(2.86±0.03) μg/L比(3.03±0.10) μg/L、(2.06±0.05) μg/L比(2.31±0.06) μg/L、(1.83±0.07) μg/L比(1.96±0.11) μg/L、(1.20±0.06) μg/L比(1.39±0.09) μg/L]的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 P<0.05)。利用特异性siRNA下降PDI的蛋白后,H9c2细胞在高糖及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APN及HMW-APN[(0.75±0.09) μg/L比(0.59±0.09) μg/L、(0.62±0.04) μg/L比(0.53±0.05) μg/L、(0.55±0.14) μg/L比(0.51±0.12)μg/L、(0.48±0.12) μg/L比(0.35±0.08) μg/L]的蛋白表达减少,LDH活性、MDA浓度及Cleaved Caspase-3、Grp7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增加(均 P<0.05)。 结论:PDI可能通过调控APN及HMW-APN的蛋白表达,发挥对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双靶点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CD19抗原表位缺失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CD19异构体对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BiTE)治疗的反应,进一步探讨BiTE治疗无效的相关机制及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1例CD19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BiTE治疗前后CD19异构体mRNA表达量的情况,Sanger测序对相应的异构体序列进行分析,流式细胞术及转录组测序分析治疗前后谱系特异性分子的表达情况。 结果:患者初诊时即存在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BiTE治疗后患者未缓解,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CD19抗原表达转阴,但2号外显子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量并无增加,且细胞表型及转录组测序均未见谱系转化的发生。外显子可变剪接引起的缺失型CD19异构体的表达及谱系转化并非该患者CD19抗原表位缺失的机制。该例患者在疾病进展退出BiTE治疗组之后,采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自主研发的CD22及CD19 CAR-T序贯治疗后完全缓解。结论:该例患者CD19抗原-缺失导致BiTE治疗无效,其缺失并非由可变剪接或谱系转换所致,更换为CD22、CD19双靶点CAR-T细胞治疗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TF6与IRE1XBP1在氧糖剥夺/复氧损伤HT22细胞中的交互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转录激活因子6(ATF6)与需肌醇酶1-X-框结合蛋白1(IRE1-XBP1)在氧糖剥夺/复氧(OGD/R)损伤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中的交互作用。方法:复制OGD/R损伤HT22细胞模型,观察OGD/R后不同时间点(0、3、6、12、24 h)内质网应激(ERS)、细胞活性和凋亡的变化。将对数生长期的HT2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ATF6激动剂AA147组、对照+IRE1抑制剂4μ8c组、OGD/R模型组、OGD/R+AA147组、OGD/R+4μ8c组(AA147组和4μ8c组于全程添加10 μmol/L AA147或16 μmol/L 4μ8c)。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HT22细胞ERS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磷酸化需肌醇酶1(p-IRE1)、磷酸化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2α(p-eIF2α)〕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活化caspase-3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ERS相关基因以及ATF6〔同型半胱氨酸内质网应激泛素样结构域1(Herpud1)、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家族成员4(Pdia4)、Lin-12样抑制子/增强子(Sel1L)〕和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XBP1s,包括DnaJ热休克蛋白成员B9(Erdj4)、Sec24相关基因家族成员D(Sec24d)、信号受体序列3(Ssr3)〕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细胞增殖与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活化caspase-3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ERS相关蛋白p-IRE1和p-eIF2α的蛋白表达量分别在OGD/R 12 h、OGD/R 3 h升高(p-IRE1/β-actin:2.09±0.10比1.00±0.00,p-eIF2α/β-actin:1.39±0.11比1.00±0.00,均 P<0.01),ERS相关基因ATF6、XBP1s、非剪接型X-框结合蛋白1(XBP1u)、转录激活因子4(ATF4)、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的mRNA表达量在OGD/R后不同时间点也明显升高,表明ERS在OGD/R作用的HT22细胞中被激活。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AA147组p-IRE1蛋白表达量无改变,但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降〔XBP1s(2 -ΔΔCt):0.76(0.71,0.92)比1.13(1.03,1.29),XBP1u(2 -ΔΔCt):0.29±0.05比0.52±0.04,均 P<0.01〕,而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表达量无明显改变。与OGD/R模型组比较,在使用4μ8c后短链ATF6(sATF6)和GRP78的蛋白表达量无明显改变,ATF6介导的转录反应相关基因的mRNA也无明显改变。提示ATF6的激活能抑制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但ATF6与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无交互作用。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T22细胞活性在OGD/R 3 h时显著降低〔(44.64±5.12)%比(99.13±5.76)%, P<0.01〕,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比值和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分别在OGD/R 3 h和OGD/R 0 h显著升高(Bax/Bcl-2比值:6.15±1.65比1.00±0.00,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17.48±2.75比1.00±0.00,均 P<0.01),表明凋亡在OGD/R作用的HT22细胞中被激活。与OGD/R模型组比较,OGD/R+AA147组细胞活性显著下降〔(36.52±17.78)%比(69.90±9.43)%, P<0.01〕,Bax/Bcl-2比值和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明显升高(Bax/Bcl-2比值:2.06±0.31比1.10±0.25,活化caspase-3/caspase-3比值:3.35±0.59比0.55±0.09,均 P<0.01)。 结论:在OGD/R损伤HT22细胞中,ATF6和XBP1s介导的转录反应无明显交互作用,但AA147激活的ATF6能抑制XBP1s和XBP1u的mRNA表达并促进应激HT22细胞中死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DIA3Ab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孕妇流产风险的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蛋白质二硫化物异构酶A3抗体(protein disulfide isomerase A3,PDIA3Ab)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孕妇流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江苏省海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7例AIT孕妇,根据其是否发生流产分为未流产组(n=67)与流产组(n=60),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血清PDIA3Ab滴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PDIA3Ab滴度与AIT孕妇流产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T孕妇流产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血清PDIA3Ab滴度预测AIT孕妇流产的价值。结果:流产组与未流产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及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TPO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流产组PDIA3Ab滴度较未流产组高[(53.49±18.77)IU/mL比(38.36±12.60)IU/mL; t=5.382, P=0.000];血清PDIA3Ab滴度与AIT孕妇流产呈正相关( r=0.476, P=0.000);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是AIT孕妇流产的危险因素( P=0.039);血清PDIA3Ab滴度预测AIT孕妇流产的AUC(95%CI:0.749~0.894)为0.821,敏感性为59.3%,特异性为98.5%,约登指数为0.578,最佳临界值为51.15 IU/mL。 结论: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可增加AIT孕妇流产风险,临床对于血清PDIA3Ab滴度升高的AIT孕妇应予以重视并及时干预,可能改善其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白细胞介素6、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游离和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PSA)、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值(NLR)、白细胞介素6(IL-6)、前列腺健康指数密度(PHID)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住院的160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异常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电切手术病理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92例;选取同期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男性健康体检者50名为健康对照组。3组均检测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p2PSA)、IL-6等指标,计算f/tPSA、前列腺健康指数(PHI)、PHID和NLR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各指标诊断和鉴别诊断前列腺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能。结果:前列腺癌组患者血清tPSA、fPSA、p2PSA、PHI、PHID水平均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 P<0.05);血清f/tPSA水平均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和健康对照组(均 P<0.05)。PHID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15(95% CI 0.864~0.966)],其次为PHI[0.884(95% CI 0.823~0.944)];f/tPSA和PHI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灵敏度均为86.80%,高于其他指标;PHID诊断早期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94.00%,高于其他指标。f/tPSA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UC最大[0.828(95% CI 0.739~0.917)],其次为PHID[0.826(95% CI 0.760~0.892)];f/tPSA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高于其他指标,为85.90%;PHI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异度高于其他指标,为94.00%。fPSA、PHID、f/tPSA、p2PSA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AUC分别为0.752(95% CI 0.663~0.841)、0.730(95% CI 0.647~0.812)、0.713(95% CI 0.623~0.803)、0.710(95% CI 0.629~0.791),各指标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NLR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灵敏度均高于其他指标,为91.20%;fPSA鉴别早期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特异度均高于其他指标,为94.00%。 结论:f/tPSA、PHI和PHID检测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可为前列腺癌高风险人群早诊断、早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OP2A、ERBB2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在早期结直肠癌(CRC)中的水平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93例早期CRC患者为研究对象(CRC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3例作为健康组,同期诊治的结直肠息肉患者93例作为结直肠息肉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P2A、ERBB2 mRNA以及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TOP2A、ERBB2 mRNA及血清CEA水平诊断早期CRC的价值。分析TOP2A、ERBB2 mRNA水平与早期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健康组、结直肠息肉组、CRC组PBMC中TOP2A(1.04±0.35比1.72±0.57比2.83±0.71, F=246.73, P<0.001)、ERBB2 mRNA(1.01±0.34比1.64±0.55比2.75±0.71, F=234.80, P<0.001)及血清CEA水平(1.29±0.52比1.93±0.64比3.17±0.81, F=190.78,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结直肠息肉组相比,CRC组PBMC中TOP2A、ERBB2 mRNA及血清CEA水平均显著升高(均 P<0.05);与健康组相比,结直肠息肉组PBMC中TOP2A、ERBB2 mRNA及血清CEA水平均升高(均 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BMC中TOP2A、ERBB2 mRNA及血清CEA水平诊断早期CR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5、0.84,三者联合诊断早期CRC的AUC为0.96,大于TOP2A、ERBB2、CEA单独诊断( Z=2.92, P=0.004; Z=3.16, P=0.002; Z=2.86, P=0.005)。三者联合诊断早期CRC的敏感性为94.64%,特异性为85.96%。不同分化程度早期CRC患者PBMC中TOP2A、ERBB2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21, P=0.013; χ2=10.49, P=0.001)。 结论:CRC患者PBMC中TOP2A、ERBB2 mRNA水平较高,PBMC中TOP2A、ERBB2 mRNA水平联合血清CEA水平有助于临床诊断早期CRC。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刺激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可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下,在病变部位准确释放药物。光相较于其他刺激,具有非侵入性和时空特异性,且可以通过调整波长、功率以及照射时间等参数精确控制药物释放,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眼球作为透明的光学系统,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涵盖紫外光、可见光以及红外光在眼部的穿透深度、光能量和光毒性,眼部应用中光波段的选择,并综述了基于光裂解、光致异构化、光二聚化及光热转化的药物递送系统中的光敏基团和其发挥作用的机制。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使用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进行角膜药物渗透、眼后节药物输送以及治疗后发性白内障、脉络膜新生血管、眼内炎、难治性角膜炎等疾病的进展。虽然光响应的药物递送系统在眼科应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考虑光毒性、光热损伤、光敏基团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光照频率、光照时间等安全性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列腺健康指数的发现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目前临床上用来诊断前列腺癌(PCa)的最常用指标,但是当PSA为4~10 ng/mL时,即临床上称为PSA灰区时,PSA对诊断PCa的特异性较低。前列腺健康指数(PHI)是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p2PSA)的多因素数学组合,其诊断效能显著高于PSA。PHI一经发现后就引起了国际学者的关注,并在过去的10年内发展迅速。本文对PHI发现和发展的历程进行简要梳理,以期为临床上PCa的早期诊断和筛查提供诊断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E-1序列沉默转录因子/Kv1.3通路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化促进腹主动脉瘤形成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可变剪接调控RE-1序列沉默转录因子(REST)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表型转化及腹主动脉瘤(AAA)发生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方法:检测人AAA组织和小鼠AAA模型及对照正常动脉中膜VSMC形态和弹性纤维改变;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AA组织及对照正常动脉组织中REST及其剪接异构体REST4的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沉默REST对人原代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收缩型标志物α-SMA、合成型标志物波形蛋白(VIM)以及钾离子通道Kv1.3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细胞增殖检测法(CCK-8)和细胞结晶紫染色实验检测沉默REST后HASMC增殖能力的改变。 t检验验证定量数据的统计学差异。 结果:人和小鼠AAA中膜平滑肌细胞形态由梭型向分支型转化,AAA组REST表达低于对照组、REST4表达高于对照组(REST=0.143±0.086, t=5.672, P<0.05;REST=115.245±8.909, t=21.460, P<0.01)。沉默REST后,α-SM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VIM和Kv1.3表达量高于对照组(α-SMA=0.335±0.030, t=9.711, P<0.01;VIM=10.177±0.728, t=15.170, P<0.01;Kv1.3=13.427±1.103, t=14.690, P<0.01),同时沉默REST后,VSMC增殖能力高于对照组( A450:2.41±0.27比3.85±0.14, t=6.744, P<0.01;光密度值:29.00±2.46比348.25±27.36, t=16.440, P<0.01)。上述作用可被Kv1.3特异性抑制剂逆转(α-SMA=2.448±0.498, t=4.314, P<0.05;VIM=0.758±0.030, t=4.018, P<0.05)。 结论:AAA中膜平滑肌细胞中REST可变剪接上调,抑制REST功能,激活Kv1.3表达,进而诱导VSMC表型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PRP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观察膝骨关节炎患者经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小针刀治疗后其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56例,经关节腔注射PRP治疗)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疗效、量表评分、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骨代谢指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血清P物质(SP)、5羟色胺(5-HT)、前列腺素E2(PGE2)、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异构体-5b(TRACP-5b)水平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较对照组更低(P<0.05).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Lysholm评分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针刀联合关节腔注射PRP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能与有效调节疼痛介质、血液流变学和骨代谢指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