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AGA)湿热蕴结证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AGA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2组各48例.对照组予美洛昔康片,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痛风克颗粒(每次1袋,3次/d,口服)、中医外治法(1次/d)、移动性延续护理干预.2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主要症状积分、血尿酸(UA)、白细胞介素-6(IL-6)、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与负性心理[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情况,监测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最终纳入试验组45例、对照组47例.试验组总有效率为75.6%(34/45),对照组为63.8%(30/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关节活动受限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关节疼痛度、关节触痛度、关节肿胀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UA、ESR、CRP、PLR水平明显下降(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UA、ESR、CRP、PL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ESCA、GSES、SAS显著改善(P<0.05,P<0.01);对照组ESCA显著改善(P<0.01);2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ESCA、GSES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2组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痛风克颗粒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AGA疗效显著,可降低UA水平、改善炎症反应,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首次辅助生殖女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与家庭功能、病耻感关系及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首次辅助生殖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状况及与家庭功能、病耻感关系及对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首次接受辅助生殖助孕的女性患者162例,于进入治疗周期第1天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不孕症患者羞辱感量表(ISS)调查患者基线资料、焦虑、抑郁、家庭功能、病耻感情况,比较有无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基线资料、家庭功能、病耻感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调整混杂因素后分析家庭功能、病耻感与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关系.观察抑郁焦虑症状与助孕结局.结果:本次共发放162份问卷,回收152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3.8%.APGAR评分7.68±0.82分,ISS评分70.44±16.13分.SDS评分43.71±8.53分,抑郁检出率为30.9%;SAS评分47.94±9.05分,焦虑检出率为38.8%.年龄、居住地、文化程度、不孕年限、流产史、APGAR、ISS评分与助孕患者抑郁症状有关,居住地、家庭月收入、不孕年限、流产史、APGAR、ISS评分与助孕患者焦虑有关(均P<0.05).经分析APGAR与ISS评分之间存在显著共线性,故将两者分别引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调整了抑郁、焦虑混杂影响因素后显示,高APGAR评分为助孕患者抑郁、焦虑的独立保护因素(OR=0.405、0.427),高ISS评分为独立危险因素(OR=1.299、1.271),存在抑郁焦虑症状患者助孕临床妊娠率(48.9%、45.8%)低于无抑郁焦虑患者(67.6%、72.0%)(均P<0.05).结论:首次辅助生殖患者易出现抑郁焦虑症状,可对助孕结局造成不良影响,通过系统家庭及心理干预可能是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状况的潜在途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情绪障碍在功能性胃肠病重叠综合征患者中发生情况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背景:功能性胃肠病(FGID)又称肠-脑互动异常,情绪障碍在FGID患者中广泛存在.目的:分析情绪障碍在单纯功能性消化不良(FD)以及FD重叠其他FGID患者中的发生情况.方法:纳入2011年11月—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诊断符合罗马Ⅲ标准的FD患者137例,进行消化道症状问卷调查,并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结果: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FD患者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障碍患者(P均<0.05).单纯FD与重叠1种、2种、3种FGID的患者相比,SAS、SDS评分以及合并焦虑、抑郁障碍的比例均差异显著(P均<0.05);随着重叠FGID种类数目的增加,合并焦虑障碍患者的比例呈增加趋势(P<0.05).合并焦虑障碍与无焦虑障碍者相比,患FGID的种类数目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FD患者的消化道症状评分与SAS、SD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s=0.223,P=0.009;rs=0.197,P=0.021).结论:FGID重叠综合征与情绪障碍关系密切.临床医师应关注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诉就诊患者的情绪状态,尤其是症状广泛、多样者,及时进行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问题管理家对冠心病合并心理障碍病人的干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问题管理家(PM+)对合并心理障碍的冠心病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12月收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城院区心血管内科的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病人80例.以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或病人健康问卷(PHQ-9)得分为依据,采用分层随机分配法,每3分为1层,层内利用随机数字表分配,最终将80例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病人分为干预组(n=40)与对照组(n=40).合并有抑郁症状的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抑郁干预组(n=20)与抑郁对照组(n=20);合并有焦虑症状的冠心病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焦虑干预组(n=20)与焦虑对照组(n=20).所有病人均接受了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干预组的病人在此基础上接受PM+干预5次,每周1次.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受教育程度、婚姻状态、居住状态,比较采用χ2检验.使用心理结果概况(PSYCHLOPS)、GAD-7、PHQ-9量表评估病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使用世卫组织残疾评定方案2.0(WHODAS 2.0)评估病人身体健康状态;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抑郁干预组干预后得分(4.800±2.526)分较基线得分(9.650±2.907)分下降(t=14.49,P<0.05);抑郁对照组自身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焦虑干预组干预后得分(3.800±1.704)分较基线得分(8.350±1.814)分下降(t=14.21,P<0.05);焦虑对照组自身前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6,P>0.05).结论 PM+可以减轻合并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及其危险因素,并构建自杀倾向的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安徽省内两所医院共299名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家长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并采用自杀相关的标准化问题、患者健康问卷-9(PHQ-9)以及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分别评估调查对象自杀倾向、抑郁症状及述情障碍的程度.结果 自杀倾向的总体检出率为15.4%,其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检出率分别为11.0%、3.3%和8.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躯体疾病史、抑郁症状、述情障碍以及情感辨别不能因子与较高的自杀倾向风险有关(均P<0.05).基于回归分析结果,构建预测患儿家长自杀倾向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2~0.87,P<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家长自杀倾向检出率较高,提示临床上在注重青少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同时,亦不能忽视患儿家长的心理健康,应加强对患儿和家长的护理,必要时应提供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自尊和社会支持与病程不同时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9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收治的36例外观和功能部位深度烧伤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于受伤7 d内(病程早期)、创面封闭时(康复早期)和创面封闭后3个月时(康复后期)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平时版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检查表(PCL-C)、罗森伯格自尊量表(R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患者进行评估,收集数据并剔除无效资料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36例患者有效完成全部量表评估.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在病程不同时期均存在焦虑、抑郁、PTSD症状,并且伴焦虑、抑郁、PTSD症状的患者例数随着病程推进均呈下降趋势.康复早期RSE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得分(rs=0.412,P=0.013)、SDS 得 分(rs=0.347,P=0.038)、PCL-C 得分(rs=0.447,P=0.006)均呈正相关,而与康复早期及康复后期SAS、SD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康复早期PSSS得分与病程早期SAS、SDS、PCL-C得分及康复早期SAS、PCL-C得分无相关关系(均P>0.05),而与康复早期SDS得分(r=-0.430,P=0.009)及康复后期 SAS 得分(r=-0.467,P=0.004)、SDS得分(r=-0.483,P=0.003)、PCL-C 得分(rs=-0.351,P=0.036)均呈负相关.结论 特殊部位深度烧伤患者病程中存在焦虑、抑郁、PTSD等心理问题.自尊越强的患者在烧伤病程早期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社会支持越高的患者在烧伤康复后期越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调查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体力活动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23年1月—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共16所医院的1 195例肺癌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相关体质调查表、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和国际体力活动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 删除缺失数据>10%的问卷36份、重复问卷13份,最终纳入1 146份.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分别有732例(63.9%)、204例(17.8%)处于中、低体力活动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包括居住地、家庭人均月收入、区域淋巴结分期、肺癌家族史、握力、血红蛋白、抑郁评分(P<0.05).结论 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的体力活动水平受社会人口学、疾病、健康相关体质及心理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护人员应准确评估并识别体力活动不足的肺癌患者,根据其身体状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制订和实施个性化干预策略,以提高其体力活动水平,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索其对COPD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经典病房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6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后的肺功能[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最大自主通气量(maximalvoluntaryventilation,MVV)、呼吸困难评分]、中医症候积分、6分钟步行实验(6-minute walk test,6MWT)、COPD评估测试(COPD assessment test,COPT CAT)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74,GQOLI-74)、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心理状态指标[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炎性因子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GQOLI-74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EV1、FVC、MVV、6MWT、免疫功能指标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SDS评分、SAS评分、COPD CAT评分、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基于五行学说经络呼吸排痰法护理干预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抑郁焦虑状态,有效提升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炎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对医学大学生强迫症症状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对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运用认知行为团体咨询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于 2021 年 10 月和 2022 年10 月招募76 名中度强迫症症状的医学大学生入组,随机分配,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8 名.对照组在干预期和随访期内不能接受治疗,而实验组则接受8 周的认知行为团体咨询.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强迫量表修订版(OCI-R)、生活满意度问卷(LSR)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前、干预8 周和6 个月后的效果.结果:实验组 8 周后的OCI-R、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6 月后的SDS和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LSR得分 8 周和 6 个月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咨询能有效改善医学大学生的强迫症症状,提高医学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生活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队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质,为提高队员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52名在职国家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量表(16PF)评估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特质特点,经独立样本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队员与常模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PF结果的比较。 结果:应急队员的SCL-90多个因子和阳性项目均分均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77~-2.04, P<0.05),筛选阳性率占21.15%,出现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等阳性症状。队员人格特质表现为高聪慧性、稳定性,低敏感性、怀疑性等。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卡特尔16PF多因素与SCL-90多因子显著相关( r=-0.569~0.627, P<0.05)。 结论:核辐射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队员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常人。遴选队员和进行心理干预时应考虑队员的文化程度、生活满意度、人格特质等心理健康相关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