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检测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 STI)检测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GLS)评价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取 117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观察组、102 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均检查GL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分析脓毒性休克患者GLS与LVEF、cTnI、NT-proBNP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LS对心肌损伤的评价价值.结果 观察组GLS绝对值、LVEF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NT-proBN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性休克患者GLS绝对值与LVEF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cTnI、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心肌损伤患者GLS绝对值[(16.26±2.69)%]低于非心肌损伤患者[(21.78±1.45)%](P<0.001);GLS值诊断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的最佳截断点为-20.259,灵敏度为 84.15%,特异度为 80.00%,曲线下面积为 0.815.结论 2D STI技术中的GLS值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心肌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茯苓四逆汤对脓毒性心肌病(SIC)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 60 例SI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 30 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茯苓四逆汤(组成:茯苓 30 g,干姜 12 g,人参 10 g,制附子 12 g,炙甘草 15g),每剂煎煮成 200 mL,每日 1 剂,分 3 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 8d.记录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和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观察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降钙素原(PCT)、动脉血氧合指数(PaO2/FiO2)、血乳酸(Lac)、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E)、二尖瓣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E/A比值及三尖瓣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d):4.47±2.16 比 6.32±3.23,ICU停留时间(d):9.18±3.32 比 12.25±4.39,总住院时间(d):13.58±5.14 比 17.13±6.65,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 28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0%(6/30)比 43.33%(13/30),P>0.05].两组治疗后APACHE Ⅱ评分、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且以治疗 8d两组对比最为显著[APACHE Ⅱ评分(分):13.71±3.37 比 16.21±3.82,SOFA评分(分):3.24±0.85 比 4.13±1.56,均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以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分:治疗 3d为 26.25±6.64 比 29.43±6.83,治疗 5d为 21.42±4.22 比 24.81±4.65,治疗 8d为 14.43±3.45比 17.58±4.56,均P<0.05);两组治疗后PCT、Lac、H-FABP均较治疗前下降,而PaO2/FiO2 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尤以治疗 8d对比最明显[PCT(μg/L):2.47±1.18 比 3.54±1.51,Lac(mmol/L):1.86±0.41 比 2.33±0.64,H-FABP(μg/L):4.67±1.22 比 6.34±1.55,PaO2/FiO2(mmHg,1 mmHg≈0.133 kPa):297.63±53.92 比 265.44±48.38,均P<0.05].两组治疗后cTnI、NT-proBNP、LVESD、LVEDD先升高后降低,LVEF、E/A比值、TAPSE先下降后升高,于治疗 8d达到谷值或峰值,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TnI(μg/L):0.15±0.06 比 0.24±0.13,NT-proBNP(ng/L):825.43±164.73 比 1234.40±243.37,LVESD(mm):48.36±4.46 比 52.64±5.15,LVEDD(mm):38.39±3.22 比 41.87±2.65,LVEF:0.55±0.08比 0.50±0.07,E/A比值:1.23±0.12 比 1.12±0.08,TAPSE(mm):22.45±2.23 比 20.55±2.66,均P<0.05].结论 茯苓四逆汤能改善SIC患者中医证候,提高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miRNA-153-5p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病毒性心肌炎(VM)中的作用.方法:建立VM小鼠模型,提取心脏,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NA-153-5p的表达,HE染色观察心脏炎症程度,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肌钙蛋白cTnI的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脏浸润巨噬细胞表型.体外分离BMDMs诱导为M1/M2 型巨噬细胞,过表达和抑制miR-153-5p,RT-qPCR检测M1/M2 标志物iNOS、IL-12、TNF-α、Arg1、YM-1、FIZZ1 的表达.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miR-153-5p与转铁蛋白受体(TFRC)的靶向关系.结果:miR-153-5p在CVB3 感染7d的VM小鼠心脏组织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体内实验中抑制miR-153-5p表达能减轻VM小鼠心脏的病变程度,改善心脏功能(P<0.01).抑制miR-153-5p表达能够促进小鼠心脏浸润的巨噬细胞向M2 极化(P<0.01).体外实验中,较之M2,miR-153-5p在M1 巨噬细胞中表达升高(P<0.01).过表达miR-153-5p促进巨噬细胞向M1 极化,抑制miR-153-5p表达则促进巨噬细胞向M2 极化(P<0.01).TFRC是miR-153-5p的靶基因,抑制miR-153-5p表达可上调TFRC的mRNA和蛋白水平(P<0.01).结论:miRNA-153-5p通过靶向TFRC调控VM小鼠心脏浸润巨噬细胞的极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非编码RNA在阿霉素心脏毒性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阿霉素是一种有效的蒽环类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恶性肿瘤的单独或联合化疗。但阿霉素所造成的心脏毒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尽管有大量的研究投入,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靶点能够在保障化疗效果的同时降低阿霉素所致心肌损伤。近年来研究发现非编码RNA与阿霉素心脏毒性有关,进一步阐释两者的相互关系或将为阿霉素所致心脏毒性的诊断、预防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FDG PET/CT早期诊断淋巴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索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早期诊断淋巴瘤治疗相关心脏毒性(TACT)的价值及分析不同评估标准的诊断效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8年10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行 18F-FDG PET/CT显像的淋巴瘤患者,患者接受淋巴瘤标准化疗方案治疗。通过视觉法及半定量法[最大标准摄取值(SUV max)]分析治疗前后心肌摄取 18F-FDG情况,计算治疗后与治疗前SUV max-心差值(ΔSUV max-心)、%ΔSUV max-心,以及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纵隔比值、SUV max-心/SUV max-肝比值及SUV max-心/SUV max-本底(左侧臀肌)比值。以心电图(ECG)出现异常(早期TACT)为终点,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影像不同评估标准的最佳阈值,分析诊断效能。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 χ2检验分析数据。 结果:274例入组淋巴瘤患者的男女比为1.85∶1,中位年龄36岁;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占78.1%(214/274)。治疗后,55.1%(151/274)的患者心肌为高摄取(高于肝摄取),20.4%(56/274)为中度摄取(介于心血池摄取与肝摄取之间),24.5%(67/274)为等摄取(低于心血池摄取)。ECG(+)组( n=71)与ECG(-)组( n=203)心肌摄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UV max分别为7.77±4.06和5.91±3.04( t=4.045, P<0.01)]。ROC曲线示,治疗后SUV max-心、ΔSUV max-心、%ΔSUV max-心及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纵隔比值、SUV max-心/SUV max-肝比值及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诊断早期TACT的最佳阈值为9.4、4.8、1.4、5.0、2.3及7.0,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0.637、0.612、0.655、0.649和0.650。其中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预测早期TACT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40.85%(29/71)、82.76%(168/203)、45.31%(29/64)、80.00%(168/210)及71.90%(197/274)。 结论:18F-FDG PET/CT显像能早期诊断淋巴瘤TACT,若以治疗后SUV max-心/SUV max-本底比值7.0为阈值, 18F-FDG PET/CT对早期TACT预测的特异性及阴性预测值均达到8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8F-FDG PET/CT显像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心肌损伤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化疗前后 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左心室标准摄取值(SUV LV)能否用于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心肌损伤。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22例确诊为NHL并接受含蒽环类药物化疗方案治疗的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58±13)岁]资料。患者化疗前后均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GMPI)及全身 18F-FDG PET/CT显像。利用化疗前后GMPI舒张功能减退情况判断是否存在化疗后心肌损伤,使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及配对 t检验分析比较心肌损伤与未损伤患者化疗前后SUV LV的变化情况,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UV LV能否用于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 结果:相比于心肌未损伤患者(16例),心肌损伤患者(6例)化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降低程度较大[ΔLVEF:(-5.8±7.5)%与(2.7±3.8)%; t=2.657, P<0.05]。心肌损伤患者化疗后SUV LV较化疗前有增高趋势[最大SUV LV(SUV LVmax ):7.5±4.4与2.6±1.0, t=2.585, P<0.05;平均SUV LV(SUV LVmean): 3.7±2.2与1.6±0.8; t=2.119, P>0.05],而心肌未损伤患者化疗前后SUV LV无明显差异(SUV LVmax :5.7±4.9与5.6±4.8,SUV LVmean :2.8±2.3与2.8±2.2; t值:0.130、0.069,均 P>0.05)。相比于心肌未损伤患者,心肌损伤患者具有更高的ΔSUV LV( t值:2.494、2.163,均 P<0.05)和更低的化疗前SUV LVmax( t=2.436, P<0.05)。ROC曲线分析示ΔSUV LVmax及ΔSUV LVmean具有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的价值,ΔSUV LVmax的曲线下面积(AUC)更高,为0.844(95% CI:0.673~1.000);当界值为1.1时,ΔSUV LVmax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为5/9,特异性为13/16。 结论:NHL患者化疗后心肌损伤与更高的ΔSUV LVmax、ΔSUV LVmean和更低的化疗前SUV LVmax相关,ΔSUV LVmax可作为诊断化疗后心肌损伤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6—2021年我国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我国2016—2021年儿童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 VMC)的流行特征及疾病负担,为我国儿童VMC的诊疗及防控提供基础参考数据。方法:通过福棠儿童医学发展中心收集我国2016—2021年23个省份(直辖市)27家儿童医院或妇幼保健院中的VMC住院患儿病历首页信息,对我国儿童VMC流行病学、死亡情况及疾病负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7 647 599例住院患儿,其中VMC患儿1 646例。2016—2021年VMC住院患儿人数年度分布分别为173例、227例、313例、301例、295例和337例,住院占比分别为14.9/10万人、17.9/10万人、23.0/10万人、20.5/10万人、26.5/10万人和26.4/10万人;VMC患儿的住院占比总体呈逐年升高趋势( P<0.001)。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住院占比呈现随发病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 P<0.001),12-≤18岁年龄组患儿的住院占比最高。西北地区的住院患儿人数(625例,38.46%)及住院占比(64.9/10万人)最高,华东地区次之。本研究中共有68例死亡患儿,VMC住院患儿病死率为4.13%,不同性别、年龄组、季节、年份的VMC住院患儿病死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所有VMC患儿住院时长中位数为10天(IQR 6, 21),住院费用中位数为11 842.30元(IQR 6 969.22, 19 714.78)。其中,死亡患儿住院时长中位数仅1天(IQR 1, 3),而住院费用中位数可达8 874.03元(IQR 5 277.94, 56 151.59),VMC患儿死亡发生迅速,造成严重的疾病负担。 结论:VMC患儿住院占比呈逐年升高趋势,12-≤18岁年龄组患儿住院占比最高;VMC住院患儿总体病死率可达4.13%,且死亡发生迅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假期心脏综合征的临床特征与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假期心脏综合征亦称酒精诱导性心律失常,以心房颤动最为常见,主要发生于急性过量或长期饮酒者。临床诊疗中容易被忽视,心律失常反复发作和酒精的心肌毒性最终使疾病发展为酒精心肌病。本综述将从假期心脏综合征的临床转归及机制研究进展等方面展开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对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和重症监护病房(ICU)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患者,将符合脓毒性心肌损伤诊断的289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确诊前3个月内未服用过β受体阻滞剂的187例患者为非β-blocker组,确诊前每日口服β受体阻滞剂≥3个月的102例患者为β-blocker组。比较两组患者确诊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确诊24 h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 2)、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住院期间心脏超声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口舒张早期与晚期血流峰值流速比值(E/A)〕,以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和28 d病死率。 结果:β-blocker组确诊时的心率显著低于非β-blocker组(次/min:107±8比110±7, P<0.01),确诊24 h内cTnI和BNP水平显著低于非β-blocker组〔cTnI(μg/L):0.191(0.220)比0.291(0.300),BNP(ng/L):627(133)比690(201),均 P<0.05〕;而β-blocker组与非β-blocker组MAP、CK-MB、Lac、ScvO 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LVEF、E/A、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AP(mmHg,1 mmHg=0.133 kPa):70.6±3.9比69.9±3.8,CK-MB(μg/L):4.24(3.33)比4.32(3.13),Lac(mmol/L):3.50(1.80)比3.50(1.90),ScvO 2:0.729±0.032比0.735±0.041,SOFA评分(分):7.74±2.34比7.25±2.23,APACHEⅡ评分(分):17.19±5.13比18.27±6.12,LVEF:0.567±0.058比0.557±0.051,E/A:0.71(0.20)比0.69(0.20),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60.8%(62/102)比56.7%(106/187),28 d病死率:23.5%(24/102)比25.7%(48/187),均 P>0.05〕。 结论:长期口服β受体阻滞剂有助于减轻脓毒症患者心肌损伤,但对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无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病情的临床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脑钠肽(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在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125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依据是否并发病毒性心肌炎分为并发组(71例)、未并发组(54例),对比动态与常规心电图的特征,分析并发组与未并发组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对比不同心肌炎病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血清BNP及CK-MB,分析其联合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中房性早搏及窦性心动过速等检出率高于常规心电图[38.03%(27/71)比22.54%(16/71)、28.17%(20/71)比14.08%(10/71)]( P<0.05);并发组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均高于未并发组[(104.26 ± 10.75) ng/L比(54.11 ± 5.69) ng/L、(17.89 ± 1.86) U/L比(13.46 ± 1.42)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呼吸道感染并发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7例)动态心电图中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短阵室性心动过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改变、QRS低电压检出率及入院时血清BNP、CK-MB水平均高于并发轻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4例)[51.35%(19/37)比23.53%(8/34)、43.24%(16/37)比11.76%(4/34)、32.43%(12/37)比11.76%(4/34)、29.73%(11/37)比8.82%(3/34)、43.24%(16/37)比14.71%(5/34)、24.32%(9/37)比5.88%(2/34)、(107.19 ± 10.56) ng/L比(101.08 ± 10.18)ng/L、(18.33 ± 1.85) U/L比(17.41 ± 1.76)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准,动态心电图、入院时BNP、入院时CK-MB、三者联合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 Kappa值分别是0.784、0.765、0.733、0.879,且联合检测灵敏度、准确度更高。 结论:动态心电图联合血清BNP、CK-MB能较好评估呼吸道感染并发心肌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可加以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