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为术中NIRS监测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及经右腋动脉选择性单侧脑灌注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93例。NIRS用于术中脑灌注的监测,记录基础值和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最低值。根据术后有无卒中发生分为无卒中组( n=178,92.2%)和卒中组( n=15,7.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差异,并分析最低NIRS值和NIRS变化值[(基础-最低)/基础]与术后卒中发生的关系。 结果:与无卒中组相比,卒中组术前合并心房颤动(6.7%比0.6%, P=0.026)和低血压(26.7%比9.0%, P=0.031)发生比例更高。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卒中组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无卒中组[(256.1±84.8)h比(217.8±58.4)h, P=0.020]。卒中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39.3±172.8)h比(35.6±45.6)h, P<0.001],气管切开(20.0%比1.1%, P<0.001)、急性肾损伤(73.3%比30.3%, P=0.001)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比例(46.7%比11.8%, P<0.001),以及死亡率(20.0%比5.1%, P=0.022)均高于非卒中组。两组患者术中左侧和右侧基础NIRS、深低温停循环期间最低NIR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卒中组右侧NIRS变化值大于无卒中组(15.2%±15.7%比9.2%±7.0%, P=0.006)。 结论:NIRS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控制脑氧供需平衡具有指导价值,相较于最低NIRS值,NIRS变化值与术后卒中更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的外科治疗及中期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总结评估单中心15年对于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nomalous origin of the left coronary artery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ALCAPA)的外科治疗经验及预后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8年9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收治的126例ALCAP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9例,女67例,年龄为(17.8±12.6)个月,体重为(8.1±3.4)kg。所有患儿均接受ALCAPA纠治术,手术方式包括65例采用"凸窗"技术,51例利用自体组织重建冠状动脉管道(22例肺动脉组织管道,15例心包管道以及14例双活瓣延长管道),10例行"Takeuchi"技术;所有患儿中有72例合并中度以上二尖瓣反流,同时接受了二尖瓣整形手术。结果:21例患儿因急性左心衰竭于术后72 h内行机械辅助循环,辅助3~7 d,均顺利撤机。术后早期11例患儿死亡,其中4例为机械辅助撤离后死亡,死亡原因主要为左心衰竭、多器官衰竭和脑出血。3例中远期死亡发生在术后18个月内,死亡原因为心脏休克和心力衰竭。生存患儿出院后规律随访,随访时间为(65.0±36.2)个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儿新建的冠状动脉均血流通畅,灌注良好;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由术前的(46.2±15.0)%提高至(60.2±11.7)%( P<0.05);89.2%(58/65)二尖瓣整形术后患儿的二尖瓣反流维持在中度以内;二尖瓣整形组患儿术后二尖瓣过瓣流速较术前未见明显增快( P>0.05)。5例患儿在随访期间行二次手术,再手术率为4.5%。 结论:根据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采用个体化手术方式治疗ALCAPA的手术效果满意,中远期随访的患儿心功能明显好转,预后良好;二尖瓣整形术能有效改善瓣膜反流,且不增加ALCAPA患儿手术风险;机械辅助循环是重症ALCAPA患儿术后早期安全有效的过渡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在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137例,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收集,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总例数为16例(11.68%),其中左下肢深静脉血栓10例(7.30%),右下肢深静脉血栓4例(2.92%),左右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1.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习惯、手术时间、长期卧床(瘫痪)、术后制动时间、静脉置管、饮酒习惯、合并基础疾病是影响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长期卧床(瘫痪)、合并基础疾病均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年龄、合并基础疾病、长期卧床(瘫痪)均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对独立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细菌DNA移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肠道屏障功能损伤、细菌DNA移位及其与术后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心胸外科收治的61例先天性心脏病行体外循环手术患儿,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为(744.8±947.8)d,年龄范围为2 d~14岁。按术后是否发生SIRS分为SIRS组及无SIRS组。术前和术后2 h、24 h采集静脉血,利用PCR技术进行细菌DNA检测,同时检测肠道损伤标志物二胺氧化酶及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并观察术后是否发生SIRS。结果:①所有患儿术前细菌PCR均为阴性,术后2 h(322.4±279.6 copies/μl)、术后24 h(366.6±294.9 copies/μl)细菌DNA拷贝数明显较术前升高,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01);②体外循环术后2 h血清二胺氧化酶(148.5±93.2 mIU/ml)、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7.8±7.2 ng/ml)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24 h后开始下降,术后2 h、24 h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12、 P=0.0089);③SIRS组术后24 h二胺氧化酶、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明显升高,与非SIRS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308、 P=0.0282)。 结论:体外循环术后早期即可发生肠道细菌DNA移位,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SIRS与肠道细菌DNA移位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中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分析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预防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压力性损伤效果。方法:抽取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心胸外科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相应常规围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相同围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动态评估,并给予预见性护理程序干预,比较两组围术期Braden得分及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入院时压力性损伤评分量表(Braden)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06, P>0.05),术后各阶段研究组Braden得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且研究组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2.5%)低于对照组(1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00, P<0.05)。 结论:给予心胸外科患者围术期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风险,预防压力性损伤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的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选择2019年4月26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1例61岁原发性心脏DLBCL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例患者病史、临床特征、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本例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对其进行诊断与治疗。本研究对本例患者的随访截至2021年4月28日。本研究以"原发性心脏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cardia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为中、英文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及PubMed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总结与本研究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相关病例的诊疗资料。文献检索时间设定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本研究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征得受试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结果:①本例患者因"反复胸闷、胸痛3 d"于当地医院就诊,发现心脏占位后转诊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心胸外科,既往无特殊病史。②患者于2019年4月26日入本院后再次突发胸闷、胸痛,伴面色苍白,一过性黑矇,心电监护结果示,心率为45次/min,血压为78 mmHg/45 mmHg(1 mmHg=0.133 kPa),血氧饱和度为70%。遂立即予积极抢救,但是患者仍反复发作,考虑患者为右心房占位导致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有急诊手术指征,于就诊当日对其进行体外循环下右心房占位切除术。术中见肿瘤位于三尖瓣后瓣及隔瓣交界处与冠状静脉窦之间,与心肌相互融合,阻挡三尖瓣瓣口开放及关闭,但是肿物与心肌组织融合,无法完全切除,遂沿肿瘤突起边缘部分切除肿物,以明确病变性质及解除肿物对三尖瓣活动的影响。术中肿物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D20(+)、CD79a(+)、配对盒蛋白(PAX)-5(+)、CD3(-)、CD5(-)、CD10(-)、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6(-)、BCL-2(+)、c-Myc(-)、CD30(-)、EB病毒编码小RNA(EBER)(-)、CD117(-)、Ki-67(60%)、波形蛋白(+)、CD31(-)、结蛋白(-)、细胞角蛋白(CK)(-),考虑为DLBCL。2019年5月16日本例患者被转至本院血液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PET/CT)检查结果示,右心房肿瘤部分切除术后,右房内团块状略低密度影,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18F-FDG)代谢增高[摄取区域大小约为9.2 cm×6.3 cm,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为29.03],符合肿瘤改变,心包增厚,并有少量积液本例患者。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示,右心房肿瘤部分切除术后,主动脉瓣反流(轻度),二、三尖瓣反流(轻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心室收缩功能正常,右心房腔内有大小约为53 mm×43 mm不规则高回声,且与右心房侧壁相连,未见其明显移动或者摆动。本例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示,骨髓增生活跃,粒、红、巨核系三系细胞增生,偶见异常细胞,形似淋巴瘤细胞。③结合本例患者的临床特征、PET/CT、活组织免疫组织化学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于2019年5月16日被确诊为原发性心脏DLBCL[非生发中心型,Ⅳ期A组,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PI)为4分,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IPI为6分]。遂先予1个疗程减低剂量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300 mg/d, d1+环磷酰胺600 mg/d,d2+表柔比星50 mg/d,d2+长春地辛6 mg/d,d2+泼尼松60 mg/d,d2~6)化疗,随后对其进行4个疗程R-CHOP方案(利妥昔单抗500 mg/d,d1+环磷酰胺1 000 mg/d,d2+表柔比星70 mg/d,d2+长春地辛4 mg/d,d2+泼尼松60 mg/d,d2~6)化疗。本例患者中期疗效评估为完全缓解(CR)。建议对其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但患者及其家属拒绝。本例患者再次接受2个疗程R-CHOP方案巩固化疗后停止治疗。截止随访结束本例患者无复发。④按照本研究设定的文献检索策略,共纳入17篇文献,报道17例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加上本例患者共18例患者被纳入进行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诊疗研究。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常见发病部位为右心房,其次为右心室,起病症状主要表现为心脏相关症状,常用化疗方案为R-CHOP,这18例患者中5例死亡,随访最长时间为24个月,患者未复发。 结论:本例原发性心脏DLBCL患者诊断及时,疗效尚可。原发性心脏DLBCL是一种临床少见且预后欠佳的恶性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及早治疗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治疗胸腹主动脉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技术治疗胸腹主动脉的近期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22例胸腹主动脉瘤患者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其中12例接受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手术修复(abdominal aortic debranch,AAD),10例接受传统的胸腹主动脉置换术(thoracoabdominal aortic replacement,TAR)。AAD包含两期:一期手术为正中开腹,Y形人工血管置换肾下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同时重建腹主动脉分支,右侧分支人工血管-右肾动脉-左肾动脉,左侧分支人工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肝总动脉;二期为腔内修复锚定近远期正常主动脉或人工血管。对比分析两种方式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临床效果。结果:总体死亡比例为13.6%,TAR组死亡比例明显更高(0对30%)。主要病因为夹层(91.7%对90.0%, P=0.895)。Crawford分型两组均以Ⅱ型为主(58.3%对50.0%, P=0.082)。TAR组马方综合征患者比例更高(30%对0, P=0.046)。术后24 h引流TAR组显著更多[(355.0±199.2)ml对(1244.0±716.1)ml, P=0.003]。TAR组肺部感染比例更高(40%对0, P=0.018)。住院费用AAD组更高[(28.4±8.3)万元对(19.3±10.4)万元, P=0.033]。 结论:分期杂交腹主动脉去分支化技术可以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与传统胸腹主动脉置换相比,手术创伤更小但费用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胸外科疾病患者手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疾病手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状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行心胸外科疾病手术患者82例,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临床基础资料问卷调查表和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调查表,录入患者一般资料及术后获得性肺炎发生状况,采用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心胸外科疾病患者手术后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30例(36.59%);手术时间、建立气腹、气胸后PaCO 2为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P<0.05);吸烟史、切口疼痛、机械通气及入住ICU均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性因素( P<0.05);抑酸剂使用情况为心胸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保护性因素( P<0.05)。 结论:心胸外科疾病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较高,具有长期大量吸烟史、切口疼痛、机械通气时间长及入住ICU是影响术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排查,并辅以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PROPDESC和MDP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将基于术前筛查的术后谵妄预测模型(PROPDESC)和梅奥谵妄预测模型(MDP)用于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预测因素,并分析2个模型的预测能力。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8月汕头市中心医院骨科、胃肠外科、心胸外科、肿瘤外科收治的636例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PROPDESC和MDP预测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2个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 AUC)和诊断特征,并对2个模型中的19个预测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PROPDESC和MDP外部验证的 AUC分别为0.87(95% CI:0.84~0.90)和0.89(95% CI:0.86~0.92),敏感性分别为71.79%和80.34%,特异性分别为85.16%和81.12%。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急诊入院、年龄、蒙特利尔短期认知评估中的句子重复和序列减法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PROPDESC和MDP预测模型对老年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预测能力尚可,可在此基础上构建适用于我国不同外科老年人群的谵妄风险评估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浙江绿城心血管病医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60例开展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30例/组),观察组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而对照组先行心脏瓣膜手术,再间隔实施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较术后恢复情况、心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的术后重症监护室(ICU)监护时间[(5.29±1.04)d]、机械通气持续时间[(3.95±0.98)d]、住院时间[(13.59±2.84)d]均较对照组缩短( t=4.205、4.015、3.997,均 P<0.05)。(2)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49.36±6.25)%]、每搏输出量[(76.29±5.31)mL]均较对照组更高( t=4.066、4.093,均 P<0.05),其脑钠肽水平[(378.32±27.82)ng/L]较对照组更低( t=4.152, 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生活环境、社会关系等评分分别为(89.47±8.69)分、(84.49±8.21)分、(88.16±9.24)分、(85.46±8.95)分,均较对照组更高( t=4.139、3.753、3.859、4.389,均 P<0.05)。(4)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3.33%(1/30)、20.00%(6/3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χ 2=4.043, P<0.05)。 结论:同期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减少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利于加快其术后恢复速度,更好地改善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