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量磁敏感图在大脑以外区域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定量磁敏感图(QSM)是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定量MRI技术,QSM技术在量化人体脏器组织中铁沉积的含量、监测血氧饱和度以及鉴别其他各种抗磁性、顺磁性物质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与优势,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分期以及疗效的评估,对临床决策提供良好的参考.目前关于QSM方面的大部分临床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比如脑卒中、脑肿瘤、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以及脱髓鞘病变.近年来,随着QSM技术的成熟以及算法不断革新,该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应用逐渐活跃,本文就QSM技术在大脑以外区域的临床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近红外光谱监测在儿童体外膜肺氧合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作为针对循环、呼吸功能衰竭的有效支持技术,近年来在儿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使用ECMO支持的患儿脑、肾、胃肠、肢体等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仍然较高。ECMO治疗期间,各种传统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受到一定限制。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实时、连续的监测方法,可以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 2)的变化,进而评估组织灌注、代谢及氧供需平衡,成为潜在组织损伤的早期监测指标。本文就NIRS技术在儿童ECMO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通过NIRS技术监测ECMO治疗患儿早期病情变化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近红外光谱(NIRS)脑氧饱和度监测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脑卒中的相关性,为术中NIRS监测提供证据。方法:纳入2018—2020年在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接受急诊手术治疗及经右腋动脉选择性单侧脑灌注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193例。NIRS用于术中脑灌注的监测,记录基础值和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最低值。根据术后有无卒中发生分为无卒中组( n=178,92.2%)和卒中组( n=15,7.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临床差异,并分析最低NIRS值和NIRS变化值[(基础-最低)/基础]与术后卒中发生的关系。 结果:与无卒中组相比,卒中组术前合并心房颤动(6.7%比0.6%, P=0.026)和低血压(26.7%比9.0%, P=0.031)发生比例更高。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无差异,但卒中组手术中体外循环时间长于无卒中组[(256.1±84.8)h比(217.8±58.4)h, P=0.020]。卒中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139.3±172.8)h比(35.6±45.6)h, P<0.001],气管切开(20.0%比1.1%, P<0.001)、急性肾损伤(73.3%比30.3%, P=0.001)和连续性肾替代治疗比例(46.7%比11.8%, P<0.001),以及死亡率(20.0%比5.1%, P=0.022)均高于非卒中组。两组患者术中左侧和右侧基础NIRS、深低温停循环期间最低NIRS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卒中组右侧NIRS变化值大于无卒中组(15.2%±15.7%比9.2%±7.0%, P=0.006)。 结论:NIRS用于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术中深低温停循环期间的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控制脑氧供需平衡具有指导价值,相较于最低NIRS值,NIRS变化值与术后卒中更具有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Sturge-Weber综合征所致难治性癫痫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总结接受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的Sturge-Weber综合征(Sturge-Weber syndrome, SWS)患儿围手术期麻醉管理要点。方法:回顾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全麻下行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的SWS患儿的医疗记录。收集并分析人口统计学、围手术期及术后相关信息。结果:8例SWS患儿因难治性癫痫在全麻下行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其中7例(87.5%)患儿颜面部存在葡萄酒色斑,4例(50.0%)患儿合并青光眼,未发现有患儿合并气道血管瘤造成困难气道。手术出血均在200 ml以上,所有患儿术中均输注异体红细胞,中位输注量260(146.3~357.5) ml。因术中出血较多,有4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低血压,较严重的1例患儿同时伴有低血氧饱和度现象。患儿围手术期均未应用使眼内压增高的药物。术后8例患儿出现中度以上贫血,颅内感染发生率较高(7/8,87.5%)。术后远期随访患儿癫痫症状控制Engel分级:Ⅰ级7例、Ⅱ级1例,术后均未见永久性功能障碍。结论:SWS所致难治性癫痫大脑半球离断/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大,严密的术中监测和积极的围手术期管理对于维持循环稳定十分重要。患儿有很大比例合并青光眼,围手术期应谨慎应用使眼内压升高的药物。基于以往研究,术前充分评估患者气道是否合并血管瘤,做好困难气道准备也是十分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治疗的老年NSCLC患者90例,采用信封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 n=45)和对照组( n=45),两组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对照组给予常规麻醉管理,观察组给予基于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麻醉管理。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及丙泊酚用量,同时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差异。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丙泊酚用量为(880.41±41.06)mg,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麻醉后5 min(T 1)、麻醉后30 min(T 2)时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T 1、T 2和术毕(T 3)时局部脑氧饱和度(rSO 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血清IL-6、CRP、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S-100b水平分别为(13.36±1.22)mg/L、(10.08±1.12)ng/L、(0.94±0.15)ng/ml、(11.15±1.26)ng/L和(1 445.15±180.05)ng/L,明显低于对照组(均 P<0.05)。观察组术后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为(25.78±1.0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44%(2/45)和8.89%(4/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73)。 结论:基于脑氧饱和度监测的麻醉管理在老年NSCLC根治术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波动小,可抑制炎症因子水平,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脑电图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联合局部脑氧饱和度(rSO 2)监测脑灌注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行CEA术治疗4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狭窄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手术均在EEG联合rSO 2监测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EEG联合rSO 2监测CEA术中患者脑灌注异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术中颈动脉阻断后,42例患者中EEG及rSO 2监测正常24例,EEG监测仅出现异常2例,rSO 2监测仅出现异常3例,EEG及rSO 2联合监测出现异常13例。EEG和(或)rSO 2监测出现异常的18例患者中,17例予升高血压后恢复,1例使用转流管后恢复。单独EEG和单独rSO 2监测显示脑灌注异常的一致性较好(Kappa=0.745, P=0.000);2种方法联合监测、单独EEG、单独rSO 2监测的阳性率分别为42.9%、35.7%、38.1%。出院前所有患者均未发现新的脑部缺血灶和临床症状。 结论:EEG、rSO 2监测CEA术中脑灌注异常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二者联合应用可弥补单一监测的不足,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围手术期脑氧供需平衡与皮层脑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先天性心脏病(CHD)新生儿手术前后脑氧供需平衡与脑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NICU收治的CHD新生儿,分别在手术前、后采用近红外线光谱技术(NIRS)监测脑组织血氧饱和度(TOI)和氧摄取分数(FTOE),结合临床特征和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的结果,分析手术前、后TOI、FTOE的水平和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90例CHD新生儿,术前监测TOI 0.56±0.05,术后0.59±0.03,均低于正常新生儿平均水平( P<0.05)。术前FTOE 0.36±0.07,术后FTOE 0.39±0.04。术后TOI、FTOE均较术前明显改善。TOI术后较术前改善程度与术前发绀程度呈负相关( β:-0.202),术后FTOE则无明显差异。术前需要呼吸支持的患婴,术前TOI水平较低( β:-0.879));术前导管前SpO 2较高,则术前TOI也较高( β:0.214)。术前aEEG背景模式轻度异常的患婴术后FTOE较背景模式正常的患婴显著减低( P<0.05),术后aEEG监测显示睡眠觉醒周期(SWC)不成熟的患婴术后TOI较SWC成熟的患婴显著减低( P<0.05)。延迟关胸是术后死亡的风险因素。 结论:CHD患婴术后TOI较术前明显改善,尤其是紫绀型CHD改善显著。术前TOI与呼吸支持级别负相关,与导管前SpO 2正相关。术前脑电活动波幅较低的患婴术后脑氧摄取分数亦较低。术后监测脑功能异常则脑氧饱和度亦较低。NIRS监测TOI与aEEG检测皮层脑功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用于指导CHD新生儿围手术期脑保护策略的目标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近红外光谱监测在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近红外光谱(NIRS)通过监测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rSO 2),实时、无创地反映测量部位氧代谢情况和局部有效血流灌注,已广泛应用于不同疾病状态下脑、肾脏以及胃肠道血流灌注监测和脏器功能评估。先天性心脏病(CHD)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波动易引起脏器灌注不足,导致缺氧缺血的发生和内环境紊乱,组织氧合状态发生有害变化,但此时机体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 2)甚至混合静脉饱和度(SvO 2)尚未改变,而NIRS可以灵敏监测组织的rSO 2改变,从而预警组织缺氧缺血并及早干预,防止进一步损伤的发生。现简述NIRS的基本原理、局限性及在CHD围术期应用新进展,旨在为其在CHD围术期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及方向,早期评估患者病情,并指导临床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睡眠纺锤波密度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非快速动眼2(NREM2)期睡眠纺锤波密度(SSD)及其对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1年1—12月因打鼾接受多导睡眠监测(PSG)检查的患者,最终纳入119例男性患者,年龄23~60(37.4±7.3)岁,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AHI<15次/h)59例和OSAHS组(AHI≥15次/h)60例,收集其基本信息、一般临床资料及PSG参数。记忆功能评分采用逻辑记忆测试(LMT)、数字次序测试(DOT)和CANTAB测试中的图形认知记忆(PRM)、空间识别记忆(SRM)、空间工作记忆(SWM)。人工计数NREM2期C3、C4导联睡眠纺锤波个数,计算SSD。比较上述指标及NREM2期SSD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并通过Shapiro-Wilk方法、Chi-Squared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OSAHS患者各项记忆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NREM3期比例、最低血氧饱和度、NREM2期左侧中央区SSD(N2-C3 SSD)、NREM2期右侧中央区SSD(N2-C4 SSD)更低(均 P<0.05);BMI、睡眠NREM1期比例、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90% 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百分比(TS90)、呼吸暂停最长时间、呼吸相关微觉醒指数更高(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表现为LMT即刻评分更低,PRM即刻选择时间、SRM总时间、PRM延迟选择时间更长,提示OSAHS组的即刻逻辑记忆、即刻视觉记忆、空间识别记忆、延迟视觉记忆更差(均 P<0.05)。多元logistic逐步回归显示:受教育年限( OR=0.744,95% CI 0.565~0.979, P=0.035)、呼吸暂停最长时间( OR=0.946,95% CI 0.898~0.997, P=0.038)、N2-C3 SSD( OR=0.328,95% CI 0.207~0.618, P=0.012)、N2-C4 SSD( OR=0.339,95% CI 0.218~0.527, P=0.017)是即刻视觉记忆的独立影响因素;AHI( OR=1.449,95% CI 1.057~1.985, P=0.021)、N2-C3 SSD( OR=0.377,95% CI 0.246~0.549, P=0.009)、N2-C4 SSD( OR=0.400,95% CI 0.267~0.600, P=0.010)是延迟视觉记忆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SSD减低与中重度OSAHS患者记忆功能受损相关,表现在即刻视觉记忆及延迟视觉记忆受损,提示NREM2期SSD的改变可作为评估OSAHS认知功能障碍的脑电图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中加强脑氧饱和度监测对术后认知功能状态的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麻醉中高龄患者脑氧饱和度(rSO 2)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行心脏手术老年患者113例,其中男67例,女46例,年龄65~89岁。所有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和rSO 2及相关监测下完成。统计分析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心脏手术史、体外循环时间、rSO 2基线值(rSO 2 baseline)、术中rSO 2最低值(rSO 2 min)、手术时间、重症监护室(C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数值,术后POCD发生率及死亡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病历系统和麻醉信息系统。采用logistic回归法进行POC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19例(16.8%)患者术后出现POCD,且19例患者术中rSO 2下降幅度均超过基线值30%以上。POCD组与非POCD组患者术中rSO 2变异度(rSO 2 baseline-rSO 2 min)分别为(18.0±2.7)、(6.6±2.3),NSE变异度(NSE 术后-NSE 术前)分别为(31.3±9.7)、(9.5±3.0)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8.35、17.70,均 P<0.05)。rSO 2变异度与NSE变异度呈正相关( r=0.697,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SO 2变异度[ OR值(95% CI)为0.374(0.059~1.895)]、合并糖尿病[ OR值(95% CI)为0.493(0.041~1.812)]、脑卒中[ OR值(95% CI)为0.325(0.084~0.917)]和房颤[ OR值(95% CI)为0.176(0.091~0.943)]是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结论:术中监测rSO 2下降幅度可预测POCD的发生,推荐rSO 2作为老年患者心脏手术常规监测项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