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株异养型细菌对无机硫化物的降解特性和培养条件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畜禽屠宰加工、鱼粉饲料加工等一些食品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化氢恶臭气体,导致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为实现以培养异养型细菌脱除硫化氢气体的目的,取分离到的异养脱硫细菌XJ-2,通过诱变筛选得到一株高效脱硫菌株ZJNB-B3,其脱硫率达97%.基于形态学研究、API 50 CHB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该菌为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 ZJNB-B3.该菌GenBank登录号为MF679650.降解特性研究表明,ZJNB-B3 菌株对有毒的硫化物有较高耐受性,耐受上限高达 300 mg/L.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环境因素对菌株降解硫化物效率的影响,得到在最适培养温度30 ℃下,初始S2-浓度为211.8 mg/L、初始pH值6.72、接种量为5.04%时,菌株氧化脱硫效果最显著,经过实测在48 h产生的硫酸盐浓度为63.8 mg/L,脱硫率达97.3%.菌株在氧化硫化物时不会产生硫酸抑制菌株的生长,可以在pH值温和的环境条件下脱硫,因此,该菌有较高的工业应用价值.本研究为异养型细菌应用于工业反应器脱除硫化氢恶臭气体提供了小试研究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种实验动物设施废气处理装置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开发一种适合实验动物设施废气处理的设备,并通过实地应用验证效果.方法 研发制造基于MnOx-TiO2光催化和气液扰流工艺的废气处理设备,安装于西安某实验动物设施楼面,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选取氨、硫化氢、臭气浓度三个指标,对比处理前后污染物的厂界浓度、排风口浓度和排放量.结果 经过光催化和气液扰流处理后,氨、硫化氢、臭气的厂界浓度明显降低,清除率分别为96.9%、95.8%、94.0%;污染物排气口浓度和排放量明显降低,所测指标均低于《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14554-93)相应限值规定.结论 基于新型光催化和气液扰流技术的废气处理设备,可以有效清除实验动物设施排放的主要恶臭污染,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大气挥发性脂肪酸的国内外标准及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恶臭污染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挥发性脂肪酸(VFAs)属于主要的恶臭物质,很可能被新增进入国家恶臭污染物名单中.该文介绍了VFAs的理化性质和在大气中的含量,并对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分析方法(气相色谱、离子色谱、毛细管电泳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恶臭污染物管控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恶臭假单胞菌中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5是脂肪酸合成关键酶
编辑人员丨2023/8/6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的第一步还原反应,是细菌生长的关键酶之一.恶臭假单胞菌在环境污染治理和工业聚羟基脂肪酸(PHA)的生产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恶臭假单胞菌基因组编码6个FabG同源蛋白质,与大肠杆菌FabG相比较,PpFabG5序列相似性最高(76.5%),其他几个PpFabG也都具有较高的序列相似性(约50%).除PpFabG4之外,其他的同源蛋白质都具有催化活性位点和N端辅因子结合位点.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中这6个FabG同源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本文进行了异体遗传互补、体外酶学活性分析、体内基因敲除与突变株性状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只有PpfabG1、PpfabG3、PpfabG5能恢复大肠杆菌abG温度敏感突变株CL104在42℃时生长,其中PpfabG1互补株生长较弱.而在体外活性检测中,PpFabG1、PpFabG3和PpFabG5在脂肪酸合成起始反应和延伸反应中都具有催化活性,但PpFabG1活性较弱,PpFabG6仅在起始反应中具有催化活性.PpfabG5是恶臭假单胞菌生长的必需基因,不能被敲除,而其他几个PpfabG基因敲除后不影响菌体的生长,突变株的脂肪酸组成与野生菌也无差异.但PpfabG1、PpfabG2敲除后菌体的运动性下降,PpfabG3、PpfabG6突变影响了生物被膜的合成量,而PpfabG4、PpfabG6敲除突变株对H2O2的耐受性增强,表明这些基因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可能在菌体的不同逆境中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腐乳生产过程中细菌污染的状况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腐乳是中国传统豆制发酵食品.腐乳的制作是在非无菌条件下进行,因此不能完全控制发酵过程或生产过程的微生物.本文中,笔者主要对腐乳生产不同步骤中的污染细菌进行分离,再利用第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菌种鉴定.研究发现腐乳生产过程中检测出了食源性致病菌如: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ii)、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需要注意腐乳生产安全性.建议在前期生产过程中将污染细菌降低到最低范围,以保证后期发酵时的微生物安全.本研究为腐乳生产中的微生物安全性提供了基础资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微生物生物技术处理气态污染物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大气污染问题愈发突出,工业生产过程是大气污染的一重要源头.微生物法治理制造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恶臭气体、硫化物、氮氧化物等气态污染物以效率高、投资少、绿色且环境友好等优势逐渐在国内兴起,广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法的基本理论、技术分类及特点、应用范围,以及国内外较新的研究方向与进展.微生物法净化低浓度污染物效率往往很高,而处理难溶、高浓度、生物毒性、难降解的污染物时易受到局限.专家学者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验,创新出的高效技术进行总结.本文认为减少传质阻力方法的应用、与其他处理技术联用、清晰微生物降解机理与途径等是提高微生物法效率的重要方向.但提及的大部分强化手段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使其工业化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4种鉴定方法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为了比较铜绿假单胞菌4种鉴定方法对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笔者采用GB 8538.57—2016、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API 20E肠杆菌和其他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系统、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包装饮用水样品中分离到的25株野生型菌株进行复核验证,最终结果以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分析为参考.结果显示API 20E鉴定结果与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一致,GB 8538.57—2016与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方法均存在假阳性.经测序比对分析,发现假阳性菌株与铜绿假单胞菌的序列差异主要集中在16S rRNA的可变区,BLAST程序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确认其为同属的恶臭假单胞菌和荧光假单胞菌.GB 8538.57—2016检验结果有1株假阳性菌株,比例为7.14%,VITEK 2 Compact鉴定结果有6株假阳性菌株,比例为31.58%.由此可见GB 8538.57—2016、VITEK 2 Compact、API 20E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需要互相结合,互为佐证,提高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6-羟基烟酸3-单加氧酶NicC的纯化与结晶
编辑人员丨2023/8/5
[背景]含氮杂环吡啶化合物是重要的环境污染物之一,在人体内长期积累会导致肿瘤/畸胎等疾病,利用微生物降解含氮杂环化合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目的]在大肠杆菌中克隆表达6-羟基烟酸3-单加氧酶基因nicC,纯化重组NicC蛋白并进行结晶条件的研究.[方法]以恶臭假单胞菌KT2440为模板对nicC基因进行PCR扩增,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nicC,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中诱导表达,利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重组蛋白.利用悬滴扩散法对NicC蛋白进行结晶条件筛选和优化.[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ET28a-nicC并纯化获得达到结晶纯度的NicC蛋白.通过结晶条件初筛和正交优化实验发现,NicC蛋白的最佳结晶条件为:0.2 mol/L NH4Cl,0.01 mol/L CaCl2·2H2O,31% PEG4000,0.05 mol/L Tris-HCl pH 8.0,4℃;SeMet-NicC蛋白和NicC与6-HNA共晶的最佳结晶条件为:0.2 mol/L NHaCl,0.01 mol/L CaCl2·2H2O,0.05 mol/L Tris-HCl pH 7.9,31% PEG3350,4℃.[结论]NicC蛋白纯化体系的构建和结晶条件的研究为最终解析NicC蛋白三维结构提供了有利条件,为揭示吡啶环β位单加氧酶识别含吡啶环底物并催化底物的吡啶环上β位羟基化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非法填埋垃圾致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5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瞿某、祝某等人自2016年8月起以回填鱼塘为由,接受了来自某城市市区的垃圾在某村进行鱼塘回填.当时垃圾倾倒区可见塑料袋、编织袋等混合垃圾,并有渗滤液浸出.在对垃圾填埋区进行表层覆土后,当地群众自行在上面种植了林木和作物.鱼塘回填垃圾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及恶臭等环境问题,引起当地群众不满并举报至政府.受当地政府委托,现对垃圾填埋造成的土壤与地下水环境损害进行鉴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微生物在恶臭污染治理中的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恶臭污染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针对恶臭气体控制和治理的研究也逐渐增多,其中微生物脱臭因其成本低、处理设备要求简易、基本无二次污染等较物理除臭和化学除臭无可比拟的优点,成为研究人员的关注热点.本文概述了微生物脱臭的过程和机理,主要介绍微生物脱臭技术分类和优缺点比较,以及微生物脱臭在恶臭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生物洗涤法、生物过滤法、生物滴滤法和生物菌剂法4种微生物脱臭技术在畜禽养殖、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引起的恶臭污染治理中的研究与应用现状,最后对微生物脱臭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加大对高效脱臭微生物资源的深度挖掘及选育工作的投入;加深对微生物在除臭过程中菌群结构的时空演变规律和对恶臭物质代谢原理及降解动力学的研究;加强对当前微生物脱臭技术及工艺的改进和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