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中医调情志与叙事医学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以中医调情志为视角,从古代书籍文献、临床应用两方面探讨中医调情志与叙事医学的相关性。研究认为中医调情志展现出以"病为本,工为标"的人本主义精神,"医国-医人-医病"的整体诊疗模式,关注患者负面情感,尊重患者疾病感受,反思自我德行,建立医患伙伴关系,促进医患双方付诸积极地行动,上述医学人文精神和临床行为与叙事医学人文关怀理念,临床实践有共通之处。叙事医学的三个焦点"负面情感、共情和关联性"与其三个要素"关注、再现、归属"在中医调情志临床中的各个阶段均有不同程度的体现,通过四诊合参以查情、关注倾听以共情,反思再现以辩情,调摄情志以舒情,针药结合以治情等方式,不仅能全面了解患者的心身状态、疾病感受、所需所想所愿,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实现情志疗愈、心理慰藉和躯体康复,而且还凸显中医学整体观念,"形神合一、治神为要"的特点。医患初诊的情感共情,多轮复诊会面,高频反馈与沟通,使医患形成长期的情感联结,建立伙伴关系。中医理论指导下的调情志,可以扩展叙事医学的临床路径,而叙事医学人文关怀理念和实践工具,为中医调情志人文关怀提供现代医学理论支撑和落地工具。两者融合发展对构建新型医患人文诊疗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探源
编辑人员丨2周前
[目的]研究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深刻关联,阐明其独具儒医特色的思想脉络渊源,拓展丹溪学说的研究思路.[方法]结合朱丹溪所处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通过文献研读与文化思想的综合分析,梳理朱丹溪情志学说与儒学思想的内在联系,阐发儒学对朱丹溪医学理论的深刻影响,探究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过程,从儒学本体论、体用论、修养论三个层次阐述朱丹溪情志学说的儒医思想脉络.[结果]儒学作为重要的时代文化背景,影响了朱丹溪儒医思想的发展构建.朱丹溪继承并发挥儒学本体与大用、格致与修养、人心与情志的思想深意,倡立相火为情志本源,阐发六郁析情志病端,笃行修养指导情志调摄,构建了独具儒医特色的情志学说.[结论]朱丹溪情志学说体现出清晰的儒医思想脉络与源流特征,其援儒入医、创立新说的儒医风范,推动了后世儒医的发展,有益于情志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邝卫红运用健脾疏肝、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介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介绍邝卫红教授运用健脾疏肝、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邝卫红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因情志所伤、饮食失调,致肝气郁结、脾气亏虚,进而引起气虚、气滞血瘀,瘀血内阻,日久变生瘀毒,进而积聚为病.治宜健脾疏肝、化瘀解毒.选用四君子汤加五指毛桃、柴胡、三棱、半枝莲为基础方化裁,临证兼用调气、祛湿、散结之药,生活上嘱患者注意运动,以及情绪、饮食调摄,可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郭志华基于"痰、瘀、虚"诊疗良性甲状腺结节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甲状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甲状腺疾病.郭志华认为气滞痰瘀互结于颈前为本病之标,心失所养、心阳温煦失司是本病之本,气机升降失常贯穿发病全程.治疗上,一方面确立调畅气机、清化痰瘀、温通心阳、健运中焦的治法治则,且结合现代医学认识辨病施治合并甲状腺疾病;另一方面坚持三因制宜,注重调摄患者生活、情志,以提升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吴敏教授从"土壅木郁,痰瘀互结"分型辨证治疗甲状腺结节经验精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甲状腺结节(Thyroid nodule,T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吴敏教授依据临床多年实践经验,认为TN多与情志失调有关,病位涉及肝脾,气滞、痰凝、血瘀为TN主要病理因素,提出"土壅木郁、痰瘀互结"是其核心病机,并将西医的病理分型与中医证型相结合,分型辨证治疗TN,将中西医融会贯通,治疗上以疏肝理气为先,不离健脾助运之法,化痰散结,活血消瘿,对良性TN可以有效缩小甲状腺肿,减轻症状,对于恶性TN可以降低术后复发率,减少西药不良反应等.此外,吴敏教授倡导"防大于治",临床实践中尤注重中医预防调摄,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能量平衡理论论述健运中焦法在体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肥胖是全球性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以能量平衡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医藏象学说对人体中焦生理功能的认识,分析肥胖产生的原因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阐述中医藏象学说、健运中焦法在减肥中的作用机制、重要作用和独特价值.探索中、西医学理论认知的相通之处,为更好地理解和治疗肥胖提供理论依据.中医藏象学说和养生观念认为中焦是人体能量代谢的枢纽.通过均衡膳食可以起到运脾化湿之功;健四肢、强筋肉达到疏肝健脾之效;畅情志、利胆胃维持易瘦体质.由此中焦健运,斡旋升降,则痰湿膏脂代谢有度;五脏六腑运转协调,能量代谢稳定平衡,则体质量可控,肥胖得治.在临床方面,也可以通过疏肝健脾,祛湿化痰,和胃利胆的思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论治,结合饮食、锻炼、情志等方面的调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从"中年振基"思想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防治理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4/6/15
分析张景岳"中年振基"思想及其指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防治.在预防上,妇人应注重修身养性,调摄情志,养慎节欲以保养元气.中年期干预是前提,若妇人早期出现月经不调等症,应尽早干预.在治疗上,以调养气血为基础,脾肾同调为关键,选用甘辛之味的药物和左归丸、右归丸、大补元煎等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探讨代谢性疾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6/1
糖脂代谢紊乱是代谢性疾病的重要病理特征之一.本文通过对文献整理,发现代谢性疾病的发生和相关指标的变化存在一定季节规律.血脂相关指标在冬季较夏季升高,可能受气温、饮食、活动等影响.糖代谢相关指标冬季高于夏季,可能与低温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进食增多,棕色脂肪代谢活动减少有关.胰岛素抵抗也显示冬季高于夏季,可能与体温调节障碍、交感神经功能减弱等因素相关.现代医家运用《黄帝内经》中的四时养生方法,尊崇顺时调脾、顺时养神,从固护脾胃,调摄情志,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等角度,可有效防止代谢性疾病的季节紊乱,为糖脂代谢紊乱患者的四时养生调护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基于"土壅木郁"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病机与治法
编辑人员丨2024/2/3
通过阐释"土壅木郁"的理论内涵,探讨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中医病机及治法.认为"土壅木郁"是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性抑郁的重要病机.治疗首当抗癌解毒、养正固本以断其源;治疗核心为疏土达木、调和肝脾,强调土壅疏之、木郁达之、运通中焦、和畅气机;治疗关键在于畅达情志、调摄精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陈其华从瘀论治慢性前列腺炎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陈其华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以肾虚、脾虚为本,湿热、气滞、瘀血为标,瘀血为疾病之纲要.陈教授治疗该病以通瘀为核心,强调应明确病位、细审病因,随证治之,自拟前列清瘀汤.CP初期病位表浅,多在气分,责之湿热,可酌加车前子、滑石、大黄、山栀子、草薢等.瘀血初成者可用川芎、香附、延胡索等散瘀利湿止痛;瘀而化热时,用当归、赤芍、牡丹皮、生地黄等凉血化瘀;热象明显者加金银花、白花蛇舌草等;顽证难愈者,瘀血潜伏体内,疼痛甚重,加三棱、莪术等破血化瘀药.病情迁延,患者受病痛折磨,易出现情绪焦躁,甚至影响勃起功能,陈教授认为CP的治疗不能单纯拘泥于精室,肝经与前阴病关系密切,情志不佳者以"川芎-郁金-川牛膝"化瘀、开郁,既调摄消极情绪,又防因郁成瘀.此外,陈教授强调化瘀不忘顾护脾胃,温补脾肾,可加茯苓、陈皮、砂仁健脾醒脾,肾阳亏虚者酌加原蚕蛾、黑蚂蚁、菟丝子、肉苁蓉、肉桂等.陈教授从整体观出发,重视多脏腑、多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内外兼治,协同作用.陈教授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中药坐浴熏洗,穴位贴敷疗法,清热利湿、化瘀药物保留灌肠,针刺治疗等,还参考各项检验检查结果,适当运用抗生素、5α-还原酶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