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发展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了解国内各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目前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建议,为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以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30所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7所(56.7%)护理院校仅招收全日制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28所(93.3%)院校培养方向划分较为笼统,仍以临床护理作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向;15所(50.0%)院校会将专科护士培训内容融入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130名(65.7%)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与23名(76.7%)教学管理人员表示该校有意在未来将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相衔接进行专科化培养,衔接途径主要从招生条件、课程设置、临床实践、证书授予等方面进行.结论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有呈专科化发展的趋势,应进一步推动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专科护理行业执业资格衔接,完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某研究中心开放基金项目整合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开放基金项目对于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研究能力有重要作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于2018年开始设立开放基金项目,但因为开放基金项目具有学科专业性和自主性强,以及存在不确定性的特点,给项目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中心基于项目整合管理理论,通过识别开放基金项目的建设目标,定义其应用范围,梳理并整合项目管理的执行、流程、控制和支撑4个要素,从组织和制度着手保障项目的规范执行,通过统筹优化管理流程,制定"里程碑清单""风险登记清单""优资清单"和"不良清单"实施控制,融合技术和平台为支撑,从而建立了开放基金项目整合管理体系,并于2020年开始应用,实现了对开放基金项目全过程和全要素的整合管理,切实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截至2023年12月,已立项开放基金项目112项,资助总金额达3 194.3万元,在队列研究及平台建设、学术产出方面取得系列成果,项目和人才孵育效用凸显。该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可为医疗机构管理开放基金项目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模块化多模式教学在住培学员入麻醉科专业基地教育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入专业基地教育旨在帮助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尽快融入新环境、养成良好临床工作习惯,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不同专业背景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麻醉科培训效果,华西医院麻醉科于2019年开始通过设计和实施模块化多模式教学对入专业基地教育进行改革,将培训内容分为麻醉前访视、麻醉前准备、术中监测、设备与技能、转运与交接5个模块,并综合运用基于病例的讲授、模拟教学、标准化病人等多种培训模式。培训后对98名学员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和理论考试,90.0%以上的学员认为5个模块的设置均有必要,考试成绩为(79.56±3.84)分,达到了临床工作初期所需麻醉学理论知识的要求。模块化多模式入专业基地教育,对学员麻醉学理论水平提升以及执行培训要求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老年人心理社会干预与心理健康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系统综述心理社会支持相关活动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果.方法 检索建库至2022年8月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和中国知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效益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综述.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来自西班牙、智利、加拿大、芬兰、英国、韩国和美国,主要来源于精神病学、老年人心理健康等领域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7年之后.研究对象年龄60~80岁,共1 258例.干预方式包括普拉提、正念训练、行为激活、认知刺激、日常困难问题解决训练、疼痛和抑郁症状管理、健康教育与指导、护理协调、团体运动锻炼(如循环训练、踏板训练或橡皮筋训练)、水上运动等;干预频率为每次30~120 min,每周1~9次,低~高强度,持续4~64周;干预场所包括体育场馆、社区卫生保健中心、老龄化服务机构;干预人员包括运动治疗师(瑜伽)、心理学家、健康专业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卫生保健人员.所有干预都在有监督的情况下执行.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认知功能、自我效能;减轻焦虑、抑郁状态,改善抑郁情绪或孤独感;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社会融合感,显著改善疼痛等.结论 心理健康干预(心理干预或支持、社会干预或支持、心理社会干预)、心理健康相关的干预(身体活动干预)有益于老年人心理健康.心理社会干预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认知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与福祉4个方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执中融西——自身免疫性脑炎中医MDT案例及诊疗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中医参与一例儿童重症及难治性自身免疫性脑炎(抗NMDAR脑炎)的MDT诊疗,在辨证论治的指导下,以明确的应用场景作为切入点,针对患儿高热神昏、精神行为异常、肢体震颤、癫痫发作等临床表现,采用清热益气,化湿健脾消痰的中药汤剂(浓缩剂),送服解毒镇惊开窍的安宫牛黄丸,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通过该病例的中医诊疗,实践坚持执中融西的中西医融合诊疗思路,即以核心症候为抓手,聚焦明确应用场景,提供精简有效得中医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龙江医派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特色浅议
编辑人员丨2023/8/6
龙江医派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即坚持中西医结合,倡导大医学观.高仲山先生在面临中医废止之际,提出中华大医学观的思想,为中医谋求发展.由于建国后中医药政策几经变换,龙江地区早期中医医家学习西医的代表人物有马骥、张琪先生,他们坚持执中参西、固本创新.随后西医医家学习中医,代表人物有黄殿栋、张亭栋先生,坚持执西参中、开创革新.龙江医家的优秀成果证明,正确的中西医结合道路是中医与西医相交汇的道路,需要掌握两种学科体系,采集长处以融会贯通,为龙江医派后辈子弟指明道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医疗相关项目融入全科医学培训中的实践与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基于如何提高基层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加快全科医生培养速度的研究背景,本文具体阐述了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中医疗相关项目融入山西省全科医生培养及全科医学师资培训的具体做法,对全科专业住院医师、全科医学带教师资、转岗全科医生、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进行了规划化培训.经过培训,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转岗医师能熟练掌握了《规范》中的医疗相关知识,全科医学带教师资了解了全科学员的需求.同时本文讨论了实践中的体会,认为将《规范》中医疗相关项目融入全科医学培训工作为山西省全科医生的培养工作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会加快向基层输送合格全科医生的步伐,有效地规范山西省全科医生的执业行为,利于山西全科医生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推动全省全科医学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持续增长,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然而在心血管疾病患者就诊过程中患者不能理解医生解答内容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国内鲜有研究探讨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的影响因素.目的 分析社区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2年10—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社区患者为调查对象.对符合入选标准的25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调查,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可以完全理解医生解答内容(完全理解组),另一组为不能完全理解或完全不理解医生解答内容(不能完全理解或完全不理解组).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程度的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程度与执行医嘱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258例患者,平均年龄为64.1岁,男性为144例(55.8%).106例患者纳入完全理解组,152例患者纳入不能完全理解或完全不理解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下〔OR=3.185,95%CI(1.703,5.959),P<0.001〕、日常生活受疾病影响明显〔OR=2.436,95%CI(1.227,4.835),P=0.011〕、医生初次接诊〔OR=5.330,95%CI(2.710,10.483),P<0.001〕、诊疗医生性别为男性〔OR=2.080,95%CI(1.155,3.744),P=0.015〕是社区心血管病患者对医生解答内容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完全理解组患者中95例(89.6%)会执行医嘱,不能完全理解或完全不理解组患者中121例(79.6%)会执行医嘱,两组患者医嘱执行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8,P=0.032).结论 文化程度低于高中水平、日常生活受疾病影响明显、医生为患者初次诊治、诊疗医生为男性是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完全理解或完全不理解医生解答内容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普通外科著名专家学术沙龙(34)”纪要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美敦力创新外科承办,医梯外科医生临床研习平台提供学术支持的“普通外科著名专家学术沙龙(34)”于2019-07-05在成都市举行.本次沙龙的主题为“肝细胞癌治疗焦点问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副院长曾勇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脏外科副主任吴泓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次学术沙龙邀请众多国内肝脏外科专家出席,包括(排名不分先后):梁力建、别平、彭承宏、耿小平、钦伦秀、陈亚进、张学文、张必翔、周伟平、郑树国、方驰华、周杰、程树群、简志祥、吴力群、张雷达、戴朝六、智绪亭、李相成、洪德飞、仇毓东、崔云甫、冯燮林、王鲁、夏锋、李德宇、吕国悦、宋天强、王晓颖、李秉璐、马宽生、韩国宏、陶开山、田虎、刘军、邰升、麻勇教授等.“中国普通外科青年学者攀登计划2.0”成员成伟、项楠、杨剑、张宇、张起帆医生等也应邀参与本次沙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余氏三代医家展现中医时代风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介绍余奉仙、余无言、余瀛鳌的从医经历.余氏三世医家所处时代不同,在诊疗疾病的路径模式、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及学术特色等方面均展现了中医的时代风貌.自余无言先生起,逐渐将中医、西医融会贯通.在中医研究方面,余氏医家均追求大道从简、执简驭繁的思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