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PARIHS模式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护理证据的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评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的应用现状,依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并根据临床审查结果分析证据应用障碍因素.方法 以整合式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为促进框架(i-PARIHS)模式为指导,基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TCC护理措施最佳证据总结,制订审查指标并开展临床审查,同时根据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拟定对策.结果 本研究共制订27条审查指标,其中有4条审查指标依从性为75%、9条指标依从性<55%,其中5条指标依从性为0,其余条目依从性均为100%.以护士为审查对象的TCC护理知识问卷合格率43.88%.共识别障碍因素11条,得出"变革"层面5条因素;"接受者"层面4条因素;"组织环境"层面2条因素,并拟定了相应对策.结论 MHD患者的TCC护理最佳证据与临床实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有效识别及克服证据实践的障碍因素、提出"全员、全面、全要素"的有效策略,为临床转化及持续性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技术在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分析腹腔镜技术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中心单臂临床研究方法.选择 2017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0 月在龙游县人民医院和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 441 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0 例患者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术后给予机械通气、无创呼吸、持续性低流量吸氧,雾化吸入、扩张支气管治疗.12 例患者伴慢性肾脏疾病(CKD),术后给予血液透析治疗.441 例患者接受腹腔镜探查、小肠减压术、确定性手术,术后采用静脉营养、使用抗菌药物、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10 U/kg).观察术前、术后、出院时患者血气分析(伴COPD)、肾功能(伴CKD)、体质量和体质量指数(BMI)、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441 例老年性肠梗阻患者中男性 240 例,女性 201 例;病程(74.2±6.4)h,BMI为(25.4±6.7)kg/m2.束带黏连280例行肠黏连松解术;小肠坏死87例,小肠脂肪血管瘤19例,行小肠切除吻合术;闭孔疝 21 例,行疝修补术;小肠柿石 34 例,行小肠切开取柿石术.10 例COPD患者,术后血气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2)较术前明显升高[mmHg(1 mmHg≈0.133 kPa):80.3±3.3 比 72.6±2.7,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术前明显降低(mmHg:35.7±3.6 比 47.6±1.3,P<0.01),4 例死于Ⅱ型呼吸衰竭,6 例患者出院时PaO2[(77.4±6.7)mmHg]较术后明显降低(P<0.01),PaCO2[(42.1±5.2)mmHg]较术后明显升高(P<0.01).12 例伴CKD患者,术后尿素氮(BUN)和血肌酐(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BUN(μmol/L):79.5±8.5 比 18.8±4.7,SCr(μmol/L):312.7±12.1 比 138.4±9.7,均P<0.01],2 例死于肾衰竭,8 例出院时BUN[(9.2±0.7)μmol/L]和SCr[(112.5±3.8)μmol/L]均较术后明显降低(均P<0.01).术前、术后与出院时BMI和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MI(kg/m2):25.4±6.7、24.9±3.9 比 23.9±3.5,体质量(kg):74.2±6.8、73.7±3.3比72.8±4.6,均P>0.05].435例患者痊愈出院,均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肠漏、切口裂开、切口感染.结论 采用腔镜探查、肠道减压、确定性手术、治疗基础疾病以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等策略,治疗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是安全且可行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净化对急性虫螨腈中毒的清除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依据血药浓度评估血液净化技术对急性虫螨腈中毒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救治提供经验。方法:2022年本院收治2例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虫螨腈中毒患者,动态监测血液中虫螨腈及其高毒性代谢产物溴代吡咯腈浓度,并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病例1摄入13 h后给予首次血液灌流,灌流l h时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28.82%,灌流2 h时回升并超过灌流前水平。完成3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仍超过首次灌流前浓度,分别达到248 ng/mL和1 307 ng/mL。摄入130 h后血虫螨腈浓度呈下降趋势,溴代吡咯腈浓度在130h达峰值3 164 ng/mL,178 h下降至2 707 ng/mL。病例2在摄入150 h后血液中虫螨腈、溴代吡咯腈浓度分别达到392 ng/mL和7 733 ng/mL,进行四次血液灌流,首次血液灌流后血液中虫螨腈浓度下降率37.75%,溴代吡咯腈浓度下降率为38.02%。给予持续性血液透析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 CVVHDF)治疗85 h,溴代吡咯腈浓度维持在4 234~6 410 ng/mL。预后:病例1随访至12 d后失访,未查证到死亡信息;病例2死亡,生存期为247 h。结论:血液灌流仅可部分清除溴代吡咯腈,CVVHDF清除溴代吡咯腈能力差。虫螨腈和溴代吡咯腈表观分布容积(apparent volume of distribution, Vd)大,摄入后快速进入各组织,易在脂肪等组织蓄积,其后缓慢释放回血液,在血液中停留时间较长,虫螨腈的峰值浓度出现早于溴代吡咯腈。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消化道清除毒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措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护理干预措施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护理干预,采用自我效能量表(GSE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变化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自我护理能力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显著提升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和改善负性心理状态,强化患者对自我护理责任感的意识,从而自主提高和学习护理知识和技能,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康复进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骨硬化蛋白与骨代谢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血液透析对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骨硬化蛋白(SOST)与骨代谢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观察组,另选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血清骨钙素(OC)、β胶原蛋白(β-CTX)、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INP)指标水平,并进行组间对比。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维持性的血液透析治疗,并检测比较在患者透析治疗前、透析治疗1、6、12个月的各项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对观察组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前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受试者各项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中随着透析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的ALP、SOST、OC、β-CTX、PINP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上升,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Pearson检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的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结论:血液透析患体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呈现异常降低,经持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ALP、SOST、骨代谢指标均有改善,且ALP、SOST与骨代谢指标OC、β-CTX、PINP呈正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院闭环管理情境下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实践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医院闭环管理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有效措施。2021年1月,为保障闭环管理下血液透析患者治疗服务的持续性,最大限度减少可能的医疗风险和感染风险,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联合上海市9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组建血液透析备援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联合体通过提前准备场地、物资和人员班次以及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等举措,统筹优化区域内血液透析资源,确保当联合体中某些血液透析中心进入闭环管理时,透析患者能够快速有序分流到其他血液透析中心,按时进行高质量的血液透析治疗。2021年11月至2022年4月,联合体内部1 459例血液透析患者有317例接受分流治疗,累计治疗1 215例次,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取得良好成效。该实践可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医院快速建立互助模式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治疗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共32例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持续性血液透析)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选取同期肥胖症患者(无肾功能障碍)3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3、6个月时的减重效果及代谢合并症缓解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117±16)min比(108±11)min, t=2.771, P=0.007]、手术出血量多[(25±6)ml比(17±4)ml, t=6.276, P<0.001]、术后引流量多[62(52~71)ml比35(28~40)ml, Z=-6.928, P<0.001]、术后住院时间长[13.5(12~15)d比9(8~10)d, Z=-6.423, 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和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650, P=0.170)。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个月体质量分别为(109.84±12.84)、(90.94±10.92)、(80.56±9.13)kg,BMI分别为(38.68±2.66)、(31.84±2.06)、(28.04±1.62)kg/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568.244、386.675,均 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多余体质量减少百分比由43.41%±8.83%增至60.50%±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775, P<0.001)。观察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分别由75%、47%、34%、44%降至47%、22%、9%、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5.317, P=0.021; χ2=4.433, P=0.035; χ2=0.032, P=0.027)。 结论:终末期肾病肥胖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手术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患者多余体质量,改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合并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净化治疗大剂量甲氨蝶呤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中毒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因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血液科住院治疗过程中行大剂量MTX治疗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5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应用血浆置换或血液透析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值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TX血药浓度明显降低,钙离子浓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患儿血WBC、PLT、Hb、血液pH值、钠离子、钾离子、AST、ALT及总蛋白、白蛋白、总胆红素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在应用大剂量MTX治疗过程中,若出现MTX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可在碱化尿液、利尿、叶酸解救的基础上及时给予血浆置换,必要时联合持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血液透析并肠系膜动脉钙化狭窄及肠系膜缺血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结合病例资料分析及相关文献回顾,提高对血液透析合并肠系膜动脉钙化狭窄及肠系膜缺血相关病例的认识。方法:报道1例以顽固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血液透析病例,总结其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结果:该病例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痛表现为脐周持续性隐痛,餐后及血透下机后疼痛加重,检查结果提示全身多发血管钙化、肠系膜上动脉狭窄,诊断为慢性肠系膜缺血。拟在介入下行肠系膜血运重建,但术中导丝未能进入肠系膜上动脉,建议予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拒绝手术、自动出院。结论:透析患者合并顽固性腹痛,应仔细鉴别,警惕有无肠系膜动脉病变及肠系膜缺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约60%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HPT,这些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控制率仅为55%左右。SHPT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全段甲状旁腺激素升高及持续性的钙磷代谢紊乱,可引起皮肤、骨骼及心脑血管等多系统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引起病死率的升高。该文根据相关研究,对SHPT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