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调气解毒"思想论治癌因性疲乏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癌因性疲乏是一种典型的身心共患疾病,患者常伴随生理、情感、认知方面的主观疲劳感,严重影响生命质量.本文结合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程特点,从宗气虚衰、气机壅遏、癌聚毒损3个分期维度,分析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的病机演变规律.在调气解毒的治疗总原则下,提出培本补虚调平衡、解郁散结稳气机、攻邪解毒消癌肿之法,构建癌因性疲乏发生发展及康复阶段身心同调的中医药治疗策略框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深度访谈法的乳腺癌幸存者失眠认知及针灸治疗偏好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基于深度访谈法了解乳腺癌幸存者对失眠的认知和针灸治疗偏好.方法:选取 30 例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进行深度访谈,访谈内容包含睡眠期望、失眠的认知(失眠引起的不适、失眠的可能诱发因素)和针灸治疗偏好(曾用过的治疗方法、未选择针灸治疗的原因和针灸治疗的倾向性)3个方面,基于Colaizzi内容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大部分有失眠症状的乳腺癌幸存者的睡眠期望为能够维持白天的正常功能状态;失眠症状常会导致患者疲劳,诱发失眠的因素主要为内分泌治疗、预期性焦虑和不良睡眠卫生习惯;所有患者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的应用比例较低,针灸多因"不了解"和"怕痛"而未被选择,对于针灸治疗偏好,患者更倾向于痛感轻微、刺激较弱的针灸疗法,每周 2~3 次治疗更容易被接受.结论:乳腺癌幸存者对睡眠有期望,睡眠困扰时均采用过药物治疗,部分不愿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多因不知道针灸可以治疗以及惧怕强烈的针感,期望有更舒适化的针灸.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比率低频振幅技术在延年九转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伴焦虑抑郁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比较延年九转法与认知行为治疗后,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伴焦虑与抑郁症状患者的大脑静息态下功能MRI(functional MRI,fMRI)比率低频振幅(fractional 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fALFF)的脑区差异改变情况.材料与方法 将30例CFS患者随机分为延年九转法组和认知行为组,治疗12周后进行fMRI检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fALFF变化与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的线性相关性.结果 与认知行为组相比,延年九转法组fALFF减弱的脑区有左侧梭状回、左侧枕上回、左侧角回;增强的脑区有右侧颞中回.焦虑症状分值与梭状回(r=0.525,P=0.044)和枕上回(r=0.559,P=0.030)的fALFF平均值呈正相关,抑郁症状分值与梭状回(r=0.542,P=0.037)的fALFF平均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延年九转法可能通过梭状回、枕上回、角回、颞中回神经活动水平强弱客观反映CFS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评分及总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而疲劳、恶心呕吐、疼痛、失眠、呼吸困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两组食欲下降、便秘、腹泻、经济困难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化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术后化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提高其化疗的依从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对肺癌晚期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30日靖江市人民医院47例晚期肺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通过筛选并同意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编号,并且以交替的方式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5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居家接受常规医院舒缓疗护团队护理。观察组实施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采用简易疲乏量表(BFI)、生活质量评分量表(QLQ-C30)比较两组患者癌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肺癌晚期患者综合疲劳程度评分、综合疲劳影响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及认知功能、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需求导向型信息支持联合居家舒缓疗护应用于肺癌晚期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癌性疲乏,提升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为完善该类人群的支持体系,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PsycINFO、CINAHL、Scopus、Proquest、Ovid、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负担及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文献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66个研究结果,归纳形成10个新类别,综合出4个整合结果,分别为重症肌无力患者受躯体症状困扰,导致心理疲劳及认知受损;重症肌无力对患者身体、社会、心理功能及工作的影响;治疗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转变态度与行为,承担责任与使命,实现个人成长。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存在严重的症状负担与心理困扰,临床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症状管理,关注其身心感受,提供多维度社会支持,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挑战,实现个人成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对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9年11月至2020年4月上海市金山区亭林医院收治的114例的AECOPD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肺康复训练,观察组在肺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进行干预,为期4周。COPD认知问卷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水平,呼气峰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 1%pred)衡量肺功能,改良版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估呼吸困难,SF-36评估生活质量,FS-14评价患者的疲劳情况。 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对COPD的认知水平、肺康复锻炼得分均提高,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患者PEF和FEV 1%pred均提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mMRC评分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297, P<0.05);干预后2组SF-36各维度得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干预后2组FS-14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躯体疲劳和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健康信念模式理论联合肺康复训练能提高AECOPD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疲劳认知与应对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疲劳认知及应对体验,为制订老年COPD患者疲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与研究基础。方法:采用质性研究访谈法,以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为引导,与12例老年COPD患者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访谈转录文本进行分析,提炼主题和代表性陈述。结果:疲劳认知可归纳为5个主题:疲劳症状常伴随困倦、乏力、焦虑、睡眠差、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疲劳症状的出现无明确的时间点;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精神心理障碍及社会支持不足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家庭变故、季节变化、合并症的出现及疾病的反复发作是导致疲劳症状的加重因素;疲劳影响患者的行动能力、交际圈和生活积极性。应对体验可归纳为3个主题:加强自我管理,主动寻求帮助;主动学习,提高自我护理水平;情绪紊乱,消极应对。结论:老年COPD患者存在明显的疲劳症状。受疾病因素、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家庭支持与社会支持水平等多因素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疲劳认知不足及应对能力缺失。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此类患者的疲劳认知和应对体验,为提高患者应对能力实施有效的干预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自我损耗是个体长期自我进行控制后出现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控制能力或意愿下降的现象。慢性病患者确诊后需长期改变生活方式,了解并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易出现自我损耗现象。本文通过对自我损耗概念、主观测量工具、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研究现状等方面总结慢性病患者自我损耗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启示,以期为自我损耗在慢性病患者中进一步展开研究提供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纤维肌痛综合征实验室相关诊断指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纤维肌痛综合征(FMS)又叫纤维肌痛症,临床表现为弥漫性慢性肌肉及骨骼疼痛,并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抑郁发作以及认知和肠道功能障碍。由于缺乏明确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及适当的影像学检查,FMS的诊断多基于临床症状,但FMS的临床症状又缺乏特异性,目前的临床诊断标准多为排他性标准,因而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为进一步推动FMS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本文围绕国内外FMS的实验室相关诊断指标[如Tau蛋白、脂联素、血清组织蛋白酶S(CatS)和胱抑素C、血清铁蛋白、一氧化氮、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FMS患者的早期诊断及干预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