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学术思想与原理探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施氏整膝三步九法是施杞教授在继承石氏伤科与王氏武术伤科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推拿手法技术,该手法治疗理念包括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筋骨并重、从筋论治,整体审察、法重通络,主要步骤包括理筋平衡法、整骨平衡法、通络平衡法,施术特点在于重视经穴、点线面三维结合,旋转摇晃、重视被动屈伸,循序渐进、整体辨证、灵活调整。该法可有效改善KOA患者膝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施杞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施杞教授运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的经验.提倡辨病、辨证、辨型相结合,根据颈椎病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的不同,在运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形成了具有显著疗效的系列经验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杞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施杞教授从热毒痹论治急性期类风湿关节炎的学术观点.认为本病由热毒蕴结,流注筋骨、关节,导致气血壅滞不通而引起;临证应从热毒痹论治,以清热解毒和祛风湿、通经络为主,兼疏风清热、清热利湿、滋阴清热、祛瘀化痰等.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滋肾阴、温肾阳颗粒及关键药对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证结合”新药创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滋肾阴、温肾阳颗粒是在补肾益精法则和病症结合原则指导下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OP)的中药小复方,通过系统分析施杞教授治疗POP的处方创制而成.POP临床研究证明,滋肾阴颗粒能明显提高患者的骨密度,改善肾阴虚证候;温肾阳颗粒能改善肾阳虚证候和生活质量.进一步研究还证明蛇床子一女贞子药对能够延缓去卵巢大鼠导致的骨丢失;上述中药有效组分通过调控BMP/Smad、Wnt/β-catenin、RANKL/RANK/OPG、Notch信号转导通路调控骨重建,体现了滋肾阴、温肾阳颗粒发挥双重调控的效果.本研究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运用临床试验研究、动物模型、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开展药物的研究,成为中医药临床转化的成功案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用药规律的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用药规律并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医案265例,对纳入医案中的药物利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总计使用药物202种,最常用的中药是川芎、柴胡、怀牛膝、党参、天麻5味药物.聚类分析发现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祛风湿药,圣愈汤和天麻钩藤饮是施杞教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心处方.结论:聚类分析结果体现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血并重,重在肝肾,兼顾痰瘀,标本同治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老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用药规律,可以指导临床用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杞应用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的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膏方在调治慢性筋骨病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撰写膏方时,施杞教授的临床心得为一静(心)、二平(气)、三入(境)、四好(开好方、配好药、煎好膏、服好药)、五求:即一谓处方须三辨;二谓扶正兼祛邪;三谓调治贵和平;四谓摄养先后天;五谓守护精气神.施杞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是内伤学说的发挥,认为膏方既是中医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的医疗技术,又具有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杞教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用药经验的聚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施杞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香港大学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传承人.施老从事医学临床、教育、科研50余年,治学严谨、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推崇上海石氏伤科的学术思想.临床尤擅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膝骨关节炎、颞颌关节炎等急慢性筋骨疾病以及内科疑难疾病.笔者有幸拜于施师门下,跟诊3年,为了更好地总结施杞教授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用药经验,收集其门诊处方400余首,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以期进一步探究其组方遣药的特点,传承施老经验及学术思想,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的施杞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施杞教授诊治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施教授2012年1月-2018年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附属光华医院及附属岳阳医院特需门诊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医案.采用R3.4.4软件及相关程序包进行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并进行可视化展示.结果 纳入医案182则,包括药物178味,药性以温、平、寒性,甘、辛、苦味为主,多归肝、脾、肺、肾经.高频药物可稳定聚为4类;因子分析得出6个公因子,聚类得出7个药物组合,其中包括2组逆向因子;关联规则分析得出防风、牛膝、香附、黄芪、川芎、白芍为核心药物.结论 施教授遣方可分为解表清热、活血化瘀、祛风除湿、补益肝肾4类主体组分;强调辨证施治,组方中养血行气与滋阴清热、活血化瘀与补益气血不兼用;核心药物共奏行气健脾、祛风除湿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杞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用药规律,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间就诊于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典型AS患者193例,对纳入医案中使用的药物采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计使用药物209种,总频次为4483.川芎、柴胡、熟地黄、党参、当归、炙甘草6味中药是最常用的药物,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行气药、清热药、化湿药是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聚类分析显示圣愈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核心处方,身痛逐瘀汤、当归拈痛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处方.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大法,体现了其治疗AS气血并重,扶正兼顾外邪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杞教授治疗AS的用药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施氏热痹方治疗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施杞教授经验方热痹方对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90例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口服热痹方颗粒配合塞来昔布模拟剂胶囊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胶囊配合热痹方颗粒模拟剂治疗,治疗均为3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WOMAC指数、膝关节肤温、膝关节压痛、膝关节肿胀度及SF-36评分,并进行疗效评价,12周时随访.结果:经过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均有改善(P<0.01),治疗3周后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随访时治疗组VAS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膝关节WOMAC总分均有降低(P<0.0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随访时治疗组WOMAC总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肤温均有降低(P<0.01),治疗3周后及12周随访时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膝关节肿胀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缓解膝关节肿胀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12周随访时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压痛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周后膝关节压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SF-36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痊愈数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热痹方可改善湿热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滑膜炎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其疗效与安全性和塞来昔布无差异,并在停药后呈现较好的远期疗效,为治疗该病的理想方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