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苯并(a)芘对变应性鼻炎模型鼻黏膜功能及Treg细胞甲基化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苯并(a)芘对变应性鼻炎(AR)模型鼻黏膜功能及Treg细胞甲基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36只SPF级BALB/c雌性小鼠中选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剩余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R模型组和苯并(a)芘干预组,各12只.AR模型组和苯并(a)芘干预组进行建模处理.建模后,苯并(a)芘干预组腹腔注射7.89 mg/kg苯并(a)芘,正常对照组和AR模型组给予等量的无菌PBS溶液腹腔注射.对各组小鼠的鼻炎症状评分和鼻腔灌洗液细胞涂片嗜酸细胞(EOS)计数、血清中卵清蛋白特异性IgE(OVA-sIgE)、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小鼠鼻黏膜病理学变化、小鼠鼻黏膜Th亚群及Foxp3甲基化和蛋白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与AR模型组相比,苯并(a)芘干预组中小鼠鼻炎症状评分和鼻腔灌洗液细胞涂片EOS计数增加最为明显(P<0.05),小鼠血清中 OVA-sIgE、GM-CSF、TNF-α、IL-13 和 Eotaxin 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0.05);苯并(a)芘干预后,可见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鼻黏膜上皮组织排列紊乱,增生和血管扩张严重,纤维上皮也受到严重的损伤,出现大量的杯形细胞,苯并(a)芘干预组小鼠鼻黏膜中AhR阳性细胞数量升高最为明显(P<0.05);Th1和Treg占比降低最为明显,Th2、Th17占比升高最为显著(P<0.05);小鼠脾脏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甲基化水平升高最为明显(P<0.05),小鼠脾脏中Foxp3蛋白水平降低最为明显(P<0.05).结论 苯并(a)芘通过增加CD4+CD25+调节性T细胞Foxp3基因甲基化,降低Treg细胞比例,加重了鼻黏膜炎症和免疫失衡,进而参与变应性鼻炎的发病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对肠道湿热证泄泻模型小鼠肠道机械屏障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 15只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 5 只和模型组 10只.采取"高糖高脂+高温高湿+白酒稀释液+冰水法"复制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的10 只小鼠随机分为自愈组和治疗组,每组5只.治疗组灌胃5.07 g/(kg·d)葛根芩连汤水煎液,正常组和自愈组给予等容积无菌水,连续灌胃4d后无菌提取各组小鼠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段.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HE染色观察各组肠段形态;采用Image J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各组绒毛长度(villus height,VH)、隐窝深度(crypt depth,CD),计算VH与CD的比值(绒隐比,V/C)、杯状细胞数目和紧密连接蛋白平均光密度值(average optical density value,AOD);采用二步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各肠段密封蛋白 1(Claudin 1)、闭合蛋白(Occludin)和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小鼠毛发有光泽,精神状态佳,饮水量、肛温和二便均正常;治疗组小鼠毛发洁白、精神状态良好、大便颗粒饱满、肛温恢复正常、泄泻症状消失;自愈组小鼠毛发暗淡、肛温高、大便含水量较多、挤压不成型.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黏膜结构部分受损,小肠腺出现萎缩,出现炎性症状.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肠黏膜结构较清晰,肠上皮细胞和固有层细胞排列紧密,炎症情况明显改善.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十二指肠CD升高(P<0.01),十二指肠V/C和杯状细胞数降低(P<0.05,P<0.01);治疗组十二指肠V/C降低(P<0.05).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空肠、回肠VH和V/C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十二指肠CD显著降低(P<0.01),十二指肠、回肠V/C升高(P<0.05,P<0.01).十二指肠肠段,与正常组相比,自愈组和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降低(P<0.05,P<0.01);与自愈组相比,治疗组Claudin 1、Occludin、ZO-1 AOD值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自愈组空肠、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降低(P<0.01).与自愈组比较,治疗组空肠肠段Claudin 1 AOD值升高(P<0.05),回肠肠段Occludin AOD值明显升高(P<0.01).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改善肠道湿热证泄泻小鼠肠道炎症水平、促进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Occludin和ZO-1 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修复肠道机械屏障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DA-JC4对老龄大鼠术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受体激动剂DA-JC4对老龄大鼠术后神经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SD大鼠45只,雌雄不拘,21~23月龄,体重530~6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 n=15):假手术组(S组)、外科手术组(O组)和DA-JC4组(G组)。O组和G组水合氯醛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G组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24和48 h时腹腔注射DA-JC4 10 nmol/kg(溶于1 ml无菌生理盐水)。术后第3天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Bax、Bcl-2、活化的caspase-3、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IL-1β和TNF-α的表达水平。术后第14-18天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试认知功能。 结果:与S组比较,O组术后第15-18天、G组术后第18天逃离潜伏期延长,O组和G组穿越原平台次数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LC3Ⅱ、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上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下调( P<0.05);与O组比较,G组术后第15-18天逃离潜伏期缩短,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延长,海马活化的caspase-3、Bax、HMGB1、IL-1β和TNF-α表达下调,Bcl-2、LC3Ⅱ和Beclin-1表达上调( P<0.05)。 结论:DA-JC4减轻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可能与抑制神经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腺性脂膜炎一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胰腺性脂膜炎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合并胰腺疾病的脂肪坏死性炎症,好发于嗜酒男性,约占胰腺疾病的2%~3%。其相关的胰腺原发疾病多为无菌性或病毒、细菌感染相关的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及创伤性胰腺炎等。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为急、慢性胰腺炎,其次为胰腺肿瘤性疾病,在肿瘤性疾病中又以胰腺腺泡细胞癌关系最为密切。诊断胰腺性脂膜炎的金标准是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对胰腺原发疾病的诊治是识别和治疗本病的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胰腺性脂膜炎患者,应用来迪派韦/索磷布韦抗丙型肝炎病毒,生长抑素、奥曲肽抑制胰腺分泌,甲基强的松龙针抗炎治疗,最终病情好转后出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内毒素促进调节性T细胞增殖预防哮喘炎症反应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提前给予脂多糖(LPS)对支气管哮喘(哮喘)预防的作用及相关免疫机制,为哮喘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提前用LPS处理BALB/c背景6~8周小鼠,然后用卵清蛋白(OVA)联合铝佐剂诱导小鼠哮喘模型,阴性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分为以下4组:LPS给药1次组(LPS1组),LPS给药2次组(LPS2组),阴性对照组(NS组),OVA组。通过肺功能检测气道阻力、肺组织病理染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类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Th2型细胞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IL-6)、IL-10,流式细胞术测肺组织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等方法探索LPS对哮喘有无预防作用。结果:LPS预处理小鼠在OVA诱导后,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过碘酸-希夫染色提示炎症减轻,炎细胞浸润减少,肺组织匀浆IL-5、IL-6、IL-13降低,LPS2组IL-10及Treg比例增高,与OV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PS通过减少Th2型细胞因子及刺激Treg细胞增殖减轻OVA诱导的哮喘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蜡样芽孢杆菌在小鼠眼内炎中的迁移扩散能力及对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蜡样芽孢杆菌性小鼠眼内炎模型,探讨蜡样芽孢杆菌强致病性的原因,以及可能与疾病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6~8周龄C57BL/6J品系小鼠,向一侧玻璃体腔注射1 μl含有100 CFU蜡样芽孢杆菌的PBS溶液,向对侧眼球注射1 μl无菌PBS作为对照。以同样方法复制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小鼠模型作为疾病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ELISA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组织学、视网膜电图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眼内炎进程和视网膜功能。结果:蜡样芽孢杆菌在C57BL/6小鼠眼中快速生长,且明显快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2 h后逐渐移至角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感染小鼠眼球后,色素颗粒稀疏的虹膜组织区域中细菌含量较多,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小鼠玻璃体腔后未能在眼前节检测到细菌。视网膜电图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小鼠的A波、B波幅度在感染6 h后显著降低,感染12 h后检测不出B波信号,且在不同时间点的降低幅度均显著高于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组织学检测发现,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相比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其前房和玻璃体腔的炎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浸润程度更高,对组织结构的破坏性更强;ELISA结果显示,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显著强于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提示发生更严重的炎症反应。蜡样芽孢杆菌性眼内炎小鼠模型中IL-6、TNF-α和IL-1β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明显高于表皮葡萄球菌性眼内炎模型。结论:蜡样芽孢杆菌具有快速的生长能力和迁移速率,且眼球感染后可诱发严重的眼内炎及组织结构的破坏,是导致视力丧失的重要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地高辛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改善肺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探讨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肺纤维化小鼠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①体内实验:将60只C57/BL6J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肺纤维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300 mg/kg)组及地高辛1.0 mg/kg、0.2 mg/kg组,每组12只。一次性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5 mg/kg制备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制模后次日起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持续28 d;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检测肺系数;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和胶原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细胞外基质(ECM)胶原蛋白(COL-Ⅰ、COL-Ⅲ)阳性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ECM纤维连接蛋白(FN)、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磷酸化Smad3(p-Smad3)的蛋白表达。②体外实验: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1),当细胞密度达到70%~90%时分为空白对照组、细胞活化模型组(模型组)、吡非尼酮(2.5 mmol/L)组及地高辛100 nmol/L、50 nmol/L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3 h后,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诱导剂TGF-β处理48 h制备细胞活化模型。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α-SMA、FN、p-Smad3蛋白表达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通路蛋白PI3K、Akt的磷酸化(p-PI3K、p-Akt)水平。结果:①体内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泡结构破坏明显,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肺间质内胶原沉积,且肺组织中ECM沉积增加,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说明博莱霉素诱导小鼠肺纤维化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气道炎症、胶原纤维沉积,减少ECM沉积,降低α-SMA、FN、TGF-β、p-Smad3的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除FN外以地高辛1.0 mg/kg组效果更好〔α-SMA( A值):5.37±1.10比9.51±1.66,TGF-β蛋白(TGF-β/GAPDH):0.09±0.04比0.33±0.23,p-Smad3蛋白(p-Smad3/GAPDH):0.05±0.01比0.20±0.07,均 P<0.01〕。②体外实验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FN、α-SMA、p-Smad3及PI3K/Akt信号蛋白表达均增加,表明TGF-β诱导的成纤维细胞活化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地高辛可以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明显降低FN、α-SMA、p-Smad3及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且效果优于吡非尼酮组,其中以地高辛100 nmo/L组FN、α-SMA及p-Akt表达降低更为明显〔FN蛋白(FN/GAPDH):0.21±0.15比0.88±0.22,α-SMA蛋白(α-SMA/GAPDH):0.20±0.01比0.50±0.08,p-Akt蛋白(p-Akt/GAPDH):0.30±0.01比0.65±0.10,均 P<0.01〕。 结论:地高辛对博莱霉素诱导的小鼠肺纤维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化有关,并呈一定剂量依赖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补阳还五汤调控脊髓损伤后NLRP3炎症体介导炎症反应的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NOD样受体家族3(NOD-like receptors, NLRP3)炎症体介导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组,每组16只。模型组和补阳还五汤组采用脊髓打击器击打脊髓,建立脊髓损伤模型。补阳还五汤组灌胃补阳还五汤12.6 g/(kg?d),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无菌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3 d。采用尼氏染色法观察各组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脊髓组织NLRP3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脊髓组织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leaved Systeinyl aspartate-specific protease, cleaved-Caspase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阳还五汤组脊髓组织NLRP3阳性表达平均光密度值[(0.54±0.04)比(0.78±0.06)]降低( P<0.05),血清IL-1β[(43.66±1.21)pg/ml比(67.64±2.43)pg/ml]、IL-18[(49.43±3.88)pg/ml比(65.87±2.53)pg/ml]水平降低( P<0.05),脊髓组织cleaved-Caspase1蛋白[(0.63±0.02)比(0.79±0.07)]表达降低( P<0.05)。 结论:补阳还五汤通过抑制脊髓损伤后NLRP3炎症体表达,减少Caspase1活化,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肝素结合蛋白、降钙素原和前清蛋白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肝素结合蛋白(HBP)、降钙素原(PCT)、前清蛋白(PA)水平变化在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颅脑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感染组,根据其感染的严重程度分为轻度感染组(33例)、中度感染组(36例)、重度感染组(11例);未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80例患者为非感染组。所有入组患者均在术前0 h、术后12 h、术后第3天、术后第6天检测HBP、PCT、P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效能。结果:感染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均 P<0.05);PA水平均低于非感染组(均 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各时间点的HBP、PCT水平均高于术前(均 P<0.05),随时间呈降低趋势;手术后各时间点的PA水平均低于术前(均 P<0.05),随时间呈先降低再升高趋势。重度感染组术前HBP水平为35.45 ng/ml(23.61 ng/ml,59.44 ng/ml),高于轻度感染组[12.51 ng/ml(5.11 ng/ml,19.92 ng/ml)]和中度感染组[22.22 ng/ml(16.49 ng/ml,27.55 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41.167、19.105,均 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CT水平为1.50 μg/L(1.27 μg/L,2.44 μg/L),高于轻度感染组[0.53 μg/L(0.25 μg/L,0.85 μg/L)]和中度感染组[0.90 μg/L(0.47 μg/L,1.42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值分别为36.167、14.875,均 P<0.05);重度感染组术前PA水平[159.22 mg/L(141.61 mg/L,191.79 mg/L)]均低于轻度感染组[215.91 mg/L(195.21 mg/L,239.90 mg/L)]和中度感染组[194.48 mg/L(178.40 mg/L,207.60 mg/L)]( Z值分别为35.955、19.567,均 P<0.05)。术前HBP、PCT水平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37、0.485,均 P<0.01);术前PA水平和感染程度呈负相关( r=-0.576, P<0.01)。术前单一指标检测时,PA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808(95% CI 0.741~0.874)];HBP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6.3%);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0.892(95% CI 0.839~0.944)]大于其他单一指标,且灵敏度最高(86.3%)。术后12 h单一指标检测时,PCT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AUC最大[0.804(95% CI 0.734~0.874)];HBP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的特异度最高(98.6%);三者联合检测时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AUC[0.895(95% CI 0.840~0.950)]大于单一指标,且灵敏度最高(85.0%)。 结论:HBP、PCT、PA水平可为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无菌性炎症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HBP、PCT、PA联合检测可更好地早期诊断颅脑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和全身炎性反应指数对诊断关节假体周围感染的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和全身炎性反应指数(SIRI)单独及联合ESR、CRP对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行髋、膝关节翻修术的139例患者,64例纳入PJI组,75例纳入假体无菌性松动组。收集两组患者ESR、CRP、SII以及SIRI的临床资料信息,绘制各项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指标的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比较其诊断效能。两组比较采用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 结果:PJI组和假体无菌性松动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PJI组ESR、CRP、SII、SIRI指标高于无菌性松动组[53.50(35.50,78.50) mm/h比16.00(7.00,32.00) mm/h, Z=-7.012, P<0.05;24.91(9.48,54.75) mg/L比2.00(0.80,7.80) mg/L, Z=-7.007, P<0.05;681.13(446.94,1 142.05)比374.98(255.61,586.70), Z=-4.931, P<0.05;0.95(0.64,1.78)比0.59(0.44,1.00), Z=-3.822, P<0.05]。ESR、CRP、SII、SIRI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6、0.845、0.743、0.688。ESR、CRP、SII、SIRI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2.00 mm/h、14.26 mg/L、444.34、0.60,灵敏度分别为78.12%、70.31%、76.56%、79.69%,特异度分别为76.00%、88.00%、62.67%、54.67%。ESR+CRP+SII+SIRI的AUC为0.875,灵敏度为84.37%,特异度为78.67%。 结论:SII、SIRI联合ESR、CRP可以提高对PJI的诊断价值,但SII、SIRI单独诊断PJI的价值有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