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拉提运动疗法对中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普拉提运动疗法对中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中青年宫颈癌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普拉提运动疗法。记录2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膀胱残余尿量和尿潴留发生率,采用膀胱功能评估量表(MHU)评价患者膀胱功能,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中的宫颈癌量表(FACT-Cx)评价患者生命质量。结果:2组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最终膀胱残余尿量、尿潴留发生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MHU得分为(1.91 ± 0.7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 ± 1.09)分;试验组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宫颈癌分量表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为(24.58 ± 1.97)、(21.82 ± 1.89)、(40.95 ± 2.63)、(131.40 ± 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0 ± 2.79)、(20.93 ± 2.34)、(39.51 ± 2.77)、(126.51 ± 4.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052~5.259,均 P<0.05或0.01)。 结论:常规盆底肌功能锻炼基础上实施普拉提运动疗法,可以恢复中青年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普拉提运动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ICF框架下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效果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框架,系统评价运动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颈痛(CNSNP)患者身体结构、功能、活动和参与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 构建PICO架构,系统检索CBM、万方、维普、中国知网、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和Web of Science等中、英文数据库,纳入有关运动疗法干预CNSNP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时间范围为建库至2024年3月.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物理治疗证据数据库(PEDro)量表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GRADE对结局指标进行证据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进行数据合并和分析,采用Stata 18.0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共668例患者.PEDro量表评分5~8分.运动疗法类型包括肌力训练、稳定性训练、本体感觉训练、瑜伽和普拉提等;对照组包括空白对照、物理因子治疗和健康教育.运动疗法可显著增加患者颅椎角(SMD=0.84,95%CI 0.42~1.26,P0.001),降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SMD=-2.05,95%CI-2.58~-1.52,P0.001),提高压力疼痛阈值(MD=112.27,95%CI 75.03~149.50,P0.001),提高颈椎前屈(SMD=1.24,95%CI 0.34~2.15,P=0.007)、侧屈(SMD=1.52,95%CI 0.40~2.65,P=0.008)关节活动度,提高颈深屈肌耐力(SMD=1.02,95%CI 0.10~1.94,P=0.03),改善颈椎关节位置觉(SMD=-1.00,95%CI-1.47~-0.53,P0.001),但对于改善后屈(SMD=0.85,95%CI-1.04~2.75,P=0.38)、旋转(SMD=1.65,95%CI-0.35~3.65,P=0.11)关节活动度的效果不显著;运动疗法还能降低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MD=-11.88,95%CI-16.09~-7.68,P0.001),对健康调查简表评分效果不显著(MD=19.04,95%CI-3.00~41.08,P=0.09).结论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CNSNP患者的异常姿势、疼痛、前屈和侧屈运动、颈屈肌耐力和关节位置觉,改善功能障碍,但对提高颈部后屈和旋转运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普拉提运动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患者实施普拉提运动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后的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变化.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医院收治的LDH术后患者 560 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8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普拉提运动联合认知行为疗法.两组均干预至术后 6 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的康复效果、遵医行为评分,干预前后的慢性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CPS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恐动症评估量表(TSK)、改良Barthel指数(MBI)、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评分及腰椎关节活动度.结果 普拉提运动干预后,观察组的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提运动干预前,两组CPSS的症状应对、躯体功能、疼痛管理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CPSS的症状应对、躯体功能、疼痛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拉提运动干预前,两组JOA的膀胱功能、日常活动受限、临床体征、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JOA的膀胱功能、日常活动受限、临床体征、主观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腰椎功能优于对照组.普拉提运动干预前,两组TSK、MBI、RH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TSK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MBI、RHD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照组恐动症较观察组严重,观察组日常活动能力、出院准备度好于对照组.普拉提运动干预后,观察组的遵医嘱佩戴腰围、严格遵医锻炼、无过度弯腰动作、每天开展功能锻炼、出院后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康复训练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普拉提运动干预前,两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的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的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DH术后患者实施普拉提运动结合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提升康复训练遵医行为,提升自我效能,加速腰椎功能的恢复,减轻恐动症,提升日常活动能力和出院准备度,康复效果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寒湿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寒湿瘀阻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19例符合要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9例采用针刺+普拉提运动.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1剂/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6周.进行治疗前后简化McGill疼痛量表(SF-MPQ)[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在疼痛状况(PPI)],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量表(JOA)和寒湿瘀阻证评分,治疗后患者行自我疗效评估;检测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栓素2(TXB2),6-酮-前列腺素F1a(6-Keto-PGF1a)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结果:经秩和检验,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 =2.226,P<0.05),自我疗效评估也优于对照组(Z=2.104,P<0.05);治疗后观察组SF-MPQ量表PRI,VAS和PP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JO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寒湿瘀阻证评分和ODI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TNF-α,IL-1β,TXB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6-Keto-PGF1a高于对照组(P<0.01),TXB2/6-Keto-PGF1a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针刺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加味乌附麻辛桂姜汤治疗慢性NLBP,近期能改善疼痛等症状,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远期能稳定病情,减少复发,并具有一定抗炎、镇痛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中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丹红注射液和六味地黄丸+普拉提运动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普拉提运动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4周后,比较2组受试者VAS评分及腰痛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VAS评分为(3.03±1.29)分,治疗前后的差值为(4.17±1.69)分,对照组分别为(4.21±1.02)分和(2.54±1.35)分,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ODI为(18.51±8.96)%,治疗前后的差值为(18.20±4.57)%,对照组分别为(26.39±9.84)%和(9.57±3.62)%,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药联合康复疗法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普拉提运动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揭示普拉提运动对慢性下腰痛患者的疼痛和腰椎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医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64例慢性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运动疗法分为对照组(悬吊训练法)和观察组(悬吊训练法结合普拉提运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患者的腰椎功能障碍情况,采用运动情境动机量表(SSIMS)评价患者的运动参与动机.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43).观察组治疗后的ODI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生活自理、提物、行走和站立5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SIMS量表的4个维度中,鉴别原则得分最高,其次为内部动机,然后是外部调节,最后为缺乏动机.本研究结果提示,普拉提运动可显著降低下腰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改善腰椎功能.此外,普拉提运动具有较好的患者认可度和喜爱度,值得在临床和运动康复训练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普拉提运动疗法在慢性腰痛的治疗频次优选方案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普拉提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的最佳治疗频次,为临床提供优选方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 ~2019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172例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普拉提1组(PG1组)、普拉提2组(PG2)、普拉提3组(PG3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推拿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PG1组给予每周1次、PG2组给予每周2次、PG3组给予每周3次普拉提运动,均干预6周.干预前、干预后、随访3个月时,对四组患者的VAS评分、ODI指数和腰背肌耐力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和随访3个月时,四组患者VAS和ODI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PG2组和PG3组患者VAS和ODI均低于对照组和PG1组(P<0.05).干预后和随访3个月时,四组患者腰背肌耐力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且PG2组和PG3组患者腰背肌耐力均高于对照组和PG1组(P<0.05).PG2组和PG3组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周2次的普拉提运动可能是治疗CLBP的优选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运动疗法治疗慢性腰痛(chronic low back pain,CLBP)的效果,为探讨精准化运动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BSCO、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和CBM数据库搜集运动疗法治疗CLBP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5月.由2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5.1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9个RCT,包括5 782例CLBP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瑜伽[SMD=-1.25,95%CI(-1.87,-0.64),P<0.000 1]治疗CLBP患者疼痛最有效,其次为健身气功/太极[SMD=-1.12,95%CI(-1.87,-0.64),P=0.002]、悬吊训练[SMD=-1.07,95%CI(-1.64,-0.50),P<0.000 1]、麦肯基疗法[SMD=-1.05,95%CI(-1.68,-0.42),P=0.001]、普拉提[SMD=-0.96,95%CI(-1.74,-1.78),P=0.016]、综合训练[SMD=-0.80,95%CI(-1.33,-0.27),P=0.003]和核心稳定性/运动控制训练[SMD=-0.62,95%CI(-1.03,-0.21),P=0.003];麦肯基疗法[SMD=-0.96,95%CI(-1.82,-0.11),P=0.027]改善CLBP 患者功能最有效,其次为瑜伽[SMD=-0.88,95%CI(-1.51,-0.25),P=0.007].聚类分层结果显示:麦肯基疗法、瑜伽、普拉提、悬吊训练和综合训练是改善CLBP患者症状的最优疗法.结论 当前证据表明瑜伽、麦肯基疗法、普拉提、悬吊训练和综合训练都可能是改善CLBP症状的最有效方式.健身气功/太极在改善CLBP患者疼痛方面仅次于瑜伽,具有推广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非药物干预方法治疗患者颈肩痛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不同非药物干预方法治疗患者颈肩痛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CNKI、WanFang Data和CBM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0年7月.依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排除标准,由两名研究员独立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与质量评价.结果:纳入15篇研究,共1185例患者,涉及8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包括常规护理、针刺、理疗、普拉提、瑜伽、推拿、VR治疗和运动疗法.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颈肩痛患者疼痛效果中,8种非药物干预措施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累积排序概率曲线下面积(SUCRA)值大小对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理疗、VR治疗、针刺、常规护理、运动疗法、推拿、瑜伽、普拉提;在治疗颈肩痛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的效果中,运动疗法与瑜伽、普拉提、针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SUCRA值大小对不同干预措施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从优到劣依次为运动疗法、理疗、常规护理、推拿、瑜伽、普拉提、针刺.结论:在治疗颈肩痛患者的疼痛、颈椎功能障碍时,理疗和运动疗法成为最优疗法的可能性最大,研究显示其疗效好,未来临床实践中,护士可优先考虑应用理疗和运动疗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