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当归补血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公布百首经典名方之一,是补气生血之基础方,也是体现中医甘温除热法的典型方剂.笔者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搜集记载当归补血汤中医古籍,筛选出有效数据 667 条,涉及古籍 189 部.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处方来源、组成剂量、功效主治、制方原理、制法用法、药物炮制与基原等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当归补血汤源于金代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由黄芪、当归 2 味药物组成,主治血虚发热证.后世主治病证共有 587 条,多遵李东垣之说,并有所扩展,用于血虚气弱引起妇人产后发热头痛、无乳、烦渴引饮,甚则昏晕不语;月经先期、下血崩漏;疮疡溃后,久不收敛等.当归补血汤方药简力专、配伍独特,"名曰补血而以黄芪为君,阳旺能生阴血",意在治其本.通过对当归补血汤历史沿革探析,以期为经典名方传承、研发、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证候调查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通过研究女性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证候特征,为肝豆状核变性合并月经不调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肝豆状核变性和月经不调的临床诊断标准,采用流行病学调查问卷对294例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月经情况进行调查,根据有无合并月经不调将29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为研究组(合并月经不调)213例和对照组(无合并月经不调)8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并通过对研究组进一步调查,分析合并月经不调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年龄、临床分型的关联情况.结果 213例合并月经不调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类型分布相对广泛,其中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最为常见,月经先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痛经相对常见,而合并崩漏者较为少见.研究组频率最高的十个中医症状依次为腹部胀痛、腰膝酸软、五心烦热、言语謇涩、张口流涎、食欲不振、头目昏眩、四肢震颤、喜温喜按、口中臭秽;对照组频率最高的十个中医症状依次为:言语謇涩、头目昏眩、腹部胀痛、四肢震颤、口中臭秽、张口流涎、食欲不振、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喜温喜按.研究组中医证型以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为主.对照组以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为主.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分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分布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痰湿阻络证、气虚血瘀证、痰火扰心证分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年龄分布主要分布在26~35岁,其临床分型主要以混合型为主.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月经不调的分类以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月经过多为主,肝肾阴虚证、痰瘀互结证、脾肾阳虚证为女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月经不调常见中医证候,各证型分布与患者年龄、临床分型无明显差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从肝论治妇科经带病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19
介绍从肝论治妇科经带病的临床体会及验案举例,从中医理论阐述了肝与妇科经带病发病的密切关系,认为妇科经带病多从肝论治,从清肝凉血治月经先期、温肝理血治月经后期、敛肝固冲治月经过多、疏肝养血治月经过少、通肝活血治闭经、柔肝理气治痛经、调肝健脾治白带、泻肝利湿治黄带八个方面,论述了妇科经带病与肝相关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黄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2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采用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月经提前天数、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变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黄体功能指标:孕酮(P)、雌激素(E2)、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降低,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月经提前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高温相持续天数、HP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E2、FSH、LH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P、E2、FSH、LH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疏肝方联合安宫黄体酮能显著改善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先期患者的黄体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调经汤联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调经汤联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给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治疗,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调经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主要证候积分、女性绝经期自测量表评分、性激素指标、子宫动脉血流参数指标、生长分化因子 -9(GDF-9)及骨形态因子 -10(BMP-10)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月经先期或后期、经色淡黯或质稀、腰膝酸软及头晕耳鸣积分,女性绝经期自测量表评分,卵泡成熟素、黄体生成素及 RI均显著降低(P均 <0.05),雌二醇、GDF -9、BMP -10、PSV、EDV均显著提高(P均 <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经汤联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复合片治疗肾阴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可显著缓解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性激素和子宫动脉血流灌注指标,并有助于提高 GDF -9和 BMP -10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中医临证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黄体功能不全性月经失调是妇科临床常见疾病,多表现为月经先期、经期延长.肾阳虚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上依据女性月经周期中体内阴阳变化的不同,以补肾调周为基本大法,兼以降火、宁心、健脾,并从情志作息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护,临床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四大中医妇科流派调经学术经验与特色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研究以萧山竹林寺女科、杭州何氏妇科、宁波宋氏妇科以及海宁陈木扇女科为主要代表的浙江中医妇科流派调经的学术经验与特色.[方法]通过查询与浙江四大中医妇科流派相关的书籍、文献资料,提取与调经相关的内容,并总结归纳四大流派调经的共同点及各流派学术经验与特色.[结果]四大中医妇科调经上共同具有以肝脾肾为纲,重视冲任、气血和畅的特点.竹林寺女科擅治疗月经周期病,认为先期多实热、错后易血虚、脾土不胜为错乱,宗四物之法.何氏妇科注重辨证,创调冲十法以治月经诸疾,同时善用温阳药以振奋阳气.宋氏妇科重视经与带的密切关系,通过健脾止带以调经,用药轻灵简洁.陈木扇女科注重妇女气血的调和,以行气为先,随证治之.[结论]浙江四大妇科流派在治疗月经不调上存在共同点,又各具特色,丰富了调经的学术内涵和临床诊治方法,可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连阿胶汤加味方对卵巢储备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黄连阿胶汤加味方在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患者中应用效果,探讨黄连阿胶汤加味方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因DOR需治疗的患者80例,依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戊酸雌二醇+地屈孕酮人工周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黄连阿胶汤加味方治疗,连续应用3个周期,比较2组治疗后基础性激素、 卵巢相关指标、 卵泡发育情况、 中医证候积分、 抑制素B(INHB)和抗缪勒氏管激素(AMH)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FSH)、 黄体生成素(LH)和雌二醇(E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卵巢平均容积(OAV)、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和窦卵泡计数(AFC)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初级卵泡数、 优势卵泡数、 排卵数和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INHB和AMH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以上结果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加味方能有效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与人工周期联合应用治疗DOR,能改善血清性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从根本上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促进排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二至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肾阴虚型月经先期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二至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肾阴虚型月经先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肾阴虚型月经先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经安宫黄体酮治疗,观察组82例采用二至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对比不同用药方法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FSH、LH、E2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月经提前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至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肾阴虚型月经先期,可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应用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