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高表达致结肠癌预后不良的潜在机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分析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究其表达与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及潜在机制,为结肠癌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新思路.方法 下载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结肠癌组织样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的表达数据,分析FAP基因在结肠癌组织样本和癌旁正常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对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中结肠癌患者的生存资料进行生存分析,探究FAP基因表达与患者总生存率的相关性.使用GEPIA2 数据库分析FAP基因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作用.下载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中结肠癌的临床相关数据,分析FAP基因在不同临床分期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基因集富集分析探索FAP基因与结肠癌发生、发展相关的分子作用通路.免疫相关性分析(CIBERSORT)用于探索FAP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免疫检查点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FAP基因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较癌旁正常组织上调(P<0.05).结肠癌患者中FAP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分期之间存在差异(P<0.05).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表达FAP基因患者的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FAP基因患者(P<0.05).FAP基因通过多种通路影响结肠癌的发生发展.在结肠癌中,FAP基因与CD4+记忆T细胞、浆细胞的浸润水平呈负相关,与常见免疫检查点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FAP基因在结肠癌中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此外,FAP基因可通过多种细胞功能、化学通路以及免疫浸润等方式促进肿瘤的进展,是治疗结肠癌的潜在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精液优化处理后DNA碎片指数与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经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法优化处理后的精子DNA碎片指数(DFI)与辅助生殖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胚胎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 年4 月至12 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ET的257 个周期,比较男方精液优化前后精液参数和精子DFI;按优化后精子DFI将其分为高DFI组(DFI>5)与低DFI组(DFI≤5),比较两组的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根据临床妊娠情况分为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持续妊娠组及早期流产组,比较精子DFI情况.结果:与处理前相比,精液优化处理后前向运动精子及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提高,精子DFI下降(P<0.001).精子优化处理后高DFI组的早期流产率高于低DFI组(P<0.05).105 例临床妊娠周期中早期流产组精液优化处理前、后DFI均高于持续妊娠组(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联合上游优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精液制备方法,可提高精子前向运动能力和正常形态精子比例,降低精子DFI;优化后精子高DFI可能增加临床妊娠后早期流产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预防策略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枢复发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和来那度胺作为不同的预防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策略在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预防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和福建省肿瘤医院2012年1月-2022年6月初治CNS复发高风险的DLBCL患者资料,根据预防方案将患者分为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每组根据CNS-IPI评分和/或睾丸累犯将患者进一步分为高危组和中危组,评估不同治疗组及危险亚组CNS无复发生存率、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以及不同预防策略对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PFS)率的影响.结果:CNS复发高风险DLBCL患者共200例,其中HD-MTX组120例,来那度胺组80例.根据HD-MTX预防时间的不同将HD-MTX组患者又分为诱导化疗结束后和化疗间歇期两组,两组分别80例和40例.中位随访48(14-133)个月,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4年CNS无复发生存率分别93.6%和90.4%(P>0.05);4年PFS率分别为57.2%和69.4%(P>0.05),来那度胺组PFS有改善的趋势;4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8.8%和7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HD-MTX组和来那度胺组中的高危患者4年CNS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1.7%和83.4%(P>0.05),未显示出CNS复发风险差异;而4年PFS率分别为49.5%和64.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MTX组共收集248个周期进行不良反应分析,发生粒细胞减少伴感染有25个周期(占10.1%);来那度胺组在240个周期中有20个周期发生粒细胞减少伴感染(占8.3%),两组均未发生治疗相关死亡.结论:与HD-MTX相比,来那度胺联合免疫化疗在改善预后的同时可兼顾中枢预防,是一种安全、耐受性良好的中枢预防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孕激素给药方式对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冻胚移植后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的冷冻胚胎移植(FET)周期中不同孕激素给药方式对妊娠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接受第1周期冷冻单囊胚移植并使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内膜患者3 357例,根据孕激素给药方式分为肌内注射黄体酮组(IMP组)749例、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微粒化黄体酮胶囊组(DYD-VPC组)2 249例及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黄体酮凝胶组(DYD-VPG组)359例.比较三组基本临床特征、孕产期并发症及妊娠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三组年龄、BMI、不孕年限、未生育、患有原发性不孕症、窦卵泡数、获卵数、FET前子宫内膜厚度、PCOS患者比例、剖宫产史、移植胚胎发育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三组活产率、生化妊娠率、生化妊娠流产率、临床妊娠丢失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IMP组剖宫产率高于DYD-VPC组和DYD-VPG组(83.42%vs 76.88%vs 73.41%,P<0.05).三组妊娠期和新生儿并发症如早产、巨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大于胎龄儿、小于胎龄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混杂因素后显示,肌内注射黄体酮与剖宫产风险增加相关.结论 在激素替代方案准备子宫内膜的冻胚移植周期中,口服地屈孕酮联合阴道用黄体酮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与肌内注射黄体酮相同,但剖宫产率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几种常见炎症因子在小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急性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病房的肺炎儿童301例,分为重症MPP组(100例)、轻症MPP组(103例)及非MPP组(NMPP组,即除外明显细菌感染,以轻症病毒感染为主,共98例)。检测各组急性期血清sIL-2R、IL-6、IL-8、IL-10、TNF-α、CRP、PCT的水平变化。结果:重症MPP组患儿急性期血清中IL-6、PCT、CRP、IL-8、TNF-α、sIL-2R浓度均高于轻症MPP组、NMP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血清中IL-10水平在3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提示IL-6诊断重症MPP的特异性(77.1%)最高,TNF-α的灵敏性(85.0%)最高。重症MPP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最大的3项炎症指标分别为IL-6、PCT、CRP,IL-6与PCT、IL-6与CRP、PCT与CRP呈正相关( r分别为0.277、0.361、0.538, P均<0.05)。 结论:血清中IL-6、PCT、CRP、IL-8、TNF-α、sIL-2R的水平对重症MPP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均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子宫及卵巢大小、子宫内膜厚度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子宫体积、卵巢体积(OV)、子宫内膜厚度(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PCOS的患者5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育龄期女性53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PCOS患者不同停经时间和促排卵治疗后是否排卵进行分组。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PCOS患者治疗前子宫体积、OV、ET、卵巢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卵巢动脉阻力指数(RI)、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以及治疗周期中注射绒促性素前后、排卵后7 d上述指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子宫体积、RI、PI均低于对照组[(30.28 ± 11.37)cm 3比(38.41 ± 13.02)cm 3、0.31 ± 0.04比0.73 ± 0.09、0.86 ± 0.24比1.16 ± 0.32],OV、ET、PSV均高于对照组[(15.04 ± 3.06)cm 3比(6.35 ± 1.32)cm 3、(1.32 ± 0.41)mm比(0.64 ± 0.16)mm、(12.27 ± 2.83)cm/s比(9.37 ± 1.5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不同停经天数的各组PCOS患者子宫体积、O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停经10 ~ 15 d组、停经16 ~ 30 d组、停经31 ~ 90 d组、停经>90 d组患者ET和PSV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RI和PI随停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促排卵治疗后,53例PCOS患者中,48例促排卵成功,5例促排卵失败。促排卵成功组患者在注射绒促性素日、黄体中期时,OV、ET、PSV低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子宫体积、RI、PI高于同时期促排卵失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注射绒促性素日,促排卵成功组ET、RI、PI均低于黄体中期,PSV高于黄体中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子宫体积、OV、ET、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联合检查PCOS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95% CI 0.795 ~ 0.968)、灵敏度(95.0%)和特异度(80.2%)均高于单一检查( P<0.05)。 结论:子宫体积、OV、ET联合卵巢血流动力学有利于观察PCOS患者卵巢功能情况和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发育潜能,对PCOS患者病情的评估、指导临床诊疗有良好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基础LH/FSH比值对治疗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基础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比值与治疗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2 868例2015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PCOS患者,其中基础LH/FSH比值>2者为观察组(818例),比值≤2者作为对照组(2 050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2.5)来调节患者的非随机分配。通过单因素分析验证基础LH/FSH比值是否与治疗结局相关。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1∶2.5)后,观察组(778例)与对照组(2 024例)患者的基线数据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使用促性腺激素总量及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t=4.989, P<0.001; t=3.267, P=0.001),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高于对照组( χ2=4.938, P=0.026),获卵数和卵裂数均高于对照组( t=-2.305, P=0.021; t=-2.816, P=0.005),但两组优质胚胎数和优质胚胎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χ2=17.277, P<0.001)。无论新鲜胚胎移植还是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剔除多胎妊娠数据后,观察组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χ2=9.174, P=0.002; χ2=4.204, P=0.040)。在新鲜胚胎移植周期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0.30%(20/66)、47.75%(53/111)]和分娩率[分别为30.30%(20/66)、46.85%(52/11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χ2=5.198, P=0.023; χ2=4.695, P=0.030);而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观察组的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59.41%(423/712)、55.04%(1 053/1 913); χ2=7.526, P=0.023]。观察组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分娩率均显著低于冻融胚胎移植周期( χ2=21.308, P<0.001; χ2=20.871, P<0.001),对照组则均无显著差异( P均>0.05)。 结论:PCOS患者中基础LH/FSH比值较高者,促排卵后更易发生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更高。全胚胎冷冻后行冻融胚胎移植可获得更好的妊娠结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MH水平对IVF/ICSI早期妊娠丢失及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AM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早期妊娠丢失及累积妊娠结局的影响,AMH是否可以作为评价卵母细胞质量的指标。 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ICSI助孕首次取卵周期的3701例女性进行回顾性队列分析,按年龄分为高龄组(≥35岁)和低龄组(<35岁),参考博洛尼亚和波塞冬标准,按AMH水平分为3组,低AMH组(AMH≤1 μg/L)、中低AMH组(1 μg/L
0.05)。低龄患者中,低AMH组、中低AMH组和正常AMH组累积妊娠率分别为61.9%(211/341)、66.0%(319/483)、69.3%(1219/1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20);累积活产率分别为50.1%(171/341)、57.8%(279/483)、57.1%(1005/1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47)。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后,低龄患者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均低于正常AMH组( OR=0.617,95% CI=0.460~0.829, P=0.001; OR=0.660,95% CI=0.496~0.878, P=0.004);中低AMH组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低于正常AMH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龄组中AMH水平不同的3组间累积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在行IVF/ICSI助孕女性首次取卵周期中,AMH水平与早期妊娠丢失的发生率无关。在低龄女性中,AMH水平是影响累积妊娠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AMH≤1 μg/L的女性助孕结局明显降低。在高龄女性中,AMH水平与累积妊娠结局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因此AMH水平可能不是卵母细胞质量的评价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重组人凝血酶在肝脏切除术中止血效果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观察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价重组人凝血酶对经外科常规止血后依然渗血的肝脏创面的止血疗效、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分层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试验,计划在33家研究中心入组510例受试者,凝血酶组与安慰剂组为2∶1分层随机分配。在大约70%受试者完成观察后进行期中分析,期中分析结果支持有效则研究提前终止。主要疗效终点为可评价出血点的6 min内止血率。术后1个月进行安全性分析,同时评估抗药物抗体(ADA)及中和抗体的阳性率。结果:截止期中分析,共348例受试者接受随机且给予研究药物,其中男215例,女133例,年龄19~69(52.9±10.9)岁,凝血酶组232例,安慰剂组116例,两组基线特征均衡可比。6 min内止血率凝血酶组和安慰剂组分别为71.6%(95% CI:65.75%~77.36%)和44.0%(95% CI:34.93%~53.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研究中无≥3级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和药物相关死亡报告。受试者在使用重组人凝血酶后,无免疫增强ADA发生,也无免疫诱导ADA发生。 结论:重组人凝血酶用于肝脏切除术中创面渗血的止血效果显著,安全性良好,且显示出低免疫原性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在激素替代周期冻胚移植中的临床疗效及成本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对激素替代周期冻融胚胎移植(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 for 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HRT-FET)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成本差异,寻找具有高成本-效果比的黄体支持方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行HRT-FET患者,共1009个周期,按照移植后不同黄体支持方案分为口服黄体酮胶囊组(A组,504个周期)和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地屈孕酮组(B组,505个周期),比较两种黄体支持方案患者的妊娠结局、成本-效果比。结果:两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缺陷率、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A组的早期出血率明显低于B组[6.0%(30/504)比10.3%(52/505), P=0.015];A组成本-效果比明显优于B组(17.76比77.30)。 结论:在HRT-FET周期中,口服黄体酮胶囊在取得和黄体酮阴道凝胶联合地屈孕酮相同的妊娠结局的同时,可以减少患者阴道出血,降低了患者的医疗成本,因此临床上可以作为一种黄体支持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