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Shirodkar宫颈环扎术式对单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与Shirodkar非埋线环扎术式对单胎宫颈机能不全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12月因病史指征或超声指征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产科行经阴道宫颈环扎术(Shirodkar术式)的373例宫颈机能不全单胎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完整收集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和母婴结局,根据术中是否将缝线线尾包埋于阴道黏膜下,分为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组(埋线环扎组,n=115)组和Shirodkar非埋线环扎术式组(非埋线环扎组,n=258).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两组孕妇的一般临床资料、孕妇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评估早产和妊娠36周前拆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非埋线环扎组相比,埋线环扎组早产率降低(13.0%vs 22.5%,P=0.048),妊娠 36 周前拆线率降低(19.1%vs 33.3%,P=0.005),拆线孕周较晚[37(36.0,37.0)周 vs 36(35.0,37.0)周,P<0.001].两组新生儿结局包括出生体重、入住NICU率、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是否埋线与早产发生风险降低无显著相关,与妊娠36周前拆线发生风险降低相关(OR=0.516,95%CI:0.293~0.909,P=0.022);环扎前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风险降低相关(OR=0.954,95%CI:0.915~0.996,P=0.031),与妊娠 36 周前拆线发生率增加相关(OR=1.062,95%CI:1.002~1.104,P=0.002).结论 Shirodkar埋线环扎术式可以延长拆线孕周、降低妊娠36周前拆线率,但该术式在改善妊娠结局方面尚未见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患者心理韧性成长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了解携带埋藏式心脏起搏器(pacemakers,PM)患者出院后的心理韧性体验,深度探究其感受变化过程.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我院起搏器随访门诊的11例携带PM患者,采用现象学研究法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借助NVivo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经历2个时期,各时期分别提炼出5个主题:植入第1个月的心理韧性建立危机期(无奈、强烈的不确定感、心理机能调节失衡、自我形象受损、渴求康复锻炼的指导).植入第6个月的心理韧性调控期(调整与适应变化,接纳现状;重塑认知;生活态度的调节;延续护理服务及医疗技术的空缺;渴望获取疾病管理信息).结论建议医护人员依据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理韧性特点,分类制定携带PM患者的术后管理方案,重视植入初期心理韧性建设的影响因素,注重患者心理发展形势,强化术后患者的信息与情感支持,持续关注术后调控期康复患者的心理韧性,发挥其带动同伴患者的优势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互联网平台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嘉兴市第二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82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入院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互联网平台延续性健康教育。两组干预时间6个月。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干预前与干预6个月肾功能[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和24 h尿蛋白定量、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92.68%(38/41)]高于对照组[70.73%(29/41)](χ 2=6.61, P < 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Scr[(178.19±4.87)μmol/L]、BUN[(5.97±0.38)mmol/L]和24 h尿蛋白定量[(0.89±0.10)g]均低于对照组[(185.54±4.12)μmol/L、(6.84±0.43)mmol/L和(1.08±0.12)g]( t=7.38、9.71、7.79,均 P < 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151.98±18.75)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33.54±3.56)分]均高于对照组[(123.52±12.39)分和(28.75±2.87)分]( t=8.11、6.71,均 P < 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情况[(15.46±2.87)分]、社会关系[(15.98±2.24)分]、生理功能[(29.81±5.51)分]和心理功能[(49.92±4.41)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1.23±2.35)分、(12.32±2.76)分、(21.43±4.46)分和(38.17±3.65)分]( t=7.30、6.59、7.57、13.14,均 P < 0.05)。 结论:基于互联网平台延续性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自我效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肾功能,具备显著创新性和科学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E-cervix宫颈弹性分析技术评价非孕期正常宫颈机能的可行性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运用E-cervix宫颈弹性分析技术分析非孕期正常宫颈机能,探讨该技术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11月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行阴道超声检查的213例孕前体检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宫颈正中矢状切面为初始切面,启动E-cervix技术软件包,自动获取弹性对比指数(ECI)、硬度比值(HR)、宫颈内口应变率(IOS)、宫颈外口应变率(EOS)、宫颈内外口应变比值(IOS/EOS)、宫颈长度(CL)六组参数,比较不同年龄、月经周期、BMI指数、生育史、分娩方式与各弹性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各弹性参数与年龄无相关性( P>0.05),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月经期、增生期、分泌期宫颈组织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体重过轻、正常、超重者各弹性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CL与BMI呈正相关( r=0.225, P<0.05),其余参数与BMI无相关性( P>0.05);无生育史者与有生育史者各弹性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剖宫产女性的CL[(34.22±4.96)mm]高于顺产女性[(29.03±4.14)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E-cervix技术获得宫颈弹性参数基本不受年龄、BMI指数、月经期、生育史、分娩方式的影响,可用于定量评价宫颈机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该院膀胱灌注患者148例,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患者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在职情况、婚姻状况、病情认知程度等人口学资料,以及膀胱灌注化疗情况、肿瘤复发情况、肿瘤病灶数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资料。同时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对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膀胱灌注患者FoP-Q-SF总分处于中等水平,为(25.57±5.36)分,其中心理机能失调(≥34分)者27例(18.24%),生理健康维度与条目得分均高于社会家庭维度;据一般资料单因素分析结果结果显示,性别、应对方式、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复发、社会支持、肿瘤病灶以及年龄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影响因素;采用方差极大正交旋转法对MDASI-C中的13项条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根据获取的胃肠道、身体功能、悲伤感-治疗副作用以及苦恼-躯体化症状群分析结果显示,Cronbach's a分别为0.701、0.688、0.714与0.598;据分析结果显示,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本研究通过人口学、临床学与症候群观察的综合角度因素分析,明确了身体功能相关症候群、应对方式、肿瘤复发、肿瘤组织学分以及悲伤感治疗副作用群,均为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患者恐惧疾病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建议临床以认知行为、积极心理及延续性4C等护理,为患者提供针对性、规范化的病情干预,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改善患者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脂蛋白(a)、血肌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血清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透析治疗的CR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患者接受双联腹膜透析治疗,连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Lp(a)水平。随访并统计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均显著改善( P<0.05),两组患者血清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P<0.05),治疗后腹膜透析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 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腹膜透析组血清Lp(a)水平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 P<0.05)。治疗后6、12个月,腹膜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感染、血细胞减少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 P<0.05)。 结论:腹膜透析和连续性血液透析对于CRF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高血脂、老年、贫血患者,使用腹膜透析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与整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体验,为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Scopus数据库,搜集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1月31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年)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纳入文献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炼出67个研究结果、归纳成9个类别,进一步汇总得到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运动训练对患者的影响,包括身体机能加强,心理状况改善,社会效益提升及运动信念与知识增加;整合结果2:促进患者运动的因素,包括身体获益增加运动信心与期待,社交鼓励激发锻炼动力与适宜的外部条件提升依从性;整合结果3:阻碍患者运动的因素,包括疾病与心理状况不佳和外部条件不利与生活负担。结论:肺康复运动训练从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社交等各个方面使患者受益,深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训练体验,了解患者运动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为制订个性化运动方案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机能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实验动物伦理问题及解决办法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调查医学实验及实验教学中的实验动物伦理观及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应对措施,使动物伦理和动物福利在医学实验中得以真正地体现。方法:本研究针对实验动物伦理认知情况、动物实验是否道德和如何看待动物伦理与实验教学问题,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认知情况等3个方面,制定了含25条问题的“基础机能实验中心动物实验问卷调查表”。采用发放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对湖北医药学院2017级留学生(五年制)、2017级五年制本科生和2018级护理(四年制)学生及教师、科研人员及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均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以百分比表示。结果:本研究调查表回收率为98.04%(2 451/2 500)。其中实验动物中心从业人员、教师及科研人员实验动物伦理观清晰明了,但学生中普遍存在伦理观滞后现象。有16.24%(398/2 451)的学生未接受过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和培训,29.46%(722/2 451)的不清楚动物保护相关法律法规,7.14%(175/2 451)的认为动物实验不道德。对动物福利及伦理知识的认知情况模糊占比29.54%(724/2 451)。不熟悉操作步骤的占25.91%(635/2 451)。操作失误导致动物额外受伤中,无所谓的占9.38%(230/2 451);动物大出血后如何处理中,选择放弃实验的占7.83%(192/2 451),及时止血并输液后继续实验仅占5.43%(133/2 451),而是否做与本次实验无关操作的占9.26%(227/2 451)。在实验结束后采用放血处死动物的占2.28%(56/2 451)、只有5.51%(135/2 451)的学生选择过量麻醉安乐死,且仍有1.96%(48/2 451)选择颈椎脱臼、暴力处死。对动物尸体时选择缅怀2 min的仅占15.79%(387/2 451)。仅有32.56%(798/2 451)的被调查者了解虚拟仿真实验,34.92%(856/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应用虚拟仿真实验或实验教学录像代替现有活体动物实验,77.56%(1 901/2 451)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加强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结论:加强学生实验动物伦理观教育势在必行,这有利于医学生建立正确的实验动物伦理观,使“3R”原则和动物福利得以真正落实于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跟进式家庭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状况、康复效果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跟进式家庭护理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心理状况、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聊城市东昌府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采用跟进式家庭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情况、生活质量及总康复效果。结果:干预5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入睡等待时间和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布氏运动功能评分(Brunnstrom)和简式Fugl-Meyer(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健康、生理机能和情绪角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跟进式家庭护理有利于改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紧张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提高总体康复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翻转课堂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研究翻转课堂在机能学实验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8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2个班44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另外两个班42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通过客观评分及学生主观评价来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采用SPSS 22.0进行 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组为(45.00±2.63)分,对照组为(41.05±3.62)分( t=5.766, P<0.01);实验操作成绩实验组为(48.27±2.31)分,对照组为(44.79±3.04)分( t=5.962, P<0.01)。主观评价统计分析显示,在自学能力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理论知识理解及沟通表达能力提高方面,实验组选择很有帮助和有帮助的人数与比例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5)。 结论:在机能学实验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