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肠黑变病合并结肠气囊肿、气腹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患者为老年男性,既往有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疾病。主因腹胀、上腹部不适3个月,加重伴腹痛3 d入院。3个月前经结肠镜检查确诊为结肠黑变病,未行治疗。入院后腹部CT检查提示结肠气囊肿综合征,予甲硝唑、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口服,同时予高压氧治疗,5 d后腹痛消失,10 d后复查腹部CT示原结肠周围多发气体和部分肠壁气体密度影消失。结肠气囊肿是一种预后良好的少见疾病,结肠黑变病合并结肠气囊肿临床罕见。结肠黑变病可引起肠道蠕动减少、肠壁菲薄、肠道压力升高,可能是结肠气囊肿的诱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转铁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益生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及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总胆红素、转铁蛋白(TRF)和C反应蛋白(CRP)影响。方法:选择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口服液治疗。两组连续治疗5 d后评价疗效及各项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胎便排空时间、大便次数、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总胆红素、TRF和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91.05%)(χ 2=4.362, P<0.05);观察组胎便排空时间[(38.49±5.42)h]快于对照组的(64.37±7.81)h,且大便次数[(6.58±1.32)次/d]多于对照组的(3.82±1.08)次/d( t=22.384、13.246,均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CD 3+[(65.42±1.72)%]、CD 4+[(39.83±2.63)%]和CD 4+/CD 8+[(1.46±0.10)]均高于对照组的(62.19±1.54)%、(34.25±1.98)%和(1.27±0.13)( t=11.452、13.874、9.482,均 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胆红素[(62.73±13.25)μmol/L]和CRP[(8.97±1.56)mg/L]均低于对照组的(117.48±22.39)μmol/L和(12.64±2.10)mg/L,而TRF[(1.89±0.21)g/L]高于对照组[(1.59±0.16)g/L]( t=17.225、9.301、11.483,均 P<0.05)。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明显,可改善患儿细胞免疫功能,降低总胆红素和CRP水平,提高TRF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系统检索了 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中国知网、万方、维普、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23年6月.观察组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单用或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其他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利用RevMan 5.4.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相对危险度=1.20,P<0.001),腹痛、腹泻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0.80,P=0.28).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腹泻型IBS和便秘型IBS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基于目前的文献证据,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IBS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 辅助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0 月收治的COPD合并NSCLC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 例.2 组均给予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斑蝥酸钠维生素B6治疗,观察组给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B6 治疗,2 组均持续治疗4 个周期.统计2 组治疗4 个周期后总缓解率及治疗前、治疗2 个周期、治疗4 个周期肿瘤因子[癌胚抗原(CEA)、癌抗原 125(CA12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肠道微生态指标(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治疗期间毒副反应、治疗后1 年生存率.结果 2 组总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EA、CA125、VEGF、HIF-1α呈下降趋势,CD3+、CD4+、CD4+/CD8+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肠道菌群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16.67%(5/30)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P<0.05).2 组治疗后 1 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斑蝥酸钠维生素 B6 辅助治疗能有效纠正 COPD 合并NSCLC患者化疗及免疫治疗后肠道菌群紊乱,改善机体免疫应答,抑制肿瘤因子表达,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并分析该联合疗法对患儿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 10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和茵栀黄治疗组各 50 例.常规治疗组予以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茵栀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2 组均治疗 7d.比较 2 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胆红素和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茵栀黄治疗组总有效率 96.00%,高于常规治疗组 84.00%(P<0.05).治疗后,2 组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下降(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2 组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降低(P<0.05),且茵栀黄治疗组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茵栀黄治疗组患儿的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保护患儿肝功能,降低胆红素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NEC小肠造痿术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肠造痿术后患儿的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行小肠造痿术的NEC患儿59例分为两组,在术后肠内营养期间,对照组(27例)给予蒙脱石散,观察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高流量腹泻及喂养不耐受发生比例、术后达全肠内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每日体重增量.术前及术后10 d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结果 观察组患儿高流量腹泻和喂养不耐受比例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达全肠内营养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每日体重增量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0 d,两组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IgA和IgM均较术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EC小肠造瘘术后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进行治疗,可减少高流量腹泻和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更早达到全肠内营养,缩短住院时间,并可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醒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体内微量元素和血清胃泌素、神经肽Y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目的 观察醒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及对体内微量元素和血清胃泌素(GAS)、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0 例小儿厌食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2 组,对照组 50 例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治疗组50 例予醒脾消食汤治疗,2 组均2 周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微量元素变化;比较2 组治疗前后身高、体质量变化;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 GAS、NPY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48/5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38/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铁、钙、锌含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铁、钙、锌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身高、体质量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身高、体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血清GAS、NPY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GAS、NP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脾消食汤治疗小儿厌食症,可改善患儿食欲不振症状,增加体内微量元素,促进生长发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讨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胆红素、免疫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自2021年1月—2023年2月杭州市妇产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双面蓝光照射治疗,波长为425~475 nm,温度为30℃左右,照射时间每次8 h,2次/d,2次间隔4 h.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每次1g,2次/d.两组患儿持续治疗5 d.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量表(NBNA)评分变化,记录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BIL水平(121.52±7.69)μmoVL高于对照组(140.24±9.31)μmol/L(P<0.05);观察组1gG水平(8.02±0.96)g/L 高于对照组(5.12±0.76)g/L,IgA 水平(2.13±0.51)g/L 高于对照组(1.75±0.38)g/L,IgM(2.75±0.91)g/L水平高于对照组(1.62±1.03)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BNA评分为(39.23± 2.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6.84±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5.88%低于对照组21.57%(P<0.05).结论 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剂联合蓝光照射可以有效降低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对患儿神经功能发育有积极影响,两者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亦更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湿热郁蒸型病理性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茵栀黄颗粒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降黄散熏蒸.治疗后根据患儿各项症状的缓解情况评估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变化,记录黄疸消退时间.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总有效率89.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5天及随访10天,2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3天时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及随访10天,治疗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3%,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4%,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口服茵栀黄颗粒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基础上加用降黄散熏蒸治疗湿热郁蒸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促进黄疸消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肠道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益生菌辅助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疗效.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12月北京医院确诊的200例NAFL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A组、B组和C组,每组各50例.药物治疗方案:对照组为常规药物治疗组,给予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治疗A组、B组和C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分别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和"双歧三联活菌+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疗程为1个月.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0天检测血脂、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空腹血糖(FPG)、血清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常规检测和细菌培养;同时行肝脏B超,评估脂肪肝情况.结果 (1)在血糖、血脂方面,各组治疗1个月后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在肝功能方面,治疗后各组的血清ALT、AST均低于治疗前(P值均<0.01);治疗后联合治疗C组的血清ALT、AST水平低于对照组[(33.7±7.6)U/L比(45.0±8.5)U/L;(22.0±1.6)U/L比(29.4±3.7)U/L;P<0.05].(3)治疗后,各组的血清TNFα水平均下降;联合治疗C组的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0.51±0.27)μg/L比(0.82±0.28)μg/L,P<0.05].(4)治疗后,各组血清HMW-APN均升高;联合治疗C组的HMW-APN水平高于对照组[(9.28±3.72)μg/L比(7.87±3.96)μg/L,P<0.05].(5)治疗后,对照组和各联合治疗组的肝脏B超检查结果显示脂肪肝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各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各组治疗后的粪便菌群积分均有所降低(P值均<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益生菌可通过改善NAFLD患者肠道微生态失衡,辅助降低血TNFα,提升血脂联素水平,从而改善血糖、血脂代谢,并改善NAFLD的肝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