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及3D打印技术鉴定肋骨骨折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薛某,女,60岁,某年5月14日发生交通事故受伤,伤后以"车祸致面部裂伤、胸部疼痛1h"为主诉入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跖骨部分缺失残疾等级评定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和病史摘要徐某,男,65岁,某年4月23日因交通事故受伤入院治疗.专科检查:右足背大片皮肤缺损,创缘不齐,创口内可见大量碎骨块及肌腱断端,右侧第5足趾血供差,诸趾麻木感,活动困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交通事故后主动脉瓣穿孔法医学鉴定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吴某,男,57岁,某年12月29日驾驶电动自行车在大桥上行驶时被小汽车从后方撞击,使其向前飞出后胸部着地受伤致主动脉瓣穿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股骨颈纤维结构不良并骨折伤病关系及残疾等级评定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 案 例1.1 简要案情某女,16岁,某年11月28日在学校跑操时被身旁同学绊倒,倒地后又绊倒了后方同学,并被后方同学身体挤压,伤后不能自主站立,被他人扶起后仍不能自主站立、行走,被送至当地县医院治疗,CT检查提示左股骨颈病理性骨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心源性卒中诊断中国专家共识(2020)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源性栓塞性卒中,简称心源性卒中,是指来自心脏和主动脉弓的心源性栓子通过循环导致脑动脉栓塞引起相应脑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与其他病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相比,心源性卒中的病情程度相对更重、预后更差、复发率更高.其病因主要包括持续性或阵发性房颤、心力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卵圆孔未闭、主动脉弓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人工心脏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性心肌病和心脏黏液瘤等.目前心源性卒中无统一的诊断标准,鉴于此,我们组织国内专家撰写了心源性卒中的诊断专家共识,基于临床特征和神经影像学特点,结合血管和心脏评估检查等要素,将心源性卒中分为"确诊的"(definite)、"很可能(probable)"和"可能的(possible)"3个等级.对于心源性卒中的治疗,在急性期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和(或)血管内治疗,以尽可能最大程度地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神经功能残疾;针对心源性卒中的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预防脑卒中的复发,并积极进行神经康复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精神障碍对躯体疾病临床结局的影响:评估人群归因分数和广义影响分数的伞形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经验证据表明,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关联,但尚无详细概述精神障碍对躯体疾病临床结局潜在影响的研究。在这个符合PRISMA和COSMOS-E的伞形综述中,作者检索了PubMed、PsycINFO、Embase和Joanna Briggs Institut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和Implementation Reports等数据库中直至2022年3月15日的关于任何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临床结局之间前瞻性关联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文献。主要结局包括特定疾病的死亡率和全因死亡率。次要结局包括特定疾病的发病率、功能和/或残疾、症状严重程度、生活质量、复发或进展、重大心脏事件和治疗相关结果。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并结合I 2统计量、95%预测区间、小样本效应检验、过度显著性偏差检验以及偏倚风险(ROBIS)评估。根据既定标准,将关联分为5个可信度证据等级(Ⅰ~Ⅳ和非显著性),并通过敏感性和亚组分析来检验主要分析的稳健性。统计分析使用伞形综述新软件包(https://metaumbrella.org)。然后,计算类别Ⅰ~Ⅲ关联的人群可归因分数(PAF)和广义影响分数(GIF)。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法国《基于循证的、可实施的脑性瘫痪运动康复指南》2022版中国专家的解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脑性瘫痪(脑瘫)是一种持续终生的肢体残疾,运动功能障碍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具有高度异质性,但目前国内外的脑瘫康复指南并没有针对脑瘫分型、行走能力及年龄推荐个性化的康复干预措施。2022年6月Neurology发表了一篇法国基于循证的、可实施的脑瘫运动康复指南。该指南将文献系统评价与专家意见相结合,针对脑瘫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运动康复干预措施提出了不同的推荐意见,并确定了每项干预措施的优先等级。本文结合国内脑瘫康复现状对该指南进行了解读,以期为临床医生决策提供指导,并帮助脑瘫患者及其家人根据其偏好,与康复专业人员共同确定康复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高压氧治疗时机对颅脑创伤患者疗效及脑血流速度、垂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究颅脑创伤(TBI)患者不同高压氧(HBO)治疗时机对其疗效及脑血流速度、垂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就诊的88例TBI患者,按照治疗时机分为早期组( n=45)和晚期组( n=43)。2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HBO治疗,早期组在创伤后1个月内、晚期组在创伤后1~2个月内开始HBO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残疾等级量表(DRS)评分,脑血流速度和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分级;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相关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 结果:早期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77.8%)高于晚期组(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GCS、ADL及DR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早期组患者的GCS和ADL评分显著高于晚期组,DRS评分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早期组患者的GOS分级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的脑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生长素(GH)、促甲状腺素(TSH)、催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以及黄体生成素(L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治疗前相比,早期组患者治疗后GH水平显著降低晚期组患者治疗后LH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早期组患者FSH水平显著低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TBI患者尽早进行HBO治疗可有效改善脑组织缺氧,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听力损失分级的变化及对耳科听力干预、公共卫生和残伤评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听力损失及其严重程度在耳科与听力学、预防医学、残疾评定与救助、职业健康、人口老龄化等领域中有着不同的关注点。《世界听力报告》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政策性文件,融合了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理念,将听力损失分级中的正常、轻度以及中度的认定标准各降低了5 dB,在中度与重度分类间新增了一个“中重度”等级,并增加了对完全失聪/全聋及单侧听力损失的描述。但同时强调该分级仅供流行病学使用,且只适用于成人。而耳科临床往往结合具体病种采用特定的疗效评价或病例筛选方案,听力学干预越来越多地依赖言语感知测试而非纯音测听的结果;听力残疾评定标准的制定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是国际惯例,职业性噪声性听力减退的诊断也要充分考虑伦理、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因此不宜将这一听力损失分级不加思考地推衍到耳科与听力干预、听力残疾评定及职业健康等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顶叶岛盖2功能连接异常的静息态fMRI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与无先兆偏头痛(Migraine without aura,MwoA)患者静息态功能连接之间的差异,以推断VM发病可能的神经影像学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30例VM患者作为试验组(男6例,女24例,平均年龄38.3岁),26例MwoA患者作为对照组(男7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5岁)。收集全部患者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病程、发作频率等一般人口学及临床资料,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头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头痛影响测试问卷(Headache Impact Test-6,HIT-6)、偏头痛残疾程度评估问卷(Migraine Disability Assessment Questionnaire,MIDAS)资料。VM患者同时还接受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头晕VAS及日常活动前庭功能障碍等级量表(Vestibular Disorders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VADL)评估。所有患者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扫描。以双侧顶叶岛盖2(Parietal opercular 2,OP2)和双侧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V1)为感兴趣区,计算OP2及V1与全脑其他区域的功能连接在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针对显著差异脑区,提取试验组患者每例被试功能连接z值,将功能连接z值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Pearson偏相关分析。应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M组和MwoA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教育年限、病程、发作频率及MoCA、HAMA、HAMD评分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VM患者头痛VAS、HIT-6及MIDAS评分显著低于MwoA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和MwoA患者相比,VM患者左侧OP2与双侧楔前叶、左侧丘脑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右侧OP2与左侧丘脑、右侧前扣带回之间的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P值均<0.05(错误发现率校正)。相关分析发现,左侧OP2与左侧楔前叶之间的功能连接与VM患者眩晕障碍程度(DHI评分)显著正相关( P=0.007, r=0.480),右侧OP2与左侧丘脑之间的功能连接与VM患者的病程显著正相关( P=0.015, r=0.439)。 结论:V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前庭、疼痛、视动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这些神经通路的异常很可能是VM发病重要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