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iR-146a-5p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外源性miR-146a-5p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的改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①将36只成年雌鼠与雄鼠交配,分别于交配前(D0/未孕)、孕第0.5天(day 0.5,D0.5,即见栓当日)、孕第4.5天(day 4.5,D4.5)、孕第7.5天(day 7.5,D7.5)、孕第9.5天(day 9.5,D9.5)和孕第13.5天(day 13.5,D13.5)收集小鼠子宫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妊娠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iR-146a-5p及其靶基因TRAF6蛋白的表达水平;②对孕D7.5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对照,记为COL组)、LPS 250 μg/kg(记为LPS250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无关序列(negative control,NC,记为LPS250+NC组)、LPS合并尾静脉注射10 nmol miR-146a-5p激动剂(miR-146a-5p agomir,记为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8.5天(day 8.5,D8.5)对小鼠宫内总胚胎数和吸收胚胎数进行计量分析,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mRNA和TRAF6蛋白表达水平;③将LPS剂量减为50 μg/kg后,将孕D7.5小鼠分为2组,每组3只:一组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无关序列,记为LPS50+NC组;另一组行腹腔注射100 μL LPS(50 μg/kg),同时鼠尾静脉注射10 nmol 的miR-146a-5p agomir,记为 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孕第16.5天(day 16.5,D16.5)对小鼠宫内总胎数/胚胎数、吸收胚胎数、存活胎数及存活胎鼠重量和胎盘重量进行计量分析;④分离培养原代小鼠骨髓源性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s,BMDM),利用LPS刺激诱导其M1极化,再瞬时转染miR-146a-5p模拟物(miR-146a-5p mimics)或其NC片段后,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中 TNFα mRNA和pSTAT1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miR-146a-5p在孕D7.5、D9.5和D13.5小鼠子宫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植入部位( P=0.013、 P=0.012、 P=0.003),TRAF6蛋白在D13.5植入部位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非植入部位( P=0.012)。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250 μg/kg LPS后,孕D8.5时LPS250组的胚胎吸收率为43.13%±3.31%,显著高于COL组(0%, P=0.002),而LPS250+miR-146a-5p agomir组的胚胎吸收率(13.50%±0.87%)显著低于LPS250+NC组(59.33%±4.04%, P=0.001)。当对孕D7.5小鼠腹腔注射低剂量LPS(50 μg/kg)后,D16.5时LPS50+miR-146a-5p agomir组存活胎鼠重量[(0.29±0.09)g]及胎盘重量[(0.06±0.02)g]均显著高于LPS50+NC组[(0.46±0.06)g, P<0.001;(0.07±0.02)g, P=0.021],两组间吸收胚胎数及胚胎吸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转染NC的BMDM细胞相比,转染miR-146a-5p mimics的BMDM细胞中,pSTAT1蛋白和 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下调( P=0.012、 P=0.039)。 结论:miR-146a-5p在小鼠胚胎植入后期及胎盘发育期母-胎界面的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外源性miR-146a-5p能有效改善LPS诱导的小鼠胚胎吸收和胎鼠发育不良,miR-146a-5p能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的M1极化活性,提示miR-146a-5p可能通过抑制小鼠母-胎界面巨噬细胞的M1极化而保障妊娠的正常建立和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调节性T细胞在女性生殖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调节性T(Treg)细胞是一群负调节机体免疫反应的淋巴细胞,在卵巢组织和子宫内膜上表达丰富,在生殖过程中具有调节卵泡发育、抑制免疫反应、诱导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及早期妊娠维持的功能,其表达异常与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有望成为生殖医学中的新型诊断标记和治疗靶点。本文对Treg细胞在女性生殖生理和病理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作出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类白细胞抗原-G在母-胎免疫界面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cocyte antigen G,HLA-G)作为非经典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在母-胎界面的绒毛膜外滋养层细胞上特异性表达。妊娠期间,胎儿同种异源的绒毛膜外滋养细胞侵入子宫黏膜,却免于母体来源的免疫细胞攻击,其中HLA-G起到极其关键的作用。关于HLA-G在母-胎界面特殊调控方式的研究,特别是与各类免疫细胞及膜表面受体作用的分子机制,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着重对HLA-G在母-胎界面的表达、调节及与相关免疫细胞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母-胎界面微环境在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育龄期女性常见不良妊娠结局,其病因复杂,至今尚不明确。其中,母-胎界面微环境在维持妊娠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母-胎界面微环境主要包括滋养层细胞、蜕膜基质细胞和免疫细胞,而这些细胞数量或功能异常可能会诱发母-胎界面微环境的改变,如螺旋动脉重塑障碍、蜕膜化异常等,从而导致RSA。本文围绕这三种主要细胞在RSA发生中的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巨噬细胞异常与复发性流产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复发性流产作为临床上难治的妊娠并发症,发病原因复杂。其中免疫因素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巨噬细胞,作为母-胎界面的第二大免疫细胞群,参与女性各种生殖事件,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巨噬细胞异常与复发性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概括了子宫巨噬细胞的来源及分类,分别从微观层面巨噬细胞的极化异常、宏观层面巨噬细胞的功能异常系统地梳理其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并尝试寻找该领域新的探索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妊娠中的调节机制及其在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是妇科常见病及疑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母-胎界面免疫耐受失衡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是一种参与调控母-胎界面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在胚胎着床、胎盘及胎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G-CSF在正常妊娠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在URSA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URSA病理机制和临床干预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素类药物治疗胎盘功能不良所致羊水过少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羊水过少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等不良围生期结局,胎盘功能不良是羊水过少的原因之一。研究认为,肝素类药物可改善羊水过少患者妊娠晚期的羊水指数(amniotic fluid index,AFI)。其机制可能是肝素类药物能够通过影响母胎界面免疫耐受,改善滋养层细胞功能从而促使子宫螺旋动脉重构、胎盘血供增加(高凝微血栓状态、血管调节因子),缓解羊水过少的现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生殖过程中能量代谢调控与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代谢是贯穿细胞生命周期的重要生理活动,能量底物在生殖过程中具有调节卵泡发育、维持精子运动、影响胚胎植入前发育及诱导母-胎界面免疫耐受等重要功能。正常代谢可促进细胞生长发育,而异常代谢可导致其功能失调,且与女性生殖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对生殖过程中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氨基酸)代谢及其与生殖疾病的关系作一概述,有望通过调节能量代谢方式优化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方案,为胚胎植入母-胎界面能量代谢的研究及不孕不育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环状RNA在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是一类具有稳定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非编码RNA。该类RNA不仅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还是多种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滋养细胞功能障碍可导致胚胎着床失败、胎盘发育异常及母-胎界面血管重塑不足,进而造成早期妊娠丢失、子痫前期、早产及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本文主要从子痫前期、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FGR等方面阐述circRNA近年来在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以便更好地理解妊娠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而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期妊娠丢失患者全身性和母-胎界面的氧化应激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早期妊娠妇女全身性与母-胎界面局部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及各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因素,探究早期妊娠丢失(early pregnancy loss,EPL)与脂质过氧化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T-AOC)生物标志物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招募EPL病例组和正常早期妊娠人工流产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每组各103例),检测两组患者血清及妊娠绒毛组织的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和T-AOC水平(血清检测每组各103例,绒毛组织检测每组各60例)。分析各标志物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血清和绒毛组织中含量的相关性,比较两组间各标志物水平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绒毛MDA、T-AOC及对照组绒毛MDA、T-AOC均与其血清标志物含量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0.744, P<0.001; r=0.312, P=0.015; r=0.712, P<0.001; r=0.650, P<0.001。除病例组绒毛MDA外,两组血清和对照组绒毛MDA及T-AOC均随妊娠时间的增加而升高。病例组的妊娠时间每增加1周,血清MDA增加8.3% ( P=0.005),血清T-AOC增加4.2% ( P=0.002),绒毛T-AOC增加2.6% ( 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妊娠时间每增加1周,血清MDA增加11.3% ( P=0.004),血清T-AOC增加5.4% ( P=0.007),绒毛MDA增加18.7% ( P=0.017),绒毛T-AOC增加8.4% ( P=0.009)。调整妊娠时间后,病例组血清T-AOC比对照组低13.4% ( P<0.001),绒毛T-AOC比对照组低33.7% ( P<0.001),绒毛MDA比对照组高30.1% ( P=0.012),两组血清MD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期妊娠妇女全身性氧化应激状态与母-胎界面同步,妊娠时间是影响血清和绒毛组织氧化应激水平的重要因素,EPL与孕妇全身性和母-胎界面抗氧化能力降低以及母-胎界面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