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凌云治疗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朱凌云主任医师认为,虚寒型胃食管反流病主要病机在于脾胃虚寒、肝胃不温、肾阳失煦、心火不暖及痰瘀内生,应以补中健脾、温阳下气为治疗要点,临床可用具温降功效之药,如丁香、桂枝、鹅管石、吴茱萸、荜澄茄等,常施以吴茱萸汤加减或吴茱萸汤之变方,根据患者证候中"虚""寒"之程度,酌情调整用药。其认为本病的调护和预防亦很重要,常予患者健康教育处方,嘱勿食生冷、防寒保暖、避免疲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加味归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治疗加味归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 年7 月至2022 年6 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60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归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比 2 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早饱、餐后饱胀、嗳气、上腹痛、恶心等症状缓解率更高(P<0.05).2 组患者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 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归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探讨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9月-2023年9月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毫火针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比较症状评分,血清胃肠激素、炎症因子,生活质量,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1),血清促胃液素(GAS)、胃动素(MTL)较治疗前增高(P<0.01);健康查简表(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GAS、MTL高于对照组(P<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77.78%vs.93.33%,P<0.05).[结论]毫火针配合隔物艾灸治疗更有助于改善胃肠动力,抑制炎症反应,提高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探讨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治疗的CAG患者106例,采用区组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给予浮针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联合原络通经针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GSRS评分、胃黏膜评分、PCS评分及血清GAS、MTL和SS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GSRS评分、胃黏膜评分及血清GAS、MTL和SS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PC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原络通经针法联合浮针治疗CAG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隔姜灸脐法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水平的作用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探讨隔姜灸脐法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加用隔姜灸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胃肠激素、炎症因子,胃脘胀痛、反酸、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4个维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泌素(GAS)、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中隔姜灸脐法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重构本草——海藻和昆布
编辑人员丨2024/7/13
通过对古籍文献以及中药近现代研究的进展和成果的梳理,结合中医临床和中药学领域专家学者的认知和实践经验,经讨论认为海藻与昆布:功效主要为消痰软坚,利水消肿.症靶为甲状腺肿大、淋巴结肿痛、睾丸肿痛、囊肿结节型痤疮;标靶为调节甲状腺功能异常、肿瘤.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海藻、昆布及其有效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海藻不宜与甘草同用,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海藻及昆布;临床医家使用剂量为6~60 g.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黄芪建中汤通过PPARγ信号对脾胃虚寒大鼠结肠屏障的影响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黄芪建中汤对脾胃虚寒大鼠结肠屏障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信号的调节机制.方法 采用RNA干扰PPARγ的表达,采用4℃低温醋酸联合精炼动物脂肪油灌胃来构建脾胃虚寒大鼠模型.正常组在造模过程中均以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进行灌胃.模型组、中药组和抑制剂组在造模结束后进行如下处理,中药组每日腹腔注射5×109 pfu/ml的siRNA-PPARγ-NC,并且以15 g/kg的黄芪建中汤灌胃,抑制剂组每日腹腔注射5×109 pfu/ml的siRNA-PPARγ,并且以15 g/kg的黄芪建中汤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每日腹腔注射5×109 pfu/ml的siRNA-PPARγ-NC,并且以15 g/kg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灌胃,每日给药一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含量;过碘酸雪夫(PAS)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的杯状细胞数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结肠组织中闭锁小带蛋白(ZO)-1和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结肠组织中PPARγ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中药组、抑制剂组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杯状细胞数量、ZO-1和Claudin-1阳性细胞比例及PPARγ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抑制剂组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杯状细胞数量、ZO-1和Claudin-1阳性细胞比例及PPARγ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与中药组相比,抑制剂组血清中TNF-α和IL-6含量、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杯状细胞数量、ZO-1和Claudin-1阳性细胞比例及PPARγ表达明显降低(均P<O.05).结论 黄芪建中汤能抑制脾胃虚寒大鼠的炎性应激,抑制其细胞凋亡,保护结肠黏膜屏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黄芪建中汤合二陈汤加减联合四联疗法治疗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胃溃疡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复发率高的特点[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其主要致病因素[2].目前对Hp阳性胃溃疡的治疗以四联疗法为主,但长期使用,耐药性逐渐增强,Hp根除率下降[3-5].因此,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近些年,中药汤在Hp阳性胃溃疡治疗中应用日益广泛,且收获了满意效果[6].中医认为该病因易反复,病久损伤中气,中阳气虚,气机枢纽升降失调,脾胃虚寒证也是Hp阳性胃溃疡患者较为常见证型[7],治疗应以温中健脾,和胃止痛为主.笔者采用黄芪建中汤合二陈汤加减与四联疗法联合治疗Hp阳性胃溃疡证属脾胃虚寒的患者,取得理想效果,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患儿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
编辑人员丨2024/5/25
目的 观察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2月-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74例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7例.2组均接受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2组均治疗14d.对比2组中医证候评分、病症恢复时间、临床疗效、炎症反应、胃肠激素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总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发热、腹痛、呕吐、腹泻等病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泌素(GS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胃动力素(MTL)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研究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芪建中汤合暖胃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急性肠胃炎患儿疗效确切,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与胃肠功能,促进患儿康复,减轻炎症反应,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25
-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 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 组,治疗组60 例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对照组60 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 组均治疗28 天.比较2 组疗效;比较2 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 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F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