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短期脏器功能改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讨血液灌流治疗对于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TAAD)短期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TAAD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体外循环中是否使用血液灌流器分为灌流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深低温停循环体外循环策略,灌流组在此基础上于体外循环开始后同步血液灌流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术中指标(转机时间、手术时间、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超滤、尿量、术中输血量)和临床实验室指标(术前、术后24小时和48小时白细胞计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酐、尿素氮)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灌流组患者术后24、48小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改善效应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有助于TAAD术后短期肝功能改善和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亚低温联合高压氧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亚低温联合高压氧(HBO)对重型颅脑损伤(STBI)患者神经功能、动脉-颈内静脉球部血氧差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河北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STBI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HBO组和联合组,其中HBO组采用HBO空气加压舱进行治疗,联合组在HBO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水平;用美国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的动脉氧含量(CaO2)和颈内静脉氧含量(CjvO2);用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估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疗效、S-100B水平、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GOS评分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和HBO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在治疗后均降低;且治疗后联合组的S-100B、NSE水平、NIHSS评分、Da-jvO2均低于HBO组;联合组治疗6个月后,预后良好的患者比例高于HBO组.结论 亚低温联合HBO能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Da-jvO2及预后,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牛乳外泌体与脂质体的杂化外泌体制备及其负载青藤碱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研究乳源性外泌体与脂质体进行膜融合得到的杂化外泌体装载青藤碱(sinomenine,SIN)后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从鲜牛乳中提取外泌体,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脂质体,共孵育法进行膜融合后对杂化外泌体进行表征:透射电镜检测形貌,纳米粒度电位仪检测粒径与电位,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膜融合前后外泌体膜表面特征蛋白CD63和TSG101的表达.超声法装载青藤碱后,酶标仪检测其载药量与包封率.胶原抗体诱导法建立CIA大鼠模型,药效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SIN组、SIN-脂质体组、SIN-乳外泌体组、SIN-杂化外泌体组及阳性药(地塞米松)组.记录给药期间大鼠体质量变化,以足肿胀度、免疫器官指数、关节炎指数、微循环指标变化、滑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为指标进行药效学研究.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杂化外泌体与乳外泌体外观均呈茶托状,共孵育后外泌体粒径由(97.92±3.42)nm 增长到(132.70±4.07)nm,Zeta 电位由(-2.01±0.33)mV 变为(-17.90±2.13)mV,WB结果显示CD63与TSG101蛋白在乳外泌体及杂化外泌体中均正常表达.酶标仪测定乳外泌体包封率31.64%±2.48%、载药量2.35%±0.52%,杂化外泌体包封率48.21%±3.12%、载药量3.17%±0.36%.药效学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一般情况及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及免疫器官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P<0.01),微血管综合评分及血管阻力显著下降(P<0.05,P<0.01),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炎症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0.01),滑膜组织的病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与SIN组、SIN-脂质体组及SIN-乳外泌体组相比,SIN-杂化外泌体组具备更平稳持久的药效.该研究将乳源性外泌体与脂质体共孵育得到的杂化外泌体成功改善了外泌体载药量小与脂质体生物相容性差等问题,负载青藤碱的杂化外泌体对CIA大鼠有着良好的疗效,可有效解决青风藤等疗效佳但生物半衰期短的问题,为传统中药的新发展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亚低温下超长心肺脑复苏成功救治体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报告 1 例 2 次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的救治经过,探讨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作用.方法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急诊科 2021 年 9 月 30 日收治 1 例院外心搏骤停J波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亚低温脑保护措施,院内再次发生心搏骤停,在亚低温状态下持续进行了长达 230 min的心肺复苏(CPR)后恢复窦性心律,最终患者救治成功,未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现介绍临床诊治过程,分享救治体会.结果 患者女性,17 岁,因跑步后突发意识丧失 30 min于 2021 年 9 月 30 日入院.既往曾有运动后或紧张后晕厥 3 次.此次晕厥后立即进行徒手CPR,10 min后救护车到达现场,给予电击除颤及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时患者持续强直性抽搐,给予镇静、抗癫痫、维持内环境稳定等,同时给予亚低温治疗,控制体温在 34~36℃,夜间强直抽搐逐渐缓解.10 月 1 日 11:40 心电监护提示心室纤颤(室颤),立即给予CPR、电除颤、升压等抢救.因反复室颤,反复行电击除颤,同时采用心肺复苏机进行胸外按压,给予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维持心率 90 次/min以上,15:30 左右心律趋于稳定,血压逐渐改善.复苏成功后继续亚低温等脑保护治疗,10 月 4 日意识转清,10 月 6 日肌力基本恢复正常,拔除气管插管.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V1~V3 ST段抬高,结合患者反复晕厥病史,既往心电图提示早期复极,考虑J波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可能,安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后出院.结论 本例患者 2 次心搏骤停均复苏成功,其中院内心搏骤停后CPR在亚低温状态下进行超长时间心肺脑复苏成功,未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其救治经验为临床心肺脑复苏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非囊肿型先天性梨状窝瘘的诊断及内镜微创治疗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儿童非囊肿型先天性梨状窝瘘(CPSF)的诊断和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76例非囊肿型CPSF患儿的临床资料,行喉镜、颈部彩超、食道钡餐、颈部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于全身麻醉支撑喉镜引导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结果 喉镜下可见梨状窝处内瘘口,影像学检查可见瘘管与咽部相通;术后发生暂时性声者嘶哑3例,乳牙脱落3例;术后随访12~40个月,46例初治患儿复发1例,30例非初治患儿复发1例,再次行内镜下低温等离子烧灼,术后随访均无复发.结论 CPSF症状无特异性,内镜下发现内瘘口是诊断的金标准,超声可作为初筛手段,食道钡餐联合CT检查可提高诊断率,MRI可作为辅助诊断;支撑喉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具有安全、微创、美观、便捷和可重复操作等优点,可作为儿童非囊肿型CPSF治疗的首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振幅整合脑电图评价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振幅整合脑电图的分析,评估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9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31,亚低温治疗)和对照组(n=28,常规治疗).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组间差异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儿下边界振幅在治疗24 h、睡眠觉醒周期及总评分在治疗72h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48h和72 h,亚低温治疗组患儿神经特异性醇烯化酶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使用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脑部功能,降低神经特异性醇烯化酶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32例胰腺癌根治手术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护理配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总结32例胰腺癌根治手术联合自体小肠移植的护理配合.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手术团队,制订手术应急预案;做好设备、物品和环境的准备;利用节点控制理念对手术安全进行管控;集束化的感染防控措施及分段式的隔离技术;围手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的防控;小肠灌洗、修整与低温保存;并发症的预防.经过精准手术配合和精心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转移至重症监护病房行进一步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该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71例,其中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组35例(研究组)、术后亚低温治疗组36例(对照组),分别于术后即刻、6 h、24 h、72 h和7 d采集患者静脉血标本测定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并于术后3个月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析两组患者CRP、IL-6水平、NIHSS评分及预后良好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即刻血CRP及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24 h、72 h和7 d,研究组患者的血CRP及血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预后良好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超早期亚低温治疗对重症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比术后亚低温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肺复苏后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猪心肺复苏后肝脏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用雄性五指山猪33头,体重(28±2)kg,建立心室纤颤模型,心肺复苏到达基础生命支持后存活3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C组)与亚低温治疗组(M组)各15头,观察24 h;复苏前、复苏成功后0.5、1、2、4、6、12、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同时应用ELASA法检测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对组间数据进行比较,方差齐时用LSD检验,不齐时用Tamhane T2检验。结果:复苏成功后24 h时M组存活11头(73.3%)、C组存活8头(5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1.229, P=0.225)。复苏后两组转氨酶均有升高,M组AST、ALT较C组升高幅度低(均 P<0.05)。成功复苏后血液中TFN-α、IL-6的水平升高,4 h时达到高峰,之后下降,M组TNF-α水平在复苏后0.5、2、4、6 h较C组低( t=0.01、0.01、0.87、0.86,均 P<0.05),M组IL-6浓度在复苏后0.5、1、2、4 h较C组低( t=0.23、0.78、0.11、0.80,均 P<0.05)。 结论:复苏成功后,肝脏经历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TNF-α、IL-6等炎症介质的释放相关,亚低温治疗可抑制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从而减轻复苏后肝脏的损伤程度,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扁桃体软斑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中年女性扁桃体的软斑病。患者女,43岁,因“右侧咽部异物感1个月余”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查体:右侧扁桃体Ⅱ度肿大,下极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表面凹凸不平,蒂部无法窥及。术前诊断扁桃体肿物,在全身麻醉下行低温等离子辅助下右侧扁桃体肿物切除术。术中见右侧扁桃体乳头状新生物,大小3.5 cm×2.1 cm×0.9 cm,下至扁桃体下极,部分累及舌根。术后病理诊断为软斑病。术后予盐酸莫西沙星片治疗,好转出院。1个月后:患者右侧咽部见一苍白乳头状肿物、颈部levelⅡ区可触及一肿物,大小3.5 cm×3 cm×2 cm。颈部CT平扫+增强:右颈部多发囊实性占位,考虑炎性改变可能。临床诊断:右侧咽部软斑病,右颈部肿物软斑病可能性大。予莫西沙星抗感染治疗后,右颈部肿痛好转,办理出院。出院1个月后随访,患者诉颈部肿痛复发,就诊外院(具体不详),之后患者失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