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疮疡理论辨治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认为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内镜下广泛出血、Hunner溃疡等表现以及其病情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与中医学疮疡的特征相符,治疗上可参考疮疡的中医治疗思路.IC/BPS病机多表现为本虚标实,以脾肾亏虚为本,湿热、瘀血为标.治疗以托、补之法为本,兼用消法,以活血清热、通络止痛治其标.临证常用内托生肌散加减以益气活血,消肿托毒;同时结合具体症状配合四君子汤或缩泉丸健脾补肾以扶正,并根据瘀血、湿热等兼证针对性配伍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薏苡仁、泽泻等清热利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柳国斌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临证撷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介绍柳国斌教授运用温阳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足的临证经验.认为糖尿病足多属消渴日久所致阳气亏虚、血脉瘀滞,以阴阳两虚为本,血瘀寒凝为标,气虚血瘀、阳气不达为病机关键,治以温阳补气、活血化瘀通络,方予温阳通络汤辨证加减.并附验案1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从扶正祛邪、调肝理脾论治口腔扁平苔藓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基于中医病因学说和五脏学说探讨口腔扁平苔藓病因病机特点,认为本病符合伏邪致病特点,病机属本虚标实,临床多见肝脾不调之证。临证用药应注重扶正祛邪、调肝理脾,常见证型有3种,其中肝郁化火、肝脾湿热证治宜清肝泻火、健脾除湿,方选龙胆泻肝汤合除湿胃苓汤加减;肝郁气滞、痰瘀互阻证治宜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方选丹栀逍遥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气血亏虚、久病入络证治宜益气健脾、补肝益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加减。另外,还需注意恰当应用风药,并重视心身同调、内外同治,可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彭江云辨治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彭江云教授为云南吴佩衡扶阳学术流派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彭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贫血经验丰富,常获佳效。其认为,本病基本病因病机为阳虚络痹、脏腑虚损,治疗时提倡气血并补,尤重调补脾胃;重视肝肾亏虚,善用温药补益肝肾;外邪侵袭易致病情加剧,此时应以祛邪为先;又因久病入络,瘀浊痹阻气血,故重视活血通络。临证以补中桂枝汤加减为特色方药,疗效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龙江医派以乌头汤辨治痹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黑龙江地区属严寒之地,其地居民易罹患痹证,以寒燥夹湿证及寒热错杂证为高发证型。吴惟康、王德光、邓福树、卢芳等龙江医家针对此高发疾病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多结合当地寒冷与干燥的气候特点,兼顾当地居民饮食结构和风土人情等因素,运用乌头汤加减及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以乌头汤为底方取其温经通络、除湿止痛之功,可合补气温阳之品,寒湿困于上加桂枝、困于中加干姜、困于下加附子;可合清热利湿之品,以黄芩、黄连、黄柏分清上、中、下三焦湿热,或用四妙散、黄连温胆汤等清热祛湿常用方;还可合藤类、虫类药等活血散瘀之品。如此治疗当地痹证,常获佳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文献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中医辨治规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中医辨治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建库至2020年12月31日有关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的文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365录入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0及SPSS Modeler 18.1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及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110篇,治疗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患者共计3 969例,运用处方111首,涉及中药206味。本病病位主要在肾与脾,本虚证以气阴两虚证为常见,标实证以血瘀证为常见。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治疗常用方剂包括六味地黄汤、真武汤、补阳还五汤、参芪地黄汤等,较多运用具有补气或活血化瘀作用的中药;黄芪是组方核心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出药物关联规则54条。结论:2型糖尿病肾脏病Ⅳ期病性为虚实夹杂,本虚多见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脾肾阳虚,标实常见血瘀、湿邪、浊毒。现代中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其基本治法,同时重视健脾补肾、利湿解毒。黄芪、当归、丹参、茯苓、山药、山萸肉、大黄、泽泻为该期基本用药,体现了“气血水同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膝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膝骨关节炎的重要病机在于肾虚血瘀,临床多采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有文献主要针对补肾活血单味药,以及中药复方,如包含补肾活血中药的经典方右归丸、独活寄生汤,或基于补肾活血思路自拟的经验方补肾活血方、补肾通络方等开展研究。补肾活血中药主要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反应、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调节NO水平、调控淋巴功能微循环、抑制软骨细胞凋亡、调节软骨代谢、保护及修复软骨、抑制基质降解酶来发挥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难治性Meige综合征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Meige综合征是神经内科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及口面肌痉挛,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无根治方法,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基于络病理论及其与五脏生理、病理互相影响的关系,认为难治性Meige综合征应属络病,病位在脑,与五脏密切相关,病机为五脏气血失和,虚、痰、瘀滞于络脉致脑髓失养,筋脉失濡。以“通脉和络”为治疗总则,“调整体以愈局部、和五脏以养脑髓”为治疗关键,并自拟通脉和络方治疗。该方以黄芪建中汤佐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药加减而成,意在通过温养平和之剂健运中焦,达到益五脏气血之源、调人体气机之枢的作用,临床应用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联合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温岭市中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应用高压氧治疗,研究组在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增加益气活血化痰通络汤治疗。2组均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治疗效果;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炎性因子;应用ELISA试剂盒检测神经功能;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检测氧化应激反应;应用颅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分别为97.2%和8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研究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特异性蛋白(S100B)、髓鞘碱蛋白(MBP)等神经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大脑中动脉(MCA)、椎动脉(VA)收缩期峰值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均高于对照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中药联合高压氧治疗,临床效果理想,可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应激反应、神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外风说"探讨《金匮要略》续命汤在脑梗死辨证论治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3周前
当今学者辨证论治脑梗死,以活血通络为基本原则,祛风药几乎不用.但纵观历代文献,风邪在脑梗死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风"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在《伤寒论》中确立治"风"法则;《金匮要略》中确立"中风病"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理论体系,包括阐明"风"理论内涵;提出系统"中风"理论,包括中风病名、病机、治则、治法;选方用药以《金匮要略》续命汤为代表,结合临床应用实例,阐述中风病外风论治方药.通过1例临床病案,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证属风中经络、营卫郁闭证,治疗以祛风和络、透达营卫为法,方以续命汤加减.本文旨在通过阐发中风病外风理论和治风方药的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推动经方的继承和创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